纲要上第14课 清朝前中期的鼎盛与危机 课件(20张PPT)

文档属性

名称 纲要上第14课 清朝前中期的鼎盛与危机 课件(20张PPT)
格式 pptx
文件大小 5.5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历史
更新时间 2021-06-25 14:59:00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水墨韵味计划总结广告宣传工作汇报
第14课 清朝前中期的鼎盛与危机
康熙帝
爱新觉罗·玄烨(1651-1722)
雍正帝
爱新觉罗·胤禛
(1722-1735)
乾隆帝
爱新觉罗·弘历
(1735-1795)
通过了解明清时期统一全国和经略边疆的相关举措,知道南海诸岛、台湾及其包括钓鱼岛在内的附属岛屿是中国版图的一部分,认识这一时期统一多民族国家版图奠定的重要意义;
通过了解明清时期封建专制的发展、世界的变化对中国的影响,认识中国社会面临的危机。
【课标要求】
明确目标 有的放矢
1、通过阅读教材、观察地图,能够分方位列举清朝统一全国和经略边疆的相关措施,认识这一时期统一多民族封建国家版图奠定的重要意义。
2、通过阅读教材和材料,开展小组讨论,能够复述清王朝加强皇权的一系列措施,并说明对中国社会产生的影响。
3、能够根据时间轴,对比清朝前中期的社会状况与世界形势的变化,全面认识中国社会所面临的危机,并站在国家发展的角度理解居安思危的重要性。
【学习目标】
一、“看铁蹄铮铮,踏遍万里河山”
——中国疆域的奠定
一、“看铁蹄铮铮,踏遍万里河山”——中国疆域的奠定
时空观念
一、“看铁蹄铮铮,踏遍万里河山”——中国疆域的奠定
时空观念
清朝前中期,我国统一多民族国家版图奠定。
阅读教材,归纳清朝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发展遇到哪些威胁?面对这种威胁清朝政府分别采取了哪些措施?结果如何?
方 位
时 间
史 实
东南
1662年
1683年
清军统一台湾
东北
康熙抗击沙俄
1689年
西北
17-18世纪
乾隆平定大、小和卓之乱
西南
17-18世纪
中央政府册封达赖、班禅
一、“看铁蹄铮铮,踏遍万里河山”——中国疆域的奠定
时空观念
郑成功驱逐荷兰殖民者,收复台湾
1684年
设置台湾府,隶属福建省
中俄签订《尼布楚条约》
康雍乾平定蒙古准噶尔部,设立盟、旗两级单位
设伊犁将军管辖新疆军政
1727年起,中央开始派遣驻藏大臣
1793年颁布《钦定藏内善后章程》
雍正时起“改土归流”
合作探究:
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归纳清朝治理边疆的策略有何特点?起到了怎样的作用?
特点:恩威并施,剿抚并用;因地制宜、因俗而治;得到国际法认定。
作用:①促进了多民族国家的巩固与统一;
②增强了各族之间的联系,促进了民族融合;
③加速了边疆地区的开发;
④为后世解决领土争端提供法理依据。
材料1 :天朝之于外藩,恭顺则爱育之,鸱张则剿灭之。——《清高宗实录》卷1023

材料2 :办理回疆事务,宜因其性情风俗而利导之,非尽可以内地之法治之。
——《清高宗实录》卷648
材料3:外来的欧洲式的领土、主权与国际法的概念,即作为各国相互关系准则的对于领土、主权与国际法的界定,帮助清朝确立了中国领土管辖范围的明确界限。
——于逢春《论中国疆域最终奠定的时空坐标》

“民心悦则邦本得,而边境自固,所谓‘众志成城’者是也。”
一、“看铁蹄铮铮,踏遍万里河山”——中国疆域的奠定
历史解释
西跨葱岭
西北达巴尔喀什湖
北接西伯利亚
东北至黑龙江以北外兴安岭和库页岛
东临太平洋
东南到台湾及附属岛屿钓鱼岛、赤尾屿等
南到南海诸岛
我国辽阔的版图在 清朝前中期最终奠定
西南到喜马拉雅山脉
时空观念家国情怀
二、“站风口浪尖,紧握日月旋转”
——君主专制的空前强化
材料:清初,仿照明朝制度,设内阁,置六部,但军国机要由满洲贵族组成的议政王大臣会议定夺,议政王大臣会议的权力凌驾于内阁、六部之上,议政王大臣会议决定的事,连皇帝都难以更改。皇权受到很大限制。
——摘自人教版《历史必修一》
根据材料,从专制统治的角度指出清初皇帝处在怎样的风口浪尖?康雍乾三世分别采取了哪些措施来“紧握住日月旋转” ?
权力受到议政王大臣会议的制约。
措施: ①坚持勤勉尽责,事必躬亲;
②创立并完善密折制度;
③改组中央中枢机构(如康熙时设立南书房、雍正帝时设军机处);
④加强思想文化专制(频繁制造文字狱)
二、“站风口浪尖,紧握日月旋转”——君主专制的空前强化
二、“站风口浪尖,紧握日月旋转”——君主专制的空前强化
根据材料,概括军机处的特点和影响。
养心殿
军机处
内阁
军机处的速度与激情
材料4:军机大臣由皇帝从满、汉大学士,尚书,侍郎等官员内特选。军机大臣没有定额,以六至八人为常。人数多少均由皇帝根据实际需要而定。
材料5:无论事情多复杂,一定在三句话内讲完。跪承旨意后,匆匆回到军机处。拟旨完毕,再赶回养心殿报雍正批准。
材料6:地处内廷,外官不得擅入,皇帝召见军机大臣时,太监也不得在侧。
特点:简、速、密
影响:提高了行政效率,加强了皇权,
标志君主专制制度达到顶峰
历史解释
勤勉尽责的清初皇帝
无所不包的密折制度
缜密高效的军机处
望文生义的文字狱
养心殿
军机处
内阁
紧握住日月旋转!
君主专制得到空前强化
特点:迅速、机密
特点:简、速、密
实质:思想文化专制
二、“站风口浪尖,紧握日月旋转”——君主专制的空前强化
三、“愿烟火人间,安得太平美满。”
——是盛世还是危局?
材料7:这在中国历史上是个非常繁荣的时期,政治安定,中原地区没有大的战事,经济发展迅速,老百姓的生活比较宽裕……繁荣程度超过了汉唐盛世。
——戴逸《论康雍乾盛世》
材料8:……如果把乾隆朝取得的成绩作横向的考察,即放到当时世界范围中,与欧美国家相比较,那就会呈现出另一幅黯然失色的图景”。
——戴逸《论乾隆》
面对同一历史事件同一学者却得出了不同的认识?
主要因素:认识问题的角度不同。
材料7是将其和汉、唐、元、明作纵向比较,材料8是将其置于广阔的世界背景中,其与西方正在发生的巨大变革作横向对比。
三、“愿烟火人间,安得太平美满”—是盛世还是危局?
唯物史观
清军入关
《尼布楚条约》
设立军机处
闭关锁国“一口通商”
删销焚毁书籍
川陕楚白莲教起义爆发
美国发表《独立宣言》
法国大革命爆发华盛顿宣誓就职
1644
1689
1729
1748
1757
1776
1789
1796
英国资产阶级革命爆发
1640
英国颁布《权利法案》确立君主立宪制
出版《论法的精神》
三、“愿烟火人间,安得太平美满”——是盛世还是危局?
1765
英国开始工业革命
打败法国确立世界霸权
合作探究:从政治、经济、思想、外交方面进行中西对比,康雍乾三世是盛世还是危局?
材料二 清前期治国者并未顺应工业文明萌动的趋向,积极调动有利资源革新进取;而是立足于承袭两千多年农耕文明运势的惯习“持盈保泰”。为维护满族贵族统治而采取的一系列措施使专制集权体制极度膨胀,厉行文字狱更导致“万马齐喑究可哀”的沉闷局面,使政治层面和思想文化领域的近代化因素难以发育,在遏制资本主义生产关系萌芽成长,阻碍社会变革等方面带来严重恶果……清朝闭关自守的消极防御对策……进一步导致闭塞、停滞、倒退,更加远离世界潮流。
——曹大为:《明清农耕文明的鼎盛及其在世界工业文明潮流中的殒落》
历史解释
{5C22544A-7EE6-4342-B048-85BDC9FD1C3A}
西 方
中 国
政治制度
经济发展
思想文化
对外政策
三、“愿烟火人间,安得太平美满”—是盛世还是危局?
从中国历史纵向看,其盛世规模只有量的增加而没有质的改变;
从世界横向看,康乾盛世时期中国的政治制度、经济、文化科技已经落后于西方。
资产阶级民主政治的确立和发展
封建专制统治
工业革命、资本主义经济迅速发展
自给自足自然经济继续发展
近代自然科学勃兴
理性主义,思想解放
思想文化专制
殖民扩张
闭关锁国
清朝前中期的鼎盛与危机
一、“看铁蹄铮铮,踏遍万里河山”——中国疆域的奠定
二、“站风口浪尖,紧握日月旋转”——君主专制的空前强化
三、“愿烟火人间,安得太平美满”——是盛世亦是危局
向天再借五百年,敢叫日月换新天!
以史为鉴,未来可期!
从康雍乾的盛世与危局中你得到哪些启示?
当前,我国正处于一个大有可为的历史机遇期,发展形势总的是好的,但前进道路不可能一帆风顺,越是取得成绩的时候,越是要有如履薄冰的谨慎,越是要有居安思危的忧患,……我们既要有防范风险的先手,也要有应对和化解风险挑战的高招;既要打好防范和抵御风险的有准备之战,也要打好化险为夷、转危为机的战略主动战。
——摘编自2018年1月5日习近平在学习贯彻党的十九大精神研讨班开班式上的讲话
家国情怀
课后思考:如果康雍乾三世的帝王顺应潮流,积极进行政策调整和改革,以当时中国的经济实力和人才资源,我们能不能迅速赶超西方?
独立之精神,自由之思想!
向天再借五百年,敢叫日月换新天!
同课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