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第一本书》导学案
学校:胡阳中学 命制人:李丽 审核人:石秋萍 编写时间:2.14
[学习目标]:
1、积累本课生字新词,熟读课文。
2、 体会本文所表现出来的父子情、同学情、童年的乐趣以及在极其苦难的生存条件和学习环境下苦苦挣扎的一段生活历程。
3、品味本文中含义深刻的句子,培养良好的语感。
【学法指导】:在整体感知课文内容的过程中,以“我的第一本书”为抓手,探讨文中的父子深情、同学朋友之情以及人与狗的默契和情趣,体会重点语句的深刻含义从而理解第一本书的深刻含义。
[资料链接]牛汉(1923— ),原名史成汉,出版的诗集有《彩色的生活》(1951)、《爱与歌》(1954)、《温泉》(1984)、《海上蝴蝶》(1985)、《沉默的悬崖》(1986)、《牛汉诗选》(1998)。本文是诗人牛汉的一篇随笔。作者通过对他的第一本书的追叙,折射出20世纪初中国农村的苦难生活和苦难生活中的人间温情以及生命乐趣。
【学习过程】
自主预习,相信我能!
(1)注音:
酷( )似 掺( ) 和 脊( )背 枉( )读 马鬃( ) 哄堂大笑( ) 挎着( )
(2)释义:
幽默:有趣或可笑而意味深长。 凄惨:凄凉悲惨。
奥秘:奥妙神秘。 翻来覆去:一次又一次;多次重复
掺和:掺杂混合在一起。 酷似:极像。
知书识礼:有知识,懂礼貌。指人有文化教养。
(3)整体感知 默读课文,尝试着复述“第一本书”的故事。
(温馨提示:复述时注意以下几点。A、交代清楚时间、地点、人物、故事发生的过程。B、读音准确,口齿清楚,声音洪亮。C、语言简练生动,表达自然流畅。)
(4)文本研讨
①阅读课文后,你认为“我的第一本书”仅仅指那半本课本吗?你还可以做怎样的理解?
②围绕这一本书,文中叙述了哪些人物和动物?作者是怀着怎样的感情来追忆他的“第一本书”的?
【疑难反馈】请把你在学习中的疑问提出,我们共同解决:
合作探究,展示风采
1、当父亲听说我把那一本书给了同学时,为什么“深深地叹着气”?结合上下文说说我的父亲是一位怎样的人?
2、父亲说:“元贞比你有出息。”父亲为什么这样说?后来元贞却以做小买卖为生,对此,你是怎样理解的?从中你感悟到了什么?
品味语句
1、“我的童年没有幽默,只有从荒寒的大自然感应到一点生命最初的快乐和梦幻。”这里的“生命最初的快乐和梦幻”指的是什么?
2、“我的第一本书实在应当写写,如果不写,我就枉读了这几十年的书,更枉写了这几十年的诗。人不能忘本。”怎样理解“枉读了这几十年的书”“枉写这几十年的诗”?“人不能忘本”的“本”?
拓展延伸,放飞思绪
课文中的人物,除了“我”和“父亲”外,还有同学二黄毛、乔元贞和老师“弄不成”。这三个人的言行写得不多,却让人难忘。请你在课文的基础上,发挥想象,虚构一个小故事(如《二黄毛故事》)(将其写成短文,写在日记本上)
当堂检测
根据拼音写汉字。
(1)kù( )似 (2)liàng( )晒 (3)jǐ( )背 (4) 马zōng( )
二、选择恰当的词填空。
(1)我的童年没有 (幽默、快乐、欢乐),只有从 (荒凉、荒漠、荒寒)的大自然 (感应、感悟、品味)到一点生命最初的快乐和梦幻。
(2)还应当回过头来说说我的第一本书,我真应当为它写一本比它还厚的书,它值得我用 (崇拜、崇敬、崇高)的心灵去赞美。
(3)我的第一本书实在应当写写,如果不写,我就 (白、枉、徒)读了这几十本书。
三、对课文题目“我的第一本书”理解正确的一项是( )
A、“我的第一本书”仅指60年前小学一年级的国语课本。
B、“我的第一本书”不仅指那半本课本,也指“我”人生的第一课。
C、“我的第一本书”指父亲给“我”上的第一课。
D、“我的第一本书”指“我”和乔元贞的友谊。
四、根据你的积累,写两则与书有关的名言警句。
课堂反思 ( http: / / www1.rarcn.com / " \t "_blank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