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连乘解决问题》教学设计
一、教学目标:
1.让学生经历发现问题、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学会用两步计算解决实际问题,并能列出综合算式。
2.通过解决具体问题,培养学生自主获取信息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初步了解同一问题可以有不同的解决方法,渗透分析问题的两种一般策略,分析法和综合法。
3.
培养学生有意识地对解决问题的过程和策略进行回顾反思的意识与习惯。
4.让学生感受数学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激发学习兴趣。
二、教学重点:
1.学会用连乘的方法解决相关实际问题。
2.初步体验分析问题的两种一般策略分析法和综合法,培养学生有意识地对解决问题的过程和策略进行回顾反思的意识和习惯。
教学难点:主动获取信息运用数学知识解决问题,并能理清解题思路。
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
三、教学过程:
一、导入。
师:同学们喜欢跑步吗?喜欢参加运动会吗?其实数学就在我们身边,今天李老师就和同学们一起走进生活,走进生活中的数学世界。
我们一起去看看运动会时有哪些数学问题?
1、(课件出示几幅运动会学生跑步的图片,并出示题目:小红经常跑步坚持锻炼身体,每天跑2圈,每圈400米,每天一共跑多少米
?)
你看到了哪些数学信息?
生回答:求2个400是多少,并列式计算。
400×2=800(米)
那一星期共跑多少米呢?
生:求7个800是多少?
800×7=5600(米)
2、出示题目:小红经常跑步坚持锻炼身体,每天跑2圈,每圈400米,一星期共跑多少米?(请学生观察此题跟前两题的区别,发现了什么?)
生回答:省略了一个问题需要用两部计算来解决。
师:请同学们小组讨论一下先算什么,再算什么?
生汇报:先算一天跑多少米?
400×2=800(米)
再算一星期共跑多少米呢?
生:求7个800是多少?
800×7=5600(米)
师:为什么用乘法计算?
生回答:
师:你会列综合算式吗?(请同学列一列)
3、回顾与反思:从不同角度检查一下此题是否做对。
4、提醒学生要写答。
四、练习
1、课件出示练习题
40个队,每队有20名运动员,给每名运动会送3个面包和2瓶矿泉水,一共要送多少个面包?
(1)、40×20×2=1600
(2)、40×20×3=2400
(3)、40×20×1=800
学生小组讨论并回答
孩子们真能干!继续
师:你能想出另外一种解题方法吗?
生小组讨论并汇报。
(2)、30×3×40=2400(个)
2、课件出示第二个练习题。
一个人每个月大约产生37千克垃圾,我家有三口人,一年共产生多少千克垃圾?
学生小组讨论选项:
A:
37×3×12
B:
37×12×3
请同学说一说两个选项先算什么,再算什么。
五、课堂小结。
师:通过这节课的学习你学到了什么?我们又是怎样解决问题的?
1、找出已知信息和问题。
2、想想关联的信息,思考先算什么,
再算什么,然后列式计算。
3、从不同角度检查解答是否正确。
六、课后练
用你生活中的信息编一个用连乘方法来解决的题目。
七、快乐分享
数学知识妙趣多
勇于探索有收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