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金华市优质课课件10(自由组合定律)

文档属性

名称 2012金华市优质课课件10(自由组合定律)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983.9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浙科版
科目 生物学
更新时间 2012-04-14 23:57:27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共26张PPT)
爸爸是双眼皮,妈妈是双眼皮,哥哥也是双眼皮,为什么我却不是双眼皮呢?
父母都是双眼皮,所生的孩子既有双眼皮的,又有单眼皮的,这种现象叫 ,
造成这种现象的原因最可能是 。
性状分离
等位基因的分离
【新的问题】
母亲是卷发双眼皮,父亲是直发单眼皮,他们的孩子有可能是直发双眼皮吗?
这种现象可能是由 引起的。
基因重组
会考复习:必修2第一章
第二节 自由组合定律
2012年浙江省会考标准
章 考试内容 考试要求

孟德尔定律 2.自由组合定律
①活动:模拟孟德尔杂交实验
②两对相对性状的杂交实验
③对自由组合现象的解释
④对自由组合现象解释的验证
⑤自由组合定律的实质
⑥应用自由组合定律解释和预测一些遗传现象
b
b
b
b
b
C
2012年浙江省考试说明
2-1 孟德尔定律 考试要求
(1)孟德尔遗传实验的科学方法。
(2)基因的分离定律和自由组合
定律。 Ⅱ

假说-演绎法(孟德尔的实验思想)
观察现象
提出问题
分析问题
作出假说
设计
实验
实验
结果
实施
计划
根据假说
演绎推理
预期实验结果
相符
不相符
假说成立
假说不成立
实验
结果
实验 两对相对性状的杂交实验
提出问题
作出假说
设计实验
预期结果
实验结果
比较分析
得出结论
F2中的4种性状的比例为什么是9:3:3:1?为什么每种性状都符合分离定律?
F1形成配子时,等位基因彼此分离,互不干扰,非等位基因自由组合,F1产生4种比例相等的配子
测交(F1与双隐性个体杂交)
测交后代出现四种表现型,比例为1:1:1:1
测交后代出现四种表现型,比例为1:1:1:1
实验结果与预期结果一致,假说成立
黄色圆粒
黄色皱粒
绿色圆粒
绿色皱粒
实际
子粒数
F1 作母本
31
27
26
26
F1 作父本
24
22
25
26
不同性状的数量比
1 : 1 : 1 : 1
总数
52
55
51
49
F1
黄色圆粒
绿色皱粒
P
×
黄色圆粒
F2
黄色
圆粒
黄色
皱粒
绿色
圆粒
绿色
皱粒
315
108
101
32
9:
3:
3 :
1
×
每一对相对性状的传递规律
仍然遵循着_______________。
一、观察现象,提出问题——两对相对性状的遗传实验
基因的分离定律
(黄色:绿色)=(3:1)
(圆粒:皱粒)=(3:1)
F2中的4种性状的比例为什么
是9:3:3:1?
二、分析问题,作出假说
Y
R
Y
R
黄色圆粒
r
r
y
y
绿色皱粒
F1
黄色圆粒
YR
yr
Yy Rr
YR
yr
Yr
yR
F1配子
P
P配子
F1在产生配子时,每对等位基因彼此______,非同源染色体上的非等位基因可以___________。
分离
自由组合
受精
讨论并回答关于
自由组合现象的
解释:
两对相对性状分别由
两对基因(假设R和r,
Y和y)控制;
【合作学习】
F2
YR
yr
Yr
yR
YR
yr
Yr
yR
结合方式有___种
基因型____种
表现型____种
16
9
4
F1配子
雌雄配子随机结合 (阅读书本17页,完成学案)
F1: YyRr自交
Yy(黄色) Rr(圆粒)
×
×
基因型(1YY: :1yy) ×( : : )
2Yy
1RR 2Rr 1rr
表现型:(3 :1绿色)×( : )
黄色
3圆粒 1皱粒
F2有 种基因型, 种表现型。
32
22
解题常用方法:分枝法
F1: YyRrDd自交
Yy(黄色) Rr(圆粒) Dd(高茎 )
×
×
×
基因型(1YY: :1yy) ×( : : )×( : : )
2Yy
1RR 2Rr 1rr
1DD 2Dd 1dd
表现型:(3 :1绿色)×( : ) × ( : )
黄色
3圆粒 1皱粒
3高茎 1矮茎
F2有 种基因型, 种表现型。
33
23
解题常用方法:分枝法
1、求子代基因型(或表现型)种类
例1.已知基因型为AaBbCc ×aaBbCC的两个
体杂交(在完全显性的情况下),能产生____种基因型的个体;能产生____种表现型的个体。
2、求子代个别基因型(或表现型)所占几率
例2.已知基因型为AaBbCc自交,求子代中
基因型为AabbCC的个体所占的比例为___ ;
表现型为三隐性的个体所占的比例为_____。
1/32
12
4
1/64
o
Y
R
y
r
黄色圆粒
F1
r
r
y
y
绿色皱粒
双隐性纯合子
配子
预期结果:
测交后代
YyRr
Yyrr
yyRr
yyrr
1 :1 : 1 : 1
三、演绎推理,实验验证
测 交 :
思考:测交关键是检测谁的基因型?
测交时孟德尔选双隐性纯合子的优点?
例题:下列杂交产生的比例中,最能体现自由组合定律实质的是 ( )
A.F1进行自交后代比例为9:3:3:1
B.F1进行测交后代比例为1:1:1:1
C.F1与Yyrr进行杂交比例为3:1:3:1
D.F1与yyRR进行杂交比例为1:1:0:0
B
例题:某农场养了一群马,马的毛色有栗色和白色两种。已知栗色和白色分别由遗传因子B和b控制。育种工作者从中选出一匹健壮的栗色公马,拟设计配种方案鉴定它是纯合子还是杂合子?(正常情况下,一匹母马一次只能生一匹小马)
分析问题
提出假说 设计实验 根据假说
演绎推理 预期结果
公马为纯合子
公马为杂合子
♂栗色×♀多匹白色
后代全为栗色
后代出现了白色
思路
参考答案:选这匹栗色马和多匹白色母马交配,观察子代的毛色。
若后代全为栗色,则公马为纯合子;
若后代有白马, 则公马为杂合子
分组讨论:
1、基因自由组合定律的适用范围
2、在有丝分裂中会发生该定律吗?
3、自由组合定律的细胞学基础?
4、哪些基因自由组合?
非同源染色体上的非等位基因
非同源染色体自由组合
不发生
有性生殖的真核生物核基因的遗传、
两对及两对以上的相对性状的遗传
30.以抗螟非糯性水稻(GGHH)与不抗螟糯性水稻(gghh)为亲本杂交得F1,F1自交得F2,F2的性状分离比为9∶3∶3∶1。则F1中两对基因在染色体上的位置关系是 ( )
【考题链接】(11年会考,浙江)
C
四、基因自由组合定律的实质
具有两对(或更多对)相对性状的亲本进行杂交,在F1产生配子时,在等位基因分离的同时,非同源染色体上的非等位基因表现为自由组合。这一定律就叫做基因的自由组合定律,也叫独立分配定律。
Y
R
r
y
R
r
o
Y
R
y
r
49.小麦高杆(D)对矮杆(d)为显性,抗病(T)对不抗病(t)为显性,这两对基因位于两对同源染色体上。已知一对亲本的杂交后代情况为:高杆抗病100株,高杆不抗病102株,矮杆抗病33株,矮杆不抗病35株。那么,杂交亲本的基因型为 ( )
A.DdTt×ddTt B.DDTt×ddTt
C.DdTt×Ddtt D.ddTt×Ddtt
【感悟会考】(08年会考,浙江)
C
人类多指基因(T)是正常指(t)的显性,白化基因(a)是正常(A)的隐性,而且都是独立遗传.一个家庭中,父亲是多指,母亲正常,他们有一个白化病但手指正常的孩子
(1)这对夫妇的基因型分别为 和 ;
AaTt
Aatt
【学以致用】
(2)他们的子女患白化病概率为 ,
患多指概率为 ;
(3)他们的子女同时患两种病的概率是 ;
1/4
1/2
1/8
1/2
1/4
1/8
B
A
人类多指基因(T)是正常指(t)的显性,白化基因(a)是正常(A)的隐性,而且都是独立遗传.一个家庭中,父亲是多指,母亲正常,他们有一个白化病但手指正常的孩子
C
(4)他们的子女只患多指的概率为 ,
只患白化病的概率为 ;
(5)他们的子女只患一种病的概率为 ;
1/8
3/8
3/8+1/8=1/2
人类多指基因(T)是正常指(t)的显性,白化基因(a)是正常(A)的隐性,而且都是独立遗传.一个家庭中,父亲是多指,母亲正常,他们有一个白化病但手指正常的孩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