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S版 八年级上
全章热门考点整合专训
第四章 声现象
1
2
3
答案呈现
4
5
6
7
8
9
10
提示:点击 进入习题
A
B
C
空气
铁管;铁;空气
(1)空气 (2)大于 (3)真空不能传声
B
D
A
音色
答案呈现
14
13
11
12
15
16
17
18
19
20
振动;B
响度;音箱
B
C
B
音调;空气;噪声
见习题
响度大;声源;超声波
液体;9
0.29
答案呈现
23
21
22
见习题
A
A
1.【中考?湖南湘西州】按照民间传统习俗,迎亲队伍时常以敲锣打鼓、吹唢呐等方式来营造热闹喜庆的场面。关于唢呐与锣鼓的发声原因,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锣、鼓和唢呐的声音都是因为振动而产生的
B.只有唢呐的声音是因为振动而产生的
C.只有鼓的声音是因为振动而产生的
D.只有锣的声音是因为振动而产生的
【点拨】声音是由物体振动产生的,锣、鼓和唢呐的声音都是因为振动而产生的。
【答案】A
2.【中考?湖北鄂州】如图所示的四幅图中,不能产生声音的是( )
A.拨动张紧的橡皮筋 B.关闭的立体声收音机
C.敲击水瓶琴 D.真空罩中响铃的闹钟
【点拨】关闭的立体声收音机,没有产生振动,不能产生声音,故B符合题意。
【答案】B
3.二胡是我国的民族乐器。在校园文化艺术节上,小梦同学用二胡演奏了优美的乐曲。关于二胡演奏中的声现象,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二胡声是由空气振动产生的
B.手触摸发声的弦,弦停止振动后还会发声
C.二胡声是通过空气传入人耳的
D.二胡声在空气中的传播速度是3×108m/s
C
4.【中考·湖南邵阳】君君同学在游览某文化长廊时拍下了一幅如图所示的古诗碑帖。诗中寒山寺的钟声是通过________传播到客船上的。
空气
5.小明把耳朵贴在长铁管的一端,小芳在另一端敲击铁管,小明先后听到两次响声,先听到的声音是由________传播来的,这说明声音在________中传播速度比在________中要快。
铁管
铁
空气
6.【中考?四川自贡】学习了声音的产生和传播后,小明同学做了以下小结。请你在横线上为小明填上空缺。
(1)悠扬的笛声是________振动产生的。
(2)声音在水中的传播速度________(填“大于”“等于”或“小于”)在空气中的传播速度。
(3)在太空中,声音不能传播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
空气
大于
真空不能传声
7.【中考?湖北鄂州】成语“引吭高歌”中的“高”是指声音的( )
A.音调高 B.响度大
C.音色美 D.频率高
B
8.【中考?甘肃天水改编】2020年央视春晚,由6位央视主持人共同表演的情景报告《爱是桥梁》作为春晚临时增加节目,引起人们的强烈关注和高度好评。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表演者发出的声音是由空气振动产生的
B.表演者的声音可以在固体、液体和真空中传播
C.后排观众听到的声音比前排小,是因为他们听到的声音音调低
D.观众能依据音色的不同分辨出是哪位主持人在朗诵
【点拨】不同人说话时的音色不同,所以观众能依据音色的不同分辨出是哪位主持人在朗诵。
√
9.【中考?黑龙江】下列有关声现象中,能改变响度的是( )
A.改变用力大小敲击鼓面
B.敲击不同水量的瓶子
C.改变管中水量再次对着试管吹气
D.改变钢尺伸出桌面长度再次拨动
【点拨】改变用力大小敲击鼓面,会改变鼓面振动的幅度,从而会改变响度。
【答案】A
10.【中考?湖南邵阳】在音乐演奏会上,艺术家使用笛子、二胡、古筝、钢琴等乐器合奏传统名曲,听众能分辨出有哪些乐器正在演奏,是根据不同乐器发出声音的__________不同。
音色
11.【中考?河南】如图所示,将正在发声的音叉插入水中,会看到水花飞溅,这说明声音是由物体________产生的。频率为256 Hz的A音叉和频率为440 Hz的B音叉中,________(填“ A”或“ B”)音叉声音的音调较高。
振动
B
12.广场舞是中国大妈非常喜欢的一种运动,她们常常用音箱放大伴奏乐,如图所示。但巨大的声响使广场舞变成了让人头疼的“扰民舞”,这主要是因为它发出声音的_________大,影响附近居民休息和学习;巨大的声音是___________振动发出的。
响度
音箱
13.噪声是严重影响我们生活的污染之一。下列措施中属于在传播途中控制噪声的是( )
A.甲:摩托车的消声器
B.乙:高速公路的隔音墙
C.丙:学校附近禁止鸣笛
D.丁:工厂用的防噪声耳罩
B
14. 噪声严重污染环境,影响人们的生活和工作,已成为社会公害,下列措施中不能有效控制噪声的是( )
A.在公路与住宅区之间设置隔声屏障
B.植树种草绿化
C.清除城市垃圾,保持环境整洁
D.在繁华路段禁止汽车鸣喇叭
C
15.【中考?山东日照】高速公路通过村庄密集区时,安装玻璃隔音板,能降噪20分贝左右。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隔音板能降低噪声的音调
B.分贝是表示声音强弱等级的单位
C.利用隔音板是从“防止噪声产生”方面控制噪声
D.利用隔音板是从“防止噪声进入耳朵”方面控制噪声
【点拨】隔音板是在传播过程中来减弱噪声的。
B
16.【中考?湖北十堰】小强酷爱音乐,在音乐课上他自弹自唱不断移动手指按压吉他琴弦的不同位置,这是改变吉他声的________(填“音调”“响度”或“音色”),他“美妙”的歌声和吉他声是通过________传到同学们的耳朵中;自习课上他情不自禁地唱起歌来,此时他“动听”的歌声属于________(填“乐音”或“噪声”)。
音调
空气
噪声
17.从如图所示的图形可知,图________是噪声的波形,理由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乙
乙图的波形表明的是无规则振动
18.【中考?四川泸州】在我国古诗词中有很多描述声音的优美诗句,如“不敢高声语,恐惊天上人”中的“高”是指声音的________(填“响度大”“音调高”或“音色不同”);中考期间的考场周围设有禁止鸣笛的标志,这是在________处减弱噪声;小轿车倒车雷达的探头是利用________(填“次声波”或“超声波”)传感器工作的。
【点拨】声音的强弱叫响度,“不敢高声语,恐惊天上人”中的“高”指声音的响度大。中考期间考场周围常常设有禁止鸣笛的标志,这是在声源处减弱噪声。小轿车的倒车雷达是利用超声波传感器工作的。
【答案】响度大;声源;超声波
19.在飞机失事搜寻过程中,搜救舰船定位和测量海深时都要用到超声测位仪,它是利用声音可以在______中传播来工作的。若海水的深度是6.75 km,声音在海水中的传播速度是1 500 m/s,则测位仪发出信号后需经过________s才能接收到信号。
【答案】液体;9
20.直跑道上百米赛跑,甲、乙两个计时员用同样的表测一个运动员的成绩,甲看到发令枪冒烟时按表,乙听到发令枪声响时按表,他们测出的时间大约相差________s。(结果保留两位小数,光速是3×108 m/s,声速是340 m/s)
【答案】0.29
21.在B处有一观察者,他和山崖CD间的A处有一爆破点A,当A处发生爆炸,观察者看到爆炸闪光后经过1.5 s听到了第一次爆炸声,又过了2 s后听到了第二次爆炸声,已知声音在空气中传播速度是340 m/s,求:
(1)观察者距爆破点A的距离。
解:观察者距爆破点A的距离AB之间的距离就是声音1.5 s传播的距离,由v= 可得,sAB=vt1=340 m/s×1.5 s=510 m;
(2)观察者距山崖CD的距离。
声音从发生到我们听到第二次爆炸声,声音传播的路程是 sAD加上sDB,声音传播的时间是1.5 s加上2 s,
BD间的距离 sBD= =850 m。
22.【中考?四川成都】如图所示为音叉共鸣实验:两个频率相同的音叉,用橡皮槌敲击其中一个音叉,另一个未被敲击的音叉也会发出声音。此现象可以说明( )
A.声音能够传递能量
B.声音传播不需要介质
C.声音传播不需要时间
D.物体不振动也可产生声音
A
23.【中考?江苏常州】英国科学家切断番茄植株的茎,用人耳倾听没有引起任何听觉。但在靠近茎的切口处放置录音机录音,然后用超大音量、超低速度播放,居然能清晰地听到“尖叫”声。这说明,番茄植株遭受伤害后,会发出( )
A.响度很小的超声 B.响度很大的超声
C.响度很小的次声 D.响度很大的次声
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