化学 · 选修5
第四章 生命中的基础有机化学物质
第一节 油脂
※明确学习目标※
1、结合日常生活中所能接触到的油脂知识了解油脂的概念、物理性质及与生命活动的关系。
2、理解油脂的组成、结构及相应的化学性质。(学习重点)
3、了解肥皂去污原理和合成洗涤剂的应用,初步形成将化学知识应用于生产、生活实践的意识。
健康四大基石:
合理膳食、 适量的运动、 平衡的心态、 充足的睡眠
美 食
人体所必需的六大营养物质是什么?这六大类物质中,能为人体提供能量的物质有哪些?
Adore
菜名:东坡肉
食材:五花肉
阅读课本P74内容,思考、交流如何问题:
(1) “酯”和“脂”一样吗?二者有什么关系?
(2)你能对油脂进行分类吗?依据是什么?
(3)花生油、豆油、牛油、煤油和汽油是否为同类物质? 组成元素相同吗?
【学习任务一】认识油脂的组成和结构
1、组成:油脂是由高级脂肪酸和甘油形成的酯,属于酯类化合物。
常见高级脂肪酸
硬脂酸: C17H35COOH
软脂酸: C15H31COOH
饱和脂肪酸
不饱和脂肪酸
油 酸: C17H33COOH
亚油酸: C17H31COOH
(十八酸)
(十六酸,棕榈酸)
(9-十八碳烯酸)
(9,12-十八碳二烯酸)
C C
一、油脂的组成和结构
知识梳理
CH2OOCC17H35
CH2OOCC17H35
CH2OOCC17H35
浓H2SO4
?
+ 3H2O
+3C17H35COOH
硬脂酸甘油酯
硬脂酸
甘油
CH2OH
CHOH
CH2OH
2、结构
甘油三酯
?C?O?
O
C C
官能团:
“脂”属于“酯”。
花生油、豆油、牛油、煤油和汽油是否为同类物质? 组成元素相同吗?
3、分类
油脂
根据羧基中烃基种类
R1、R2、R3
相同
R1、R2、R3
不同
简单甘油酯
混合甘油酯
天然油脂大多数是混合甘油酯
根据常温下的状态
液态
固态
油(含较多不饱和脂肪酸成分)
脂肪(含较多饱和脂肪酸成分)
植物油,如山茶油、豆油
动物脂肪,如猪油、牛油
阅读课本P75-78内容,思考、交流如何问题:
(1)你是怎么理解油脂的化学性质的?
(2)你能设计实验检验植物油是里是否含不饱和键吗?
(3)你能设计实验鉴别菜籽油和煤油吗?
【学习任务二】了解油脂的性质
二、油脂的性质
1. 物理性质
{5940675A-B579-460E-94D1-54222C63F5DA}色、味
纯净的油脂无色、无嗅、无味,但因溶有维生素和色素等而有颜色和气味
密度
比水小,在0.9 ~ 0.95 g/cm3之间
熔、沸点
天然油脂都是混合物,无恒定的熔、沸点
黏度
黏度较大,有油腻感
溶解度
难溶于水,易溶于汽油等有机溶剂
2. 化学性质
(1)油脂的水解(酸、碱或酶催化)
a. 酸性条件: 水解成高级脂肪酸和甘油
二、油脂的性质
2. 化学性质
(1)油脂的水解(酸、碱或酶催化)
b. 碱性条件水解成高级脂肪酸盐和甘油
(皂化反应)
肥皂的主要成分
NaOH溶液
用蒸汽加热
油脂
肥皂、甘油、水等的混和液
加入细食盐
加热、搅拌
分层
皂化
盐析
加填充剂(松香、硅酸钠等)
压滤、干燥成型
下层:甘油、食盐水等
上层:肥皂液
成品肥皂
肥皂的制取原理
钾肥皂:
又称软肥皂,由高级脂肪酸钾盐制成的肥皂。多用作理发店、医院或汽车洗涤的液体皂。
钠肥皂:
又称硬肥皂,是由高级脂肪酸钠盐制成的肥皂。就是生活中常用的普通肥皂。
CH3?(CH2)n?COO-
亲水基
极性基团,易溶于水,具有亲水性。
憎水基
非极性基团(?R),
不溶于水,易溶于油,具有亲油性。
肥皂去污原理
油脂的变质——酸败
动植物油脂中,都含有油酸。由于油酸中含有双键,在空气中放置时间久了,由于氧化而产生过氧化物和醛类等,使油脂变质,带有一种难闻的“哈喇”味,这种油脂就不能食用了。油炸食品在空气中也容易被氧化,因此在包装在常加入一小包抗氧化剂。
2. 化学性质
(2)油脂的氢化: 由液态的油转变为半固态的脂肪的过程,称为油脂的氢化, 也称油脂的硬化。
二、油脂的性质
1、下列关于油脂的叙述中错误的是( )
A.从溴水中提取溴可用植物油作萃取剂
B.用热的纯碱溶液去油污效果更好
C.油脂与氢气发生加成反应,可以得到固态油脂
D.用热的纯碱溶液可区分植物油和矿物油
2、区别植物油和矿物油的正确方法是( )
A.加酸性高锰酸钾溶液,振荡
B.加NaOH溶液,煮沸
C.加新制Cu(OH)2悬浊液,煮沸
D.加溴水,振荡
B
A
课堂测试
3.下列有关油脂的说法错误的是( )
A. 油脂的主要成分是高级脂肪酸的甘油酯,属于酯类
B. 油脂的水解的反应叫做皂化反应
C. 天然油脂大多数是由混甘油酯构成的混合物
D. 油脂里饱和烃基的相对含量越大,熔点越高
B
课堂测试
1、完成课本P78习题。
2、预习下一节内容。
※ 布置作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