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课动物笑谈课件(21张PPT)2021-2022学年部编版语文七年级上册

文档属性

名称 第17课动物笑谈课件(21张PPT)2021-2022学年部编版语文七年级上册
格式 pptx
文件大小 2.9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21-06-25 09:30:56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奥】康拉德·劳伦兹
《动物笑谈》
1、是谁在“谈”论?
一、识笑谈——明题目
2、何为“动物笑谈”?
——作者康拉德·劳伦兹
——“谈论和动物有关的趣事、笑话”


思考:作者主要谈论了哪几种动物

二、说“笑谈”— 知内容,理结构
3、请快速地默读课文,想一想作者谈论了哪些“趣事、笑话”?(2分钟)


二、说“笑谈”— 知内容,理结构
动物笑谈
总结—研究方法
怪诞

小水鸭
认母实验
大鹦鹉
呼唤可可
可可咬扣子
可可缠毛线
谈论了哪几种动物?


三、品“笑谈”——悟情感
4、在作者谈论的事情当中,你觉得哪一情节最“好笑”?请找出相关语句说明理由。
阅读提示:
1、 请从描写方法、修辞、动词、拟声词等角度进行赏析;
2、请与你的组员合作探究。(5分钟)
……尤其糟的是,做母亲的水鸭子得时刻不停地叫换,只要有半分钟的时间忘了“呱格格格”、“呱格格格”地唱着,小凫的颈子就拉长了,和小孩子拉长了脸一样。要是这时我不继续叫唤,它们就要尖声地哭了。好像只要我不出声,它们就以为我死了,或者以为我不再爱它们了。
示例
1、用拟人的修辞手法,赋予小鸭以人的心理活动,写出了小鸭的灵性与可爱,充满人情味;
2、使用拟声词增强了语言的趣味性,读来让人忍俊不禁;
3、侧面体现出作者当“鸭妈妈”的不容易,不断深入探讨问题的科学精神。
赏析
修辞手法;
写作方法;
联想激趣;
身临其境。
语言品析方法小结:
……尤其糟的是,做母亲的水鸭子得时刻不停地叫换,只要有半分钟的时间忘了“呱格格格”、“呱格格格”地唱着,小凫的颈子就拉长了,和小孩子拉长了脸一样。要是这时我不继续叫唤,它们就要尖声地哭了。好像只要我不出声,它们就以为我死了,或者以为我不再爱它们了。
示例
“我很少笑话动物,有时笑过,后来总是发现其实笑的是自己,或者也是因为动物的某一种滑稽相很像人才笑的。……我认为他们其实是在嘲弄一些神圣的东西──生命的来源,创造和造物者之谜。……每次看到它们,我心里就会升起一股惊奇的敬意。”
表达了对动物的关爱与理解以及对自然的亲近;

对研究的专注忘我的精神和极高的专业素养。
从“逗笑”的背后 能看出作者是怎样的人?


……为了能够确切描写动物的故事,一个人必须对所有的生命,都怀有一份发自内心的真感情。这点你们完全可以放心,我就是这样的人。……
……为了研究动物行为,你必须和活生生的动物建立亲密关系;你还得具有超人的耐性——若只是为了理论研究的兴趣,实不足以维持你的耐性。如果你对动物没有爱心,不能把动物视为人类的近亲,就别想与动物建立互信的关系,也别想在研究方面有什么重大收获。……
——《所罗门王的指环》德文版序言


《所罗门王的指环》
《攻击的秘密》
《雁语者》
《狗的家世》
康拉德·劳伦兹(1903—1989),奥地利动物行为学家、科普作家。曾获1973年诺贝尔生理医学奖。
康拉德 劳伦兹的代表作


四、思“笑谈””— 省自身,明态度
如何对待学习?
从作者身上我们能学习到什么?
我们该如何对待动物?
如何对待自然?
思考
这样的“轻松、快乐”是“好笑”的吗???
“人类为了得到文明和文化的超然成就,就不得不有自由意志,更不得不切断自己和其他野生动物的联系。这就是人所失掉的乐园,也是人为文明不得不付出的代价。我们对于世外桃源的向往,不外是我们对这条断了的线头,表示一种半知觉式的依恋。”
——《所罗门王的指环》
盛怒的王毁掉了戒指,借以否认另一个世界的存在,但这个世界不但存在,而且博大、美丽、庄严,优雅且尊贵,科学家的工作就是要重拾指环的魔力,去认识这世界。
的确,人类从来都是自欺且自负的生物,唯我独尊地活在“万物之灵长”的荣耀当中,也许只有这个睿智的老学者才知道,自然需要有多仁慈才能宽恕这罪过。在自然的威严面前,劳伦兹心怀敬意。
牛津大学格林坦普顿学院讲授医疗法及医学伦理学的研究员,查尔斯·福斯特(Charles Foster),想要“重新野化”自己。在业余时间里,他尝试过像獾、水獭、城市里的狐狸、红鹿,和燕子一样生活。
“我们身处的世界大体是刺耳喧嚣的……。动物的世界是细小的,低语的,抒情的……它在很多方面都比我们生活的世界要美好,所以我们必须要尝试着‘重新野化’自己,这样才能做一个真正的人。”是的,学着做一只獾一开始是非常难受且无聊的,确实是这样,他说。但是之后“你可以重新校准自己的感官和注意力的广度。就像冥想一样”。
抛弃人类的傲慢,站在动物的角度来科学的判断它们的行为,而不是用人类的行为和情感去解读动物。
尊重生命,敬畏自然
5、课后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