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师版八年级上册物理习题课件 第4章 4.1 声音的产生与传播(32张)

文档属性

名称 北师版八年级上册物理习题课件 第4章 4.1 声音的产生与传播(32张)
格式 ppt
文件大小 1017.0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北师大版
科目 物理
更新时间 2021-06-24 17:04:11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BS版 八年级上
第四章 声现象
第1节 声音的产生与传播
1
2
3
答案呈现
4
5
6
7
8
10
提示:点击 进入习题
振动;振动;振动
声源;固体;液体;气体
振动;空气
气体;固体;液体
介质;固;液;气;不能
水(或液体);能
振动;空气(介质)
真空不能传声
种类;温度
9
答案呈现
14
13
11
12
15
16
17
18
19
20
固体;液体;气体
C
振动;会
小;温度
C
振动;转换
B
水(或液体);510
1 500
A
答案呈现
21
22
见习题
AB
1.一切发声的物体都在某一位置附近做往复运动,这种运动叫作________,即一切发声体都在________,__________停止,发声停止。
振动
振动
振动
2.发声的物体叫作__________。一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振动都可以发声。
声源
固体
液体
气体
3.敲击音叉,将叉股插入水中,观察到溅起了水花,这说明声音是由物体________产生的。敲击音叉,可以听到音叉发出声音,这个声音是通过________传播到人的耳朵。
振动
空气
4.“风在吼,马在叫,黄河在咆哮。”风的吼声、马的叫声、黄河的咆哮声分别是由________、________、______振动产生的。(均填“气体”“液体”或“固体”)
气体
固体
液体
5.能传播声音的物质叫作________,一切________体、________体和________体都能传声。真空_______传声。
介质



不能
6.花样游泳运动员在水下也能听到岸上教练员的口令,说明不仅空气可以传播声音,__________也可以传播声音。由此可以判断,若把正在发声的音乐铃用密封袋封好后浸没在装满水的容器里,则________(填“能”或“不能”)听到铃声。
水(或液体)

7.【中考?江西】如图所示,是王爷爷为孙子制作的一只会“吹口哨”的纽扣。先将绳子转绕缠紧,再将绳子拉开、收拢交互进行,就会听到“嗡嗡”的声音。此声音是由于纽扣周围空气__________而产生的,并通过___________传入人耳。
振动
空气(介质)
8.【教材改编题】如图所示,玻璃罩内放一个正在响的闹钟。在未抽气时可以听到闹钟的声音,用抽气机逐渐抽去罩内的空气,闹钟的声音逐渐变小,几乎听不到;如果罩内被抽成真空,将听不到闹钟的声音。此实验表明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真空不能传声
9.听觉的产生过程:声音以声波的形式传播到耳道中引起鼓膜的振动,当鼓膜振动时,经过听小骨及其他组织刺激听觉神经,听觉神经把这种信号传递给大脑,人便听到了声音。
10.声速跟介质的________和介质的________有关。
种类
温度
11.一般来说,声音在________中传播最快,________中次之,________中最慢。
(1)声音以波的形式向外传播。
(2)声音在传播过程中遇到障碍物,会被反射回来,再传入人耳,我们就听到了回声。
固体
液体
气体
12.【立德树人?中国智慧】沈括在《梦溪笔谈》中记载道:行军宿营,士兵枕着牛皮制的箭筒睡在地上,能够及早地听到夜袭的敌人的马蹄声。究其原因,下列解释正确的是(  )
A.气体传声快 B.液体传声快
C.固体传声快 D.原因不明,尚在探索中
C
13.【中考?湖南株洲】声音的传播需要介质。正在传声的介质处于________(填“振动”或“静止”)状态;当声音从空气进入水中传播时,声速________(填“会”或“不会”)发生变化。
振动

14.声音在不同介质中传播的速度大小不同。根据下表可知:多数情况下,声音在气体中的速度比液体中的速度________(填“大”或“小”),声音在空气中传播的速度受________的影响。
空气(0 ℃)
331 m/s
煤油
1 324 m/s
空气(15 ℃)
340 m/s
水(常温)
1 500 m/s
空气(25 ℃)
346 m/s
海水(25 ℃)
1 531 m/s

温度
15.如图所示,在演示声音是由物体振动产生的实验,将正在发声的音叉紧靠悬线下的轻质小球,小球被多次弹开。在此实验中小球的作用是(  )
A.使音叉振动时间延长
B.使音叉振动尽快停下来
C.把音叉的微小振动放大,便于观察
D.使声波多次反射形成回声
C
16.如图所示的现象说明声音是由物体________产生的,物理学中把这种研究问题的方法叫________法。
振动
转换
17.【新题】2020年4月24日是第五个“中国航天日”,回望50年前,即1970年4月24日,我国自主研制并成功发射了第一颗人造地球卫星——“东方红一号”,由此成为世界上第五个自行研制和发射人造卫星的国家。地面指挥中心对卫星下达指令需要借助无线电通信设备,其原因是(  )
A.太空只能传递超声波
B.太空是真空环境不能传播声音
C.太空中声音传播速度快
D.太空中宇航员声带无法振动发声

18.【中考?四川乐山】在花样游泳比赛中,运动员在水中也能听到音乐,这是因为___________能传播声音;小华向着远处的山崖大喊一声,约3 s后听到回声,则小华距山崖大约______m。(在空气中声速为340 m/s)
水(或液体)
510
19.【中考?安徽】如图,水面上两船相距15 km,实验员在一条船上敲响水里的一口钟,同时点燃船上的火药使其发光;另一条船上的实验员在看到火药发光后10 s,通过水里的听音器听到了水下的钟声。根据这些数据计算声音在水中传播的速度为______m/s。(不考虑光的传播时间)
【答案】D
【点拨】由题意可知,看到火药发光,经过10 s听到钟声,可近似认为声音在水中传播15 km用的时间为10 s, 声音在水中传播的速度
20. 甲同学将耳朵贴在一根20 m铁管的一端,乙同学在另一端用力敲一下铁管,甲同学能听到(空气中声速为340 m/s,铁中声速为5 200 m/s)(  )
A.1次敲击声 B.2 次敲击声
C.3 次敲击声 D.4 次敲击声
【答案】D
【点拨】由于铁管长20 m,故其通过铁管传播的时间 ;同理声音通过空气传播的时间 ,分析上述数据,可知声音通过空气和铁管的传播时间之差小于0.1 s,所以此时人耳朵是不能区分开这两次声音的,故只能听到一次声音。
21.在军事学习中,一门反坦克炮直接瞄准所要射击的静止的坦克模型,射击后经过0.6 s,射手看到炮弹在坦克模型上爆炸,再经过1.5 s听到爆炸的声音,设炮弹做匀速直线运动,声音在空气中的传播速度为340 m/s。则:
(1)坦克模型到射手的距离为多少?
解:由题可得如图所示的声音和炮弹行程线段图:
坦克模型到射手的距离s=v声t2=340 m/s×1.5 s=510 m。
(2)炮弹运动的速度是多少?
22.【中考·湖南衡阳,多选】下列关于声音的说法正确的是(  )
A.一切发声的物体都在振动
B.振动的空气柱一定在发声
C.在10 m2的小房间里说话听不到回声,是因为“空间小,没有产生回声”
D.在同一宇宙飞船的太空舱内,两名宇航员不可以直接对话
【思路点拨】在10 m2的小房间里说话听不到回声,是因为讲话声在房间里传播距离短,再返回到耳朵的时间小于0.1 s,与原来的声音混在一起。
【答案】AB