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23张PPT)
苏科版数学八年级(上)
§3.6 三角形、梯形的中位线(2)
--梯形的中位线
1.探索并掌握梯形中位线的概念、性质
2.能正确地应用梯形中位线的性质解决问题
3.经历探索梯形中位线性质的过程体会转化的思想方法
三角形中位线的定义
连接三角形两边中点的线段叫做
三角形的中位线 。
C
A
B
D
E
在△ABC中,
∵D、E分别是AB、AC的中点
即DE是△ABC的中位线
∴DE∥BC , DE= BC
三角形的中位线平行于第三边,并且等于它的一半.
三角形中位线的性质
如图所示,四边形ABCD中,AD=BC,E、F、G分别是AB、CD、AC的中点,若∠DAC=20°,∠ACB=66 °,AD=5cm,EF=4cm,则∠FEG= ,△EFG的周长= 。
一、类比 猜想
A
B
C
M
N
一、类比 猜想
A
B
C
M
N
A
B
C
M
N
A
B
C
D
M
N
定义:连接梯形两腰中点的线段叫做梯形的中位线。
连接梯形两腰中点的线段是梯形的中位线
判断:下列梯形中的线段EF是否是梯形中位线?
1:E,F为AD,
BC中点;
2:E,F为AC,
CD中点;
3:E,F为AD,
BC中点。
二、操作 探索
怎样将一张梯形硬纸片剪成两部分,使分成的两部分能拼成一个三角形。
A
B
C
D
M
N
E
梯形中位线定理:梯形的中位线平行于两底,并且等于两底和的一半。
已知:在梯形ABCD中,AD∥BC, AM=MB,DN=NC,求证:MN∥BC, MN= (BC+AD)
中位线x高
梯形面积公式
梯形的中位线与底边之间既有位置上的平行关系,也有数量上的特殊关系。
三、快速解答
1、梯形的上底长为4cm,下底长为6cm,则中位线长为_____cm。
2、梯形的一底长为6cm,中位线长为10cm,另一底长为_____cm 。
5
14
150
6
3、梯形的高为10cm,中位线长为15cm,则梯形的面积为_____cm2.
4、梯形的上下底长之比为2:3,中位线长为5cm,则下底长为____cm.
(3)、等腰梯形的腰长是6cm,
中位线长是5cm,则梯形的周长为 。
(4)、若梯形的面积为32,高为8,则梯形的中位线长为 。
22
4
四、例题研讨
已知:梯子各横木间互相平行,且A1A2=A2A3=A3A4=A4A5, B1B2=B2B3=B3B4=B4B5。
横木A1B1=48cm,A2B2=44cm。
2)若梯子上方还有一些横木,A6B6、A7B7……则A6B6=_____cm,A7B7=_____cm,你能求出A10B10吗?AnBn呢?(n<13)
A1
A2
A3
A4
A5
B5
B4
B3
B2
B1
48
44
40
36
32
1)求:横木A3B3、A4B4、A5B5的长。
例2:如图,在梯形ABCD中,AD∥BC,AB=AD+BC,P为CD的中点.则AP、BP有怎样的位置关系?为什么?
A
D
P
C
B
E
F
五、思维拓展
▲ 若一个等腰梯形的周长为80cm,高是12cm,并且腰长与中位线长相等。
求这个梯形的面积。
A
B
C
D
M
N
▲ 已知:在直角梯形ABCD中,AD∥BC,点O为CD的中点,连接OA、OB。
猜想:OA与OB的数量关系,并说明理由。
A
C
B
D
O
E
E
问题4.梯形ABCD中,AD∥BC,EF为梯形ABCD的中位线
如图①,连接对角线AC交EF于G,则EG与BC之间关系为: ,FG与AD之间关系为: 。
如图②,若再连接对角线DB交EF于H,则图中与GF相等的线段为 ,
GH与AD、BC之间的关系为: 。
M
1、梯形中位线的定义
2、梯形中位线定理
3、梯形中位线与三角形中位线的 区别与联系
4、梯形的面积公式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你有什么收获?
7:9
8cm、16cm
240cm2
C
C
A
E
G
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