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章总结提升 
发散 
偏折 
同一平面 
法线 
小于 
大于 
零 
增大 
厚 
薄 
会聚 
薄 
厚 
光的折射 
光的折射 
倒立 
缩小 
实 
< 
< 
倒立 
等大 
实 
= 
倒立 
放大 
实 
> 
异 
正立 
放大 
虚 
同 
远 
大 
近 
小 
大于一倍焦距小于二倍焦距 
倒立 
放大 
实 
小于一倍焦距 
正立 
放大 
虚 
大于二倍焦距 
倒立 
缩小 
实 
凸透 
弯曲度  
倒立 
缩小 
实 
大 
前方 
远 
凹 
小 
后方 
近 
凸 
凸 
倒立、放大 
实 
投影仪 
凸 
放大 
放大 
凸 
倒立、缩小 
照相机 
放大 
放大 
考点一 光的折射 
1. (2020·贵港)公园湖边垂柳成荫,水面倒影如镜,湖水清澈见底,从 
 物理学角度看:“垂柳成荫”是由于光的    形成的,“清澈见底” 
 是由于光的    形成的. 
2. (2020·镇江)光在空气和水的分界面处同时发生反射和折射的光路如 
 图所示,其中折射角为∠    (1/2/3),分界面为    (①/ 
 ②),分界面的    方为水,当入射角减小时,反射光线与折射光 
 线的夹角将变    . 
第2题 
直线传播 
折射 
2 
上 
② 
大 
3. (2020·南充)一束光从空气射向玻璃砖,并穿过玻璃砖,画出这束光 
 进入和离开玻璃砖的折射光线. 
第3题 
如图所示 
第3题 
考点二 透镜 
4. 如图所示,光会聚于b点,在虚线区域内放甲透镜后,光会聚于主光轴MN 
 上的c点;在虚线区域内换放乙透镜后,光会聚于主光轴MN上的a点.则甲 
 透镜是    (凸/凹)透镜,乙透镜是    (凸/凹)透镜;a点 
 到透镜中心的距离    (是/不是)乙透镜的焦距. 
第4题 
凹 
凸 
不是 
5. (1)(2020·福建)如图甲,点光源S位于凸透镜一侧,在图中画出S 
 发出的两条光线通过凸透镜后的折射光线. 
 (2)(2020·泰州)如图乙所示,完成图中光路. 
第5题 
 (1) 如图甲所示  
(2) 如图乙所示 
第5题 
考点三 凸透镜成像的规律 
6. (2020·乐山)在“探究凸透镜成像的规律”实验中,下列说法正确的 
 是(  ) 
 A. 将蜡烛移至a处时,移动光屏,可看见放大、正立的实像 
 B. 将蜡烛移至b处时,移动光屏,可看见缩小、倒立的实像 
 C. 将蜡烛移至c处时,移动光屏,可看见放大、倒立的实像 
 D. 将蜡烛移至d处时,移动光屏,可看见放大、正立的虚像 
第6题 
C 
7. (2020·自贡)在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的实验中,当烛焰、凸透镜、光 
 屏位于如图所示的位置时,烛焰在光屏上呈现一个清晰放大的像(像 
 未画出).要使烛焰在光屏上呈现一个清晰缩小的像,调节的方法是 
 (  ) 
 A. 透镜不动,蜡烛远离透镜移动,光屏靠近透镜移动 
 B. 透镜不动,蜡烛远离透镜移动,光屏远离透镜移动 
 C. 透镜不动,蜡烛靠近透镜移动,光屏远离透镜移动 
 D. 透镜不动,蜡烛靠近透镜移动,光屏靠近透镜移动 
第7题 
 A  
8. (2020·滨州)某小组在“探究凸透镜成像的规律”的实验中: 
 (1) 实验前,要调整烛焰、凸透镜、光屏三者的中心在     . 
 (2) 通过调整,恰好在光屏上得到烛焰等大的像,如图所示,则所用 
 凸透镜的焦距是    cm. 
第8题 
(3) 在图中,把蜡烛向左移动15 cm,凸透镜的位置不变,应把光屏向 
     (左/右)适当调节,才能在光屏上得到烛焰清晰倒立、 
     (放大/不变/缩小)的实像.接下来改用焦距为15 cm的 
 凸透镜继续进行实验,如果不改变蜡烛和凸透镜的位置,要在光 
 屏上成清晰的像,应把光屏向    (左/右)适当调节. 
(4) 在探究凸透镜成实像的过程中,他们又尝试用白纸遮挡住凸透镜 
 的一半,发现在光屏上    (仍能/不能)形成烛焰完整的像. 
同一高度 
10 
左 
缩小 
右 
仍能 
考点四 凸透镜成像的应用 
9. (2019·衡阳)当汽车经过十字路口时,监控摄像头就会拍下照片.摄像 
 头相当于一个透镜,影像传感器相当于光屏,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监控摄像头和近视眼镜的镜片都对光有会聚作用 
 B. 拍照时,汽车位于摄像头二倍焦距以外 
 C. 当汽车远离摄像头时,影像传感器上的像变大 
 D. 影像传感器上成的是正立的虚像 
10. 教室内的投影仪,其镜头相当于凸透镜,使电脑上的文字在屏幕上成像, 
 投影仪形成的是文字    (正立/倒立)的像.若想让屏上的文字变 
 大,应将镜头适当    (靠近/远离)发光元件. 
B 
倒立 
靠近 
11. 小王同学是一个集邮爱好者,他在用焦距为10 cm的放大镜观察一枚风 
 光邮票,此时邮票距放大镜的距离应    (>/=/<)10 cm.在不移 
 动邮票的情况下,想让观察到的像更大一些,同时要保证观察到的像仍 
 是清晰的,则他可以将放大镜向    (远离/靠近)邮票的方向移 
 动较小的距离. 
<  
远离 
考点五 视力的矫正 
12. 如图所示,物体反射的光线,通过有视力缺陷的眼球.成像到视网膜的 
 后方,属于    (远视/近视)眼,与正常人的眼球相比较,缺陷 
 眼球的会聚能力    (变强/变弱),矫正此视力缺陷需要戴_____ 
 透镜做镜片的眼镜. 
13.(2020·福建)小明只能看清近处的物体,而看不清远处的物体,来自 
 远处某点的光会聚在他的视网膜前.那么(  ) 
 A. 他可能患上近视眼,需用凸透镜矫正 
 B. 他可能患上近视眼,需用凹透镜矫正 
 C. 他可能患上远视眼,需用凸透镜矫正 
 D. 他可能患上远视眼,需用凹透镜矫正 
远视 
变弱  
凸 
B 
第12题 
14. (2020·重庆A卷)如图所示,由于光的折射形成的是(  ) 
A. 倒立的“烛焰” 
B. 变幻的“手影” 
C. “折断”的铅笔 
D. 金色的“日环” 
C 
15. (2020·恩施)一盏探照灯的灯光射向水池,如图所示,在没有水的池 
 底C处形成一个光斑.在逐步注水的过程中,B处的人看到池底的光斑会 
 (  ) 
 A. 在原地不动 B. 先向左移再向右移 
 C. 向左移动 D. 向右移动 
第15题 
D 
16. 赛赛有两个直径都为d的透镜,为辨别两透镜的种类,分别将它们正对 
 太阳光,再把一张纸放在下方,在纸上分别得到大小不同的甲、乙两个 
 光斑,透镜与光斑的大小如图(d1<d<d2).则根据这两个光斑,下列 
 说法正确的是(  ) 
 A. 甲光斑可能是凸透镜,乙光斑一定是凹透镜 
 B. 甲光斑可能是凹透镜,乙光斑一定是凹透镜 
 C. 甲光斑一定是凹透镜,乙光斑可能是凸透镜 
 D. 甲光斑一定是凸透镜,乙光斑可能是凸透镜 
第16题 
D 
17. (2020·广安)如图所示,凸透镜的焦距为10 cm,此时蜡烛在光屏上 
 成一个清晰的像.凸透镜的位置固定不变,只移动点燃的蜡烛和光屏,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蜡烛在透镜左侧,光屏在透镜右侧)(  ) 
 A. 把蜡烛移到刻度值为30 cm处,再向 
 左移动光屏,能在光屏上得到倒立、 
 缩小的清晰实像,成像规律可以应用 
 于照相机 
 B. 把蜡烛移到刻度值为14 cm处,再向右移动光屏,能在光屏上得到倒 
 立、放大的虚像,成像规律可以应用于投影仪 
 C. 把蜡烛移到刻度值为5 cm处,再向右移动光屏,能在光屏上得到正 
 立、放大的虚像,成像规律可以应用于放大镜 
 D. 蜡烛在光屏上已成一个清晰的像,如果在蜡烛和凸透镜之间放一个 
 近视眼镜,为了在光屏上重新得到清晰的像,光屏应向左移动 
A 
第17题 
18. (2020·镇江)当蜡烛、透镜甲和光屏放置在图示位置时,烛焰在光屏 
 上成清晰的像.现保持蜡烛和透镜的位置不变,将透镜甲更换为透镜乙 
 后,需将光屏向左移动距离s,方可在光屏上再次成清晰的像,则 
 (  ) 
第18题 
A. 透镜甲的焦距为20 cm 
B. 透镜甲的焦距比乙的大 
C. 第二次所成的像是放大的 
D. 光屏移动的距离s<10 cm 
B 
19. (2020·内江)受新冠肺炎疫情的影响,春季开学前,许多地区开展了 
 “停课不停学”的网课学习.小王戴着中间薄、边缘厚的眼镜进行网课 
 学习,关于小王的眼睛及眼镜的说法,正确的是(  ) 
 A. 小王是远视眼 
 B. 小王的眼镜是凹透镜 
 C. 小王的视网膜上成的像是放大的 
 D. 小王的视网膜上成的像是虚像 
B 
20. 如图所示,射水鱼向树枝上的昆虫射水,使昆虫落入水中成为它的食 
 物,如果它想要射到昆虫,就应偏向所看到的昆虫的    (下方/ 
 上方)射水.岸上的人要用激光笔照射射水鱼,如果对着看到的射水鱼 
 的下方照射,那么他    (能/不能)照射到射水鱼. 
第20题 
下方 
不能 
21. (2019·襄阳)照相机是利用了凸透镜可以成倒立、    的实像 
 的原理来工作的;小明在游玩古隆中途中,为父母拍摄时发现武侯祠 
 没有完全进入取景框,为了将父母和武侯祠都拍摄下来,他向后退一 
 段距离,并将照相机的镜头    (向前伸/向后缩)一点. 
22. (2019·贵阳)如图所示是一条从透明玻璃砖的一面垂直入射的光线, 
 玻璃砖的截面为等腰三角形,顶角为120°,请结合几何知识画出这 
 条光线经玻璃砖从另外两个面射出的光路图. 
第22题 
如图所示 
缩小 
向后缩 
第22题 
23. 如图,请完成光线通过凸透镜的光路图(P和P′距光心二倍焦距). 
第23题 
如图所示 
第23题 
24. (2019·重庆A卷)在图中画出入射光线经过凹透镜后的折射光线. 
第24题 
如图所示 
第24题 
25. (2019·绍兴)同学们学习了“光的折射”后,知道了光从空气斜射入 
 玻璃中时,折射角小于入射角.入射角增大,折射角也增大.那么当光 
 从空气斜射入玻璃中时,折射角与入射角大小是否成正比呢? 
 【建立猜想】 折射角与入射角大小可能成正比. 
 【实验探究】 同学们测得了四组实验数据. 
 第2次实验如图所示,请将实验数据填入表格中. 
第25题 
{BDBED569-4797-4DF1-A0F4-6AAB3CD982D8}实验序号 
1 
2 
3 
4 
入射角 
 20° 
 40° 
 60° 
 80° 
折射角 
 13° 
(1)_______      
 35° 
 41° 
【实验结论】 折射角与入射角大小(2)     (成正比/不成正比). 
【评价与交流】 根据实验数据,还可以得出的结论是(3) 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5° 
不成正比 
 光从空气斜射入玻璃中时,折射角增大值小于入射角增大值(合理即可) 
26. (2020·南京)小明做“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实验. 
 (1) 调整实验器材高度时,蜡烛    (需要/不需要)点燃. 
 (2) 他用同一凸透镜做了两次实验,如图甲、乙所示,光屏上均有清 
 晰的像(未画出),其中成缩小像的是图    . 
需要 
甲 
第26题 
(3) 凸透镜的焦距可能是    . 
 A. 5 cm B. 8 cm C. 10 cm D. 15 cm 
(4) 在图乙中将一镜片放在烛焰和透镜之间后,光屏上的像变模糊了, 
 将光屏向左移动,光屏上再次出现清晰的像,则所加镜片可以矫 
 正图    (丙/丁)的视力缺陷. 
C 
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