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年级语文下册教案 小溪流的歌 6(沪教版)

文档属性

名称 四年级语文下册教案 小溪流的歌 6(沪教版)
格式 rar
文件大小 13.9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沪教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10-06-09 13:26:00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本资料来自于资源最齐全的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小溪流的歌
教学要求
1.正确认读本课7个生字,学会书写12个生字。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在反复的诵读中了解小溪流成长的过程。体会“小溪流”、“枯树桩”、“乌鸦”、“泥沙”的各自特点以及他们的象征意义。
3.学习小溪流奋斗不息的积极进取精神。 培养健康的审美情趣,热爱一切美好的事物。
教材分析
儿童文学作家严文井的童话《小溪流的歌》用拟人的方法,歌颂了勇往直前、永不停留、奋斗不息的精神。
文章按照隔行分段的方法,文章的开头、主体和结尾部分都很明晰。
第一自然段独句成段,统率全篇。
以下分四部分写小溪流成长壮大的过程以及这中间所遇到的艰难险阻。
第一部分写了小溪由山间流经山谷渐渐长大成为小河的历程。这部分集中笔墨描写小溪流欢快的性格,这也奠定了全篇的感情基调。这里突出了一个字——“笑”。他只顾欢愉地奔流,不理枯树桩、枯黄的草的牢骚,它欢笑着、跳跃着,就这样渐渐地长大了。
第二部分写由小溪长成的小河抵御乌鸦的诱惑,继续不知疲倦地奔流。
第二部分写了由小溪长成的小河壮大成为大江的历程。长成小河的小溪流欢声歌唱,不分早晚地向前奔流。他的声音变得洪亮而低沉,他积蓄了巨大无比的精力。更加成熟的大江依旧笑着应答泥沙的抱怨,他不知道疲倦是怎么回事,依旧奔流着,奔流,永远向着前方。这
第三部分写大江融入大海,继续生命的涌动、永不休息。大江流入了大海,大海仍然欢快、仍然歌唱、仍然动荡不止。这时,大海遇到了第四次诘问,那是一只爬满了贝壳的、朽烂得只剩下一层发绣的铁壳的沉船,“可以休息了吧?”大海还是用和小溪流一样清凉的嗓子回答:“休息 那可不成!”就这样,他一起一伏,没有头,也没有尾。这时,月亮向着他笑,太阳向着他笑,整个世界,所有的东西都好像近在他的身边。“巨大的海洋唱着小小的溪流的歌:‘永远不休息,永远不停止!’”
结尾一句紧紧照应开头:“小溪流的歌就是这样无尽无止,他的歌是永远唱不完的。”
全文以具体可感的形象、真切感人的深情、阐释着生活的真正含义——勇往向前,乐在其中。小溪流在成长的过程中,抵御了安逸、休息的诱惑,一秒钟也不停止自己的运动,为人们做了无数事情。作者通过四幅画面的描绘;将一个乐观向上,积极进取,有所作为的可爱的小溪流形象展现于读者面前。“永远不休息,永远不休息”是小溪流的歌,也是人类勇于开拓、奋发进取的歌。
教学建议
这是一篇构思巧妙,语言优美,形象鲜明生动的童话,可以通过反复诵读把握小溪流的形象特点和精神,小溪流成长的四个阶段极富画面感,在教学中,可以通过小组合作,借助将充满了想象和幻想的童话故事改编成漫画的方式,在创作与评价漫画作品的过程中感知作品所塑造的形象,感知童话语言形象生动的特点,进而悟出本文的主题思想。
以下教学过程可供参考。
一、 导入
曾经有一首歌曲叫<<泉水叮咚>> 。各种唱道:“泉水叮咚,泉水叮咚,泉水叮咚响。”
“泉水啊泉水你到哪里去 ”它要流到小溪里去,要流到大海里去。当代著名作家严文进笔下的小溪流也“唱着歌儿,弹着琴弦,流向远方”,今天,就让我们来欣赏这首——<<小溪流的歌>>。
二、课文——,熟悉内容
先由学生自读课文,边读边想象,小溪流是怎样一步步成长壮大奔向大海的。课文篇幅较长,教师要明确提出具体的阅读要求。
1.小组合作或自己查字典解决预习时遇到的难懂的字词
2.从课文中找出最能体现小溪流、 小河、 大江 大海的特征的词语,再看看各有哪些词语体现了这一特征,在下面画上横线。
3.摩小溪流、 小河、 大江、 大海及各个劝阻者的形象特点,把握各角色的语气语调,为分角色朗读作准备.
4.根据课文内容,小组合作将课文改编成漫画作品。
三、述——交流漫画作品,理解课文内容
1.推选的作品张贴在黑板上.
2.推选一名作者讲述作品的创作构思.
四、评——评漫画,进一步把握课文内容
1.抓住重点词句理解课文。
(1)小溪流唱着歌儿流进小河,流进大江,流进大海,那么小溪流、 小河 、大江、 大海各有什么特点 请用课文中一个词语来描述,文中还有哪些词语体现了这一特点
引导学生抓住“快活的”“不知疲倦的”“十分强壮”“无边无际”……等词语理解课文。
(2)四个劝阻者都有什么特点
小溪流的奔流不息相对照,抓住“发牢骚”“叹气”“懒懒地跟着”“恐吓”……等词语理解。劝阻者得特点。
抓住了故事中艺术形象的特点,这就为评价漫画作品提供了依据。
(3)小溪流唱着歌儿向前奔流,同学们画得栩栩如生,我们仿佛能听到小溪流悦耳的歌声,那么小溪流的歌声发生了怎样的变化 为什么会发生这样的变化 除了它的歌声发生变化标志着它在长大,还有哪些变化可以表示它在成长
2.学生评价漫画作品:哪些作品生动形象地表现了小溪流的活泼,小河的精力旺盛,大江的强壮,大海的无边无际 哪些作品形象地表现了各劝阻者的特点 那些作品很好地反映了小溪流的成长、壮大过程?
将课文改编成漫画,学生能深入理解课文内容,又能拓展思维,培养学生阅读童话作品再创想象力,而对作品的评价能让学生深切地感悟童话故事中的艺术形象.
五 、读——分角色朗读,进一步感悟艺术形象
1.同学们的画很好地表现了小溪流各个成长阶段的特点,也表现出了力量的变化,小溪流在向前奔流的过程中到遇到了枯木桩等劝阻者,让我们再为漫画配上对白好吗
2.指定学生分角色朗读.
3.指导学生评价朗读,提出评改意见.
六、 深入探究 ,领悟文章主题。
1.课文为什么以“小溪流的歌”为题,而不以“小河的歌” “ 大江的歌” “大海的歌”为题
小河、大江、大海分别是小溪流成长中的各个阶段,小溪流是起点,小溪流的的歌是整个水的生命之歌。他们都乐观向上、倔强、坚定、勇往直前,都为人类造福,都唱着同一首歌。以其他几个为题不足以涵盖水之歌的全部。
2.课文中“枯树桩”、“乌鸦”和“泥沙”各有什么特点?分别可比喻社会生活中什么样的人?他们与“小溪流”有什么样的关系?
课文中的“枯树桩”,属于社会生活中衰朽没落的事物,他们即将走完生命的历程,对于未来没有信心,只有牢骚。“乌鸦”属于社会生活中没有上进心,不思进取了人,他们考虑的只是有没有“好玩意”。“泥沙”是跟时代或潮流前进了一段后,认为“已经走得差不多了”,半途停顿起来,甘愿掉队的人。 来反面表现了小溪流坚持前进,坚持成长的可贵。
3.“小溪流的歌”是一首什么样的歌
“小溪流的歌”是一首快乐的歌,勇往直前的歌,积极进取的歌,永不懈怠的歌……
七、 词句积累
文中自己喜欢的词句抄写在积累本上。
八、学习生字、词语
本课生字较多,可通过形近字比较加强记忆。
九、课时安排
本课建议教学3课时。
教学参考
我认为好的童话都是一些“无画的画帖”,或者又是一些没有诗的形式的诗篇。这些奇异的画帖或诗篇具有一种魔力,尽管它们描绘的常常是不存在的事物和荒诞的境界,然而却能帮助人们看清和理解真实的生活,使人们想起前进和向上,不甘心沉没在平庸和丑恶的事物之中。好的童话歌颂理想,鼓励勇敢,故事中的那些主角们每每是为了寻找幸福和真理,而不惜千辛万苦地走遍天涯海角,无所畏惧地上天入地。好的童话使人们相信世界上没有什么办不到的事情,无论什么奇迹都是可以创造出来的。过去的许多伟大作家就是这样运用这些特点为我们创作了许多美妙的故事,吸引我们一读再读。
21世纪教育网 -- 中国最大型、最专业的中小学教育资源门户网站。 版权所有@21世纪教育网
同课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