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单元·第18课
狼
激趣导入
同学们,一提到“狼”,大家都能想到哪些成语呢?
狼子野心、狼狈为奸、引狼入室、狼心狗肺
对!从这些成语上来看狼历来是狡诈、残忍、贪婪的代名词,那么以谈狐说鬼著称的《聊斋志异》中的“狼”又是什么样子呢?让我们走进这篇文言文来感受一下吧!
字留仙
号柳泉居士
世称聊斋先生
清代文学家
《聊斋志异》
构成:短篇小说491篇
名字来源:“聊斋”是蒲松龄的书房名,“志异”是记载奇闻异事的意思。
内容:通过描写妖狐神鬼来反映现实的社会生活,或揭露官府黑暗,或批判科举弊端,或表达婚姻自由。
艺术特色:语言简练 ,描写细腻,人物形象鲜明,故事生动。
“写鬼写妖高人一等,刺贪刺虐入骨三分。”
——郭沫若
评 价
作 品
蒲松龄
作者简介
初读正音
缀
窘
倚
眈
瞑
尻
黠
苫
寐
少
薪
暇
隧
行
大
眈
尾
蔽
假
时
积
意
甚
zhuì
jiǒnɡ
yǐ
dān
mínɡ
kāo
xiá
shàn
mèi
shǎo
xīn
xiá
suì
狼
一屠/晚归,担中/肉尽,止有/剩骨。途中/两狼,缀行/甚远。?????
屠惧,投以骨。一狼/得骨/止,一狼/仍从。复/投之,后狼止/而/前狼又至。骨/已尽矣,而/两狼/之并驱/如故。
?? 屠/大窘,恐/前后受其敌。顾/野/有麦场,场主/积薪其中,苫蔽/成丘。屠/乃奔倚其下,驰担/持刀。狼/不敢前,眈眈/相向。?????
节奏划分
少时,一狼/径去,其一/犬坐/于前。久之,目/似瞑,意/暇甚。屠/暴起,以刀/劈狼首,又/数刀/毙之。方欲行,转视/积薪后,一狼/洞其中,意将/隧入/以攻其后也。身/已半入,止露/尻尾。屠/自后/断其股,亦/毙之。乃悟/前狼/假寐,盖以/诱敌。?
?? 狼/亦黠矣,而/顷刻两毙,禽兽/之变诈/几何哉?止增笑耳。
节奏划分
文意疏通
一屠晚归,担中肉尽,止有剩骨。途中两狼,缀行甚远。
仅,只。
连接、紧跟。
狼
屠户。
有一个屠户天晚回家,担子里的肉已经卖完了,只剩下一些骨头。路上遇到两只狼,紧跟着走了很远。
文意疏通
屠惧,投以骨。一狼得骨止,一狼仍从。复投之,后狼止而前狼又至。骨已尽矣,而两狼之并驱如故。
把骨头投给狼。
动词,停止。
跟从。
两只狼像原来一样一起追赶。并,一起。驱,追随、追赶。如故,跟原来一样。
再次。
屠户害怕了,拿起一块骨头扔过去,一只狼得到骨头停下来了,另一只狼仍然跟着。屠户又拿起一块骨头扔过去后,得到骨头的那只狼停下来了,可是先得到骨头的那只狼又跟上来了。 骨头已经扔完了,两只狼像原来一样一起追赶。
文意疏通
屠大窘,恐前后受其敌。顾野有麦场,场主积薪其中,苫蔽成丘。屠乃奔倚其下,弛担持刀。狼不敢前,眈眈相向。
处境困迫,为难。
遭受它们的攻击。
看,视。
堆积柴草。
覆盖成小山一样。苫蔽,覆盖、遮盖。
解除,卸下。
瞪眼朝着屠户。眈眈,凶狠注视的样子。
文意疏通
屠大窘,恐前后受其敌。顾野有麦场,场主积薪其中,苫蔽成丘。屠乃奔倚其下,弛担持刀。狼不敢前,眈眈相向。
屠户很窘迫,恐怕前后一起受到狼的攻击。看见野地里有一个打麦场,场主人把柴草堆在打麦场里,覆盖成小山似的。屠户于是奔过去倚靠在柴草堆下面,卸下担子拿起屠刀。两只狼都不敢上前,瞪眼朝着屠户。
文意疏通
少时,一狼径去,其一犬坐于前。久之,目似瞑,意暇甚。屠暴起,以刀劈狼首,又数刀毙之。
一会儿。
径直离开。
像狗似的蹲坐在前面。
时间长了。
闭上眼睛。
神情很悠闲。意,这里指神情、态度。暇,从容、悠闲。
突然。
一会儿 ,一只狼径直离开,另一只狼像狗似的蹲坐在前面。时间长了,那只狼的眼睛似乎闭上了,神情很悠闲,屠户突然跳起来,用刀劈狼的脑袋,又连砍几刀把狼杀死。
文意疏通
方欲行,转视积薪后,一狼洞其中,意将隧入以攻其后也。身已半入,止露尻尾。屠自后断其股,亦毙之。乃悟前狼假寐,盖以诱敌。
在积薪中打洞。洞,洞穴,这里用作动词,指挖洞。
从通道进入。隧,通道,这里用作状语,“从通道”的意思。
正,正要。
屁股。
假装睡觉。寐,睡觉。
表示推测,大概,原来是。
文意疏通
方欲行,转视积薪后,一狼洞其中,意将隧入以攻其后也。身已半入,止露尻尾。屠自后断其股,亦毙之。乃悟前狼假寐,盖以诱敌。
屠户正要上路,转到柴草堆后面一看,只见另一只狼正在积薪中打洞,想要从通道进入从背后后对屠户进行攻击。狼的身子已经钻进一半,只有屁股和尾巴露在外面,屠户从后面砍断了狼的后腿,也把狼杀死。这才明白前面的那只狼假装睡觉,原来是用来诱惑敌方的。
文意疏通
狼亦黠矣,而顷刻两毙,禽兽之变诈几何哉?止增笑耳。
狡猾。
一会儿。
变诈,巧变诡诈。
笑,动词做名词,笑料。
耳,语气助词,罢了。
几何,多少,意思是能有多少。
只是。
狼也太狡猾了,可是一会儿两只狼都被杀死,禽兽的欺骗手段能有多少呢?只是增加笑料罢了。
课堂小结
一狼洞其中( )
意将隧入以攻其后也( )
其一犬坐于前( )
狼不敢前( )
恐前后受其敌( )
止增笑耳( )
名词做动词,挖洞
名词做状语,“从通道”的意思
名词做状语,像狗一样。
名词做动词,上前
动词做名词,笑料
名词做动词,敌对,这里指胁迫、攻击
词类活用
之
久之( )
又数刀毙之( )
而两狼之并驱如故( )
禽兽之变诈几何哉( )
助词,补足音节。
代词,指狼
助词,用于主谓之间取消句子的独立性。
助词,的
止
止有剩骨( )
一狼得骨( )
只,仅仅
动词,停止
课堂小结
一词多义
以
以刀劈狼首( )
意将隧入以攻其后也( )
盖以诱敌( )
介词,用
连词,来
介词,用来
其
恐前后受其敌( )
场主积薪其中( )
屠乃奔倚其下( )
意将隧入以攻其后也( )
代词,指狼
代词,指柴草堆
代词,指屠户
代词,指麦场
课堂小结
倒装句
投以骨(状语后置,正常语序为“以骨投”)
省略句
1.一狼仍从(省略宾语“之”,应为“一狼仍从之”)
2.狼洞其中(省略介词“于”,应为“一狼洞于其中”)
课堂小结
文言句式
3.顾野有麦场(省略主语“屠”,应为“屠顾野有麦场”)
在理解的基础上熟读文章,积累文言知识。
布置作业
狼
第2课时
激趣导入
同学们,上次课我们翻译了蒲松龄笔下的《狼》,大家对课文都有了一定的了解,这节课我们一起来探究课文内容,看看这篇小故事告诉我们什么道理吧!
整体感知
结合课文内容,在下面的( )里填上一个恰当的总结性动词,概括文章的主要内容。
( )狼
( )狼
( )狼
( )狼
( )狼
遇
惧
御
杀
议
精读细研
1.遇狼:自由朗读第一段,根据文章回答下面的问题。
时间: 地点:
人物: 起因:
晚
途中
一屠
两狼缀行
从这一段可看出狼的什么特点?
凶狠
精读细研
2.惧狼:屠户遇到狼后是怎样做的?他为什么这样做?
投以骨
屠户最初采取退让策略,以求摆脱狼的追赶,此时屠户对“狼”的贪婪本性缺乏认识,仍心存幻想,迁就退让。
狼得到骨头以后是什么反应?说明狼的什么特征?
骨已尽矣,两狼之并驱如故
贪婪
精读细研
3.御狼:齐读课文第三自然段,回答下面的问题。
(1)这段中表现屠夫心理的句子是什么?
屠大窘,恐前后受其敌。
(2)屠夫是怎样做的?
奔倚其下,弛担持刀。
(3)狼是怎样做的呢?
眈眈相向
(4)这种对峙的局面说明了什么?
屠户开始由被动转为主动。
精读细研
4.杀狼:第四自然段是全文的高潮,根据课文回答下面的问题。
(1)两狼的计谋:
(2)前狼假寐的姿势:
(3)前狼假寐的神态:
(4)前狼假寐的目的:
(5)一狼径去的目的:
(6)这说明了狼的什么特征?
一狼径去,一狼假寐 (前后夹击屠夫)
犬坐于前
目似瞑,意暇甚
诱敌
意将隧入以攻其后
阴险狡诈,愚蠢
精读细研
5.文章中的狼具有怎样的特征?屠户又是怎样的人呢?结合课文内容和分析,说明理由。
狼:贪婪、狡猾
屠户:屠夫身上表现了复杂的性格。
具体表现为惊惧——怯懦——勇敢、智慧的转变。
精读细研
狼在此实际上是恶人的化身,代表的是那种贪婪、凶狠、狡诈的恶人,终归要失败。
人类富有智慧,一定能战胜任何狡猾凶残的动物。
对待这种象恶狼的恶人就应该象屠夫一样敢于斗争,善于斗争,更要以智取胜。
狼亦黠矣,而顷刻两毙,禽兽之变诈几何哉?止增笑耳。
6.思考:“止增笑耳”的仅仅是恶狼吗?
这个故事告诉我们什么道理?
从这个故事中你获得怎样的启发?
创作背景
蒲松龄生活的时代,正当明朝灭亡,清朝初建政治上从动乱到稳定,经济上从破坏到恢复的过渡时期。新的统治者为了巩固统治地位,手段比其他时候更为残酷,在本来就已经十分尖锐的阶级冲突之外,又加上残酷的民族压迫人民的苦难就更为严重。所以,蒲松龄的感慨自然是深刻而充满愤懑的。他目睹了当时社会的战乱、饥荒、官府政治的腐败酷吏的贪虐豪绅恶霸的横行、黎民的生灵涂炭等等这些黑暗现实,这些为他日后创作《聊斋志异》做了内容上的充分准备。
概括主题
这篇文言小说讲述了一个屠户回家遇狼、惧狼、御狼到杀狼的故事,说明了狼再狡猾也不是人的对手,终归会为人的勇敢智慧所战胜。同时也告诫人们对像像狼一样的邪恶势力只有敢于斗争,善于斗争,才能取得胜利。
课堂小结
(1)情节曲折,内容丰富。
文章的篇幅虽然短小,但是结构紧凑,情节曲折,故事的发生、发展、高潮和结局交代得很清楚。
总结课文
写作特色
(2)主旨寓于形象之中。
这篇寓言故事运用比喻和讽刺的手法,把深刻的主旨寓于生动的形象之中。作者在故事结束时发表议论表达自己的观点。
总结课文
拓展阅读
狼(其三)
一屠暮行,为狼所逼。道傍有夜耕者所遗行室,奔入伏焉。狼自苫中探爪入。屠急捉之,令出不去,但思无计可以死之。顾无计可以死之。唯有小刀不盈寸,遂割破狼爪下皮,以吹豕之法吹之。极力吹移时,觉狼不甚动,方缚以带。出视,则狼胀如牛,股直不能屈,口张不得合。遂负之以归。非屠,乌能作此谋也!三事皆出于屠;则屠人之残,杀狼亦可用也。
拓展阅读
狼(其三)
译文 有一个屠夫,傍晚走在路上,被狼紧紧地追赶着。路旁有个农民留下的草棚,他就跑进去趴在里面。凶恶的狼从苫房的草帘中伸进一只爪子,于是屠夫急忙捉住狼爪,不让它离开。但是没有办法可以杀死它,只有一把不满一寸长的小刀,就用它割破爪子下面的狼皮,用吹猪的方法往里吹气。(屠夫)用力吹了一阵儿,觉得狼不怎么动了,才用绳子把狼腿捆起来。出去一看,只见狼浑身膨胀,就像一头牛。四条腿直挺挺地不能弯曲,张着嘴也无法闭上。屠夫就把它背回去了。(如果)不是屠夫,谁有这个办法呢?三个故事都出在屠夫身上;可见屠夫的残忍,用于杀狼还是可用的。
拓展阅读
与狼有关的成语
狼子野心 前狼后虎 狼吞虎咽 如狼似虎
狼狈为奸 狼烟四起 狼心狗肺 杯盘狼藉
引狼入室 声名狼藉
1.结合实际谈一谈狼的性情是不是都是贪婪狡诈的?
2.阅读《聊斋志异》中《狼》三则中的其他篇目,谈谈你的看法。
布置作业
内容图示
开端→遇狼→缀行甚远
发展→惧狼→一止一从
转折→御狼→眈眈相向
高潮结局→杀狼→两狼皆毙
议论:议狼→止增笑耳
情节发展
狼
敢于斗争
善于斗争
屠户 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