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师大版八年级上册 15.1动物运动的方式课件(24张PPT)

文档属性

名称 北师大版八年级上册 15.1动物运动的方式课件(24张PPT)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5.8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北师大版
科目 生物学
更新时间 2021-06-25 10:35:36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共24张PPT)
第1节
动物运动的方式
第15章
动物的运动
水生动物的运动方式
陆生动物的运动方式
运动方式与栖息环境的关系
空中生活的动物的运动方式
水母
水生动物的运动方式
1.漂浮、倒退运动
倒退运动
水母—伞部缩伸
乌贼—漏斗、腕
乌贼
2.依靠附肢游泳(虾、海龟)
3.依靠后肢的运动和蹼的张缩在水中游泳
(蛙、野鸭、天鹅等)
4、草履虫(单细胞生物)

纤毛
3
4
5
1
2
5.依靠鳍在水中游泳(鱼类)
你能说出下列需要标注的鱼的结构名称吗?
(胸鳍)
(腹鳍)
(尾鳍)
(背鳍)
(躯干部)
鱼哪些结构特点使它适合在水中的运动?
(1)身体呈纺锤形
(2)有成对的胸鳍和腹鳍
(3)有发达的尾部和尾鳍
(减少阻力)
(维持身体平衡)
(躯干部、尾部和尾鳍的摆动产生前进的动力并控制方向)
比较:
鱼类的游动和人类的游泳、划船有什么相似之处吗?
木船上人造的划水工具是桨和橹,横放在船两侧的是桨,纵放在船尾的是橹。
桨板向后划水,把船向前推进,橹左右摆动产生推力,使船前进。
绝大多数鱼身体呈纺锤形,有成对的胸鳍和腹鳍保持鱼体平衡,发达的尾鳍能
够保持鱼体前进的方向;强有力的尾部和躯干部的摆动产生前进的动力,各种
鱼鳍起着协调作用,相当于桨和橹。
人类的游泳是依靠人的上下肢的协调保证前进方向,上肢相当于桨,下肢相当
于橹,击打水流,利用水的浮力和阻力,产生反作用力,从而前进。
1.水生动物的运动方式
2.游泳是适应水环境的运动方式
(1)漂浮、倒退运动(水母、乌贼)
(2)依靠附肢游泳
(虾、海龟)
(3)依靠后肢的运动和蹼的张缩在水中游泳
(蛙、野鸭、天鹅等)
(4)
纤毛(草履虫)
(5)
依靠鳍在水中游泳(鱼类)
小结1
动物在陆地上的运动方式
青蛙跳跃

爬行
猎豹奔跑
大象行走
四足退化,肌肉收缩拉动身体向前伸展
动物的
身体上有许多对步足,运动
时每对步足不停的后推和前扒,推
动身体前进
:动物依靠肌肉或附肢的运动把贴近地面的身体推向前进。
爬行
动物用四肢将身体支撑起来,并通过四肢的交替前伸和后蹬使整个身体前进
行走
奔跑:行走速度加快时,在某一瞬间四肢离开地面,身体腾空的运动方式。
跳跃:依靠后肢的弹跳,使身体腾空的运动方式。
跳高冠军
后腿比较长,肌肉比较发达
爬行、行走、奔跑、跳跃是适应陆地环境的运动方式
小结2
思维拓展:动物运动与仿生学
动物运动方式
仿生学应用
鸟类(老鹰)飞行
飞机
蜻蜓飞行
直升机
袋鼠跳跃
跳跃机
企鹅飞奔
极地越野车
鱼类游动
舰艇、潜水艇
乌贼
喷水船
1.鸟类(鸽子、野鸭、鹰等)
鼓翼飞行是鸟类飞行的基本方式
(双翅快速上下扇动)
滑翔:飞行动物一种省力的运动方式。
2.蝙蝠
(唯一真正有飞行能力的哺乳动物,其独特的飞行器官是翼手)
3.昆虫
有利于个体生存
有利于种族繁衍
(自身生存和繁衍后代)
水中运动的方式(游泳为主)
动物的运动方式
陆地运动的方式(爬行、行走、奔跑、跳跃

空中运动的方式(飞行)
课堂小结
动物的运动的方式与其生活环境相适应
有利于自身生存
动物运动的意义
有利于繁衍后代
当堂训练
1.鲫鱼的游泳运动主要靠(

A.尾鳍的摆动
B.胸鳍,腹鳍的摆动
C.臀鳍的摆动
D.尾鳍和躯干部的摆动
2.下列不能用来划水使动物运动的结构是(
)
A.草履虫的纤毛
B.虾的附肢
C.青蛙的蹼
D.鱼成对的胸鳍
3.鲫鱼胸鳍和腹鳍的作用是(

A.划水游泳
B.平衡身体
C.在水底爬行
D.控制前进的方向
D
D
B
4.
“水上大世界,动物添精彩”,下列只能生活在水中,用鳃呼吸,用鳍游泳的动物是(

A.蚯蚓  B.草鱼  C.青蛙  D.猎豹
5.乌贼的运动方式是(

A.像鱼一样游泳
B.像龟一样游泳和爬行
C.像火箭一样,喷水,靠反作用力后退
D.像草履虫一样,靠纤毛摆动前行
6.
动物的结构与其运动方式是相适应的。青蛙的趾间有蹼,与之相适应的运动方式是( 

A.游泳  B.飞行  C.爬行  D.跳跃
B
C
A
7.鱼在水中用鳍游泳,鸟在空中用翼飞行。由此说明的问题是(

A.环境造就了生物
 
B.生物的结构很复杂
C.环境对生物的改造
  
 
D.生物体的结构功能与环境相适应
8.当我们坐在小船中欣赏湖光山色的时候,你知道用于划水的桨和鱼的哪种结构的作用相同吗?(

A.躯干部
B.尾部
C.鳞片
D.胸鳍
D
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