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高考考纲解读】2012年《考试大纲》要求:“语言表达准确、鲜明、生动,简明、连贯、得体。”能力层级为D(表达应用)。
【高考考点】
考点1:语言表达准确
考点2:语言表达鲜明
【考点解说】鲜明,是以准确为基础的。不准确,就可能鲜明。所谓“鲜明”,是指用词造句都能明白、确切地表达思想感情,不模棱两可,不含糊其辞。语言鲜明主要包括以下几个内容:1.注意词语的感彩。精心选择不同色彩的词和不同语气的句子,把自己的褒贬好恶清楚明了地表达出来。2.语言通俗明白,不生造词语,不用冷僻词语,不随便使用文言词和文言句式。3.尽量用简洁明快的短句,不随便使用结构复杂,晦涩难懂的长句。
考点3:语言表达生动
考点4:语言表达简明
【考点解说】所谓“简明”,即语言“简要”、“明白”。 “简”的要求:①所说的话应该包含交谈的目的所需要的信息;②所说到话不能超出需要的信息。“明”的要求:①语言不能晦涩,②话语不能有歧义,③避免罗嗦,④要有条理。概括起来说,简明的要求就是:第一、要表达必要的信息,使用相应的简练词句,没有多余的信息及其词句。第二、词句表意明确,没有费解的词句。第三、根据语境决定详略,没有详略不当的毛病。用尽可能少的语言,传递尽可能多的信息,达到尽可能高的准确和可理解度。
考点5:语言表达连贯
【考点解说】所谓“连贯”,即上下文之间要有明显的联系,话题要统一,陈述对象尽可能保持一致,句子的组合与衔接要自然。考查的是书面表达中句与句之间的组合与衔接问题,保持语言连贯,需要兼顾共同的话题、合理的句序和语言的衔接与呼应,还要注意语境、句式的协调一致。连贯,是语言表达的基本要求,也是高考的常考点。
考点6:语言表达得体
【专题测试】
1.为下列句子的横线处选择最恰当的一句话 ( )
宫殿上那些经过了千百年风雨仍然无比灿烂的琉璃瓦,________,形成了鲜明的对照。
A.与被岁月风雨侵蚀后大批大批倒塌或歪斜了的民居对比
B.比较起那些被岁月风雨侵蚀后大批大批倒塌或歪斜了的民居
C.与被岁月风雨侵蚀后大批大批倒塌或歪斜了的民居
D.与把岁月风雨侵蚀后大批大批倒塌或歪斜了的民居
【答案】 C
【答案】 A
【解析】 这段文字前半部分写“小亭”,所以先选A项,后半部分围绕“水泥森林”来写,故后选D项。
【答案】 D
3.填入下面文段横线处最恰当的一项是 ( )
大巴在崎岖的山路上盘旋,飞驰,高远的天空,像一面硕大无朋的镜子,映照着辽阔的北国,使人心旷神怡。车子弯过一个山梁,只见长城________,一会儿又扶摇而上,直到浩渺的太空!
【解析】 A项,与长城的气势不符;C项,“游动”力度不够,“溜”“爬”神韵不对;D项,“起落”“降”“升”呆板,无灵气。所以应选B。
【答案】 B
【解析】 “传统艺术”后,应该选③,紧跟后面①具体说明书法的特征,⑥与现代艺术的比较强化书法的特征,②⑤④为逻辑严密的小语链。
【答案】 D
5.依次填入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的语句,衔接最恰当的一组是 ( )
茶当是草木精华累世修炼而成。天地之清气所养、山间之灵坡所育、雨前之甘露所滋。________此乃饮茶之至境。
【答案】 C
6.填入下面横线上的句子,与上文衔接最恰当的一组是 ( )
最可悲的是我们的孩子,他们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有一位作家写到,她曾带几个孩子到野外去看月亮和海。可是孩子们________,________,不要误了他们喜欢的一个电视节目。
①心里惦记着的是及时赶回家去
②在这样一种与大自然完全隔绝的生活模式中成长
③对月亮和海毫无兴趣
④因而也很难唤起他们对大自然的真正兴趣
⑤压根儿没有过同大自然亲近的经验和对土地的记忆
A.②①④⑤③ B.②⑤④③①
C.①⑤③②④ D.③④②①⑤
【答案】 B
【解析】 照应前文,先写树叶,再写花苞,然后概括春天大地的美丽,最后写感觉。
【答案】 B
【解析】 本题考查语言表达连贯的能力。答题思路如下:⑥总启下文,重点提到两个著名景点;④与下文“因此又被称为雅典娜神庙”呼应;②紧承上文“门厅”,保持叙述对象一致;③依然属于“神庙”的话题;⑤“它”与上文照应,补充说明“无名战士纪念碑”的来历;①与下文“他们……”相呼应,保持叙述对象一致。
【答案】 A
【解析】 ②回答提问,接上文。①⑤与后文“奴隶”“主人”相关,接下文。③引出怎么用。④过渡到用。
【答案】 D
【答案】 D
11.把下面的句子组成语意连贯的一段话。
①宋代王庭珪《二月二日出郊》描写了城里人出郊踏青所看到的春景风光,充满赞美之词。
②古往今来,春游有许多雅称,古称为游春、踏春、寻春和探春。
③春游风俗,历史悠久。
④晚唐李商隐则以《二月二日》描写了成都踏青节盛况:“二月二日江上行,东风日暖闻吹笙。花须柳眼各无赖,紫蝶黄蜂俱有情。”
⑤据典籍记载,春游远于春秋时期就已形成,以后代代相传,盛而不衰。
⑥许多古代文献都记载春游习俗的生动景象,记述了春日里到郊外踏青春游之事。
答:____________________(只填序号)
【答案】 示例:人生也会有胜利的喜悦,百折不挠才能迎来收获;
人生要不断总结,一张一弛乃文武之道。
13.阅读下面文字材料,按要求答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