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线段、直线、射线和角》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使学生进一步认识线段,认识射线和直线,知道线段、射线,和直线的区别;进一步认识角,知道角的含义,能用角的符号表示角。
2.通过“画一画”、“数一数”等活动,初步感悟射线、直线的特性。
3.初步感悟:从一点出发可以画无数条射线,经过一点可以画无数条直线,经过两点只能画一条直线。
教学重点:掌握直线、线段、射线的区别与联系。掌握角的特征。
教学难点:直线、线段、射线之间的联系、角的形成。
教法学法
在教法上,注重学生对形状的直观感受,联系实际生活,创设问题情境,采用先教后学、直观演示法,组织学生开展探索性的学习活动,让他们在自主学习活动中,经历过程获得新知。在教学过程中,运用多媒体教学激发学习兴趣,从而促进学生积极参与学习过程。
在学法方面,注重为学生创设自主探索的空间,倡导合作交流的学习方式,使学生把知识转化为能力。
教具准备:多媒体课件、三角板。
教学过程
一、复习旧知,
同学们,今天你们的好朋友来到了我们的课堂,你们还认识他们吗?有关线段你都知道哪些知识?
学生回答,教师适时板书要点:线段 两个端点 可以测量。
师:为了表述方便,可以把两个端点用字母A、B来表示,这条线段就叫做线段AB。
【设计意图:由线段引入,引起学生对线段特征的回忆,有助于学生认识图形特征,形成表象,感受生活中处处有数学。】
二、探究新知
1.认识射线
现在线段,要给大家变个魔术,请大家仔细看,你发现了什么?右端的端点去掉,向右边一直延长。现在,这条线有什么特点?(只有一个端点,它向右端无限延长)
怎样理解“无限延长”?学生举例,所以不能度量出长度。
师总结:像这样只有一个端点,可以向一端无限延伸的线,我们把它叫做射线。
那么,射线有什么特点呢?根据学生回答,教师适时板书:射线 有一个端点 一端延伸 不可度量
射线的特点与生活中哪些现象比较类似?学生举例说,教师出示图片演示。
学生练习:从A点出发画一条射线。
学生画好交流校对,随即进一步提出要求:你能从A点出发再画一条射线吗?还能画吗?如果给你足够多的时间,你能从这点出发画多少条射线?
引导学生归纳提炼:从一点出发可以画无数条直线。
教师说明射线的表示方法,如射线AB,强调端点在前。
2.认识角
课件出示刚才从A点出发画的三条射线,动态演示衍生的一个角。
提问:这是什么图形?关于角你们还知道哪些知识?教师根据学 生回答,有选择性的板书:一个顶点 两条直的边
抓住关键问题,引导理解角的含义
同学们观察这两条直直的边,就是我们今天学的射线,这两条射线共用一个端点,组织学生讨论归纳角的含义。即:从一点引出两条射线所组成的图形叫做角。
教师介绍角的符号及记法。让学生在刚才的图形中练习找角,数角。
3.认识直线
同学们,还是刚才的线段,它要继续给大家变魔术,请大家仔细看,你又发现了什么?(课件动画演示)
两端的端点都消失,向两边无限延伸。现在这条线有什么特点?
根据学生回答,教师选择关键知识点板书:没有端点 两边延伸 不可度量。
小练习:书44页第一题
(1)过一点O,能画直线吗?能画几条?
先让学生画一条,集体订正。然后限定时间,让学生过这点再画直线。引导学生发现规律:过一点能画无数条直线。
(2)经过两点A、B,能不能画直线?能画几条?
学生尝试独立完成。发现:过两点只能画一条直线。
在这条直线的基础上采用动画演示,让学生发现:射线、线段是直线的一部分。并介绍直线的表示方法,如直线AB,直线l。
【设计意图:在2种图形的认识中,以线段为起点,重点引导学生通过2个环节的学习,完成对3种图形的认知建构:一是直观感受;二是观察描述;三是特点归纳,形成对3种图形基本特点的把握。另外,将角的认识这部分内容做了调整,放在学完射线后面,加深学生对角的概念的理解。整个层次设计清楚,知识经验积累更加顺畅。符合学生的认知建构。】
三、巩固练习
1.下面的图形,哪些是直线?哪些是射线?哪些是线段?
2.判断题
【设计意图:通过练习,强化对三种图形基本特征的把握,理解3种图形的共性,即都是直的线。】
四、课堂总结
出示表格,让学生将本节课所学内容进行归纳整理
学生汇报完后,利用涂层出示完整内容。
【设计意图:通过出示表格,让学生将本节课所学内容内化成自己的知识,然后再用自己的话表述出来。完成整节课重点知识的梳理。】
板书设计:
线段 射线 直线 →直的线
端点: 2 1 0
延伸: 无 一端 两端
度量: 可以 不可以 不可以
角 读作 角1 记作∠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