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
小学语文
年级/册
三年级下册
教材版本
部编版
课题名称
三年级下册第五单元17、我变成了一棵树
教学目标
了解“我”变成一棵树之后的奇妙经历,感受其中神奇的想象
重难点分析
重点分析
想象力比知识更重要,因为知识是有限的,在引导学生去文中体会神奇经历并学会用发散的思维去想象,并且表述出来这一块是比较难的。
难点分析
民族学生对普通话接触较晚,尤其是课外积累上面特别的薄弱,没有积累。所以在学习课文对神奇经历的表述可能没有办法找到,而且感受神奇后,学生由于口语表达比较弱,所以很难把自己的想象形成书面的文字。
教学方法
由谈话“变”字引起学生的阅读兴趣。
运用读书指导法和讨论法相结合,让学生把握主动权,自主学文。
合理运用多媒体和学习单,让学生把课堂中所学及时记录,并学会举一反三。
教学环节
教学过程
导入
1.师:通过课题中的“变”字,让学生联系生活中看过的故事,或者故事中人物。
2.谈话导入:师:通过课题中的“变”字,让学生联系生活中看过的故事,或者故事中人物。学生回忆:本文主要讲了一个什么故事??(“我”为了逃避妈妈催促自己吃饭,变成了一棵树。)师生轻松谈话:“我”变成大树后都发生了哪些有趣的事情呢?
知识讲解
(难点突破)
小组讨论:
(1)自由朗读课文,画出自己认为最有趣的句子。
(2)组内交流:为什么觉得这些句子有意思?
(3)以小组为单位,汇报交流,小组间相互补充。师适时指导朗读。
学生在汇报时,可能从不同的角度分享自己体会到的“趣”,但我会从学生的回答中抓住以下四个方面进行顺势引导。
预设(1)?
“我变成了一课长满各种形状的鸟窝的树:三角形、正方形、长方形、圆形——”(师适时引导学生想象,省略号可能省略了哪些形状?你能仿说一段话吗?设计意图:这样既可以拓展学生的想象空间,又能培养他们的语言表达能力,并初步体会省略号的用法。)
预设(2)?
我会请小兔、小刺猬、小松鼠、小鸭子、小鳄鱼、小狐狸住在里面,”(这些想象有哪些奇特之处?这些在陆地上生活的小动物居然爬到树上居住,而不是一些鸟儿。设计意图:让学生发现,在想象的世界里,一切现实生活中的“不可能”都可以成为“可能”。)
预设(3)?
“妈妈打开背包,从里面拿出来许多好东西:巧克力-?--_”(请同学们想象一下:妈妈和小动物们在大树.上会说些什么呢?设计意图:让学生联想画面,想象人与动物、植物当的点拨提升了欣赏的品味,整个课堂便会充满生机,其乐融融。
拓展想象:?
说一说:如果你也会变,你想变成什么?变了以后会发生什么奇妙的事?(设计意图:为学生提供更广的想象空间,进一步培养学生发散思维的能力。)
课堂练习
(难点巩固)
感悟方法
1、你们瞧,英英大胆的想象为我们带来了一连串奇妙而有趣的经历,就让我们再次回到课文当中,一起来感受这一份神奇。
2、如果你也会变,你会想变成什么?(指生交流)变了以后又会发生什么神奇的事情?拿出你的畅想单,我们一起来变一变。
3、老师特别喜欢你们写的这些神奇的经历,希望同学们能够在课后大胆想象,创作出属于自己的神奇故事。
小结
本文是想象故事,恰好能满足学生的好奇心。在教学中,紧紧扣住教学要求,循序渐进地进行想象能力的培养,安排了说话练习“如果你也会变,你想变成什么?变了以后会发生什么奇妙的事?”让每一个学生通过想象激发创造的灵感,体会成功的喜悦。想象的多样性,符合生活的客观现实,便于学生真实地表达自己的内心感受,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在课文学习的过程中,有针对性的说话训练,促使学生从积累到运用的迁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