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数学苏教版五年级上2.4梯形的面积课件(55张PPT)

文档属性

名称 小学数学苏教版五年级上2.4梯形的面积课件(55张PPT)
格式 ppt
文件大小 4.1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苏教版
科目 数学
更新时间 2021-06-24 14:02:09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第 4 课 时 梯形的面积
(新授课)
二 多边形的面积
新课引入
你能把两个完全相同的梯形拼成一个平行四边形吗?
你能用推导三角形的面积公式的方法来推导出梯形的面积吗?
6
你能想办法求出下面梯形的面积吗?(每个小方格表示1平方厘米)
2
12
6
2+12+6=20(平方厘米)
例题讲解
6
你能想办法求出下面梯形的面积吗?(每个小方格表示1平方厘米)
1个平行四边形和1个三角形
例题讲解
6
你能想办法求出下面梯形的面积吗?(每个小方格表示1平方厘米)
补充一个相同的图形,旋转、平移成学过的图形,再计算。
例题讲解
7
从第117页选两个梯形剪下来,把它们拼成平行四边形,求出拼成的平行四边形和每个梯形的面积,再通过交流完成下表。
拼成的平行四边形
梯形
底/㎝
高/㎝
上底/㎝
下底/㎝
高/㎝
例题讲解
拼成的平行四边形
梯形
底/㎝
高/㎝
上底/㎝
下底/㎝
高/㎝
22
3
66
8
14
3
33
例题讲解
拼成的平行四边形
梯形
底/㎝
高/㎝
上底/㎝
下底/㎝
高/㎝
9
4
36
3
6
4
18
例题讲解
拼成的平行四边形
梯形
底/㎝
高/㎝
上底/㎝
下底/㎝
高/㎝
12
6
72
4
8
6
36
例题讲解
拼成的平行四边形
梯形
底/㎝
高/㎝
上底/㎝
下底/㎝
高/㎝
12
6
72
4
8
6
36
9
4
36
3
6
4
18
22
3
66
8
14
3
33
拼成平行四边形的两个梯形有什么关系?
小组讨论:
一样大
例题讲解
拼成平行四边形的底与梯形的上底和下底有什么关系?
上底+下底=平行四边形的底
拼成的平行四边形
梯形
底/㎝
高/㎝
上底/㎝
下底/㎝
高/㎝
12
6
72
4
8
6
36
9
4
36
3
6
4
18
22
3
66
8
14
3
33
小组讨论:
例题讲解
平行四边形的面积 = 底 × 高
(上底+下底)

梯形的面积

×
÷2
拼成的平行四边形
梯形
底/㎝
高/㎝
上底/㎝
下底/㎝
高/㎝
12
6
72
4
8
6
36
9
4
36
3
6
4
18
22
3
66
8
14
3
33
例题讲解
一块梯形麦田,上底36米,下底54米,高40米。这块麦田的面积是多少平方米?
(36+54)×40÷2=1800(平方米)
答:这块麦田的面积是1800平方米。
新知应用
用两个完全一样的梯形拼成一个平行四边形(如右图),每个梯形的面积是多少平方厘米?
40×16÷2=320(平方厘米)
答:每个梯形的面积是320平方厘米。
新知应用
(注:梯形的面积是平行四边形面积的一半。)
梯形的面积公式:
梯形的面积=(上底+下底)×高÷2
如果用S表示梯形的面积,用 、b和h分别表示梯形的上底、下底和高,上面的公式可以写成:
h
课堂小结
课后作业
教材P18练习三第2题
第 5 课 时 认识公顷
(新授课)
二 多边形的面积
新课引入
我们以前学过哪些面积单位?
平方米、平方分米、平方厘米、平方毫米
你还知道哪些面积单位呢?
8
北京圆明园遗址公园占地面积大约是350公顷。
例题讲解
南京明孝陵占地面积大约是170公顷。
杭州西湖的面积大约是566公顷。
台湾日月潭的面积大约是827公顷。
注:你知道公顷是什么吗?
8
测量或计量土地面积,通常用公顷作单位。
注:公顷也
是面积单位
例题讲解
公顷可以写成“ ”。
100m
100m
1公顷
1公顷
=100米×100米
=10000平方米
例题讲解
8
1公顷到底有多大?
28个小朋友手拉手围成一个正方形,面积大约是100平方米。多少个这样的正方形面积大约是1公顷?
10000÷100=
100(个)
1公顷= 10000平方米
答:100个这样的正方形面积大约是1公顷。
例题讲解
一块平行四边形菜地,底是250米。高是160米。这块菜地是多少平方米?是多少公顷?
(1) 250×160=
答:这块菜地的面积是40000平方米,是4公顷。
(2) 40000÷10000=
4(公顷)
40000(平方米)
新知应用
课堂小结
1公顷
=100米×100米
=10000平方米
课后作业
教材P19练习三第10题
第 6 课 时 认识平方千米
(新授课)
二 多边形的面积
新课引入
我国的陆地面积约是960万平方千米。
你们知道1平方千米是多大吗?
例题讲解
平方千米也是面积单位,你知道1平方千米是多大吗?
9
测量或计量大面积的土地,通常用平方千米作单位。边长为1千米的正方形的面积为1平方千米。
例题讲解
平方千米可以写成“ ”。
1000m
1000m
1平方千米
1平方千米
=1000米×1000米
=1000000平方米
例题讲解
例题讲解
1平方千米
=1000米×1000米
=1000000平方米
1公顷
=100米×100米
=10000平方米
1平方千米=1000000平方米=100公顷
1.我国唐代的长安城是当时世界上最大、最繁华的城市,占地面积大约是84平方千米,是( )公顷。
8400
新知应用
2.一架直升飞机在一片梯形松树林(如右图)的上空喷洒药水。这片松树林的面积是多少平方千米?是多少公顷?
(4+2)×2÷2=6(平方千米)
6平方千米=600公顷
答:这片松树林的面积是6平方千米,是600公顷。
新知应用
课堂小结
测量或计量大面积的土地,通常用平方千米作单位。平方千米可以写成hm2。
边长为1千米的正方形的面积为1平方千米。
1平方千米=1000000平方米=100公顷
课后作业
教材P20练习三第16题
第 7 课 时 练习三
(练习课)
二 多边形的面积
知识点1:梯形的面积
梯形的面积=(上底+下底)×高÷2

S=(a+b)×h÷2
复习巩固
1.计算下面梯形的面积。(教材P18第2题)
复习巩固
知识点2:公顷和平方千米
复习巩固
1平方千米=1000000平方米=100公顷
1公顷=10000平方米
2.(1)天安门广场是世界上最大的城市广
场,面积大约是400000平方米,是
( )公顷。
(2)北京故宫是世界上最大的宫殿,占地
面积大约是72公顷,是( )
平方米。(教材P19第10题)
40
720000
复习巩固
3.在括号里填合适的面积单位。(教材P20第15题)
(1)计算机屏幕的面积大约是780( )。
(2)岭北小学计算机房的占地面积是96( )。
(3)香港特别行政区的面积大约是1100 ( )。
(4)一个湖滨公园大约占地20( )。
复习巩固
4.(教材P20第16题)
60000
7
4000000
400
8000000
8
复习巩固
拓展提升
在括号里填合适的单位。
(1)一间教室的面积大约是56( )。
(2)学校操场的面积约2( )。
(3)一本数学书的封面大约是380( )。
(4)江苏省的实际面积约10万( )。
(5)一块手帕的面积约4( )。
平方米
公顷
平方厘米
平方千米
平方分米
注:根据实际生活经验选择正确的面积单位。
1.图中哪几个梯形的面积相等?为什么?
图1、图2、图4的面积相等。因为高相等,上底加下底的和都是8。
巩固练习
2.一个零件的横截面是梯形,上底16厘米,下底24厘米,高8厘米。这个零件横截面的面积是多少平方厘米?
(16+24)×8÷2=160(平方厘米)
答:这个零件横截面的面积是160平方厘米。
巩固练习
3.
(48+96)×12÷18
132+25×(40-4)
=144×12÷18
=1728÷18
=96
=132+25×40-25×4
=132+1000-100
=1132-100
=1032
巩固练习
4.量出每个梯形的上底、下底和高,算出面积。
巩固练习
5.一块白菜地的形状是梯形,上底是9米,下底是12米,高是18米。如果平均每棵白菜占地9平方分米,这块地一共可以种白菜多少棵?
(9+12)×18÷2=189(平方米)
答:这块地一共可以种白菜2100棵。
189平方米=18900平方分米
18900÷9=2100(棵)
巩固练习
6.水渠横截面与拦水坝横截面的形状如下图。你能分别算出水渠和拦水坝横截面面积吗?
答:水渠横截面的面积是6平方米,拦水坝的横截面面积是30平方米。
巩固练习
7.“银苏号”滑翔机模型的尾翼是由两个完全相同的梯形组成的(如下图),它的面积是多少?
答:它的面积是240平方厘米。
巩固练习
8.一个梯形花坛,分成了一个平行四边形和一个三角形,分别种了郁金香和月季(如下图)。
答:郁金香的占地面积是180平方米,月季的占地面积
是54平方米。
15×12=180(平方米)
(24-15)×12÷2=54(平方米)
巩固练习
9.一个梯形果园,上底300米,下底500米,高100米。这个果园占地多少公顷?
答:这个果园占地4公顷。
(300+500)×100÷2=40000(平方米)
40000平方米=4公顷
巩固练习
10.滨海盐场有50块同样大的长方形盐田,每块盐田长100米,宽60米。这些盐田一共占地多少公顷?
答:这些盐田一共占地30公顷。
100×60×50=300000(平方米)
300000平方米=30公顷
巩固练习
11.有一个近似于平行四边形的苗圃(如右图),面积接近1公顷。它的底边大约长多少米?
答:它的底边大约长125米。
1公顷=10000(平方米)
10000÷80=125(米)
巩固练习
注:先统一单位,
再计算。
课后作业
教材P20练习三第14、17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