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章
了解地区
基础练习
一、选择题
1.世界上以填海造田著称的国家是
A.日本
B.荷兰
C.美国
D.英国
2.下列各国属于阿拉伯国家的是
A.印度
B.伊拉克
C.尼日利亚
D.蒙古
3.2020年3月11日中国首批支援意大利的抗疫医疗队抵达意大利,关于意大利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
A.位于亚平宁半岛,属于南温带B.位于欧洲西部,旅游业发达
C.疫情发生时气候湿润,为地中海气候D.位于亚欧板块和非洲板块交界处
4.下列关于我国南极科学考察站的叙述,正确的是(
)
A.四个科学考察站均有极昼极夜现象
B.该地降水比北极少,是淡水资源最丰富的大洲
C.建站时间选择在7月至8月的主要原因是南极正值暖季且有极昼
D.一轮船从长城站出发,按顺时针方向环绕南极洲一圈,轮船依次经历了太平洋-印度洋-大西洋
5.东南亚流经国家最多的河湄公河在我国境内叫( )
A.怒江
B.雅鲁藏布江
C.澜沧江
D.金沙江
6.中东地区战争不断,以下原因不正确的是
A.世界石油宝库
B.匮乏的水资源
C.“十字路口”的重要位置
D.多元的文化
7.世界上最大的椰子生产国是
(
)
A.马来西亚
B.菲律宾
C.泰国
D.印度尼西亚
2020年恰逢中缅建交70周年,应缅甸总统邀请,习近平主席于1月17、18日对缅甸进行国事访问。这是习主席2020年首次出访。下图为“中南半岛的山河和城市分布示意图”。读图,完成8--9题。
8.下列有关中南半岛山河表述正确的是(
)
A.河流均为内流河
B.山环水绕,山河南北纵列
C.河流水量大,水能资源丰富
D.地势北高南低,呈阶梯状分布
9.中南半岛的城市(
)
A.大多沿河流分布
B.集中沿海洋分布
C.大多分布在中纬度地区
D.大多集中分布在北部山地
10.前往缅甸首都内比都旅游,其见闻可信的是(
)
A.通用语言为汉语
B.参观著名的高山滑雪
C.饭桌上以大米为主食
D.许多人在基督教堂做礼拜
11.领土没有进入北极地区的国家和地区是(
)。
A.英国
B.格陵兰(丹)
C.加拿大
D.俄罗斯
12.下列关于欧洲西部的叙述中,错误的是(
)
A.居民多为白种人
B.农业在欧洲西部经济中所占比重小,但生产水平高
C.欧洲西部国家面积都比较大
D.旅游资源丰富
13.下列有关巴基斯坦的说法,正确的是(
)
A.巴基斯坦属于中亚五国之一
B.巴基斯坦与印度接壤,与中国不接壤
C.印度河流经巴基斯坦
D.巴基斯坦属于内陆国
下图是南亚某季节的风向图,读图完成14--15题。
14.下列地区的居民,人们以捕鱼为生,以船为主要的交通工具的是
A.恒河三角洲的孟加拉人B.东西伯利亚的亚库特人
C.沙特阿拉伯的贝都因人D.加里曼丹的达雅克人
15.印度最大的棉纺织工业中心是
A.新德里
B.乞拉朋齐
C.加尔各答
D.孟买
16.在该季节,印度半岛的气候特征表现为
A.高温多雨
B.高温少雨
C.温和多雨
D.温和少雨
17.发源于南亚地区的宗教是
A.伊斯兰教
B.基督教
C.伊斯兰教和印度教
D.佛教和印度教
读南极地区简图,完成18--20题。
18.下列关于南极四个科学考察站及维多利亚地的叙述,正确的是:
A.我国四个科考站全部都有极昼极夜现象
B.长城站位于东半球
C.中国在南极建立科考站一般都选择在7月份
D.每到暖季,维多利亚地沿海一带有成群的企鹅聚集
19.关于我国南极昆仑站大致经纬度位置,表述正确的是:
A.77°W,80°S
B.77°W,80°N
C.77°E,80°N
D.77°E,80°S
20.对南极地区的叙述,错误的是:
A.该地降水稀少,淡水资源贫乏
B.南极地区气候酷寒,多狂风
C.有丰富的矿产资源和生物资源
D.南极地区没有定居人口
亚洲有三大半岛,地理环境差异显著。下图为亚洲南部三大半岛示意图。读图完成21--24题。
21.三大半岛共同的地理特征是(
)
A.白色人种,使用阿拉伯语
B.气候以热带气候为主,热量充足
C.濒临印度洋,降水丰富
D.地形以高原为主,地势北高南低
22.乙半岛水旱灾害频繁的主要原因是(
)
A.水土流失
B.地形复杂
C.海啸频发
D.季风活动
23.关于甲、乙两半岛的描述正确的是(
)
A.甲半岛大部分位于亚热带
B.乙半岛地势南北高中部低
C.甲半岛阿拉伯民族集聚,多信仰犹太教
D.乙半岛多白种人,信仰佛教
24.图中传统民居反映①、②两地自然环境最显著的差异是(
)
A.气温
B.地形
C.土壤
D.降水
25.25.从波斯湾开往中国的油轮,最短路线经过
A.红海
B.好望角
C.马六甲海峡
D.直布罗陀海峡
二、解答题
26.读南亚图,回答问题。
(1)图A表示的是旱季,图B表示的是____季。
(2)南亚1月盛行东北风向,降水____,是南亚的旱季;南亚7月盛行____风向,降水多,是南亚的____季。
(3)印度的水旱灾害与西南季风变化密切相关,一般而言,B图中的风来得早,退得晚,风力强盛,容易产生洪灾,反之,来得晚,退得早,风力不足,就容易产生____灾。
27.阅读下面三幅地图,完成问题
(1)根据图三填出下列地理事物的名称。
大洋:A________
B_______
山脉:①___________
③_________,该山脉是____
洲与____
洲的分界线。河流:②__________
(2)填出图一中字母代表的半岛名称:
b_________半岛
c___________半岛
d___________半岛a、b、c、d四地纬度相近,气候却有所不同。a、b、c三地都属于____________气候,人口密集;而d地人口较少,因其气候特点是___________;由于缺水,d地在发展农业方面采取了多种措施,下列说法错误的是(________)
A.利用海水进行灌溉
B.大力发展节水农业
C.推广喷灌和滴灌技术
D.农业多分布在河谷平原和沙漠中的绿洲
(3)由图二可判断b半岛的地形与河流分布特点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世界各地人们的饮食习惯和风俗文化等因地理环境存在诸多差异,以下描述的居民生活方式分别是图一中的哪里?(在图一的五个字母中选填,不可重复)
1.“酷爱乳产品和牛羊肉,常吃牛排、奶油和奶酪”的是(_________)
2.“喜欢吃辣味的、咖喱做的蔬菜,不吃牛肉”的是(_________)
3.“喜爱白色,建筑物和男人传统的服装都是白色”的是(_________)
4.“终年炎热,以大米为主食,沿河聚居”的是(_________)
28.读中东地区示意图,回答下列问题。
(1)写出图中序号代表的地理事物名称:①是________半岛@②是________湾。
(2)图中③是________运河,是________洲和________洲的分界线。
(3)中东的人种主要是________,大多数居民信奉________教。
29.一部《马可·波罗游记》在欧洲兴起了第一次“中国热”,下图1是马可·波罗旅行路线图。阅读图文资料,回答下列问题。
(1)马可·波罗的祖国意大利位于地球五带中的________带,南临________海,处在_____山脉南侧,首都是________。
意大利是世界最大的橄榄油出口国,图2(a)为油橄榄资料卡,图2(b)为意大利典型气候的气温曲线和降水量柱状图。
(2)参照示例,分析意大利有利于油橄榄生长的自然条件。
________
示例:油橄榄畏寒,而意大利冬季温和、夏季高温,可满足其生长需要的热量。
意大利有迷人的海滩、逶迤的群山以及众多的世界文化遗产,此外其经济发达,公路交通便利,旅游设施齐全,每年都吸引了众多游客,旅游收入居世界前列。
(3)从材料可知,意大利发展旅游业的优势条件有_______(双项选择)。
A.自然和人文旅游资源丰富
B.经济发达,服务设施齐全
C.国土面积广阔
D.山地广大,公路交通不便
(4)马可·波罗途经印度著名的海港卡里库特,这里全年高温,盛行
_______(东北/西南)季风时,为雨季,可广泛种植_______(填粮食作物的名称),因此当地人喜食手抓饭,但由于受气候的影响,________灾害频繁发生,严重影响到粮食生产。
参考答案
1--10BBABC
CDCAC
11--20ACCAD
BDDDA
21--25BDBDC
26.雨季
少
西南
雨
旱
27.印度洋
太平洋
喜马拉雅山脉
乌拉尔山脉
亚
欧
湄公河
中南
印度
阿拉伯
热带季风
终年高温少雨
A
山河相间,纵列分布
e
c
d
b
28.(1)阿拉伯(半岛)
波斯(湾)
(2)苏伊士
亚(洲)
非(洲)(可交换位置)
(3)白色人种(白种人)
伊斯兰(教)
29.北温带
地中
阿尔卑斯
罗马
结合气温曲线和降水量柱状图,从油橄榄耐旱、喜长时间光照、年降水量三方面解释清楚、合理即可。
AB
西南
水稻
水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