辽宁省普通高中学业水平合格性模拟考试
历史试卷(一)
(本试卷分I、Ⅱ两卷,满分 100 分,考试时间 60 分钟)
注意事项:
答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填写在答题卡上,并将考生条形码粘贴在答题卡规定的位置。
答案一律写在答题卡上,写在本试卷上无效。考试结束后,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选出每小題答案后,用 2B 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
第I 卷(单项选择题 共 80 分)
本卷共 40 小题,每小题 2 分,共 80 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长期以来,国外不少学者认为中国南方的水稻是由印度传入的。推翻这种说法的最可靠的证据是
A.学科专家的研究成果 B.古代先民的口耳相传
C.后世文献的详细记载 D.考古发现的出土遗存
孔子是中国历史上自觉地、直接地思考政治秩序问题的先驱。他曾周游列国,宣传自己的政治见解,吸引了大量门徒。他的学生将其言论和教诲编辑成书,对中国政治和文化传统产生了深远的影响。该书是
《道德经》 B. 《春秋繁露》 C. 《四书章句集注》 D. 《论语》
图示法可以直观呈现知识构架。下列两幅图体现的共同主题是
1419225143510
A.加强文化交流 B.促进经济发展 C.抵御少数民族进攻 D.巩固国家统一4.汉武帝派遣张骞两次出使西域,开辟了中西交通道路,大大促进了西域与中原的政治、经
济、文化联系,中国的丝织品沿着这条道路传向中亚、西亚、欧洲和北非,这就是著名的A.茶马古道 B.鉴真东渡 C.丝绸之路 D.地理大发现
1535430306705下图揭示当时的历史阶段特征是
A.国家分裂 B.道教盛行 C.民族交融 D.江南开发
“四方丰稳(丰收),城镇商铺林立,客商如云。”这一材料描述了唐玄宗统治前期经济繁荣的景象。下列选项与此相关的是
A.文景之治 B.贞观之治 C.开元盛世 D.康乾盛世
“自秦始设丞相,不旋踵而亡??今我朝罢相,设五府、六部、都察院??事皆朝廷总之, 所以稳当。”这里的“我朝”指的是
汉朝 B. 唐朝 C. 明朝 D. 清朝
“台湾者,中国之土地也,久为贵国所踞(盘踞),今余既来索,则地当归我??”对殖民者提出这一正义要求的民族英雄是
A.宋太祖 B.朱元璋 C.戚继光 D.郑成功
9.2021 年是太平天国运动爆发 170 周年,它在后期曾颁布文件,提出了新的社会经济政策, 顺应了时代发展潮流。这个文件是
A.《天朝田亩制度》 B.《海国图志》 C.《资政新篇》 D.《瀛寰志略》10.在中华文明与现代西方文明的碰撞融合中,在忧患意识的指引下,一批先进的中国人以
自己的方式探寻强国之路,其中迈出中国近代化第一步的是
A.洋务运动 B.戊戌变法 C.辛亥革命 D.新文化运动 11.蔡元培在一幅挽联中写道:“是中国自由神,三民五权,推翻历史数千年专制之局。吾
侪后死者,齐心协力,完成先生一二件未竞之功。”他悼念的是
A. 林则徐 B. 康有为 C. 孙中山 D. 鲁迅12.1915 年华侨商人在北京创办了双合盛啤酒厂。其初创时期的资料可以用来研究
A.洋务运动的民用工业 B.戊戌变法时期的民族工业
C.民国初年的民族工业 D.国民政府时期的官僚资本 13.高一某同学在学习笔记上对某一历史事件做了如下记录。据此判断,这一历史事件应是
(1)时间:1919 年
地点: 上海、北京
结果:取得初步胜利
意义:体现了“爱国、进步、民主、科学“的精神
五四运动
中共诞生C.北伐战争D.百团大战
14.2021 年为中国共产党诞辰 100 周年,自从有了中国共产党,中国革命焕然一新。以下哪一会议代表中国共产党的诞生
A.中共一大 B. 八七会议 C. 遵义会议 D. 洛川会议
习近平曾用“五个创造性”总结毛泽东在党的历史上所作的重要贡献,强调毛泽东创造性地解决了中国革命道路问题。这里的“中国革命道路”是指
A.采取暴力革命 B.领导工人运动
C.农村包围城市 D.国共两党合作
“在极端危急的关头,挽救了红军,挽救了党,挽救了中国革命”,这是中国共产党对 一次重大历史事件的评价。该事件是
文章《中外历史纲要》(上)
日本关东军炸毁沈阳北郊南满铁路一段路轨
歌曲《松花江上》
20 世纪 30 年代流行
电影《无问西东》
淞沪会战期间,沈光耀架机撞舰,以身殉国
A.中共“一大” B.国民党“一大” C.遵义会议 D.黄埔军校建立17.下表是某同学搜集的一部分材料,据此判断,该同学研究的主题是
A.解放战争 B.国民革命_ C.土地革命 D.抗日战争18.1948 年秋,人民解放战争进入夺取全国胜利的决定性阶段。其中,发生在东北的战役是
A.辽沈战役 B.平津战役 C.淮海战役 D.渡江战役
中国人民志愿军总司令彭德怀充满豪情的说:“西方侵略者几百年来只要在东方一个海岸上架起几尊大炮就可以霸占一个国家的时代是一去不复返了。”这段文字可作为下列哪一事件的有力证据
另起炉灶 B.抗美援朝的胜利 C. 日内瓦会议 D.银元之战20.下表反映了我国 1952~1956 年所有制结构的重大变化。导致这一变化的主要原因是
1287780102870
A.人民政权的巩固 B.苏联的援助
C.三大改造的进行 D.工业化的实现
周恩来曾在某次会议的补充发言中说:中国代表团“是来求团结而不是来吵架的”,“是来求同而不是来立异的”,“我们的会议应该求同而存异”。据此可知,该会议为
A.日内瓦会议 B.亚非会议 C.第一届不结盟会议 D.第 26 届联合国大会
党的十九大报告指出:“我们秉持‘两岸一家亲’理念,尊重台湾现有的社会制度和台湾同胞生活方式,愿意率先同台湾同胞分享大陆发展的机遇。”“两岸一家亲”的政治基础是
A.三民主义 B.一个中国 C.和平统一 D.两岸三通23.时间轴是历史学习的一种方法,与下列时间轴“?”处相关的史事是
试点家庭联产承
包责任制
1978
设立经
济特区
1980
?
1984
开放 14 个沿海通商口岸
1992
加入世贸组织
2000 2001
发表《实践是检验
真理唯一标准》
A.确立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目标
明确“引进来““走
出去”战略
B.标志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确立
C.提出了坚持依法治国的理念 D.明确了非公有制经济的地位
24.2017 年 10 月,中国共产党第十九次全国代表大会审议通过《中国共产党党章(修正案)》, 决定把习近平新时代 写入党章。这一思想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最新成果。
处应该填入的内容是
A.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 B. 科学发展观
C. “三个代表”重要思想 D. 社会主义荣辱观
“公元前 4300 年,美索不达米亚平原上,人们发明出一套以图表意的记录系统,这是世界上最早的书写形式,后来发展成楔形文字,同时他们制定了最早的法律条文,发明了车轮。”这些古代文明成就产生于
A.尼罗河流域 B.爱琴海区域 C.印度河流域 D.两河流域
拜占庭帝国颁布了一部巩固奴隶主统治地位的法典,是世界史上内容最丰富,体系最完善,对后世影响最广泛的古代法律。该法典是
A.《汉谟拉比法典》 B.《唐律疏议》
C.《十二铜表法》 D.《查士丁尼法典》
古希腊时期,就有人提出过“地圆说”。15、16 世纪时,地圆说被航海家的海上探险活动所证实。下列能够证明地圆说的是
A.迪亚士船队 B.哥伦布船队
C.达·伽马船队 D.麦哲伦船队28.为实现把统治者“关在笼子里的梦想”,美国采取的重要举措是
A.颁布《独立宣言》 B.建立邦联制
4387850468630C.推行三权分立 D.实行总统制29.右图中 a 点对应的历史时期,主要使用的能源是
电力
石油
煤
核能
30.150 年前在法国爆发了一次工人武装起义,起义者建立了人类历史上第一个无产阶级政权,该政权是
A.法兰西第三共和国 B.新和谐公社 C.巴黎公社 D.工兵代表苏维埃31.他领导和完成了南美的独立战争,彻底摧毁了西班牙在南美洲的殖民统治。现在南美北
部诸国中,有他的雕像和以他的名字命名的广场、城市和国家。他就是“解放者” A.玻利瓦尔 B.华盛顿 C.提拉克 D.卡斯特罗
32.1898 年,美国为夺取西班牙属地古巴、波多黎各和菲律宾,发动了对西班牙的战争, 美国胜利。美西战争是列强重新瓜分殖民地的第一次帝国主义战争,下列与其性质相同的战争是
A.中日甲午战争 B.第一次世界大战
C.第二次世界大战 D.苏联入侵阿富汗
有学者用“阴云密布”来描绘 1922 年春天苏俄农民的生活;但在描绘 1922 年春天他们的生活时,则用了“阳光灿烂”来形容。产生这种变化的主要原因是
A.推行“战时共产主义”政策 B.实施新经济政策
C.开展农业集体化运动 D.实现工业化
美国黑人民权运动领袖马丁·路德·金认为,争取权利的最佳方式“不是对罪恶的消极的不抵抗”,而是“对罪恶的积极的非暴力抵抗”。下列历史人物与他有类似主张的是A. 华 盛 顿 B. 孙 中山 C. 凯 末 尔 D. 甘 地
35.1942 年世界反法西斯同盟的建立使美、苏、英、中等同盟国家协同作战,相继打败意大利、德国和日本,是取得反法西斯战争胜利的重要保证。下列文件标志世界反法西斯同盟正式建立的是
A.《慕尼黑协定》 B.《联合国家宣言》
C.《开罗宣言》 D.《联合国宪章》
“冷战”对战后国际关系产生深远影响。下列史事发生在“冷战”背景下的是
联合国的成立 B. 柏林墙的修建
C. 欧盟正式成立 D. 美国 9·11 事件
美国 1965 年选举权法规定:为保证合众国公民的选举权不因种族和肤色而被否定和剥夺, 在任何联邦、州或地方选举中,任何公民的选举权都不得由于未能符合州内的测试或其 他要求而被否认。推动此项规定出台的是
A.福利国家政策 B.黑人民权运动
C.“中间阶层”增加 D.学生反战运动
在拉丁美洲,推翻美国扶植的傀儡政权,建立革命政府,并走上社会主义道路的国家是A.古巴 B.巴拿马 C.巴西 D.海地
为巩固已获得的政治独立,一些亚洲国家和地区振兴、发展民族经济,进行了现代化改革,其中迅速转变为新兴工业化国家的是
A.新加坡和印度 B.印度和中国 C.中国和韩国 D.韩国和新加坡40.当今世界,有 200 多个国家和地区,2500 多个民族,6000 多种语言,不同历史文化背景的人们,共同创造了丰富多彩的世界。这说明世界文化具有
A. 多样性 B.排他性 C.兼容性 D.独特性
第Ⅱ卷(多项选择题 共 20 分)
本卷共 5 小题,每小题 4 分,共 20 分。每小题有多项符合题目要求,全部选对得 4 分,选
对但不全的每选对一项得 1 分,有选错的则得 0 分。
在中国传统文化中,字里行间随处可见“家国”二字。无论社会变迁沧海桑田,在中国人心中总是充溢着“家国”的浩然正气。以下能体现家国情怀的有
A.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B.己所不欲,勿施于人C.道法自然,天人合一D.天下兴亡,匹夫有责
费正清说:“对 19 世纪 60 年代到 90 年代的下一代中国人来说,西方却成为仿效的榜样,以便更好地加强中国的实力来对付西方。”能够印证这一观点的历史事件是
A.洋务运动 B.戊戌变法
C.清末新政 D.辛亥革命
下列三幅图片反映的重大历史事件,被称为 20 世纪中国经历的历史巨变。关于上述巨变的说法正确的有
三次巨变都改变了中国的社会性质
三次巨变产生了三位站在时代前列的伟大人物:孙中山、毛泽东、邓小平C.三民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与这三次巨变密切相关
D.使中国人民醒过来的巨变应是“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
第一次工业革命极大地推动了生产力的发展,同时产生的重大影响还包括A.世界市场初步形成
B.环境污染问题严重C.工业无产阶级产生
D.美国成为资本主义世界霸主
某班级开展“放眼世界,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为主题的研究性学习,学生搜集的可以用来论证该主题的资料包括
建设“一带一路”
召开金砖国家领导人会晤C.举行中国国际进口博览会D.召开亚洲文明对话大会
辽宁省普通高中学业水平合格性模拟考试
历史试卷(一)参考答案
1
2
3
4
5
6
7
8
9
10
D
D
D
C
C
C
C
D
C
A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C
C
A
A
C
C
D
A
B
C
21
22
23
24
25
26
27
28
29
30
B
B
A
A
D
D
D
C
C
C
31
32
33
34
35
36
37
38
39
40
A
B
B
D
B
B
B
A
D
A
41
42
43
44
45
A D
A B
B C
A B C
ABC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