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44张PPT)
三、19世纪资本主义世界市场的初步形成
——以蒸汽机为主要标志的第一次工业革命
(“蒸汽”的力量)
学习
要求 了解第一次工业革命的前提和条件;知道第一次工业革命的重大发明;分析第一次工业革命对资本主义世界市场发展的影响。
体会“科技是第一生产力”的观点,培养崇尚科学、不断创新的精神。树立重视科技发展的观念,为人类的可持续发展作出贡献。
说明 从课程标准看,“探讨第一次工业革命对资本主义世界市场发展的影响”属于“应用”层次要求,是本课学习难点。学习时要注意史论结合,可以联系模块一中的有关知识,多角度分析工业革命对世界的影响。
“打造‘世界工厂’”一目为课外阅读内容。
学习要求
《摩登时代》是卓别林早期电影作品。该片围绕美国当年工业起步时期劳苦人民的生活悲剧展开。查理这个普通的工人在节奏异常紧张的流水线上疯狂工作。毫无间歇的劳作终于让他发了疯,一见到圆形的东西,就忍不住要用扳子上紧。查理发疯的一幕确引人发笑,但实质上却暴露出发人深思的社会现象。
是资本主义发展史上用机器大生产代替手工劳动的飞跃。
它既是生产技术的一次革命,也是生产关系的一场革命。
它为世界市场的发展和人类文明进步奠定了雄厚的物质基础和先进技术基础。
工业革命
工业革命的本质特征是机器大生产取代手工劳动。
恩格斯说:“当革命风暴横扫法国时,英国正在进行一场比较平静的但是威力并不因此减弱的变革。”
雄厚的资本
充足的劳动力
丰富的资源和原料
技术知识
海外贸易的发展和市场的扩大
稳定的政局
作为技术革命的工业革命必须具备一定的条件,那么英国具备哪些条件?又是如何具备的?
英国又是怎样具备这些条件的?
一、工业革命的产生和发展
前提和条件
英国(18世纪下半叶-19世纪中叶)
1.发源地和中心:
2.扩展:
英国→欧美
→亚非地区
(18世纪晚期以后)
政治前提
技术
劳动力
国内市场
资金
国际市场
1825年英国取消机器出口的禁令
←资产阶级代议制的确立和完善
←资本原始积累(圈地运动、殖民掠夺、海外贸易 )
←手工工场时期的积累
←圈地运动
←圈地运动等
←18C中成为最大的殖民国家(直接原因/必要性)
知识梳理
市场总是在扩大,需求总是在增加。工场手工业也不能再满足这种需求了。于是蒸汽和机器就引起了工业 中的革命。
——马克思、恩格斯 《共产党宣言》
扩展
1.过程:
2.美国的发明
英国
欧陆、北美
世界其他地区(俄.日.中)
18C末
(19C中完成)
19C中后期
惠特尼:通用部件的标准化生产
富尔顿:汽船
美国工业革命的优势:机械制造业发展领先(机床的发明和通用部件的标准化生产)
二、工业革命的主要成就
纺织业:棉纺织机械的发明和运用
↓
动力:蒸汽机的发明和运用
↓
交通运输业:蒸汽机车和汽船的发明和运用
生产组织形式:
工厂制的形成和发展
主要成就:
揭开了工业革命的序幕
①1765年哈格里夫斯
②阿克莱特
⑴纺织业:棉纺织机械的发明和运用
③纺织工厂的出现
瓦特于1769年造出了第一台改进过的纽可门蒸汽样机,之后不断改进蒸汽机,到1790年,瓦特机几乎全部取代了老式的纽可门机,瓦特开始作为蒸汽机的发明人而受到尊崇。
1)1765年,瓦特想出了在汽缸之后再加一个冷凝器的主意。
2)1769年,瓦特造出了第一台样机,并获得发明冷凝器的专利。
3)1781年,瓦特改变了蒸汽机只能直线做功的状态。
4)1782年,瓦特进一步设计出了双向汽缸,使热效率又增加了一倍。
5)瓦特后来又发明了离心调节器,它使输入汽不致太多或太少。
瓦特改进的纽可门蒸汽机
瓦特改进的纽可门蒸汽机
瓦特设计的往复式蒸汽机
瓦特设计的往复式蒸汽机
蒸汽时代
蒸汽机的历史意义无论怎样夸大都不过分。它提供了开发和利用热能来驱动机械的手段……19世纪欧洲对世界的支配其实就是以蒸汽机为基础的。
——斯塔夫里阿诺斯《全球通史》
①1814年,英国史蒂芬孙发明蒸汽机车
②1807年,美国富尔顿发明汽船
⑶新交通工具发明
探究:为什么说蒸汽机是工业革命中最伟大的发明?它的出现对人类社会产生什么影响
(1)解决了工业发展的动力问题
自然力
(人力、畜力、水力、风力)
蒸汽
(2)建立工厂,改变了工业格局的分布
近水建厂
交通发达、资源丰富
(3)出现了发明和使用机器的热潮
(4)促进了交通运输业的发展
使人类进入“蒸汽时代”
年 代 内 容 国 别 发 明 人
1765 珍妮纺纱机 英国 哈格里夫斯
1779 骡 机 英国 克隆普顿
1785 水力织布机 英国 卡特莱特
1785 改良蒸汽机 英国 瓦特
1807 轮 船 美国 富尔顿
1814 蒸汽机车 英国 史蒂芬孙
1769 水力纺纱机 英国 阿克莱特
工业革命期间的一些主要发明
1、资本主义生产方式发生了根本变化
——大机器工业取代了工场手工业;
2、首先发生在英国,由一国向多国扩展,其他国家的技术多从英国引进;
3、开始于轻工业——棉纺织业;
4、许多技术发明来源于工匠的实践经验,科学与技术尚未真正结合;
5、出现了新兴的生产组织形式——工厂;
6、人类历史进入蒸汽机时代。
工业革命的主要特点:
资产阶级,由于一切生产工具的迅速改进,由于交通的极其便利,把一切民族甚至最野蛮的民族都卷进文明中来了。它的商品的低廉的价格,它是用来摧毁一切万里长城、征服野蛮人最顽强抵抗的仇外心理的重炮。它迫使一切民族---如果他们不想灭亡的话----采用资产阶级的生产方式------他按照自己的面貌为自己创造出一个世界。
------马克思、恩格斯《共产党宣言》
请想一想,为什么工业革命改变了世界面貌?
分工、水利特别是蒸汽机的利用、机器的应用,这就是从18世纪中叶起,工业用来震撼旧世界基础的三个伟大杠杆。
──引自恩格斯《英国工人阶级状况》
英国棉花加工量增长表
英国生铁产量增长表
资产阶级在它的不到一百年的阶级统治中所创造的生产力,比过去一切世代创造的全部生产力还要多…… ——《共产党宣言》
影响1、极大地提高了社会生产力
工业革命产生了哪些重大影响?
工业革命后,农业、工业在英国国民经济中的比重
影响2、英国实现工业化
农业
工业
18世纪60年代
19世纪中期
工业革命前后,英国农村人口占总人口的比例
影响3、城市化进程加快
【资料卡片】
◆1760年,英国5万到10万人的城市只有一个,1851年达到13个,而且10万人以上的大城市已经有7个。特别是新兴工业城市的发展迅速,如曼彻斯特、利物浦、格拉斯哥等等。1851年,英国的英格兰和威尔士的城市人口总和已经超过农村人口,城市人口比重达到 50.2,初步实现了城市化。
材料四:
影响4:工场手工业
大机器生产(工厂)
16世纪纺织业手工工场
工业革命后的纺织工厂
19世纪中期,英国的生产能力比世界上其他国家的总和还要多。……英国的煤产量占世界总产量的三分之二,是美国的7倍,德国的8倍,法国的近10倍。……1850年,英国蒸汽机产生的能量占欧洲的一半以上……1848年,英国的铁产量已经超过世界上其他国家的产量总和。
1854-1856年间英国制成品占领1╱2的世界市场,工业品占领1╱3的世界市场,其中,棉布占世界的1╱2以上。
——人民版《历史必修二》
影响5:英国取得“世界工厂”的地位
材料五:
材料六:
A、生产力:极大提高社会生产力,使英国从农业国变为工业国。
B、社会关系:社会日益分裂为两大对立阶级——工业资产阶级和无产阶级。
C、城乡关系:人类社会从农业文明转向工业文明,城市化进程加快。
D、大量的劳动力从农业分离,转入工业生产,然后,又被机器排挤,为第三产业的发展准备了条件。——经济结构的变化
E、提高了人们的物质生活,人们的生活条件改善。
F、思想:促进了科学教育的发展,科学共产主义思想和自由主义经济思想的产生。
三、工业革命的主要影响
1.创造了一个全新的社会 ——工业社会的来临
工业化、城市化、民主化、经济结构、
阶级结构、思想文化、价值观念、(环境问题)
G、密切了世界各地之间的联系,推动了世界市场的形成。
三、工业革命的主要影响
1.创造了一个全新的社会 ——工业社会的来临
2.创造了一个全新的世界——资本主义世界市场的初步形成
生产力
生产组织形式
社会关系
国际经济地位
工业革命
机器大生产
工厂制度
城市化进程
世界工厂
第一次工业革命影响示意图
手工生产
机器生产
手工工场
工厂制度
农业文明
工业文明
资本主义世界市场初步形成的条件?
资本主义世界市场初步形成和逐渐成熟的标志?
国际交流是条件
交通工具作纽带
殖民体系成保障
初步形成
(标志)
逐步成熟(标志)
工业革命
资本主义世界市场初步形成
资本主义世界市场的初步形成
初步形成的时间:19世纪中期
初步形成的标志:日本的“开国”、澳大利亚成为英国的殖民地和中国的“门户开放”。
英国经济学家曾说过:“大洋洲是我们的牧场,阿根廷和北美西部草原上有我们的牛群,秘鲁送来它的白银,南非和澳大利亚的黄金流向伦敦。印度和中国人为我们种茶,而且我们的咖啡、白糖和香料种植园遍布东印度群岛。”
逐渐成熟
标志:国际经济交流基本准则的确立。
国际经济交
流基本准则
原则:自由主义的原则;
内容:保证资本的自由流动、安全与增值;规定在国际贸易中给予最惠国待遇,逐渐取消关税保护;
意义:使国际经济交流更加理智,信用增强,标志着资本主义世界市场逐渐成熟。
资本主义世界市场
核心-----
贸易自由化
首先,随着机器大生产的开展,迫使资产阶级竭力在全世界拓展市场,抢占原料产地。
其次,轮船火车为列强征服世界提供便捷的交通条件。
第三,极大增强资本主义国家经济和军事实力,从而增强了征服世界的能力。
1.市场的需求 2.原料的需求
3.交通运输条件 4.经济和军事条件
①根本动力:工业革命
②途径:列强的对外扩张
③联结纽带:交通运输业发展
④重要保障:资本主义世界殖民体系的形成
工业革命是如何推动世界市场形成的?
资本主义世界市场
工业革命对中国的影响:
1.政治:英国为首的资本主义国家为扩大海外市
场和原料产地,发动鸦片战争,使中国开
始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2.经济:中国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逐步解体;中国民族资本主义产生并发展。
3.思想:激发国人探求新知,向西方学习,提
出了 “师夷长技以制夷”。
工业革命的消极影响
2、亚非拉等落后地区加快了殖民地、半殖民地化进程,受到日益严重的掠夺,使东方从属于西方。
1、无产阶级遭到日益深重的剥削和压迫;
3、生产力的发展,自然资源的被过渡开发;以煤为燃料的蒸汽机车和蒸汽轮船的出现,造成严重的环境污染,人与自然的矛盾开始日益突出。
能力提升
材料一 市场总是在扩大,需求总是在增加。工场手工业也不能满足这种需求了。于是蒸汽和机器就引起了工业中的革命。------《共产党宣言》
材料二 资产阶级,由于一切生产工具的迅速改进,由于交通的极其便利,把一切民族甚至最野蛮的民族都卷进文明中来了。它的商品的低廉价格,是它用来摧毁一切万里长城、征服野蛮人最顽强抵抗的仇外心理的重炮。它迫使一切民族——如果它们不想灭亡的话——采用资产阶级的生产方式……它按照自己的面貌为自己创造出一个世界。——摘自《共产党宣言》
(1)结合材料一, 说出推动英国工业革命的根本原因和直接原因。
(2)材料二所说的“文明”是指什么?资产阶级是怎样把一切民族卷进文明中来的?
(3)落后的民族怎样才能救亡图存?
(4)结合材料二,以中国为例,谈谈你对这段话的认识。
乔治(1788-1866年),是英国一家棉纺织厂的工厂主,经常奔波于世界各地,有时这个月呆在英国,下个月便到了美国,再下个月人又在印度或中国了。虽然很辛苦,但他乐此不疲,因为他的事业越做越大,除了本国以外,他还在欧美和印度等地区开了几家工厂。他看到一份报告,说英国棉织品的生产量从1785年的4000码增加到1850年的20亿码,增长了49倍,全世界46.1%的棉花是由英国加工的。他为此而欢欣鼓舞,准备干出更大的事业,于是他又想到了中国……
※乔治从伦敦到华盛顿可以乘坐的最先进的交通工具有哪些?
※乔治在印度的工厂是如何运转的,其产品会对印度有何影响?
※乔治所看到的这份报告可以说明什么情况?
※从乔治“又想到了中国”联想开去,试揣摩其心理想法。
1.(2008宁夏,35)美国历史学家斯塔夫里亚诺斯指出:“正如整个世界感受斯蒂芬孙的机车、富尔顿的汽船和加特林的机枪的影响一样,它也感受到《独立宣言》 、《人权和公民权宣言》和《共产党宣言》的影响,斯塔夫里亚诺斯在这里说明的是:
A.世界各地的横向联系进一步加强
B.工业革命对历史发展有重大影响
C.美国革命和法国大革命影响深远
D.科技革命对杜会的影响越来越大
解析:A 斯塔夫里亚诺斯的话,既体现了各国工业革命对世界的影响,也体现了各国进步思想对世界的影响,材料中尤其强调了这是受到各个不同国家成果的影响,因此这反映了世界各地横向联系加强的史实。
(2007年广东历史)19.下表反映了英国农业人口的变化,导致这一变化的主要原因是
年份 1840 1870 1900 1920
农业人口占总人口的百分比 22 14.8 8.4 7.1
A.工业化 B.殖民战争
C.资产阶级革命 D.第一次世界大战
A.
3.(2007年全国文综Ⅰ历史23 ) 《欧洲经济史》描述了18世纪中期以来欧洲某些地区出现的现象,“贵族的炫耀生活,受到财富日益增长的资产阶级的仿效,甚至受到挑战。虽然他们有时被人轻蔑地说成是‘暴发户’,但是,他们的购买力形成了他们自己竞相仿效的基础”。这段描述说明
A.工业革命已经影响到社会生活
B.启蒙思想的传播消除了人们的等级观念
C.政治革命使封建贵族告别了昔日生活
D.科技进步降低了生产成本,物价相对低廉
解析:A 18世纪中期资产阶级的“财富日益增长”的原因是工业革命的开展所带来的影响;题中“被轻蔑地说成是‘暴发户’”可知社会中的等级观念依然存在,故B项错误;C项强调的是封建贵族的生活,与题意不符;D项在题干中并未涉及,故排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