第七单元工业革命和国际共产主义运动的兴起作业课件(5份打包)

文档属性

名称 第七单元工业革命和国际共产主义运动的兴起作业课件(5份打包)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4.8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历史
更新时间 2021-06-24 14:01:37

文档简介

(共15张PPT)
第七单元小结
主题一资本主义最终战胜封建制度一一工业革命
1.“市场总是在扩大,需求总是在增加。工场手工业
再也不能满足这种需求了。于是,蒸汽机和机器就
引起了工业中的革命。”《共产党宣言》中的这段话
表明导致工业革命发生的根本原因是
A.英国资产阶级革命的推动
B.蒸汽机和机器的发明
C.手工生产方式不能满足市场的需要
D.英国具有雄厚的资本
【点拨】这段话表明,工场手工业已无法满足日益增长的市
场需求,从而导致了工业革命的发生。故选C。
2.19世纪初蒸汽机车的发明得益于下列哪些人物的
努力
①哈格里夫斯②瓦特③凯伊④斯蒂芬森
B.②
C.①④
D.②④
【点拔】据所学可知,18世纪中后期,瓦特改进了蒸汽机
将蒸汽机变为主要的动力来源;1825年,斯蒂芬森以蒸汽
机为动力,设计了蒸汽机车。故选D。
3.(2019·河北中考)对下图中甲、乙线及导致甲、乙
线数据变化原因的判断,正确的是
(
C
单位(千人)
450
400
350
300

200
150
100
50
1806181618261836184618561866(年)
英国棉手织工场工人和棉纺织厂工人人数统计图
A.甲线是对棉手织工场工人人数的统计;甲、乙线
数据变化的原因是工业革命
B.乙线是对棉手织工场工人人数的统计;甲、乙线
数据变化的原因是第二次工业革命
C.甲线是对棉纺织厂工人人数的统计;甲、乙线数
据变化的原因是工业革命
D.乙线是对棉纺织厂工人人数的统计;甲、乙线数
据变化的原因是第二次工业革命
点拨】甲线反映了棉纺织厂工人人数不断上升,乙线反映
了棉手织工场工人人数不断下降,造成这一变化的主要原
因是工业革命。故选C。
4.霍布斯鲍姆把1789-1848年这一时期定义为“革
命的年代”,他认为这一时期所发生的“双元革命”
是资本主义工业的巨大胜利和资产阶级自由社会
的巨大胜利。材料中的“双元革命”是指
A.英国工业革命、法国大革命
B.英国资产阶级革命、英国工业革命
C.美国独立战争、法国大革命
D.英国资产阶级革命、美国独立战争
点拨】根据题干“1789-1848年”“资本主义工业的巨大
胜利和资产阶级自由社会的巨大胜利”等信息并结合所学
不难判断,材料中的“双元革命”是指英国在1840年前后
完成的工业革命和1789年爆发的法国大革命。故选A。(共18张PPT)
第七单元工业革命和国际共产主义运动的兴起
第20课第一次工业革命
2019·呼和浩特中考)第一次工业革命率先从棉
纺织业开始,这主要得益于该行业
(A
A.国内外市场广阔
B.采用雇佣方式经营
劳动力资源充足
D.使用机器进行生产
【点拨】17世纪末,英国资本主义经济迅速发展。随着国
内外市场的不断扩大,对棉纺织品的需求迅速增长,刺激
了棉纺织生产方式的改进和新技术的发明。因此,英国工
业革命首先从棉纺织业发明和使用机器开始。故选A
2.1765年,纺织工人哈格里夫斯发明了手摇纺纱机,
他以他女儿的名字(一说以他妻子的名字)命名为
A.飞梭B.蒸汽机C.骡机D.珍妮机
3.(2019·德阳中考改编)1780年,阿克莱特在曼彻
斯特建立了一个纺织工厂,有600名工人劳动;到
792年,这个工厂雇佣的工人已经达到5000多。
促使这一变化的主要因素是使用了
A.珍妮机B.飞梭
蒸汽机D.火车
4.下图所示是设立于内地城镇的工厂内的机器及操
作机器的工人,它主要反映了
A.机器生产的发展需要新邮
的动力
B.英国成为先进工业国家
C.现代工厂制度的出现
D.机器制造业的出现
【点拨】使用蒸汽机后,工厂主可以在更便利的地点选址建
,雇用更多工人,进行集中流水生产,这样,现代工厂制
度出现了。故选C。
5.自从英国于1825年建成世界上第一条铁路以后,
兴建铁路的热潮很快波及欧洲大陆和北美,进而蔓
延到欧美国家的殖民地和附属国
些国家修
建了横跨大陆的铁路干线和国际铁路。这段文字
论述的主题是
A.工业革命向欧美扩展
B.蒸汽机的发明和广泛运用
C.工业革命开启了铁路时代
D.英国首先掀起铁路建设的狂潮
6.从1770年到1840年,英国工人的日生产率提高
了20倍。生铁产量1740年为1.7万吨,1840年
增至139.64万吨。煤产量1700年为260万吨,
1836年增至3000万吨。上述材料反映了工业
革命
A.改变了生产组织形式
B.提高了工人生活质量
C.创造了巨大的生产力
D.引起了社会结构变化
【点拨】从材料中列举的一系列数字可以看出,英国工人的
日生产率、生铁和煤的产量都有了极大的增长,再结合时
间,可得出是受工业革命开展的影响,第一次工业革命极
大地提高了英国的社会生产力水平。故选C。
7.(2019·随州中考)《剑桥欧洲经济史》写道:“机器
都在执行着一种新的规律,纺工不再像过去那样在
家里无拘无束地摇车纺纱了,织工也不能像过去那
样在家里自由自在地投梭织布了。现在,他们必须
在工厂中按照没有生命疲倦的机器设备所确定的
速度工作。”材料主要说明了工业革命
A)
A.改变了生产方式
B.提高了社会生产力水平
C.改变了传统家庭结构
D.提高了人们的生活水平(共12张PPT)
第21课马克思主义的诞生和国际共产主义运动的兴起
“古老的传说中有各种非常动人的友谊的故事。欧洲
无产阶级可以说,它的科学理论是由两位学者和战士
创造的,他们的关系超过了古人关于人类友谊的一切
最动人的传说。”这“两位学者和战士”是
(B)
A.①③
B.①②
C.②④
D.③④
2.马克思一直过着革命流亡生活。普鲁士政府、英国
政府都曾派人询问马克思愿不愿意在政府工作,但
都被他拒绝了。他告诉友人,决不做反动政府的
摇钱树”。下列关于马克思早期活动的叙述,有误
的一项是
A.马克思博士毕业后,开始从事政治活动
B.在巴黎,马克思结识了恩格斯
C.马克思移居伦敦,完成了杰作《资本论》
D.他建立了巴黎公社
3.1848年2月,马克思和恩格斯合著的《共产党宣
言》在伦敦第一次正式出版。下列选项中,与该论
著内容相符的是
A.争取工人阶级的普选权
B.强调资产阶级的自由平等
C.阐述科学社会主义理论
D.明确私有财产神圣不可侵犯
4.它诞生于1864年,广泛深入地宣传马克思主义,为马
克思主义在工人运动中取得统治地位作了准备,为各
国建立无产阶级独立政党奠定了基础。它也提高了
无产阶级的思想水平和组织程度。“它”是(D
A.大陆会议
B.巴黎公社
《共产党宣言》
D.第一国际
5.1871年3月28日,巴黎人民在《马赛曲》的乐曲声
和“公社万岁”的欢呼声中,迎来了巴黎公社的诞
生。该政权是
A.法国第一个革命群众组织
B.法国第一个工人团体组织
C.法国第一个国民自卫军组织
D.世界上第一个无产阶级政权
6.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理想职业化】
材料一:如果我们选择了最能为人类福利而劳
动的职业,我们就不会为它的重负所压倒,因为这
是为全人类所作的牺牲……我们的幸福将属于千
万人,我们的事业并不显赫一时,但将永远存在。
马克思的中学毕业论文《青年在选择职业
时的考虑》(马克思时年17岁)
(1)结合材料一和所学知识,说说你认为“最能为人
类福利而劳动的职业”是什么。说说你想从事的
职业和理由。
共产主义理论工作者、政治家、保卫和平的战
士、教师、医生、科学家、工程师、工人、农民等。
(只要符合将个人价值与人类共同利益、社会利
益、他人利益相结合的特点,多种职业或者专业
方向都可以)示例:教师,可以为提高国民素质、
培养建设祖国的创新型人才作贡献。(联系我
国现阶段的时代使命和社会分工、职业理想与
爱好等要素考虑,开放性作答(共20张PPT)
第七·第20课
第一次工业革命





1.C
2.A
3.B
4.B
9~10.
主观题
5.C
6.C
7.B
8.A
1.马克思说:“市场总是在扩大,需求总是在增加,甚至连工场手工业也不能满足需要了。于是,蒸汽和机器引起了工业生产的革命。”马克思的这段话表明促进工业革命兴起的根本原因是(
)
A.英国资产阶级革命的推动
B.蒸汽机和机器的发明
C.手工生产方式不能满足市场的需要
D.英国具有雄厚的资本
C
2.它一次可以纺出多根纱线,极大地提高了生产效率。它的发明引发了棉纺织生产领域一系列的发明,从而出现了更多先进的纺织机器。“它”指的是(
)
A.珍妮机
B.蒸汽机
C.内燃机
D.飞梭
A
3.现在我们家庭中许多电器的功率计算单位都是“瓦”,这是为了纪念使人类社会步入“蒸汽时代”的英国著名机械师(
)
A.哈格里夫斯
B.瓦特
C.富尔顿
D.斯蒂芬森
B
4.詹姆士·布恩是一位生活在18世纪40—90年代极富经营头脑的英国某织布厂厂主,1785年后,他把工厂搬迁到交通便利的地方。詹姆士·布恩搬迁工厂是因为(
)
A.珍妮纺纱机的发明
B.改良蒸汽机的使用
C.火车的出现
D.织布机的发明
B
5.“‘旅行者号’机车拖着三十多节小车厢正式试车……铁路两旁人山人海,许多人兴奋地跟着机车跑,还有一些人骑马与机车并驾齐驱。”这样生动的历史情景最早可能出现在(
)
A.18世纪早期
B.18世纪晚期
C.19世纪早期
D.19世纪晚期
点拨:英国工程师斯蒂芬森发明“旅行者号”机车是在1825年。故选C。
C
6.历史纪录片《大国崛起》解说词写道:17世纪,英国“在历史性的转变中抢了先机,已经率先到达了现代文明的入口处……在下面两个世纪里,它将傲视全球”。英国“抢了先机”和“傲视全球”的典型表现分别是(
)
A.通过新航路开辟和文艺复兴运动,首先步入近代社会
B.通过“三角贸易”,积累了大量的财富
C.确立了君主立宪制,通过工业革命成为最发达的工业国
D.率先完成了工业革命,确立了世界殖民霸主的地位
C
7.近代的机器与其说是需要的结果,不如说是被迫无奈时有意的发明产物,因为棉布紧俏发明了新式纺纱机和织布机,因为机械动力不足而改良了蒸汽机。这表明,工业革命时期的技术革新(
)
A.源于人们生活中的工作经验
B.着力解决生产中的迫切问题
C.是科学理论发展的结果
D.极大地推动了生产力的发展
点拨:由材料“近代的机器与其说是需要的结果,不如说是被迫无奈时有意的发明产物”可知,材料强调的是工业革命时期的技术革新的主要目的是解决生产中的迫切问题。B符合题意。A、C、D与材料无关。故选B。
B
8.下面是某同学根据14—19世纪上半期西方世界所发生的重大历史事件所做的有关西方近代化历程示意图。图中①②③分别代指的历史事件是(
)
A.文艺复兴—新航路开辟—工业革命
B.文艺复兴—工业革命—新航路开辟
C.新航路开辟—文艺复兴—工业革命
D.工业革命—新航路开辟—文艺复兴
A
点拨:根据“思想文化”提示可知①是文艺复兴运动;根据“开始形成整体世界”提示可知②指的是新航路开辟;根据“大机器生产”可知这是工业革命的结果与影响。故选A。
9.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我国是世界上第一个进行工业生产的国家……因为我们有良好的政府,因为我国有一些独特的有利条件,因为我们有丰富的煤炭……因为,由于我们所处的位置,我们不易受到战争的破坏,而在遭受战祸的国家里,一切改良的进程都被打断了;尤其重要的是因为我们有雄厚的资本积累,这是其他任何国家所无力抗衡的。
——一位英国下院议员在议会上的讲话(1816年)
材料二:英国国民经济结构变化表。
时间
所占比例(农业)
所占比例(工业)
1770年
40%
16%
1821年
24%
31%
材料三:19世纪中叶,英国人率先完成工业革命,领先世界进入工业时代。继英国之后,法国和德国成为最早接受工业革命的欧洲国家……其他欧洲国家继法、德之后也相继开始工业革命,奥地利和意大利因和法、德接壤,成为这些国家的先行者;比利时、瑞士等国因临近英、法,也因煤炭、冶金、钟表闻名于世。
——《一本书读懂欧洲历史》
材料四:工业革命发生后,由于工厂大量采用新的机器设备,极大促进了生产力的发展,煤、铁等产量迅速增加;同时贫富差距拉大,逐渐形成两大阶级——资产阶级和无产阶级;随着工厂规模的扩大,管理越来越精细、科学、严格,逐渐形成现代大工厂制度;煤炭的大量使用也产生了负面影响,伦敦成了“雾都”。
(1)根据材料一,试分析英国成为“世界上第一个进行工业生产的国家”的原因。
(2)材料二表明英国经济结构发生了什么变化?推动这一变化的主要动力是什么?
答:建立了资产阶级政府;煤炭资源丰富;地理位置优越,战争较少;资本积累雄厚等。
答:国民经济中农业比重下降,工业比重上升。蒸汽机。
(3)根据材料三,概括工业革命扩展的特点。
(4)根据材料四,简要分析工业革命的进步性和引发的社会问题。
答:工业革命由英国扩展到欧洲其他国家。
答:极大地提高了社会生产力水平,形成现代工厂制度;造成贫富悬殊,带来环境污染。
10.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斯蒂芬森的人生是从作为“机器师”开始的……铁路的路堑、桥梁和车站已形成了公共建筑群,铁路是人类经由技术而取得巨大胜利的标志。
——霍布斯鲍姆《革命的年代》
(1)斯蒂芬森作为“机器师”最杰出的成就是什么?为什么说“铁路是人类经由技术而取得巨大胜利的标志”?
答:发明了蒸汽机车。铁路时代的到来为社会提供了更为快捷、廉价、便利的交通,使生产和市场之间的联系变得更加密切。
材料二:1878年,英国一公司获得唐山煤矿开采权,报请修筑运煤铁路,遭到清政府多数官员激烈反对。两年后,唐山到胥各庄之间的铁路还是修成了,但大臣们却害怕这惊天动地、狂吼怒驰的火车头会震坏了“皇陵”的风水,竟指令不允许用机车牵引,而用马匹来拖拉。结果演绎了一出世界铁路史上绝无仅有的“马拉火车”的笑话。
(2)为什么唐山到胥各庄之间的铁路还是修成了?分析演绎出“马拉火车”笑话的主要因素。
答:英国为便于运输煤炭,扩大侵华权益;洋务派的支持。长期闭关锁国导致清朝统治者愚昧无知,有严重的封建迷信思想。
(3)结合上述材料和所学知识,谈谈你从中得到的启示。
答:要解放思想,坚持对外开放,加强对外交流;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要发展科技,尊重科学。(共11张PPT)
第七单元·第21课
马克思主义的诞生和国际共产主义运动的兴起





1.D
2.A
3.D
4.B
5.A
6.D
7.C
8~9.主观题
1.下图是世界历史上一位杰出人物传记目录的一部分。此人物是(
)
A.克伦威尔
B.华盛顿
C.欧仁·鲍狄埃
D.马克思
D
2.马克思、恩格斯批判地继承了前人的思想精华,形成了马克思主义理论。这一理论的主要内容不包括(
)
A.无产阶级专政
B.政治经济学
C.科学社会主义
D.马克思主义哲学
A
3.1848年2月18—19日,伦敦某印刷所里,一本小册子正在悄悄印刷。这本绿色封面、只有23页的德文小册子,油墨未干便被分发到各国的同盟盟员手里,成为工人阶级斗争的思想武器。这本小册子是(
)
A.《人权宣言》
B.《权利法案》
C.《独立宣言》
D.《共产党宣言》
D
4.马克思主义诞生,标志着国际工人运动进入一个新的历史时期。“新的历史时期”应理解为(
)
A.有无产阶级政党的领导
B.有科学理论的指导
C.有马克思、恩格斯的领导
D.有巴黎公社精神的指引
B
5.1864年成立的某一组织的成立宣言指出:“(协会)要成为追求共同目标即追求工人阶级保护、发展和彻底解放的各国工人团体进行联络和合作的中心。”这个组织是(
)
A.第一国际
B.巴黎公社
C.第二国际
D.第三国际
A
6.马克思在1871年4月17日致路·顾格曼的信中写道:“工人阶级反对资产阶级及其国家的斗争,由于巴黎人民的斗争而进入了一个新阶段。不管这件事情的直接结果怎样,具有世界历史意义的新起点毕竟是已经取得了。”这里的“新阶段”是指(
)
A.无产阶级社会主义革命阶段
B.无产阶级合法斗争阶段
C.无产阶级暴力斗争阶段
D.无产阶级夺权并建立政权阶段
D
7.在对马克思主义理论的研究中,有人说:“马克思对资本主义的批判是有史以来最彻底的,而且资本主义越发达,马克思主义的理论越适用,一点也没有过时的感觉。”这说明马克思主义理论(
)
A.随着资本主义经济发展而发展
B.有利于资产阶级政权的巩固和发展
C.深刻揭示了资本主义发展的本质规律
D.服务于不同阶层
点拨:“资本主义越发达,马克思主义的理论越适用”说明马克思主义理论揭示的是资本主义发展的本质规律,只有这样,才能永不过时。故选C。
C
8.观察图片,回答下列问题。
图一
《共产党宣言》书影
图二
巴黎公社成立
(1)图一《共产党宣言》的作者是谁?该书的主要思想内容是什么?它的发表有何意义?
答:马克思、恩格斯。资本主义社会必将被没有阶级剥削和压迫的共产主义社会所取代。标志着马克思主义的诞生;无产阶级斗争有了科学理论的指导,国际共产主义运动兴起并蓬勃发展。
(2)观察图二,巴黎公社建立于何时?它是什么性质的政权?这一政权的结局如何?
(3)巴黎公社的成立与马克思主义理论之间有何联系?
答:1871年3月28日。世界上第一个无产阶级政权。最终失败。
答:巴黎公社是在马克思主义理论的影响下,无产阶级为推翻资产阶级统治、建立无产阶级专政的第一次伟大尝试;巴黎公社革命检验了马克思主义关于无产阶级革命和无产阶级专政的思想,积累了极其宝贵的历史经验,丰富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理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