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6626803046730班级________ 姓名________ 考号_____________ 座号_______
班级________ 姓名________ 考号_____________ 座号_______
六年级下学期期末综合训练
地理试题
选择题(下列各小题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意的)
亚洲地域辽阔,山岳巍峨,河川众多,气候类型多样。结合所学知识,完成1~2题。
1. 下列有关亚洲地理位置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
A.大部分位于北半球、东半球 B.西部与欧洲毗连
C.地跨热带、北温带和北寒带 D.濒临四大个洋
2. 关于亚洲自然地理特征的叙述,正确的是( )
①跨经度最广,东西距离最长 ②地形以平原、山地为主,地势西高东低③地形多样且起伏较大,增加了气候的复杂性 ④外流区域长河众多,内流区域面积广大
①② B. ②③ C. ③④ D. ①④
3.读北美洲地形对气候的影响图和北美洲气候类型分布图,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给北美洲带来降水的湿润水汽主要来自太平洋
B.北回归线附近大陆西岸为热带沙漠气候
C.气候复杂多样,温带大陆性气候分布最广
D.受山脉的阻挡,温带海洋性气候只分布在西海岸
2971165400054.有关日本自然地理特征的说法,正确的是( )
A.东亚岛国,地形以平原为主
B.地狭人稠,河流水流平缓
C.多火山与地震,属内陆国
D.海岸线曲折,多优良港湾
读日本和俄罗斯图,结合所学知识,完成下面5小题。
5.关于两国地理事物的叙述,正确的是( )
A.①是伏尔加河,流经西欧平原
B.②③④河流经地区南高北低,河流流向自北向南流
C.城市乙是日本的首都位于九州岛,经济发达
D.甲是俄罗斯的政治、经济中心,也是俄罗斯最大的城市
2397760221615 泰国北部是泰国香米的主要产区,每年低温少雨的时候是香米的开花期,结合气候资料图,完成下面小题。
6.由图可判断,泰国北部的气候类型为( )
A.亚热带季风气候B.热带季风气候C.热带雨林气候D.热带草原气候
7.泰国北部种植香米的有利条件是( )
①河流众多,灌溉便利②高温多雨的气候③平原较少,人口稠密 ④历史悠久,喜食稻米
-35248852818130班级________ 姓名________ 考号_____________ 座号_______
班级________ 姓名________ 考号_____________ 座号_______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D.②③④
印度是世界粮食生产大国之一,水稻和小麦是其主要粮食作物。读下图完成下列8-9小题。
8.由图可知,印度小麦种植区主要分布在( )
A.德干高原和恒河中上游平原
B.恒河中下游平原和半岛沿海平原
C.气温较低的平原地区
D.年降水量多于1000毫米的地区
9. 关于中东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
A.是伊斯兰教、基督教、犹太教的发祥地
B.石油资源丰富
C.大部分地区气候干燥,限制各国农业发展的关键因素是水资源
243141550165D.联系亚洲、欧洲、大洋洲三大洲,是东西交通要道
读尼日利亚、埃塞俄比亚、安哥拉、肯尼亚非洲四国位置图,回答
10.近年来,肯尼亚凭借发展鲜花优越的地理条件,积极发展花卉业,已成为非洲最大的鲜花出口国。这里优越的地理条件是指( )
A.全年气温适宜,热量充足B.降水分布均匀,水源充足
C.全年高温多雨,土壤肥沃D.本国经济发达,市场广阔
11.关于四国发展经济的做法,错误的是( )
A.依靠本国丰富的矿产资源,发展民族工业
B.提高本国的科学技术水平
C.与发展中国家加强经济合作
D.因矿产资源丰富,只依靠出口矿产即可
243840514350某考察团从圣弗朗西斯科(旧金山)出发,沿直线横穿美国本土到达纽约。读下面沿考察路线所作的剖面示意图,回答下列小题。
12.下面叙述正确的是()
A. 考察团先在旧金山的影视基地——好莱坞游览了一天
B. 考察队员克服艰险,登上了世界上最高的山系——科迪勒拉山系
C. 进入广阔的平原后,他们来到了位于苏必利尔湖湖畔的芝加哥市
D. 在纽约港,队员们发现了一艘满载热带农产品归来的轮船
-181610312420读美国农业带分布图和澳大利亚农牧带分布图,回答下列题。
-41160702874645班级________ 姓名________ 考号_____________ 座号_______
班级________ 姓名________ 考号_____________ 座号_______
13.据图可知,美国和澳大利亚突出的共同特征是()
A. 都濒临大西洋 B. 农业分布呈专门化 C. 首都是全国最大的城市 D. 城市主要集中在内陆
14. 位于美国东北部阴影区为乳畜带,其发展的有利条件是()
A. 高温多雨的气候 B. 靠近“硅谷”,高新产业发达
C. 高原地形,草场广布 D. 人口稠密,市场需求大
15. 2021年1月17日,小何踏上为期18天的南极之旅。据图分析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登陆位于南极圈内的长城站
感觉光照强烈,需做好防晒
在长城站邂逅土著居民因纽特人
小何从火地岛乘船向北前往长
题号
1
2
3
4
5
6
7
8
9
答案
题号
10
11
12
13
14
15
答案
二、综合题
16.阅读图文资料,完成下列问题。(7分)
材料一: 亚洲运动会简称亚运会,是亚洲规模最大的综合性运动会,由亚洲奥林匹克理事会的成员国轮流主办,每四年举办一届,与奥林匹克运动会相间举行,第一届亚运会于1950年在印度新德里举办。图一为亚洲地形简图。
材料二: “我们亚洲,山是高昂的头,我们亚洲,河像热血流。”
这是1990年在北京举行的第十一届亚洲运动会的宣传曲。
-5854065-6017895材料三: 2018年雅加达亚运会闭幕式于北京时间9月2日20时在雅加达朋加诺体育场举行。举行完会旗交接仪式后,亚运会正式进入杭州时间。图二为亚洲气候分布图,图三为杭州市气候资料图。
-53340135890(1)印度位于亚洲 _______ 部,南临________ 洋。
(2)材料二中“河像热血流”,简要说出亚洲地势与河流流向的关系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杭州的气候类型是___________,2022年亚运会举办时间为9月份,根据图三判断该期间杭州的气候特点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新德里、北京、杭州三地气候的共同特征是____________,影响三地气候差异的因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7.世界各地区自然环境差异显著,人类活动各具特色。读图文资料,完成下列问题。(6分)
12001543180
1033145223520B
B
(1)写出欧洲西部和北美洲共同濒临的大洋___________。
(2)与欧洲西部相比,北美洲温带海洋性气候分布范围小,分析其主要原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分)
(3)棉花生长的适宜温度是25℃~30℃,开花、结铃、纤维发育要求在20℃以上,光照充足。18世纪中叶以来,棉纺织业在英国迅速崛起,但受自然条件的限制,棉花种植业并未得到快速发展,美国一直是英国棉花原料的供应地。
根据所学知识,分析限制英国棉花种植的气候条件。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请将欧洲西部进口中东石油的航海线补充完整:
波斯湾—B________海峡—阿拉伯海—红海—A_______—地中海—大西洋—欧洲西部
18.阅读图文资料,完成下列问题。(7分)
材料一:2019年11月10日,国家主席习近平乘专机离开北京,赴巴西出席在巴西利亚举行的金砖国家领导人第十一次会晤。?11月12日晚,国家主席习近平抵达巴西利亚。
104775238125 材料二:巴西和印度简图
(1)填出图中字母代表的地理事物名称:
河流:B E 城市:②
(2)亚马孙河流域分布着地球上面积最大的___________(植被),它被称为“地球之肺”,但2019年一场突如其来的大火使“地球之肺”遭到不同程度的破坏,又会对全球环境造成哪些危害?
(3)印度高科技产业发展迅速,特别是信息产业的崛起为印度经济的腾飞插上翅膀,其产业中心是 (填名称)(4)关于印度与巴西的叙述,正确的是( )
A.两国地形都以高原、山地为主
B.钢铁工业多分布在煤炭资源丰富地区
C.两国都以热带季风气候为主
D.两国居民都以白种人为主
19.对比法是学习区域地理的重要方法。下面是小明同学利用地图学习甲乙两国的过程,请帮助他完善下列学习内容。(5分)
(1)位置:两国都是临海国家,都被回归线穿过,其中跨寒温热三带的 (甲或乙)国。
-5461057785
(2)地形:两国地形分布都是分东中西三大地形区。其中甲国中部是① ,乙国东部是② 山脉。
(3)农业:甲国的自然条件非常适合养羊,被称为 ______________,其中乙国五大湖地区发展乳畜带的优势自然条件是 。
20.近些年,极地旅游日益受到追捧。下图为两极地区略图,表为南极地区科考站的海拔与纬度。读图表完成下列问题。
认真观察图,写出两项区分北极地区和南极地区的方法。
①____________;②______________。
(2)南极地区与北极地区相比,年平均气温更____,年降水量更______。
(3)我国暑假期间,梅梅计划到北极地区旅游,兰兰计划到南极地区旅游,梅梅和兰兰选择合理的是_______,理由是__________________。
(4)南极科考站中,看不到极昼极夜现象的是______站,自然条件最恶劣的是_____站。
(5)关于极地旅游有“大力提倡”与“严格限制”之争,你的观点是_____,理由是_______。