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年级下册数学教案- 搭配的学问

文档属性

名称 三年级下册数学教案- 搭配的学问
格式 doc
文件大小 31.5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教版
科目 数学
更新时间 2021-06-25 06:50:11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搭配的学问》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学生了解生活中的一些简单搭配现象,通过观察、猜测、实验等数学活动,会进行简单有序的搭配。
2.学生自主学习、动手操作、探索交流等活动,培养有序全面思考问题的意识。
【教学重难点】
重点:掌握有序搭配方法,并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
难点:培养学生有序全面思考问题的意识。
【教具学具准备】
衣服和裙子的卡片,课件。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1、谈话:每天早上起床后我们先干什么?(起床穿衣服)然后呢?(吃早餐),吃完早餐我们就背上书包高高兴兴的去上学。穿衣服,吃早餐,上学走路这些里面有数学问题吗?数学问题有好多,今天吴老师就一起和你们研究一个问题。
张小红同学每天都按时起床,有一天她要参加学校的讲故事比赛,早上起床后在选择衣服的时候犯了愁,有几种不同的穿法呢?(课件呈现情境图)你愿意帮帮她吗?(学生读数学信息)
  2、设置疑问“任意搭配”这句话是什么意思?
引导学生明白:任意搭配就是不管怎么穿只要是由一件上衣和一件裙子组成就可以。
3、学生猜测“有几种不同的搭配穿法?”
4、今天我们就来探究“搭配的学问”(板书课题)
二、探究方法,感受有序。
1、独立思考,探索方法。
谈话:你可以用提供的材料来摆摆,也可以自己画一画,再想办法把它记录下来,也可以算一算。(课件出示:摆一摆、画一画、算一算)
学生独立思考,教师巡视参与交流搜集教学素材。
  2、展示汇报。
谈话:你是怎么配的?怎样想的?用什么方法记录的?
……
追问:观察比较,为什么会遗漏、重复?
谈话:有什么好办法能搭配的不重复、不遗漏?
小组再次探究,教师抽取有代表性的小组展示交流。
追问:回想整个做题过程,怎样做到的不重复、不遗漏的?
学生小组交流,集体总结方法。
师小结:(板书:“乱”“全”)
师:怎样从“乱”到“全”呢?这个过程很重要。
学生畅所欲言。
3、认识连线法,体会连线法的优越性。
谈话:刚才同学们运用摆图片和列举法探索出有序的搭配方法。谁还有一种既不重复又不遗漏,记录起来还比较简便的方法?
学生交流讲解,认识连线法。
4、创造符号代替实物图,培养符号感。
谈话:连线法既准确又简单,但是实物图很麻烦,还有更便的方法吗?
展示学生作品,说一说,所画图的意思。
教师小结
三、练习巩固,拓展提升。
1、自主练习第1题。
教师引导学生审清题意,学生独立思考,在作业本上画一画,连一连。
展示学生的方法,同时让学生说说自己的搭配方法。
2、自主练习题第2题。
学生用自己喜欢的方法来解决,交流时说清自己的思考过程。
3、自主练习题第3题。
说一说,你是怎么想的。交流时说清自己的思考过程。
四、课堂总结,回顾提升。
谈话:回顾整堂课的学习过程,你有哪些方面的收获?
学生谈自己的收获。
五、板书设计。
搭配的学问
有序的思考,不遗漏、不重复
上衣㈠ 上衣㈡
裙子① 裙子 ② 裙子③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