忠信高级中学校2020-2021学年高一下学期第二次段考
语文试卷
一、现代文阅读(35分)
(一)现代文阅读Ⅰ(本题共5小题,19 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5题。
材料一:
近几十年来的“红学”研究,绝大多数集中在人物、医药、法律、饮食、服饰、园林等等微观方面。而《红楼梦》作为经典名著,我们的阅读和研究更应该着眼于文学本身,更应该立足于小说的社会背景、情节故事和人物命运。对《红楼梦》进行重新审视和思考,认识《红楼梦》的意义不仅仅是理想世界和现实世界,也不仅仅是“有情之天下”以及对个体命运的体验和感叹,而且是存在于多重世界和生命历程之中,存在于观照现实生活之中,这是超越种族和国度的。《红楼梦》中有生活世界、艺术世界和哲学世界三重世界,《红楼梦》还写了希望、烦恼和无奈失落三个生命历程。
(摘编自成中英《<红楼梦>的世界、人生和艺术》)
材料二:
《红楼梦》的诞生,给我们提供了一部可借鉴的艺术典范。在中国古典小说乃至世界文学史领域里,它达到了高峰。《红楼梦》的创作登峰造极、出神入化、浑朴天成。小说中表现出的唯物观、辩证论、发展论是历史发展的趋势,是必然的,也是客观的。
《红楼梦》成书迄今已200多年,作为中国最重要的小说之一,它不仅感动了中国人,而且也得到其他民族的重视与喜爱。《红楼梦》有各种不同的版本,数十种续书,被翻译成各种文字,流传到世界各国,感动了不同民族的读者。
其《红楼梦》即梦断红楼、梦逝红楼之意,《红楼梦》的创作以贾、史、王、薛(谐音理解为假、死、亡、血)四大封建贵族大家庭为背景,叙写了四大家族的兴衰。曹雪芹试从时代精神演进及其与社会实践互动的角度切入,把握当时的历史发展的主线与脉络,达到了对艺术性、文学性、思想性协调统一的全新理解和深刻把握。《红楼梦》融政、经、文、艺、史、哲、理、法、医、社会、建筑、音乐绘画、舞蹈、戏剧、孔儒、李道、释佛、玄学以及伦理于一炉,既是思想小说,又是社会、经济、政治小说。可以说是中国18世纪中叶封建社会发展到高度文明的产物,是中国18世纪中叶封建社会的大百科全书。《红楼梦》不是死的小说,而是有时代精神活跃其间的“活”的化身。
“红学”与“甲骨学”“敦煌学”,并称东方三大显学。红学的可贵之处,在于它“究天人之际,通古今之变,成一家之言”,可谓三教九流、五花八门、一览无余。
(摘编自李海林《<红楼梦>赏析》)
材料三:
《红楼梦》是可以读一辈子的书。我们不只是在读《红楼梦》,我们也是在阅读自己的人生。许多人把《红楼梦》摆在床头,每天晚上睡前读一段,若有所悟,每次感觉都那么不同。
许多人会问《红楼梦》十二钗,你最喜欢谁?最不喜欢谁?林语堂说:最喜欢探春,最不喜欢妙玉。每个人心中或许都有“最喜欢”和“最不喜欢”。反复看了二三十次《红楼梦》,我不敢回答看起来这么简单的问题。
探春是贾政的女儿、宝玉的妹妹。她的母亲赵姨娘,一个丫头出身的妾。因为卑微的出身,赵姨娘似乎总是愤愤不平,嫉妒他人,总觉得自己受了天大的委屈。她也把这委屈转化成报复他人的恶毒言语或行为,连自己亲生的女儿探春,也不例外。探春聪明,大器,极力想摆脱母亲卑贱的出身牵连,她努力为自己的生命开创出不同于母亲的格局。她处事公正不徇私,曾经在短时间内代理王熙凤管理家务,有条不紊,兴利除弊,展现了精明干练的管理才能。
林语堂深受欧洲启蒙运动影响,重视个人存在的自由意志,重视个人突破环境限制的解放能力。林语堂一定喜欢探春,探春是他尊崇的生命典型。
但是妙玉呢?妙玉是一个没落的官宦人家的女儿,因为家道败落,不得不出家为尼,她寄养在贾家的寺庙中,看来是修行,心中却积压着不可说的郁浊的苦闷。妙玉孤傲,看不起俗世的人,对乡下来的刘姥姥嗤之以鼻。她孤芳自赏,这样的性格,即使在今日,恐怕也很难有朋友,在世俗社会,总是招人嫌怨。我们能够“不喜欢”妙玉吗?我们能够嘲笑妙玉吗?
《红楼梦》的作者,没有“嘲笑”,只有“悲悯”,没有“不喜欢”,只有“包容”。《红楼梦》的作者引领我们去看各种不同形式的生命:高贵的,卑贱的;富有的,贫穷的;美的,丑的。
宝玉关心每一个人,关心每一种生命不同的处境,他对任何生命形式,都没有“不喜欢”,都没有恨,包括地位卑微的丫头、仆人。在他的心目中,她们都是应该被尊重的对象,都是可以被欣赏的。他在繁华的人间,看到芸芸众生,似乎每一个人,每一个生命,都像自然中的一朵花,他没有比较,只有欣赏,只有欢喜与赞叹。
多读几次《红楼梦》,回到现实人生,看到身边的亲人朋友,原来也都在《红楼梦》中。每个人都背负着自己的宿命,走向自己的命运,或许我们会有一种真正的同情,也不会再随便说:喜欢什么人,或不喜欢什么人。
(摘编自《蒋勋说<红楼梦>》)
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红学”是东方三大显学之一,其研究集中在人物、医药、法律、饮食、服饰、园林等等微观方面。
B.《红楼梦》因为是中国最重要的小说之一,感动了很多人,所以乃至在世界文学史领域里都达到了高峰。
C.《红楼梦》是可以读一辈子的,因为我们不只是在读书中的人物和故事,我们也是在阅读自己的人生。
D.《红楼梦》的作者不喜欢妙玉。小说中的妙玉家道败落,出家为尼,孤芳自赏,心中积压着郁浊的苦闷。
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材料一认为阅读研究《红楼梦》应立足于小说的社会背景、情节故事和人物命运,不能忽视文学本身。
B.《红楼梦》的内容包罗万象,既是思想小说,又是社会、经济、政治小说,读者可以从中各取所需。
C.《红楼梦》呈现了各种不同形式的生命,作者引领我们理解每一种生命不同的处境,去悲悯和包容。
D.宝玉关心每一个人,对谁都没有恨,对丫头、仆人也尊重、欣赏,这体现了宝玉善良、顺从的性格。
《红楼梦》风靡世界,感动了不同国家不同民族的读者,下列不属于其原因的一项是( )(3分)
A.《红楼梦》的创作登峰造极,出神人化,浑朴天成。小说具有很高的艺术水准。
B.《红楼梦》有各种不同的版本,数十种续书,被翻译成了各种文字,方便阅读。
C.《红楼梦》是中国18世纪中叶封建社会的大百科全书,内容丰富,思想性强。
D.《红楼梦》的意义存在于多重世界和生命历程之中,存在于观照现实生活之中。
如果有人向你了解《红楼梦》,请你结合材料二用一句话介绍这部著作。(不超过70个字)(4分)
在《红楼梦》十二钗中,林语堂为什么最喜欢探春?请根据材料三简要概括。(6分)
(二)现代文阅读Ⅱ(本题共4小题,16 分)
阅读下面的小说,完成6~9题
玩偶之家(节选)
易卜生
一间屋子,布置得很舒服雅致,可是并不奢华。后面右边,一扇门通到门厅。左边一扇门通到海尔茂的书房。两扇门中间有一架钢琴。左墙中央有一扇门,靠前一点,有一扇窗。靠窗有一张圆桌﹐几把扶手椅和一只小沙发。右塘里,靠后,又有一扇门,靠墙往前一点,一只瓷火炉,火炉前面有一对扶手椅和一张摇椅。侧门和火炉中间有一张小桌子。墙上挂着许多版画。一只什锦架上摆着瓷器和小古玩。一个小书橱里放满了精装书籍。地上铺着地毯。炉子里生着火。正是冬天。
门厅里有铃声。紧接着就听见外面的门打开了。娜拉高高兴兴地哼着从外面走进来,身上穿着出门衣服,手里拿着几包东西。她把东西搁在右边桌子上,让门厅的门敞着。我们看见外头站着个脚夫,正在把手里一棵圣诞树和一只篮子递给开门的女佣人。
娜拉 爱伦,把那棵圣诞树好好儿藏起来。白天别让孩子们看见,晚上才点呢。(取出钱包,问脚夫)多少钱?
脚夫 五十个欧尔(注)。
娜拉 这是一克朗。不用找钱了。
脚夫 道了谢出去。娜拉随手关上门。她一边脱外衣,一边还是在快活地笑。她从衣袋里掏出一袋杏仁甜饼干,吃了一两块。吃完之后,她踮着脚尖,走到海尔茂书房门口听动静。
娜拉 嗯,他在家。(嘴里又哼起来,走到右边桌子前)
海尔茂 (在书房里)我的小鸟儿又唱起来了?
娜拉 (忙着解包)嗯。
海尔茂 小松鼠儿又在淘气了?
娜拉 嗯!
海尔茂 小松鼠儿什么时候回来的?
娜拉 刚回来。(把那袋杏仁饼干掖在衣袋里,急忙擦擦嘴)托伐,快出来瞧我买的东西。
海尔茂 我还有事呢。(过了会儿,手里拿着笔,开门朝外望一望)你又买东西了?什么!那一大堆都是刚买的?我的乱花钱的孩子又糟蹋钱了?
娜拉 嗯,托伐,现在咱们花钱可以松点儿了。今年是咱们头一回过圣诞节不用打饥荒。
海尔茂 不对,不对,咱们还不能乱花钱。
娜拉 喔,托伐,现在咱们可以多花点儿了——只多花那么一丁点儿!你知道,不久你就要挣大堆的钱了。
海尔茂 不错,从一月一号起。可是还有整整三个月才到我领薪水的日子。
娜拉 那没关系,咱们可以先借点儿钱花花。
海尔茂 娜拉!(走到她面前,开玩笑地捏着她耳朵说道)你还是个不懂事的小孩子!要是今天我借了一千克朗,圣诞节一个礼拜你随随便便把钱都花完了,万一除夕那天房上掉下一块瓦片把我砸死了——
娜拉 (用手捂住他的嘴)嘘!别这么胡说!
海尔茂 要是真有这么回事怎么办?
娜拉 要是真有这种倒霉事,我欠债不欠债还不是一样。
海尔茂 那些债主怎么办?
娜拉 债主!谁管他们的事?他们都是跟我不相干的外头人。
海尔茂 娜拉!娜拉!你真不懂事!正经跟你说,你知道在钱财上头,我有我的主张:不欠债!不借钱!一借钱,一欠债,家庭生活马上就会不自由,不美满。咱们俩硬着脖子挺到了现在,难道说到末了反倒软下来不成。
娜拉 (走到火炉边)好吧,随你的便,托伐。
海尔茂 (跟过去)喂,喂,我的小鸟儿别这么耸拉着翅膀。什么?小松鼠儿生气了?(掏出钱包来)娜拉,你猜这里头是什么?
娜拉 (急忙转过身来)是钱!
海尔茂 给你!(给她几张钞票)我当然知道过圣诞节什么东西都得花钱。
娜拉 (数着)一十,二十,三十,四十。啊,托伐,谢谢你!这很够花些日子了。
海尔茂 但愿如此。
娜拉 真是够花些日子了。你快过来,瞧瞧我买的这些东西。多便宜!你瞧,这是给伊娃买的一套新衣服,一把小剑。这是巴布的一只小马,一个喇叭。这个小洋娃娃和摇篮是给爱密的。这两件东西不算太好,可是让爱密拆着玩儿也就够好的了。另外还有几块衣料几块手绢是给佣人的。其实我应该买几件好点儿的东西送给老安娜。
海尔茂 那包是什么?
娜拉 (大声喊叫)托伐,不许动,晚上才让你瞧!海尔茂喔,乱花钱的孩子,你给自己买点儿什么没有?
娜拉 我真不知道我要什么!喔,有啦,托伐,我告诉你……
海尔茂 什么?
娜拉 (玩弄海尔茂的衣纽,眼睛不看他)要是你真想给我买东西的话——你可以——
海尔茂 可以什么?快说!
娜拉 (急忙)托伐,你可以给我点现钱。用不着太多,只要是你手里富余的数目就够了。我留着以后买东西。
(选自《玩偶之家》第一幕,有删改)
(注)欧尔:挪威币制单位,一百欧尔等于一克朗。
下列对戏剧思想内容的分析与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娜拉的家虽然并不奢华,但布置得舒服雅致,给人温馨的感觉,可以看出她是一个称职的女主人。
B.娜拉“高高兴兴地哼着从外面走进来”,此时的她非常高兴,主要是因为就要见到自己的丈夫海尔茂了。
C.娜拉不仅给三个孩子买了衣服和玩具,还给佣人买了衣料和手绢,却没有给自己买什么东西,可见她十分为别人着想。
D.海尔茂称娜拉为“小鸟儿”“小松鼠儿”“乱花钱的孩子”“不懂事的小孩子”,这体现了娜拉的“玩偶”地位。
下列对戏剧艺术特色的理解与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把那袋杏仁饼干掖在衣袋里,急忙擦擦嘴”这一舞台说明属于动作描写,体现了娜拉对海尔茂的畏惧心理及贪吃的形象特点。
B.“我的小鸟儿别这么车拉着翅膀”运用比拟的修辞手法,形象地写出了娜拉当时的状态。
C.“玩弄海尔茂的衣纽,眼睛不看他”的细节描写,形象地写出了娜拉此时的心虚。
D.以“玩偶之家”为题,形象地暗示了娜拉在家庭生活中的地位,揭露了在平静幸福生活的外衣下掩盖着的资产阶级家庭关系的虚伪。
结合剧本内容分析,海尔茂具有怎样的金钱观?这体现了他什么样的性格特征?(4分)
易卜生的戏剧语言能够充分体现人物的形象特征,请以剧中娜拉的两处语言为例,加以分析。(6分)
二、古代诗文阅读(34分)
(一)文言文阅读(本题共4小题,20分)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10~13题。
渊明少有高趣,博学,善属文;颖脱不群,任真自得。尝著《五柳先生传》以自况,时人谓之实录。
家贫亲老,起为州祭酒;不堪吏职,少日自解归,躬耕自资,遂抱羸疾。江州刺史檀道济往候之,偃卧瘠馁有日矣。道济谓曰:“贤者处世,天下无道则隐,有道则至;今子生文明之世,奈何自苦如此?”对曰:“潜也何敢望贤,志不及也。”道济馈以粱肉,麾而去之。
后为为彭泽令。公田悉令吏种秫,曰:“吾常得醉于酒足矣!”妻子固请种粳乃使二顷五十亩种秫五十亩种粳岁终会郡遣督邮至县吏请曰应束带见之渊明叹曰:“我岂能为五斗米,折腰向乡里小儿!”即日解绶去职,赋《归去来》。
江州刺史王弘欲识之,不能致也。渊明尝往庐山,弘命渊明故人庞通之赍酒具,于半道栗里之间要之。渊明有脚疾,使一门生二儿舁篮舆①;既至,欣然便共饮酌。俄顷弘至,亦无迕也。
先是颜延之为刘柳后军功曹,在当阳与渊明情款,后为始安郡,经过浔阳,日造渊明饮焉。每往,必酣饮致醉。弘欲要延之坐,弥日不得。延之临去,留二万钱与渊明;渊明悉遣送酒家,稍就取酒。尝九月九日出宅边菊丛中坐,久之,满手把菊,忽值弘送酒至;即便就酌,醉而归。渊明不解音律,而蓄无弦琴一张,每酒适,辄抚弄以寄其意。贵贱造之者,有酒辄设。渊明若先醉,便语客:“我醉欲眠,卿可去!”其真率如此。郡将尝候之,值其酿熟,取头上葛巾漉酒,漉毕,还复著之。
元嘉四年将复征命,会卒。时年六十三。谥号靖节先生。
(选自萧统《陶渊明传》)
(注)①舁,yú,抬;篮舆:轿子
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刺史,汉代为一郡长官。刺,检核问事质疑,即监察之职;史,“御史”之意。
B.绶,古代用以系佩玉、官印等东西的丝绸,“解绶去职”指解下官印辞去官职。
C.元嘉,南朝宋文帝刘义隆的年号,“元嘉四年”属于按照帝王年号来纪年的。
D.谥号,古指人死后,后人按其生平事迹进行评定并给予褒奖,如“靖节先生”。
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妻子固请/种粳/乃使二顷五十亩种秫/五十亩种粳/岁终/会郡遣督邮至/县吏请曰/应束带见之/
B.妻子固请/种粳乃使二顷/五十亩种秫/五十亩种粳/岁终会郡/遣督邮至县吏/请曰应束带见之/
C.妻子固请种粳/乃使二顷五十亩种秫/五十亩种粳/岁终/会郡遣督邮至/县吏请曰/应束带见之/
D.妻子固请种粳/乃使二顷/五十亩种秫/五十亩种粳/岁终会郡/遣督邮至县吏/请曰应束带见之/
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陶渊明少年时就有很高的志向,博学多识,擅长写文章;聪颖洒脱,卓尔不群,任性而率真,清高而自负。
B.州郡召用陶渊明担任州郡的官职,他不忍官场,弃官回家,他亲自耕种,自给自足,身体瘦弱而患上了疾病。
C.陶渊明曾经去过庐山,王弘让陶渊明的老朋友庞通之准备好了丰盛的酒席,在半路粟里(地名)邀请他。
D.郡将(官名)曾经来拜访,正赶上陶渊明酿的酒糟熟了,郡将就用头上的葛巾筛酒,筛完,又把头巾扎在头上。
翻译文中划线的句子。(8分)
(1)尝著《五柳先生传》以自况,时人谓之实录。
(2)渊明不解音律,而蓄无弦琴一张,每酒适,辄抚弄以寄其意。
结合文章,简单说说陶渊明不与檀道济交往的可能原因。(3分)
(二)古代诗歌阅读(本题共2小题,9分)
阅读下面这首古诗,完成14~15题。
邯郸冬至夜思家
白居易
邯郸驿里逢冬至,抱膝灯前影伴身。
想得家中夜深坐,还应说着远行人。
(注)这首诗写于贞元二十年(804)岁末,作者任秘书省校书郎,时年三十三岁。
对这首诗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首句交待诗人身处邯郸驿馆时恰逢冬至。每逢佳节倍思亲,思乡之情便油然而生。抒写了诗人的羁旅之思、失意之苦。
B.第二句描写诗人孤灯下形影相吊的情状:双手抱膝,枯坐在灯下,唯“影”相伴。“影伴身”不直言孤单,却更显独处的寂寞。
C.末句“还应说着远行人”,具体“说”了什么,诗人并没有指明,给读者留下了想象的空间。
D.白诗以语言浅近、平实著称,本诗以直率质朴的语言,道出了人们常有的一种生活体验,感情真挚动人。
作者是怎样写“思家”的?请结合诗句简要分析。(6分)
(三)古诗文默写
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6分)
(1)春日江南,繁花盛开,踏青赏花的市民络绎不绝,《子路、曾皙、冉有、公西华侍坐》中就曾描绘过先民在大自然沐浴临风的景象:“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谏逐客书》中以泰山为喻来说明“王者不却众庶,故能名其德”的道理的两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杜甫《登岳阳楼》“_ ____,___ __”一联,描绘出了洞庭湖极其恢宏的气象。
三、语言文字运用(20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8-20题。
书院始于唐,兴于宋,被誉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源头和载体"。究其因,千百年来,不仅书院在中国教育史上留下了浓墨重彩的一笔,还在文明史乃至中国文化史上都占有举足轻重的一席之地。
今天,我们走近书院,不只是重温其昔日荣光,也不只是向先贤致敬,而且是感受氤氲其中的文化气质,聆听弦歌不辍的历史建音,挖掘意蕴深刻的时代价值。这不是简单的回望,而是具有深意的梳理;也不是走马观花式的巡视,而是与历史对话,与时代同行。
走近书院,有益于增进文化认同。书院曾是高等学府与图书馆的象征,是学术交流的重要平台,是文化与学术的标志。走进书院,能真正懂得书院所体现出的价值关怀的人文精神、知识追求的学术精神以及价值关怀与知识追求的统一精神,正是民族精神的象征,是文化精神的灵魂所在。
( )。当我们走进书院,深情抚摸书院文化,会油然而生自豪之情,从浩如烟海的卷帙中发现丰富的文化内容,从字里行间感受中华文化的博大精深,从先贤思想中赞叹我国人才辈出。文化自信从何处来?不是来自抽象的宣教,也不是来自盲目的自大,而是来自肥沃的文化土壤、深厚的文化底蕴、丰富的文化内容。
下列在文中括号内补写的语句,最恰当的一项是( )(3分)
A.走近书院,有益于感受文化底蕴
B.当我们走近书院,有益于增强文化自信
C.走近书院,有益于增强文化自信
D.当我们走近书院,文化自信油然而生
下列各项中,和画波浪线的句子使用的修辞手法相同的一项是( )(3分)
A.朱门酒肉臭,路有冻死骨。
B.湖月照我影,送我至剡溪。
C.危楼高百尺,手可摘星辰。
D.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
文中画横线的语句有语病,请修改。(3分)
假如你是一位图书策划和编辑人员,请根据下列对某一图书的内容简介,完成21-22题。
内容简介:本书首次汇集西方媒体长达100多年的珍贵报道和图片,并以之与《清实录》《钦定大清会典》等原始中文史料互相印证,为您讲述了一个东方王朝由盛而衰直至败亡的详细真相。作者立意新颖,全面再现了自乾隆末期开始,西方国家如何基于对东方巨龙的研究渗透,依托在清国经营的庞大情报网络,运用经济、军事及外交等手段不断蚕食清国防线的真实图景,深入剖析了专制独裁的大清政府如何因“闭关锁国”的天朝心理、“欺上瞒下”的官场文化而不断决策失误,最终导致不可收拾局面的历史悲剧,读来令人不胜唏噓。
(注:该书出版时间为2011年)
为该书设计书名,分为主题和副题。(5分)
(1)主题:___________(不超过8字)
(2)副题:___________(不超过12字)
为该书设计一则腰封文字。腰封也称“书腰纸”,腰封上可印与该书相关的宣传、推介性文字。不超过60字。(6分)
四、写作(60分)
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
2019年5月,党中央专门出台了《关于进一步弘扬科学家精神加强作风和学风建设的意见》,明确提出了科学家精神的内涵:胸怀祖国、服务人民的爱国精神;勇攀高峰、敢为人先的创新精神;追求真理、严谨治学的求实精神;淡泊名利、潜心研究的奉献精神;集智攻关、团结协作的协同精神;甘为人梯、奖掖后学的育人精神。
习近平总书记在2020年9月11日召开的科学家座谈会上也强调要“大力弘扬科学家精神”。
你所在的班级计划举行主题为“学习科学家精神”的班会活动,作为青年学生,在全球科技迅猛发展的时代背景下,哪个层面的科学家精神最能触动你?请结合材料内容写一篇发言稿,体现你对其中一个层面的科学家精神的认识和思考。
要求∶结合材料,选好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得泄露个人信息;不少于800字。
忠信高级中学校2020-2021学年高一下学期第二次段考
语文参考答案及评分标准
注:全卷选择题均是3分/题,共33分
C
A项,扩大范围,“其研究集中在……”错误,“集中”前少了“绝大多数”。
B项,因果混乱,《红楼梦》“在世界文学史领域里都达到了高峰”是因为它的艺术性和思想性。
D项,曲解原意,“《红楼梦》的作者不喜欢妙玉”的说法不对,原文是“《红楼梦》的作者没有“嘲笑”,只有“悲悯”,没有“不喜欢”,只有“包容”。
故选C。
D
D项,“这体现了宝玉善良、顺从的性格”说法错误,“宝玉顺从的性格”于文无据,并且也不符合小说中塑造的宝玉叛逆的形象特征。
故选D。
B
B项,原文是“《红楼梦》有各种不同的版本,数十种续书,被翻译成各种文字,流传到世界各国,感动了不同民族的读者”,这是《红楼梦》风靡世界的表现,不是原因。
故选B。
《红楼梦》是一部叙写了贾史王薛四大封建家族兴衰(1分)的达到了艺术性、文学性和思想性统一(1分)的具有世界影响力的中国古典小说(1分)。(4分,各点1分,一个句子1分)
①林语堂深受欧洲启蒙运动影响,重视个人存在的自由意志,重视个人突破环境限制的解放能力。②探春聪明,大器,她极力摆脱母亲卑贱的出身牵连,努力为自己的生命开创出不同于母亲的格局,处事公正不徇私,展现出精明干练的管理才能。③探春的形象符合林语堂的思想取向,探春是林语堂尊崇的生命典型。(6分,每点2分)
B
B项,“主要是因为就要见到自己的丈夫海尔茂了”表述错误。从后文“她踮着脚尖,走到海尔茂书房门口听动静”可知,此时的娜拉并不知道海尔茂在家,她高兴主要是因为要过圣诞节了,她买了很多东西。
故选B。
A
A项,“体现了娜拉对海尔茂的畏惧心理及贪吃的形象特点”错。“把那袋杏仁饼干掖在衣袋里,急忙擦擦嘴”这一动作描写重在表现娜拉的天真烂漫、孩子气。
故选A。
(1)海尔茂的金钱观:①不欠债,不借钱。②男人需要掌控家中经济。
海尔茂的性格特征:①看重金钱,吝啬小气。②以自我为中心,自私自利。
(以上每点1分,共4分)
①“这是一克朗。不用找钱了。”尽管家庭并不富裕,但对脚夫却很大方,这充分体现了娜拉的不注重钱财。②“一十,二十,三十,四十。啊,托伐,谢谢你!这很够花些日子了。”丈夫只给了娜拉不多的家用钱,娜拉却很满足,并为此感谢丈夫,这体现了娜拉幼稚、天真,易于满足的性格特点。(6分,每点语言1分,阐释1分,人物形象1分)
D
D项,“谥号,……后人按其生平事迹进行评定并给予褒奖”理解错误,因为“谥号是人死之后,后人给予评价的文字”,其中“评价”或褒或贬,并不只有“褒奖”,故此项理解片面了。
故选D。
C
D
D项,“郡将就用头上的葛巾筛酒”理解错误,依据原文“郡将尝候之,值其酿熟,取头上葛巾漉酒,漉毕,还复著之”分析可知,语意是“郡将(官职名)曾经来拜访他,正赶上他酿的酒糟熟了,陶渊明就用头上的葛巾筛酒,筛完,又把头巾扎在头上”,应为“陶渊明就用头上的葛巾筛酒”,不是“郡将就用头上的葛巾筛酒”,故此项张冠李戴了,或是移花接木了。
故选D。
(1)(陶渊明)曾经写作《五柳先生传》介绍自己的情形(自嘲,自比),当时的人称这本书是他自己真实情况的记载。(得分点:“尝”,曾经;“谓”,认为;“自况”,自嘲,自比;句意1分,共4分)
(2)陶渊明不懂音律,却保存了一张无弦琴,每次喝酒喝到酣畅之处,都弹拨一番寄托自己的心意。(“而”,却;“蓄”,储存,保存;“适”,满足,畅快;句意1分,共4分)
个性原因—陶渊明任性率真,清高自负;不堪官场,对应酬檀道济无兴趣;道不同,不相为谋;现实原因—官场不是檀道济所说的开明盛世,所以自称不是贤明之人;陶渊明也不慕名利,故不受馈赠,坚守气节。(3分)
参考译文:
陶渊明少年时就有很高的志向,博学多识,擅长写文章;聪颖洒脱,卓尔不群,任性率真,清高自负。曾经著作《五柳先生传》自娱自乐,当时的人称这本书为实录。
陶渊明孝敬老人,家里很穷,被起用任命为州祭酒(官职名);他忍受不了官场琐事,不久自己弃官回家了,他亲自耕种自给自足,得了疾病。江州刺史(官职名)檀道济前去探望他,陶渊明卧床挨饿好几天了。檀道济说:“贤人处世,朝廷无道就隐居,政治开明就出来做官,如今你生在开明盛事,为什么自己如此糟践自己呢?”陶渊明回答说:“我怎敢充当贤人,我的志向比不上他们。”檀道济送给他粮食和肉,他却挥手叫檀道济离开。
后来他担任彭泽县令。官府的公田都让人种高粱。他说:“我常常能喝醉酒就够了。”妻子、儿子坚持要求种粮食,于是下令二顷五十亩的田地种高粱,五十亩种粮食。年终,恰逢州郡派督邮(官职名)到彭泽县,下属请示陶渊明说:“您应该装束整齐穿官服面见他。”陶渊明叹气说:“我怎么能为了五斗米,向乡里小人折腰!”当天就解下官印辞去官职,写了一篇《归去来》赋。
江州刺史王弘打算和他结交,却请不来他。陶渊明曾经去庐山,王弘让陶渊明的老朋友庞通之准备酒席,在半路粟里(地名)邀请他。陶渊明脚上有病,让一个门生和两个儿子交替抬轿;到了以后,欣然和庞通之一同饮酒。不一会王弘到了,陶渊明也没有抵触的情绪。
起初颜延之(人名)担任刘柳后军功曹(官职名),在浔阳和陶渊明有交情,后来到始安郡做官,经过浔阳(地名),常常到陶渊明的住所饮酒。每次去,都要畅饮直到喝醉。王弘打算邀请颜延之赴宴,整天都找不到。颜延之临调走的时候,留下二万钱给陶渊明;陶渊明全部送给酒馆,以便以来就能喝酒。曾经在九月九日在房子边上菊花丛中闲坐,时间长了,采了一手菊花,忽然赶上王弘送酒来了,随即就喝,喝醉才回去。陶渊明不懂音律,却保存了一张无弦琴,每次喝酒喝到酣畅之处,都弹拨一番寄托心意。来拜访的人不论贵贱,只要有酒就招待他们。陶渊明如果先喝醉,就告诉客人:“我喝醉了要睡觉,你可以走了。”他的天真直率达到这种地步。郡将(官职名)曾经来拜访他,正赶上他酿的酒糟熟了,陶渊明就用头上的葛巾筛酒,筛完,又把头巾扎在头上。
元嘉(南北朝宋文帝年号)四年将要接受朝廷征聘,恰好去世了,时年六十三岁。谥号叫做靖节先生。
A
A.“失意之苦”错误,诗歌写作作者在外的孤独以及对家人的思念之情,并无失意之苦。
故选A。
①运用了虚实结合的手法。②前两句实写诗人在客栈抱膝孤坐、形影相吊的思乡之情,后两句通过一幅想像的画面,设想家人还围坐在灯前,谈论着自己这个远行之人,由实入虚,以虚衬实。③充分反映出作者孤寂思家之情。(6分,手法2分,结合诗句分析手法2分,情感2分)
浴乎沂 风乎舞雩
是以泰山不让土壤 故能成其大
吴楚东南坼 乾坤日夜浮
C
联系上一段的开头“走近书院,有益于增进文化认同”,句式应该选用“走近书院”,排除BD;本段内容主要在于谈论“文化自信”,排除A。
故选C。
B
画波浪线的句子“与历史对话,与时代同行”使用的修辞手法是拟人。
A.借代和对比。“朱门”借代贵族豪门,“冻死骨”代指贫苦百姓。两句话形成对比。
B.拟人。“送我”把湖月人格化。
C.夸张。“手可摘星辰”极言楼之高。
D.比喻。把“雪”比作“梨花”。
故选B。
“文明史乃至中国文化史”语序不当,“中华文化史”包含在“文明史”之中,“乃至”表递进,应该把“文明史”放在后面。(对1处2分,2处3分)
【解析】“不仅书院在中国教育史上留下了浓墨重彩的一笔,还……”语序不当,两个分句的主语相同,关联词“不仅”应放在主语“书院”后;
主题:帝国即将溃败 副题:西方视角下的晚清图景
(主题2分,副题3分,共5分)
腰封:从情报战争角度解读大清帝国溃败始末的历史力作。百年之后(或:透过历史烟尘),回望西方媒体对晚清的观察与报道,别有一番滋味在心头。(6分)
例文:
创新敢为天下先
——大力弘扬新时代科学家精神
各位老师、同学们:
大家好!我今天演讲的题目是《创新敢为天下先——大力弘扬新时代科学家精神》。
回望中国科技发展历程,从载人航天、超级杂交水稻到三峡工程、港珠澳大桥,举世瞩目的成就,映照着一段段自主创新、攻坚克难的科技发展历程;从钱学森、黄旭华到屠呦呦、南仁东,灿若星辰的名字,昭示着科技工作者敢为天下先的勇毅和坚韧。因此,在全球科技迅猛发展的时代背景下,具有勇攀高峰、敢为人先的创新精神的科学家最能触动我。
创新意味着攻坚克难。大力弘扬创新精神,就要在独创独有上施展作为,在关键核心技术上敢于突破。习近平总书记深刻指出:“自力更生是中华民族自立于世界民族之林的奋斗基点,自主创新是我们攀登世界科技高峰的必由之路。”我国科技整体水平大幅上升,但自主创新能力不强、关键核心技术受制于人的局面还没有从根本上改变。从“两弹一星”成功研制,到国产航母跃然于世,无不充分说明,关键核心技术是要不来、买不来、讨不来的,必须立足自主创新、自立自强。面向世界科技前沿、面向国民经济主战场、面向国家重大战略需求,在解决受制于人的重大瓶颈问题上强化担当作为,正是当代科技工作者的职责使命。
创新意味着敢为人先。大力弘扬创新精神,就要敢为天下先,激扬创新的自信和勇气。给地球“做CT”的“矿工院士”何继善,曾发现国内外教科书上关于传统电磁勘探理论的公式存在错误。当时不少人认为:教科书不可能错。但何继善与团队不盲从盲信,大胆突破国外理论,建构出全新的电磁勘探理论和公式。自主创新天宽地阔,万类霜天竞自由。科技创新,就要抱持强烈的信心和决心,敢于提出新理论、开辟新领域、探寻新路径,不断抵达新高度。
创新意味着只争朝夕。大力弘扬创新精神,也需要付出时不我待、分秒必争的努力。科技竞赛赛道长如马拉松,却又要求拿出短道速滑的拼劲。当前,新一轮全球科技竞争方兴未艾,亦步亦趋不行,等待观望不行,必须增强紧迫感。广大科技工作者既要有“亦余心之所善兮,虽九死其犹未悔”的豪情,也要坚定“日日行,不怕千万里;常常做,不怕千万事”的信念,不畏挫折、敢于试错、迎难而上,努力为我国科技发展贡献更多智力支持、创新支持。
物理学家于敏说过:“一个人的名字,早晚是要消失的,留取丹心照汗青,能把自己微薄的力量融进强国的事业之中,也就足以欣慰了。”勇于创新、不断创新,是科技工作者实干报国、奋斗圆梦的根本途径。在创新中建功立业、书写有价值的人生,广大科技工作者一定能为建设世界科技强国作出新的更大贡献。
我的演讲完毕,谢谢大家!
【审题】
审材料,科学成就离不开精神支撑。在日前召开的科学家座谈会上习近平强调要“大力弘扬科学家精神”。新中国成立以来,广大科技工作者在祖国大地上树立起一座座科技创新的丰碑,也铸就了独特的精神气质。胸怀祖国、服务人民的爱国精神;勇攀高峰、敢为人先的创新精神;追求真理、严谨治学的求实精神;淡泊名利、潜心研究的奉献精神;集智攻关、团结协作的协同精神;甘为人梯、奖掖后学的育人精神。这六个方面,构成了科学家精神的主要内涵,是我国科技工作者在长期科学实践中积累的宝贵精神财富。大力弘扬科学家精神,在全社会形成尊重知识、崇尚创新、尊重人才、热爱科学、献身科学的浓厚氛围,必将进一步鼓舞和激励广大科技工作者争做重大科研成果的创造者、建设科技强国的奉献者、崇高思想品格的践行者,良好社会风尚的引领者,不断向科学技术广度和深度进军。
审任务,班级计划举行主题为“学习科学家精神”的班会活动,作为青年学生,在全球科技迅猛发展的时代背景下,哪个层面的科学家精神最能触动你,结合材料内容写一篇发言稿,体现对其中一个层面的科学家精神的认识和思考。
【立意】
(1)胸怀祖国、服务人民的爱国精神最能触动我;
(2)勇攀高峰、敢为人先的创新精神最能触动我;
(3)淡泊名利、潜心研究的奉献精神最能触动我;
(4)甘为人梯、奖掖后学的育人精神最能触动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