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省2020-2021年中考科学试题分类——专题6 生物的进化和遗传(含解析)

文档属性

名称 浙江省2020-2021年中考科学试题分类——专题6 生物的进化和遗传(含解析)
格式 docx
文件大小 611.5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通用版
科目 科学
更新时间 2021-06-24 16:02:03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2020-2021年浙江省中考科学试题分类——专题6生物的进化和遗传
一、单选题
1.(2021·宁波)宁波月湖景区的梧桐树因被天牛的幼虫蛀食,生长受到影响。化学防治以喷洒农药为主,导致抗药性天牛数量增多,所以效果不明显。2021年5月初,园林部门通过释放花绒寄甲成虫(花绒寄甲是天牛的天敌之一)的方法,以虫治虫。下列分析正确的是(??? )
A.?月湖景区内所有的梧桐树构成一个群落
B.?天牛的抗药性只与生物的遗传有关
C.?花绒寄甲与天牛构成一条食物链:天牛→花绒寄甲
D.?“以虫治虫”的生物防治具有环保、无污染等优点
2.(2021·杭州)自然界中有一种名为“落地生根”的植物。当其叶片掉落地面后,有时能够生根发芽,发育成一株独立生 活的新植株。这种繁殖方式属于( ???)
A.?分根????????????????????????????????B.?嫁接????????????????????????????????C.?营养繁殖????????????????????????????????D.?有性生殖
3.(2021·金华)新疆地区不仅棉花产量大,而且所产棉花品质好,特别是新疆长绒棉因其棉纤维长、柔软细腻、光泽度好,成为棉花界的明星。决定棉纤维长短这一性状的是(?? )
A.?基因??????????????????????????????????B.?DNA??????????????????????????????????C.?染色体??????????????????????????????????D.?细胞核
4.(2021·绍兴)如图所示是菜豆种子的结构和萌发过程,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菜豆是单子叶植物??????????????????????????????????????????????B.?菜豆种子由子房发育而来
C.?种子萌发所需的有机物来自土壤?????????????????????????D.?图中D结构发育成根
5.(2020·衢州)青春期是人一生中身体发育和智力发展的黄金时期。下列有关认识或做法合理的是( ?)
A.?为了保持良好的体形,长期不吃早餐
B.?女孩出现月经、男孩出现遗精,属于不正常的生理现象
C.?性意识的萌动、对异性产生好感,属于不正常的心理现象
D.?对烟酒、不健康的书刊和网络游戏的诱惑保持警惕,更要远离毒品
6.(2020·湖州)下列有关人体生命活动调节的叙述中,错误的是(??? )
A.?寒冷时,皮肤血管舒张,散热减少??????????????????????B.?运动时,心率加快,氧气供应增加
C.?进食后,胰岛素分泌增加,血糖含量下降???????????D.?青春期,性激素分泌增加,第二性征出现
7.(2020·绍兴)扭叶松属于裸子植物,它的树皮薄,茎、叶中含有机物——松脂,易燃烧。发生火灾时,坚固而紧闭的松果将种子保护起来。火灾过后,松果崩裂开来,种子撒播在满是草木灰的土壤中,下列有关扭叶松说法正确的是( ???)
A.?松脂通过木质部中的导管运输?????????????????????????????B.?种子外部起保护作用的是果皮
C.?对种子的保护是对环境的适应?????????????????????????????D.?火灾后的草木灰为种子萌发提供有机物
8.(2020·杭州)分类是根据研究对象的共性和差异,按一定的标准将研究对象区分为若干个不同种类的科学方法。下列分类的标准与其结果对应的是(??? )
A.?依据物体运动路线的曲直,将其分为直线运动和曲线运动
B.?依据物质是否由同种元素组成将其分为混合物和纯净物
C.?依据地球上的水体是否含盐,将其分为海洋水和陆地水
D.?依据受精过程是否在体内进行,将动物的生殖分为有性生殖和无性生殖
二、填空题
9.(2021·杭州)疟疾是一种由疟原虫寄生引起的急性传染病疟原虫是一种单细胞真核生物,它主要随按蚊叮咬进入人体,导致人体发病。近来科学家发现一种名为沃尔巴克氏菌的细菌可以感染按蚊,从而导致蚊子唾液中的疟原虫含量大幅减少,而且感染某种沃尔巴克氏菌的雄性蚊子与未感染的雌性蚊子交配后所产生的卵大概率不能孵化,而受感染的雌性蚊子与未感染的雄性蚊子交配所产生的后代都会感染沃尔巴克氏菌。
(1)按照传染病的传播途径进行分类,疟疾属于________传染病。
(2)疟原虫与沃尔巴克氏菌在细胞结构中最主要的区别是________。
(3)下列示意图中能准确表示受感染的雌性蚊子与未感染的雄性蚊子交配产生后代的选项是________。

(4)与使用化学杀虫剂灭杀蚊子相比较,用沃尔巴克氏菌感染蚊子控制疟疾流行的优势在于________(写出一 点即可)
10.(2021·金华)我国人工种子的研究已取得很大进展。人工种子制作的一种方法是:先将组织培养成胚,胚外包裹一层能提供养分的胶体,在胶体外包一层具有保护功能的外膜即可。
回答下列问题:
(1)人工种子中能提供养分的胶体,相当于天然种子中的________(填种子的结构名称);
(2)通过人工种子进行播种繁殖,属于植物生殖方式中的________生殖(选填“有性”或“无性”)。
11.(2021·温州)某观赏植物每年4月开花,10月果实成熟,果实轻小且有翅(如图甲),到了冬季逐渐脱落。
(1)该植物通过开花、传粉、受精,产生种子获得新个体。这种繁殖方式属于________(选填“有性生殖”或“无性生殖”)。
(2)该植物叶片的叶肉细胞能为果实等器官制造丰富的有机物,其主要原因是叶肉细胞具有________。
(3)在温州某空地上种植几株该植物,若环境适合其自然生长和繁殖,结合我国季风示意图(如图乙),推测若干年后此空地上该植物的分布情况最有可能是________。(●表示原种植的植株,○表示繁殖产生的植株)
12.(2021·温州)通过对化石和遗传物质的研究,既可以确定生物之间的亲缘关系,也可以获得生物进化的证据。科学家在一个岛上发现了多具某种动物的化石,并通过研究化石发现这一动物具有脊柱、眼、鳃和肺,胸鳍内有五个趾骨等特征。从而推出该种动物的外形以及生活环境(如图)。这一发现又为达尔文的进化论提供了证据,
(1)根据该动物化石的特征,科学家认为它是一种从水生动物到陆生动物之间的过渡类型生物,其证据是________。
(2)科学家通过研究不同生物的遗传物质来推测其亲缘关系。例举生物的一种遗传物质:________。
(3)下列关于过渡类型生物的观点符合达尔文进化论的是___________。(可多选)
A.过渡类型生物是不会发生变异的
B.爬行类到鸟类也存在过渡类型生物
C.不同过渡类型生物都有一个共同的祖先
D.过渡类型生物的出现是自然选择的结果
E.过渡类型生物个体为了适应环境而改变性状
13.(2021·绍兴)盐地碱蓬是一种耐盐碱的植物,能高度吸纳盐碱集聚于体内,实现改良盐碱地的目的。
(1)某地种植的所有盐地碱蓬构成一个________?(选填“种群”、“群落”或“生态系统”)。
(2)盐碱地中的盐分进入碱蓬细胞,受细胞中的 ________(填细胞结构)控制。
(3)碱蓬能适应高浓度盐碱环境,这是长期________的结果。
14.(2021·湖州)右图是小章看爸爸切年糕的场景,爸爸说将年糕竖着切(如图1)比横着切(如图2)要省力。
(1)竖着切省力的原因是由于减小了________。
(2)年糕是人们喜欢的食品,年糕的主要成分是淀粉。淀粉主要来自水稻种子中________这一结构。
15.(2021·丽水)鸡蛋是日常生活中常见的食材,但鸡蛋中的沙门氏菌可能会引起食物中毒。沙门氏菌最适宜繁殖的温度为37℃,在70℃条件下只能存活5分钟。
(1)鸡蛋的主要营养成分是蛋白质,蛋白质消化和吸收的主要场所是________;
(2)常温条件下,鸡蛋内的沙门氏菌数量随时间变化的曲线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填字母);
A.刚产出的鸡蛋含有沙门氏菌
B.鸡蛋内的沙门氏菌数量是不变的
C.常温放置的鸡蛋宜在10天内食用
(3)为防止沙门氏菌感染,鸡蛋食用前可以用________的方法杀菌。
16.(2021·丽水)2020年诺贝尔化学奖颁给了两位科学家,奖励她们发现了CRISPR/Cas9基因剪刀(基因编辑技术中的工具之一)。研究人员利用基因剪刀可以高精度地改变动植物的DNA学产生了革命性的影响。
(1)基因是起遗传作用的DNA片段,主要位于动植物细胞的________内(填细胞结构名称);
(2)基因编辑通常有两种方法:删除目的基因和插入目的基因。图中所示的基因编辑方法是________。
17.(2020·衢州)? 2019年9月,荷兰科学家辛斯伯根发现:在欧洲大陆下“藏着”一块1亿多年前的“大阿德里亚”大陆。他是怎么找到这块大陆的呢?原来一些原始的磁细菌在细胞内会产生磁性物质,其磁极指向受地磁场影响,如图所示。磁细菌死后,留下的磁性物质与周围沉积物一起形成岩石。科学家根据地磁信息,就能还原出该岩石在地球上曾经所处的位置。
(1)从细胞结构看,磁细菌的细胞内没有________,因此它属于原核生物。
(2)根据图中地磁场的方向和磁细菌的指向,判断此时磁细菌鞭毛端的磁极是________。
(3)“大阿德里亚”大陆“藏到”欧洲大陆下面,可证明地壳在不断________。
18.(2020·台州)台州某地的沿海滩涂上种植了上千亩秋茄林。秋茄的果实(如图甲)还长在树上时.里面的种子就已经开始萌发。当果实成熟落地时,种子能快速生根扎地,防止被潮水带走。
(1)秋茄的这种繁殖方式为________生殖。
(2)图乙为秋茄的花,其花蕊的结构示意如图丙,其中________发育成果实。
(3)秋茄种子这种特殊的发育方式是对滩涂环境的________。
19.(2020·宁波)? 2020年初,世界多地遭受蝗灾。
(1)蝗虫掠食性强、繁殖速度快。蝗虫的这些性状都是山________决定的。
(2)蝗虫生长发育有如图所示的三个阶段,这种发育类型称为________(填“完全变态”或“不完全变态”)发育。
(3)我国有非常成功的防治蝗灾经验。生物防治和化学防治是常用的防治方法。从环境保护角度考虑,相对于化学防治,生物防治的优点是________。(写出一点)
20.(2020·舟山)如图是上世纪30年代在普陀山上发现的普陀鹅耳枥,它是当时世界上仅有的一株野生普陀鹅耳枥。普陀鹅耳枥是雌雄同株,因它的雌花和雄花不同时成熟,授粉几率很低,即便成功结果,种子也很难萌发。
(1)从2000年开始,有关部门对该树种的繁育进行了持续研究,采用扦插、嫁接等________生殖方式,使子代规模不断扩大。从生态学角度分析,目前普陀山上所有的普陀鹅耳枥属于一个________。
(2)2011年,科学家将普陀鹅耳枥的种子放进了“天宫一号”,对其进行太空育种试验,利用太空特殊的环境诱变作用,使种子细胞中的基因发生________,再返回地面培育。
21.(2020·温州)西瓜味甘汁多,清爽解渴,是盛夏佳果。
(1)西瓜籽属于植物的生殖器官,由花中的________发育而来。
(2)如图是植物细胞模式图,可口的西瓜汁主要来自________结构。(填相应字母)
22.(2020·杭州)历史上蘑菇等真菌曾被归于植物界,后来由于其在营养方式和细胞结构等方面的独特性,被单独归为真菌界。最近,科学家发现真菌的遗传物质与动物遗传物质的相似性超过了植物。
(1)如图所示酵母菌的生殖方式为________;从同化作用的角度看,酵母菌的营养方式是________.
??
(2)真菌与绿色植物在营养方式上的差异,主要原因是真菌细胞缺乏________(填写细胞结构)。
(3)根据上述材料可初步推测,真菌与________(选填“植物”或“动物”)的亲缘关系更近。
三、解答题
23.(2021·宁波)我们通常说的“棉花”不是花,而是棉籽表皮长出的绒毛。如图所示为新疆长绒棉,它具有纤维柔长、整齐度佳、强度高等优良性状,被誉为“棉中极品”。请回答下列问题:

(1)新疆长绒棉的这些性状主要由________决定的。
(2)棉籽是棉花的种子,它由________?发育而成的。
(3)棉铃虫是棉花成长过程中常见的害虫,它的卵孵化后,必须经过幼虫、蛹和成虫各阶段,这种出现蛹期的变态发育叫做________(填“完全变态”或“不完全变态”)。
24.(2021·湖州)人类对未知世界的认知都是在实践和探索中不断地修正和深化的。
(1)原子结构模型的建立是几代科学家通过实验和思维不断地进行修正的。其中卢瑟福基于α粒子轰击金属箔的实验事实,经过思考得出“原子的全部正电荷都集中在________里”这一结论,该结论是对汤姆生关于正电荷均匀分布观点的修正。
(2)“谁控制生物的遗传?”人类对这一命题的认识是不断深化的,直到________双螺旋结构的问世,才标志着对遗传的研究进入到分子水平.
25.(2021·丽水)2021年5月1日,位于丽水市区的华东药用植物园正式开园,该园是目前国内最大的药用植物园。园内的美女樱、柳叶马鞭草、孔雀草等近2000种植物多数可入药,组成了一个规模宏大的药学植物库。请回答:
(1)柳叶马鞭草常用分根法繁殖,这种繁殖方式叫做________。
(2)孔雀草(如图)的花和叶具有清热解毒的功效。孔雀草在分类上属于种子植物中的________。
(3)从生态系统的成分分析,园内所有绿色植物属于________。
(4)华东药用植物园是一个生态系统,其能量最终来源于________。
26.(2020·衢州)? 2020年2月,一场历史罕见的由沙漠蝗虫引起的灾害,席卷东非和亚欧大陆。
(1)某地区的所有沙漠蝗虫属于一个________(选填“种群”“群落”或“生态系统”)。
(2)如图,蝗虫具有以绿色和褐色为主的保护色,咀嚼式口器,活动、繁殖能力强等特征。这些适应环境的特征是长期________的结果。
(3)资料显示:①蝗虫必须在植被覆盖率低于50%的土地上产卵繁衍;②鸟类、螳螂、蛙等生物是蝗虫的天敌。根据以上两项资料分别提出一条防治蝗灾的措施________。
27.(2020·湖州)6500万年前恐龙突然灭绝后,哺乳动物开始兴起,其中一支就是有袋类动物。它们在以前的大洋洲、非洲、南极洲等地繁衍生长,如图甲。后来大陆逐渐分离开,直到现在的位置,如图乙。
??? 现在,有袋类动物是大洋洲特有的哺乳动物。它的胎儿在发育不完全时就“早产”,之后幼体在母体的育儿袋中继续发育:
(1)人类等哺乳动物的子宫内具有连接母体和胚胎的________,而有袋类动物没有这一完整的结构,所以“早产”。
(2)现今大洋洲的形成,根据板块构造学说的观点,是板块________的结果。
(3)在非洲、南极洲等地曾经出现有袋类动物的最可靠证据是________?。
(4)为什么古老的有袋类动物能在大洋洲生活至今?请谈谈你的看法。
28.(2020·绍兴)竹生长快,适应性强,又有广泛的用途,更是一种重要的森林资源。
(1)下图表示竹的不同结构,其中属于器官的是________?。
(2)竹可以采用移鞭繁殖,选2~4年生的健壮竹鞭,埋于土下10~15厘米,一段时间后可长出新竹,该生殖方式属于________(选填“无性生殖“或”有性生殖“)。
(3)研究氮肥施加量对竹材产量的影响,科学家选取三块土壤、朝向和种类等条件相同的竹林,分别施加不同量的同种氮肥,测出竹材产量。实验连续进行三年,结果如图所示:
根据实验结果,在实验生产中,施加氮肥最合理的量为________kg/m3 , 理由是________。
29.(2020·嘉兴)自动驾驶汽车是一种通过电脑系统实现无人驾驶的智能汽车,正不断走进我们的生活。
(1)驾驶员进入汽车后,电脑系统会对驾驶员的脸部特征进行识别。从生物学角度看,人的脸部特征是由________决定的。
(2)2019年8月,红旗EV自动驾驶汽车在湖南长沙开展测试。汽车从长沙出发,历时3小时20分钟到达武汉,行驶距离286千米。测试过程中红旗EV汽车的平均速度是多少千米/时?
(3)质量为1.8吨的红旗EV自动驾驶汽车,在水平公路上匀速直线行驶时,受到的阻力为车重的0.2 倍,此时汽车受到的牵引力为多少牛?
四、实验探究题
30.(2021·宁波)清明前后,有市民因食用“红心”甘蔗而发生中毒事件。甘蔗出现“红心”现象,是因甘蔗富含糖分和水分,易被节菱孢霉菌、镰刀菌、假丝酵母、枝孢霉、刺黑乌霉等霉菌侵蚀。为确定引起食用“红心”甘蔗中毒的霉菌种类,某微生物研究所进行如下实验:
[实验准备]
①取正常甘蔗,榨汁后灭菌,均分6组,每组500mL。
②将从“红心”甘蔗中分离得到的上述5种霉菌,分别接种于其中的5组甘蔗汁中。
③将_上述5组霉菌培养液和1组未接种的甘蔗汁在相同且适宜的条件下培养15天,备用。
④选同种健康、断乳小鼠750只备用。
[实验步骤]
①喂养实验:将备用的5组霉菌培养液和1组未接种的甘蔗汁各喂养20组小鼠(每组3只),每次给每只小鼠喂养0.5mL,未出现中毒症状的隔2小时加喂1次,最多4次。
②统计小鼠中毒组数:若每组3只小鼠中有2只或3只小鼠出现中毒症状,再用备用小鼠重复实验,结果仍有2只或3只小鼠出现中毒症状,确定为中毒组。
③症状对比:将小鼠中毒症状与人食用“红心”甘蔗的中毒症状对比。
[实验数据]
毒性试验结果统计表
接种霉菌种类
节菱孢霉菌
镰刀菌
假丝酵母
枝孢霉
刺黑乌霉

小鼠中毒组数
12
0
3
0
0
0
与人中毒症状对比
相同
-
不同
-
-
-
[实验分析及结论]
(1)步骤①用未接种的灭菌甘蔗汁以同样的方法进行实验,目的是________。
(2)根据实验结果可以判断:食用“红心”甘蔗导致人中毒的霉菌是________。
(3)[知识拓展]进一步研究发现:甘蔗被该霉菌污染后,产生了一种毒素(3-硝基丙酸)。该毒素与黄曲霉素一样,高温下不易分解。由此联系生活实际,下列做法正确的是__________。
A.“红心”甘蔗榨汁后饮用
B.不食用发霉变质的面包
C.被黄曲霉素污染的花生加热后食用
31.(2021·湖州)细菌等微生物是土壤的成分之一,它必须从土壤中吸收含碳的物质、含氮的物质、水和无机盐等,以维持其生命活动。有的土壤细菌(以下简称为“X细菌”)能将环境中的尿素转化为氨气。为探究某土壤样品中是否含X细菌,某科学兴趣小组的同学做了如下实验:
①制备土壤浸出液。
②在专业人士指导下配制培养基(内有除含氮物质外的其他必需物质),将培养基分装在A和B两个培养皿中。
③在A培养皿中再加入________,B培养皿不加(如图甲)。
④将等量土壤浸出液涂抹在A和B两个培养皿的培养基表面,并在适宜环境下培养一段时间(如图乙)。
⑤在A和B两个培养皿中加入________,观察颜色变化。
实验结果:A培养基表面显红色,B培养基表面不显红色。
实验结果分析:
⑴A培养基表面显红色是由于培养基中含有较多的氨水。这是由于X细菌在适宜环境下进行________生殖(填生殖方式),产生较多的X细菌所致。
⑵X细菌能将尿素转化为氨气,所以它是生态系统中的________(填生态系统的成分)。
实验结论:土壤样品中含有能分解尿素的细菌。
32.(2020·宁波)小科发现,校园内的绣球与公园里同一品种绣球的花色不同。针对这一发现,小科思考:同品种绣球的花色是否与土壤条件有关?小科同学在老师的带领下进行了如下探究:
【实验猜想】绣球花色可能与土壤溶液的酸碱性有关。
【实验过程】
选择30株品种相同,栽种于相同条件下,生长状况相近,均处于花蕾期的绣球,随机均分为三组。在花开之前,用等量的不同酸碱性的溶液浇灌,每周一次,直至花开(其他种植条件相同)。花开后观察并记录花色,如下表:
编号
溶液
每株每次浇灌量/mL
绣球花色
1
0.1%的醋酸溶液
200
全部蓝色
2
0.1%的碳酸钠溶液
200
全部红色
3
清水
200
全部紫色
根据上述实验,回答下列问题:
(1)实验中浇灌的溶液浓度过高会使根毛细胞________(填“吸水”或“失水”),而造成绣球植
株损伤甚至死亡。
(2)实验中,除控制土壤溶液酸碱性不同,其他种植条件要保持相同,例如:________。(写出两个)
(3)确定绣球花色与土壤溶液的酸碱性有关后,小科思考:实验中的花色变异是否可以遗传?为
了继续探究这一问题,他用扦插的方法获得实验样本,这种繁殖方式属于________(填“有性”或“无性”)生殖。
答案解析部分
一、单选题
1.【答案】 D
【解析】【分析】种群指同一时间生活在一定自然区域内,同种生物的所有个体。食物链亦称“营养链”。生态系统中各种生物为维持其本身的生命活动,必须以其他生物为食物的这种由生物联结起来的链锁关系。
【解答】A、景区内所有的梧桐树是同一物种,构成了一个种群;故A错误;
B、天牛的抗药性与生物的遗传、环境有关;故B错误;
C、花绒寄甲与天牛构成一条食物链:梧桐树→天牛→花绒寄甲;故C错误;
D、以虫治虫的方法不需要使用化学药剂,没有污染;故D正确;
故答案为:D。
2.【答案】 C
【解析】【分析】有性生殖是经过两性生殖细胞的结合形成受精卵,由受精卵发育成新个体的生殖方式;无性生殖是不需要经过两性生殖细胞的结合,由母体直接产生新个体的生殖方式。
【解答】“落地生根”的植物,当其叶片掉落地面后,能够生根发芽,发育成一株独立生活的新植株,这种繁殖方式没有经过两性生殖细胞的结合,因此属于无性生殖,叶片属于营养器官,也属于营养繁殖。
故答案为:C
3.【答案】 A
【解析】【分析】细胞核内容易被碱性染料染成深色的物质叫作染色体,染色体由DNA和蛋白质组成,DNA上具有遗传效应的片段叫基因,基因决定生物的性状。
【解答】生物的性状是由基因控制,性状是指生物体的形态特征、生理特征和行为方式,决定棉纤维长短这一性状的是基因,基因决定性状。
故答案为:A
4.【答案】 D
【解析】【分析】种子是裸子植物和被子植物特有的繁殖体,它由胚珠经过传粉受精形成。种子萌发是指种子从吸胀作用开始的一系列有序的生理过程和形态发生过程。
【解答】A、菜豆没有胚乳,属于双子叶植物;故A错误;
B、菜豆种子是由胚珠发育形成的;故B错误;
C、种子萌发时需要的有机物来自自身储存的有机物,即子叶中的有机物;故C错误;
D、D是胚根,萌发后形成植物的根;故D正确;
故答案为:D。
5.【答案】 D
【解析】【分析】青春期是人一生中身体发育和心理发展的重要时期。人的生长发育速度很快。这时除了要保证全面、丰富的营养外。要对男生和女生的第二性征有正确的认识,每个人进入青春期的时间和发育的状况是有差异的,我们不要议论甚至取笑别人在青春期的变化,更不要束胸、拔胡须和体毛等。处于青春期的人,大脑兴奋性强,容易接受新事物,性意识逐渐增强,但自我控制能力较弱。因此,要注意培养自制能力,在和异性交往过程中,要学会控制冲动,做到不卑不亢、自重自爱。对烟酒,对不健康的书报刊、音像制品和网络游戏的诱惑,要保持高度的警惕,更要远离毒品。

【解答】A、青春期要保证全面、丰富的营养,不能为了保持良好的体形,长期不吃早餐,A错误;
B、 女孩出现月经、男孩出现遗精 ,是正常的生理现象,B错误;
C、 性意识的萌动、对异性产生好感 ,是正常的心理现象,C错误;
D、 对烟酒、不健康的书刊和网络游戏的诱惑保持警惕,更要远离毒品?,做法合理,D正确。
故选D
6.【答案】 A
【解析】【分析】1、当外界的气温低于人体正常体温时,血液温度降至低于37℃,刺激下丘脑中的热受体,通过战栗和使皮肤的血管收缩以减少失热,血温增高回到正常的血温;
2、人体是一个统一的整体,当人在运动时,人的代谢速度加快,血液循环系统和呼吸系统的工作也相应加强;
3、正常人的血糖浓度能保持稳定。进食后,葡萄糖吸收进入血液,血液中血糖含量上升,此时胰岛分泌出胰岛素使血糖含量下降;
4、进入青春期,性激素能激发和维持第二性征。
【解答】A、寒冷时,皮肤血管收缩,血流量减少,散热减少,叙述错误,A正确;
B、人体是一个统一的整体, 运动时,心率加快,氧气供应增加 ,叙述正确,B错误;
C、正常人能维持血糖浓度的稳定,进食后, 胰岛素分泌增加,血糖含量下降,叙述正确,C错误;
D、 青春期,性激素 能刺激第二性征的出现,叙述正确,D错误。
故选A
7.【答案】 C
【解析】【分析】生物机体通过自身适应环境变化以争取生存的特性。是生物所特有的、普遍存在的现象,从进化的角度定义为“能生存下来并繁殖后代的现象”,生物体在构造上或功能上能产生变化适应环境。生物对环境的适应可分两种:表现型适应和基因型适应。
【解答】A、松脂是有机物,所以是通过韧皮部的筛管运输的;故A错误;
B、扭叶松属于裸子植物,没有果实,所以其种子外起到保护作用的是种皮;故B错误;
C、扭叶松茎、叶中含有机物——松脂,易燃烧,如果种子不能得到很好的保护,松树这个物种就灭绝了,这是生物对环境的一种适应;故C正确;
D、草木灰对种子的萌发没有任何作用,草木灰能为植物生长提供无机盐;故D错误;
故答案为:C。
8.【答案】 A
【解析】【分析】1、机械运动可依据运动路线的曲直分为直线运动和曲线运动;
2、根据组成物质的种类多少可分为混合物和纯净物;
3、按水存在的位置分可分为海洋水和陆地水;
4、有性生殖和无性生殖的的分类依据是是否通过两性生殖细胞结合。
【解答】A、 依据物体运动路线的曲直,将其分为直线运动和曲线运动,标准与结果对应,A正确;
B、 依据物质是否由同种元素组成将其分为混合物和纯净物,错误,混合物和纯净物的分类依据是组成物质的种类。同种元素可以组成纯净物也可以组成混合物,B错误;
C、? 依据地球上的水体是否含盐,将其分为海洋水和陆地水 ,错误,可分为咸水和淡水,C错误;
D、 依据受精过程是否在体内进行,将动物的生殖分为有性生殖和无性生殖 ,错误,可分为体外受精和体内受精两类,D错误。
故选A
二、填空题
9.【答案】 (1)血液
(2)有无成形的细胞核
(3)C
(4)可以减少化学杀虫剂对环境的污染,目标靶向明确等
【解析】【分析】传染病是由病原体引起的,能够在人与人之间、人与动物之间传播的疾病,具有传染性和流行性的特点,依据传播途径的不同,人类传染病可分为四类:消化道传染病、呼吸道传染病、血液传染病、体表传染病。
【解答】(1)疟疾主要随按蚊叮咬进入人体,导致人体发病,所以疟疾属于血液传染病。
(2)疟原虫是一种单细胞真核生物,有细胞核,沃尔巴克氏菌属于细菌,没有成形的细胞核,疟原虫与沃尔巴克氏菌在细胞结构中最主要的区别是有无成形的细胞核。
(3)因为受感染的雌性蚊子与未感染的雄性蚊子交配所产生的后代都会感染沃尔巴克氏菌,所以C能准确表示受感染的雌性蚊子与未感染的雄性蚊子交配产生后代。
(4)与使用化学杀虫剂灭杀蚊子相比较,用沃尔巴克氏菌感染蚊子控制疟疾流行的优势在于可以减少化学杀虫剂对环境的污染,目标靶向明确等。
故答案为:(1)血液? ?(2)有无成形的细胞核?? (3)C? ?(4)可以减少化学杀虫剂对环境的污染,目标靶向明确等
10.【答案】 (1)胚乳
(2)无性
【解析】【分析】农业生产中使用的天然种子,一般由种皮、胚乳和胚三部分构成。种皮通常在种子的外层起到保护作用;胚乳含有大量的营养物质,是种苗萌发生长不可缺少的营养来源;而胚由胚芽、胚轴、胚根以及子叶构成。
【解答】(1)人工种子中能提供养分的胶体,相当于天然种子中的胚乳,具有保护功能的是种子的种皮。
(2)由于人工种子的培育没有经过生殖细胞的结合,利用的是植物组织培养技术,所以是无性生殖。
故答案为:(1)胚乳? ?(2)无性
11.【答案】 (1)有性生殖
(2)叶绿体
(3)A
【解析】【分析】有性生殖是指由亲本产生的有性生殖细胞经过两性生殖细胞的结合,成为受精卵,再由受精卵发育成为新的个体的生殖方式,叫做有性生殖。光合作用,通常是指绿色植物(包括藻类)吸收光能,把二氧化碳和水合成富能有机物,同时释放氧气的过程。
【解答】(1)传粉、受精过程中,有两性生殖细胞的结合,属于有性生殖;
(2)叶肉细胞中的叶绿体能够进行光合作用制造有机物;
(3)由图可知,我国夏季盛行东南季风,冬季盛行西北季风,而种子落地的方向主要在秋冬季节,受西北季风影响更大,所以若干年后,东南方向植株较多,即A正确;
故答案为:(1)有性生殖;(2)叶绿体;(3)A。
12.【答案】 (1)有鳃和肺、胸鳍内有五个趾骨
(2)DNA
(3)B,C,D
【解析】【分析】进化,又称演化,在生物学中是指种群里的遗传性状在世代之间的变化。自然选择指生物在生存斗争中适者生存、不适者被淘汰的现象.
【解答】(1)科学家认为它从水生动物到陆生动物之间的过度型生物,说民其具有水生动物和陆生动物两种动物的特点,即有鳃和肺,胸鳍内有五个趾骨;
(2)生物体内的遗传物质一般为DNA或RNA;
(3)A、达尔文进化论中认为生物都存在变异;故A错误;
B、生物都是从低等到高等进化,所以爬行类到鸟类进化过程中也存在过度型生物;故B正确;
C、从生物进化角度来看,生物进化过程中存在一个共同的祖先的;故C正确;
D、不同种类生物的出现都是长期自然选择的结果,不适者都被淘汰了;故D正确;
E、过度型生物是出现了不同的变异,然后通过环境的选择,适应环境的形状得以保留生存;故E错误;
故答案为:(1) 有鳃和肺、胸鳍内有五个趾骨;(2)DNA(或RNA);(3)BCD。
13.【答案】 (1)种群
(2)细胞膜
(3)自然选择
【解析】【分析】细胞是生物体基本的结构和功能单位。种群指同一时间生活在一定自然区域内,同种生物的所有个体。自然选择指生物在生存斗争中适者生存、不适者被淘汰的现象。
【解答】(1)所有的盐地碱蓬是同一物种,构成了一个种群;
(2)物质进出细胞是由细胞膜控制的;
(3)生物对环境的适应是长期自然选择的结果;
故答案为:(1)种群;(2)细胞膜;(3)自然选择。
14.【答案】 (1)受力面积
(2)胚乳
【解析】【分析】(1)压力大小一定时,受力面积越小,产生的压强就越大,压力的作用效果跟压力大小和受力面积有关。
(2)水稻属于单子叶植物,营养物质储存在胚乳中,淀粉主要来自水稻种子的胚乳。
【解答】(1)图1与图2相比,图1的受力面积更小,当压力大小一定时,受力面积越小,产生的压强就越大,因此竖着切省力的原因是由于减小了受力面积,此时压强越大。
(2)淀粉主要来自水稻种子中胚乳这一结构。
故答案为:(1)受力面积(2)胚乳
?
?
15.【答案】 (1)小肠
(2)A,C
(3)煮熟(或高温等)
【解析】【分析】细菌是指生物的主要类群之一,属于细菌域。也是所有生物中数量最多的一类。细菌的形状相当多样,主要有球状、杆状,以及螺旋状。
【解答】(1)营养物质消化、吸收的主要场所是小肠;
(2)A、由图可知,0天时,鸡蛋内的沙门氏菌个数不为0,说明刚产出的鸡蛋就含有沙门氏菌;故A正确;
B、由图可知,随着时间的改变,沙门氏菌的数量在改变;故B错误;
C、由沙门氏菌的数量变化曲线可知,10天后沙门氏菌的数量急剧增加,因此鸡蛋最好在10天内食用;故C正确;
(3)杀菌的常用方法是煮熟或高温;
故答案为:(1)小肠;(2)AC;(3)煮熟(或高温等)。
?
16.【答案】 (1)细胞核
(2)插入目的基因
【解析】【分析】细胞是生物体基本的结构和功能单位。基因工程是在分子水平上对基因进行操作的复杂技术,是将外源基因通过体外重组后导入受体细胞内,使这个基因能在受体细胞内复制、转录、翻译表达的操作。
【解答】(1)动植物的遗传物质储存在细胞的细胞核中;
(2)由图可知,研究人员通过基因剪刀剪出目的基因,然后放入在其他基因中,因此其属于插入目的基因的编辑方法;
故答案为:(1)细胞核;(2)插入目的基因。
17.【答案】 (1)成形的细胞核
(2)S(南)极
(3)变动或运动
【解析】【分析】1、细菌是原核生物,细胞内没有成形的细胞核;
2、小磁针在磁场中静止时,N极的指向为磁场的方向;
3、地壳变动的证据:悬崖峭壁上岩层断裂的痕迹、采石场上弯曲的岩层、高山上的海洋生物化石、意大利那不勒斯海岸的三根大理石柱的升降(说明发生了海陆变迁)、火山和地震。
【解答】(1)磁细菌的一种细胞,在细胞内没有成形的细胞核,因此它属于原核生物;
(2)由图中的地磁场方向可知,磁细菌的鞭毛端是逆着磁场方向的,所以判断鞭毛端为磁极的S(南)极;
(3) “大阿德里亚”大陆“藏到”欧洲大陆下面,可证明地壳在不断 变动或运动。
故答案为:(1)成形的细胞核? (2)S(南)极? (3)变动或运动
18.【答案】 (1)有性
(2)子房
(3)适应
【解析】【分析】有性生殖是指由亲本产生的有性生殖细胞(配子),经过两性生殖细胞(例如精子和卵细胞)的结合,成为受精卵,再由受精卵发育成为新的个体的生殖方式,叫做有性生殖。
【解答】(1)种子是植物的花经过受精作用后发育形成的,有两性生殖细胞的结合,属于有性生殖;
(2)果实是由花的子房部分发育形成的;
(3) 茄的果实还长在树上时,里面的种子就已经开始萌发。当果实成熟落地时,种子能快速生根扎地,防止被潮水带走,这是秋茄对滩涂环境的适应;
故答案为:(1)有性;(2)子房;(3)适应。
19.【答案】 (1)基因
(2)不完全变态
(3)减少环境污染(减少农药使用)
【解析】【分析】1、生物的性状由基因控制;
2、昆虫的发育过程主要分两种,一种是不完全变态发育一生经历的时期有:受精卵,幼虫,成虫。另一各是完全变态发育经历的时期有:受精卵,幼虫,蛹,成虫;
3、生物防治是指利用一种生物对付另外一种生物的方法。化学防治是使用化学药剂 (杀虫剂、杀菌剂、杀螨剂、杀鼠剂等)来防治病虫、杂草和鼠类的危害。
【解答】(1) 蝗虫掠食性强、繁殖速度快。蝗虫的这些性状都是由基因决定的;
(2)根据图中蝗虫生长发育的三个阶段可知, 这种发育类型称为 不完全变态发育;
(3)由分析可知,生物防治是利用一种生物对付另外一种生物的方法,优点是 减少环境污染(减少农药使用) 。
故答案为:(1)基因? (2)不完全变态? (3) 减少环境污染(减少农药使用)
20.【答案】 (1)无性;种群
(2)突变
【解析】【分析】1、植物的营养繁殖有扦插、分根、压条和嫁接。由于营养繁殖没有通过两性生殖细胞的结合所以也是一种无性生殖方式;
2、种群指同一时间生活在一定自然区域内,同种生物的所有个体;
3、太空育种即航天育种,是将种子搭乘卫星或高空气球送到太空,利用太空特殊的环境诱变作用,使种子产生变异,再返回地面培育作物新品种的育种新技术,太空育种具有有益的变异多、高产、优质、抗病力强等特点。
【解答】(1) 从2000年开始,有关部门对该树种的繁育进行了持续研究,采用扦插、嫁接等无性(或营养)生殖方式。?“普陀山上所有的普陀鹅耳枥 ”符合种群的概念,所以属于一个种群;
(2)由太空育种的概念可知, 太空育种试验,利用太空特殊的环境诱变作用,使种子细胞中的基因发生 突变,再返回地面培育。
故答案为:(1)无性; 种群? (2)突变
21.【答案】 (1)胚珠
(2)B
【解析】【分析】1、植物的花经传粉受精之后能继续发育,胚珠发育成种子,子房壁发育成果皮,种子和果皮合称果实;
2、在成熟的植物细胞中液泡的体积比较大,里面主要含有细胞液,果实的汁水就是来自液泡中的细胞液。
【解答】(1)西瓜籽是种子主要是由花中的胚珠发育而来;
(2)可口的西瓜汁主要来自液泡B结构。
故答案为:(1)胚珠? (2)B
22.【答案】 (1)出芽繁殖;异养
(2)叶绿体
(3)动物
【解析】【分析】1、酵母菌的生殖方式是出芽生殖。酵母菌是直菌主要依靠现成的有机物生存,属于异养型生物;
2、绿色植物的叶中含有叶绿体,能进行光合作用制造有机物;
3、 通过比较不同物种的?DNA?序列 , 得出其相似度?, 从而可以推断出物种间亲缘 关系的远近。
【解答】(1)图中的酵母菌从母体中长出一个芽体,成熟后脱落形成新个体这种生殖方式为出芽生殖;从同化作用的角度看,酵母菌主要依靠现成有机物生活所以是异养。
(2)真菌细胞中没有叶绿体不能进行光合作用,绿色植物的细胞中含有叶绿体能进行光合作用。所以可填叶绿体。
(3)由题中信息“最近,科学家发现真菌的遗传物质与动物遗传物质的相似性超过了植物”可知,基因相似度大的生物之间的亲缘关系近,所以真菌与动物的亲缘关系更近。
故答案为:(1)出芽繁殖;异养? (2)叶绿体? (3)动物
三、解答题
23.【答案】 (1)基因
(2)胚珠
(3)完全变态
【解析】【分析】基因是产生一条多肽链或功能RNA所需的全部核苷酸序列。胚珠为子房内着生的卵形小体,是种子的前体。变态发育指动物胚后发育过程中所出现的形态和习性上的变化。
【解答】(1)生物的形状是由基因控制的;
(2)种子是由胚珠发育而成的;
(3)棉铃虫经历了受精卵、幼虫、蛹、成虫四个阶段,其发育过程属于完全变态发育;
故答案为:(1)基因;(2)胚珠;(3)完全变态。
24.【答案】 (1)原子核
(2)DNA
【解析】【分析】(1)根据a粒子散射实验,卢瑟福提出了原子行星模型理论,他认为原子的全部正电荷和几乎全部质量都集中在原子核上,带负电的电子在原子核外绕核做圆周运动,后来的研究表明原子核由带正电的质子与不带电的中子组成。
(2)细胞核中能被碱性染料染成深色的物质叫做染色体,它是由DNA和蛋白质两种物质组成,DNA是主要的遗传物质,它的结构像一个螺旋形的梯子。一条染色体上包含一个DNA分子.一个DNA分子上包含有多个基因,基因是染色体上具有特定遗传信息的DNA片段。
【解答】(1)原子核的体积占原子的体积很小,原子核是由质子和中子构成的,质子带正电,中子不带电。原子核上的正电荷和电子所带的负电荷相等,整个原子对外不显电性,但是看不出原子始终在做无规则运动,是电子绕原子核沿一定轨道运动。 其中卢瑟福基于α粒子轰击金属箔的实验事实,经过思考得出“原子的全部正电荷都集中在原子核里”这一结论,该结论是对汤姆生关于正电荷均匀分布观点的修正。
(2)细胞的控制中心是细胞核,细胞核是遗传信息库,细胞核中有染色体,染色体中有DNA,是遗传物质的载体,DNA上有遗传信息,这些信息就是指导和控制细胞中物质和能量变化的一系列指令,也是生物体建造自己生命大厦,直到DNA双螺旋结构的问世,才标志着对遗传的研究进入到分子水平。
故答案为:(1)原子核 (2)DNA
25.【答案】 (1)无性生殖(或营养繁殖)
(2)被子植物
(3)生产者
(4)太阳(或太阳能)
【解析】【分析】无性生殖是一类不经过两性生殖细胞的结合,由母体直接产生新个体的生殖方式。被子植物是当今世界植物界中最进化、种类最多、分布最广、适应性最强的类群。生产者主要是指绿色植物,包括一切能进行光合作用的高等植物、藻类和地衣。
【解答】(1)利用根进行繁殖,属于无性生殖中的营养繁殖;
(2)孔雀草能够开花,属于被子植物;
(3)绿色植物能够进行光合作用制造有机物,属于生产者;
(4)生态系统中的能量都是来自于太阳能;
故答案为:(1) 无性生殖(或营养繁殖);(2)被子植物;(3)生产者;(4)太阳(或太阳能).
?
26.【答案】 (1)种群
(2)自然选择或进化
(3)①保护植被(植树种草,禁止乱砍滥伐、过度放牧等);②保护生物多样性(保护鸟类、螳螂、蛙等);利用蝗虫的天敌进行防治。
【解析】【分析】1、种群定义:生活在一定区域 内的 同种生物个体 的总和,称为种群;
2、生物的结构都是长期自然选择的结果,生物的结构与功能是相适应的;
3、可根据提示的资料提出防治蝗灾的措施。
【解答】(1) 某地区的所有沙漠蝗虫?符合种群的定义,所以属于一个种群;
(2) 如图,蝗虫具有以绿色和褐色为主的保护色,咀嚼式口器,活动、繁殖能力强等特征。这些适应环境的特征是长期 自然选择或进化的结果;
(3)根据提示的资料” ①蝗虫必须在植被覆盖率低于50%的土地上产卵繁衍;②鸟类、螳螂、蛙等生物是蝗虫的天敌 “可知,防治蝗灾的措施有: ①保护植被(植树种草,禁止乱砍滥伐、过度放牧等);②保护生物多样性(保护鸟类、螳螂、蛙等);利用蝗虫的天敌进行防治 。
故答案为:(1)种群? (2)自然选择或进化? (3) ①保护植被(植树种草,禁止乱砍滥伐、过度放牧等);②保护生物多样性(保护鸟类、螳螂、蛙等);利用蝗虫的天敌进行防治
27.【答案】 (1)胎盘
(2)张裂
(3)化石
(4)大洋洲的自然环境适合有袋类动物繁衍生长;有袋类动物在生存斗争中占优势;缺少更高等的哺乳动物(或“缺少天敌”);大洋洲的环境变化不大;有袋类动物进化缓慢等(合理即可)
【解析】【分析】1、哺乳动物胎生哺乳,胎儿在母体内发育成熟,通过胎盘和脐带与母体相连从母体中获得营养和氧气,代谢废物由母体血液带出;
2、板块构造学说认为,全球分为六大板块,板块漂浮在软流层上,板块的碰撞挤压形成高山深沟,板块的张裂形成裂谷和海洋;
3、 化石是存留在岩石中的古生物遗体、遗物或遗迹,最常见的是骨头与贝壳等?, 研究化石可以了解生物的演化并能帮助确定地层的年代?。 从化石中可以看到古代动物、植物的样子,从而可以推断出古代动物、植物的生活情况和生活环境,可以推断出埋藏化石的地层形成的年代和经历的变化,可以看到生物从古到今的变化等等?;
4、达尔文进化论认为适者生存不适者被淘汰,现今能生活着的生物都是通过自然选择适应环境的生物。可以从大洋洲的自然环境方面展开回答。
【解答】(1) 人类等哺乳动物的子宫内具有连接母体和胚胎的 胎盘, 而有袋类动物没有这一完整的结构,所以“早产” ;
(2) 现今大洋洲的形成,根据板块构造学说的观点,是板块 张裂的结果;
(3) 在非洲、南极洲等地曾经出现有袋类动物的最可靠证据是 化石;
(4)从达尔文进化论物竞天择适者生存的角度,可进行如下的回答: 大洋洲的自然环境适合有袋类动物繁衍生长;有袋类动物在生存斗争中占优势;缺少更高等的哺乳动物(或“缺少天敌”);大洋洲的环境变化不大;有袋类动物进化缓慢等。
故答案为:(1)胎盘? (2)张裂? (3)化石? (4) 大洋洲的自然环境适合有袋类动物繁衍生长;有袋类动物在生存斗争中占优势;缺少更高等的哺乳动物(或“缺少天敌”);大洋洲的环境变化不大;有袋类动物进化缓慢等
28.【答案】 (1)丙
(2)无性生殖
(3)0.01;从竹材产量分析,施加氮肥比不施肥有明显增加;施加0.04kg/m2的氮肥,竹材产量比0.01Kg/m2增幅较小甚至下降,面且施肥过多容易引起土壤板结
【解析】【分析】由多种组织构成的能行使一(特)定功能的结构单位叫做器官。器官的组织结构特点跟它的功能相适应。无性生殖是一类不经过两性生殖细胞的结合,由母体直接产生新个体的生殖方式。
【解答】(1)甲是细胞;乙是组织;丙是器官;丁是个体;
(2) 移鞭繁殖过程中没有两性生殖细胞的结合,所以该生殖方式属于无性生殖;
(3)由第一年的图可知,施肥后竹材产量有明显增加,而对比第2、3年的竹材含量可知,施肥0.01kg/m3 , 比施肥0.04kg/m3竹材反而更高,且施肥过多溶液破坏土壤结构;所以施肥0.01kg/m3更合理;
故答案为:(1)丙;(2)无性生殖;(3)0.01; 从竹材产量分析,施加氮肥比不施肥有明显增加;施加0.04kg/m2的氮肥,竹材产量比0.01Kg/m2增幅较小甚至下降,面且施肥过多容易引起土壤板结。
29.【答案】 (1)基因
(2)解:t= 103 h??
v= st = 286km103h =85.8km/h
答:红旗EV自动驾驶汽车的平均速度是85.8km/h
(3)解:G=mg=1.8?103kg?10N/kg=1.8?104N
F=f=0.2G=0.2?1.8?104N=3600N
答:汽车受到的牵引力为 3600N。
【解析】【分析】(1)根据基因决定性状解答;
(2)已知路程和时间,根据公式v=st计算速度;
(3)首先根据G=mg计算汽车的重力,再根据二力平衡计算汽车受到的牵引力,即 F=f=0.2G 。
【解答】(1)驾驶员进入汽车后,电脑系统会对驾驶员的脸部特征进行识别。从生物学角度看,人的脸部特征是由基因决定的。
(2)汽车的行驶时间: ?t=103h?h;
汽车的平均速度:?v=st=286km103h=85.8km/h?;
(3)汽车的重力为:G=mg=1.8?103kg?10N/kg=1.8×104N;
根据二力平衡的条件可知,汽车受到的牵引力F=f=0.2G=0.2?1.8?104N=3600N?。
四、实验探究题
30.【答案】 (1)作对照
(2)节菱孢霉菌
(3)B
【解析】【分析】控制变量在进行科学实验的概念,是指那些除了实验因素(自变量)以外的所有影响实验结果的变量,这些变量不是本实验所要研究的变量,所以又称无关变量、无关因子、非实验因素或非实验因子。霉菌是真菌的一种,其特点是菌丝体较发达,无较大的子实体。同其他真菌一样,也有细胞壁,寄生或腐生方式生存。霉
【解答】(1) 未接种的灭菌甘蔗汁以同样的方法进行实验,是为了与实验组形成对照;
(2)由实验结果可知,接种节菱孢霉菌中毒小鼠数量最多且与人中毒症状一致,所以 食用“红心”甘蔗导致人中毒的霉菌是节菱孢霉菌;
(3)A、3-硝基丙酸这种毒素高温不易分解,所以红心甘蔗榨汁后也不能饮用;故A错误;
B、发霉的面包已经被污染了,不可食用;故B正确;
C、黄曲霉素高温不易分解,因此污染后的花生加热后食用依然可能中毒;故C错误;
故答案为:(1)作对照;(2) 节菱孢霉菌;(3)B。
31.【答案】 尿素;无色酚酞;分裂;分解者
【解析】【分析】(1)除了一个因素以外,其余因素都保持不变的实验叫做对照实验。(2)氨气能使无色酚酞试液变红。(3)细菌和真菌是生态系统中的分解者。
【解答】③实验为探究某土壤样品中是否含X细菌,因此需要在A培养皿中放入尿素,B培养皿不加,为了做对照实验。
⑤由于“X细菌”)能将环境中的尿素转化为氨气,而氨气能使无色酚酞试液变红,因此在A和B两个培养皿中加入无色酚酞,观察颜色变化。
(1)A培养基表面显红色,是由于培养基中含有较多的氨水。这是由于X细菌在适宜环境下进行分裂生殖,产生较多的X细菌所致。
(2)X细菌能将尿素转化为氨气,所以它是生态系统中的分解者。
故答案为:③尿素 ⑤无色酚酞(1)分裂(2)分解者
32.【答案】 (1)失水
(2)光照、温度(合理即可)
(3)无性
【解析】【分析】1、当细胞液浓度大于土壤溶液浓度时细胞吸水,当细胞液浓度小于土壤溶液浓度时细胞失水;
2、影响植物生长的因素有水分、光照和温度等。在研究绣球花与土壤溶液的酸碱性有关的实验中,控制土壤溶液的酸碱性不同,而使其他因素相同;
3、扦插是剪取植物上带芽的枝段,插入土中,不久这些枝段就会生根发芽,长成新的植株。有性生殖是指通过两性生殖细胞的结合产生新个体的生殖方式。无性生殖是指不通过两性生殖细胞结合繁殖新个体的方式。
【解答】(1) 实验中浇灌的溶液浓度过高时, 会使根毛细胞会失水, 而造成绣球植株损伤甚至死亡;
(2) 实验中,除控制土壤溶液酸碱性不同,其他种植条件要保持相同,例如: 光照、温度;
(3)扦插是利于植物的茎长成新的植株,没有两性生殖细胞的结合,属于无性生殖。
故答案为:(1)失水? (2)光照、温度? (3)无性
同课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