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省成都市蓉城名校联盟2020-2021学年高一下学期期末联考历史试题 Word版含答案

文档属性

名称 四川省成都市蓉城名校联盟2020-2021学年高一下学期期末联考历史试题 Word版含答案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2.5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民版
科目 历史
更新时间 2021-06-25 16:59:30

文档简介

蓉城名校联盟2020-202
1学年度下期高中2020级期末联考


考试时间90分钟,满分100分
一、选择题:本题共24小题。每小题2分,共48分。在每个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
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南北朝时期,《齐民要术》记述了谷、瓜、葵、葱等多种作物与绿肥作物的轮作复
种,称为“美田之法”;创建了“种子田”,进行良种繁育;粟的品种增至86个,
水稻品种为24个。这反映了当时中国
A.农业耕作技术的成熟B.发展精耕细作的小农经济
C.中央集权的体制优势D.农业经济已全面领先世界
2.明清时期社会广泛流传着“街头一席地,强似百亩田”“有儿坐盐店,强如做知县”
“要得富,久开铺”的等谚语。这折射出当时
A.资本主义开始萌芽B.政府放弃抑商政策
C.商品经济有所发展D.儒家思想地位动摇
3.图1是北宋苏颂所撰《图经本草》中的煎煮海盐制作图。此图可用于研究北宋当时
A.山水写意画绘画技巧B.手工业经济发展状况
C.经济结构的根本转变
D.小农经济的生产模式
4.洪武年间,诏“凡将马牛、军需铁货、铜钱、缎匹、绸绢、丝绵,私出外境货卖及
下海者,仗一百。挑担驼载之人,减一等。物货船只并入宫。”这一政策的实施是
基于
A.经济基础的特征B.工业革命的影响
C.统治者愚昧无知
D.造船技术的落后
5.甲午战后,西方列强利用中外合资、贷款等方式拿到承办权,如开平矿务局于1900
年被英国资本用“中外合资”的方式控制。材料旨在说明
A.清政府陷入严重财政危机B.洋务企业获得新生
C.帝国主义共同宰割旧中国D.民族工业发展艰难
6.据统计,1934年天津全市银储备从105.2百万减到43.6百万,25家钱庄在年底前宣
告倒闭,到1936年,京津两地钱庄更因日本在冀东的特殊贸易而破产。造成上述现象的主要原因是
A.北洋政府对民族工业打压B.世界性经济危机殃及中国
C.中国自然经济的顽强抵制D.日本全面侵华的不利形势
7.民国27年,范旭东《设厂经过》“年前川盐管理局鉴于制盐技术有待改良,曾有模范盐厂之设置,及战事发生不幸中辍,在当地灶同业,虽亦深知非加繁改良,必无
以自存……”据此可知
A.当地政府积极主动引进外资B.国际局势决定中国产业结构
C.日本侵华战争摧残民族工业D.民国时期出现经济持续增长
8.“华西坝”因英、美、加三国的五个基督教会于1904年在这里创办的华西协和大学
而得名,对成都近代社会发展产生深远影响。对上述历史现象解读合理的是
A.八国联军侵华开启了成都近代化进程
B.成都商品经济自身发展是城市化主因
C.成都近代化进程呈现城乡不平衡特性
D.成都近代化受西方列强殖民扩张影响
9.
20世纪20年代,哲学家罗素尚未与妻子离婚,就带着恋爱中的学生来到上海,上海
人开始以为是他的夫人,后来发现真相,罗素回应说西方婚姻自由,就有报道宣传
“外国人讲婚姻自由”。这反映了当时上海社会
A.婚姻自由B.开放包容C.全盘西化D.等级森严
10.到1957年底,全国铁路通车里程达到29
862公里,比1952年增加22%;全国公路
通车里程达到25万多公里,比1952年增加1倍。这可以用来佐证当时
A.社会主义改造成果丰硕B.经济五年计划卓有成效
C.市场经济体制初步形成D.统购统销政策有效配合
11.宣传画是反映时代特征的一种形式。图2是朱宣武于20世纪50年代末创作的《炼
钢炉前》。图2所描述的历史事件是
A.一五计划
B.改革开放C.人民公社化D.大跃进运动
12.
1984年我国粮食产量达到4
073亿公斤,人均393公斤,接近世界人均水平。乡镇企
业1987年产值达到4
764亿元,第一次超过农业总产值。这表明我国
A.农村实现全面脱贫B.城市改革深入推进
C.农村改革成效显著D.人民生活根本改善
13.
1985年1月25日,成都市政府正式批准由成都市农垦总公司、市饲料公司、中国银
行成都分行与泰国正大集团合资组建的成都凤凰正大合营有限公司成立。“成都凤凰正大合营有限公司”成立有利于成都
A.城乡一体化进程加快B.建立社会主义金融体系
C.改革开放的持续推进D.推动乡镇企业成功转型
14.
15世纪末16世纪初,西方航海家远洋航行能够实现得益于
A.蒸汽轮船的发明B.航海技术的提高
C.无线电报的发明D.钢铁时代的到来
15.新航路开辟后,随着“商业革命”的繁盛,欧洲贸易范围空前扩大,商品种类空前
增多。下列在这场“商业革命”中获利的国家是
A.土耳其B.意大利C.美国D.英国
16.
19世纪中期,美国第一届妇女权利大会将争取妇女选举权纳入女权运动的奋斗目标。
19世纪末,争取妇女选举权己成为美国妇女运动的主要宗旨。这表明美国
A.启蒙运动获得新发展B.资产阶级民主的虚伪
C.资产阶级革命的影响D.社会主义运动的成就
17.图3是画师朱儒贤根据西文报纸描述,以1900年巴黎世界博览会中使用的一种新能
源双层车作为市区观光游览车为原型,绘制的题为《观光火车》的作品。图中观光
车使用新能源可能是
A.蒸汽B.石油C.煤炭D.马匹
18.
19世纪末20世纪初,德国工业中心的上空长期为灰黄色的烟幕所笼罩,德累斯顿附
近穆格利兹河,因玻璃制造厂排放而变成了“红河”;哈茨地区的另一条河流因铅
氧化物的污染毒死了所有的鱼类。这些现象反映了工业革命
A.催生新兴工业部门B.促进社会化大生产
C.造成生态环境恶化D.推动世界市场形成
19.据美国图书馆协会估计,1929年到1933年,该馆新增的借书人大约在200万到300
万之间,而总的图书流通增长了将近50%。这一现象可能是由于
A.经济危机导致失业人数增加B.科技进步助推读书热潮形成
C.经济繁荣提升人民生活品质D.政府新政营造浓厚重学氛围
20.表1大萧条前后美国宏观经济数据(年均增长率:%)
注:a=1923-
1927数据:b=1928-1932数据:c=1933-1940数据。
表中数据变化说明美国
A.全面维护民众利益B.积极推行新经济
C.政府加强经济干预D.奉行新自由主义
21.二战后,德国住房套户比从1945年的0.57提高到2016年的1.02,人均住房面积达
46.5平。1970'--2O17年,德国名义房价指数仅上涨2.3倍、年均增速只有1.8%,同
期,英国、法国、美国分别上涨52.8、
16.1和12.5倍。这表明二战后的德国
A.实行政府主导型市场经济B.推行灵活务实经济政策
C.实行高度的统制经济政策D.照搬社会主义计划经济
22.列宁曾对美国人哈默说:"(苏俄)内战使一切陷于停顿。现在我们必须从头做起……
我们希望建立一种给外国人以工商业承租权的制度,来加速我们的经济发展。它将
为你们提供很好的机会。”上述材料表明苏俄新经济政策
A.改善了与资本主义国家关系B.背离社会主义发展方向
C.利用国家资本主义发展经济D.维护了工农联盟新政权
23.
20世纪二三十年代苏联社会面临发展和生存两大问题。通过打败法西斯,捍卫国家
主权和领土完整的方式解决了生存问题。为解决发展问题,苏联政府实施
A.工业化和农业集体化B.肃反运动
C.战时共产主义政策D.玉米运动
24.漫画能反映一定的社会现实。图4是题为《不敢相信自己的眼睛》的苏联漫画。导
致这一结果的根源是
A.戈尔巴乔夫改革失败B.西方推行“和平演变”
C.美苏长期争霸削弱实力
D.高度集中政治经济体制
二、非选择题:本题共3小题,共52分。
25.关注民生、重视民生、保障民生、改善民生,是政府的一项重要职能。阅读材料,
完成下列要求。(25分)
材料一
新中国成立时,当时全国存在大量失业人员,难民、灾民和孤老残幼;加上遭受了遍及16个省的特大洪灾,据粗略统计全国急需救济的群众达5
000万人,超过当时总人口1O%。
1950年,政务院发布了《救济失业工人的指示》,1951年,政务院颁布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保险条例》,条例具体规定了职工在疾病、伤残、死亡、生育以及年老时获得物质帮助的办法。1953年,政务院对《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保险条例》进行修订,进一步提高了保险待遇标准,扩大了劳动保险实施的范围,规范相关保险程序。直到1956年社会主义改造完成,我国社会救助体制初步建立,其内容包括灾害救济、贫困救济、生产自救、群众互助等,覆盖城镇失业人员、贫困地区人民、灾民以及农村“五保户”等。救助手段上采取区别对待的方法,对不同类型的人员给与不同救助,保障了人民的基本生活。
——《新中国社会救助制度发展历程、现状和展望》
材料二
面对社会救济制度存在的种种问题,1832年,英王下令成立“济贫行政与实施委员会”,负责对全国的济贫状况进行调查。1834年,英国议会根据调查委员会的报告,通过了新《济贫法》。该法彻底否定了户外救济方法,宣布停止向济贫院以外的穷人发放救济金,强迫他们重新回到习艺所去。英国贫民的悲惨境遇并没有得到改善,他们想要达到救助,就必须以丧失个人声誉、人身自由和政治权利为代价。因此,当时有些贫民宁可饿死,也不肯入院接受救济。然而,新《济贫法》创立了第一个全国性的行政机构―济贫委员会,将济贫由分散变为集中,克服了地方济贫管理腐败和不称职的局限,
为在全国范围内建立统一的社会救助制度奠定了基础。新《济贫法》使社会救助脱离了
其狭隘性而走上了国家化和社会化的道路,形成了以政府直接管理社会救助事业的传统,
并成为以后欧美各国社会救助制度的典范。
——杨思斌《英国社会救助制度变迁及启示》
(1)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分别分析新中国初期和近代英国的社会救助制度
出现的背景。(12分)
(2)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比较新中国初期社会救助制度与近代英国社会救
助制度的异同。(13分)
26.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12分)
材料
国家间的实力竞争本质上是现代化发展水平和道路、模式、发展战略的竞争。不同
的国家有着不同的经济现代化模式。他们的经济现代化发展水平、发展道路、发展阶段、
发展理论和对策、发展模式、发展趋势,以及社会经济制度,既有某些相似的轨迹,由
多姿多态各具特色,显示了世界经济生活中多样统一性的生动画面。
——据《当代世界六十年(1945---2OO5)》
依据材料,围绕“经济现代化”提出一个观点,并结合相关史实进行阐述。(要求:
观点明确,持论有据,逻辑严密,表达清晰。)
27.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15分)
材料
公共卫生是关系到一国或一个地区人民大众健康的公共事业。1840年鸦片战后,“公共卫生”逐渐进入人们的头脑意识中。1901年清政府迫于形势,在20世纪初开始改革,引入新政,初步设立了卫生行政管理机构,但当时卫生机构还不是一个独立的部门,归巡警部管辖。这是我国政府机关里第一次出现“卫生”一次,也是第一次出现专管公共卫生的机构。1906年,政府对中央机构进行调整,对卫生事务单独设立了卫生司,负责
“核办防疫、卫生、监察医药,设置医院”,下设三个科室:保健科、检疫科、方术科。1912年袁世凯执政后,卫生司隶属于内阁,主要负责传染病、地方病防治及其他公共卫生事项,车船检疫、医士药剂事务等,下设四个科室,分别管理各行业的卫生事宜。1928
年,南京国民政府在行政院中正式设立卫生部,管理全国卫生形成事务,并下设五司(总
务司、医政司、保健司、防疫司、统计司)、二所(中央卫生实验所、卫生行政人员培
训所)和一校(第一助产学校,专门针对孕妇接生和保健)。
——朱英《中国近代史十五讲》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概述我国近代公共卫生体系建设的特点。(9分)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简析我国近代公共卫生体系建设的意义。(6分)蓉城名校联盟2020~202
度下期高中2020级期末联考
历史参考答案及评分标准
题,每小题
5:
BCBAD
CDBB
4:
BCAD
分)
新中国初期:巩固政权恢复经济的现实需要;全国
失业人员、难民、灾民和孤老残幼需要救
然灾害影
权的本质要求。(每点2分,任意3点得6分
近代英国
命的推动;资产阶级代议制的建立和发展;原社会救助制度的弊端

贫富差距拉大;(每点2分,任意3点得6分)

政府主
法保障实施;制度化、规范化;全
内实施;影响深远,为其社会救助制度提
供借鉴。(每点
得6分)
异:新中国初期社会救助受益群众覆盖面广,内容全
段多样,保障了人民的基本生活
为单一;英国贫
抵制。(一点2分,任答2点得3分
济现代化模式确立与国情相
20世纪80年代末90年代初,随着两极格局的结束、信息时代到来,经济全球化加速,国际竞争激
国内经济体制改革遭遇阻力,进入关键期;1992年邓小平南方谈话解放思想。中共十四大明确提出我
济体制改革的目标是建
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建立现代企业制度,确立社会主义市场
济体制的基本框架
大提
有制经济是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解放
有制”崇拜。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逐步确立,进一步解放
化进程
高,人民生活水
提高,创
经济史上的奇迹;使中国经济与
界经济真正接轨,加快了中国现代化的进程
总之,经济现代化模式的选择与国情相
了国情的经济现代化模式有助于促进经济发展,社会

济现代化模
齐现代化的统一与多元等。(言
分)

起步晚,发展缓
被动到主动;机构设置不
隶属于
部到成为独立机构
地位不断提高;职能不断完备。(每点3分,任答3点9分。其他答案言之成理即可)
)(6分

卫生环境,控制传染病、地方病等:提高民众的健康水
代医疗
为以后
本题考查小农
耕细作特点。从材料“轮作复种,成为‘美田之法’”“‘种
进行良种繁
等可得出发展精耕细
农经济
2.C本题考査明清时期的商品经济发展。从材料“街头一席地,强似百亩田”“有儿坐盐店,强如做知

久开铺”可看出明清时期商品经济发展,故选C。资本主义
材料未体现,故不选
清时期商品经济发展冲击重农抑商政策,但不代表政府放弃重农抑商政策,故
选B。儒家思想地位动摇是是在新文化运动
本题考查
海盐制作过程
业范畴
4.A本题考察明清闭关锁国政策。明清政府实行闭关锁
足的特征,故选A
B、C、D不符合题意
本题考查阻碍中国近代民族
素。从材
权”等可看出民族工业发展艰难,故选
B本题考查
933年世界性经济危机对中国的影响。从材料“全市银储
减到43
万”“更因日本在冀东的特殊贸易而破产”可看
性经济危机殃及
致白银流失,故选B。从
题干时间1934年和1936年可排除选项A,日本全面侵华发生在1937年,不符合题意,可排除
料无关,故不选
7.C本题考查近代中国民族工业曲折发展。题干“民国27年”“战事发生不幸中辍”可得出1938
侵华战争摧残中国民族工业,故选
旭东是民族资产阶级,当地政府积极主
外资说法错
故B不选。抗战
民族工业萎
本题考查近代中国
相关知识点。中国
开始于洋务运动,故A
的主要原因是西方列强的侵略所致,故B不选。成都近代化进程呈现城乡不平衡特性与题干无关,故不选
C。西方列强殖民扩张客观上推进了中国近代化,故选
B本题考察近代
俗的变迁。从材料“罗素尚未与妻子离婚,就带着恋爱中的学生来
来发现真相”,新闻报道宣传“
婚姻
看出上海社会开放包容,故
仅从新
闻报道无法看出当时上海婚姻自由成为时尚
选。C项生活习俗全盘西化无法从材料得
不选
等级森严与题干无关,故不选
本题考查
划成就取得的根本原因。题干反映我国
划交通方面的成就
划卓有
成效是根本原因
义改造属于生产关系范畴,与题干无关,故A不选。市场经济体制初步
形成是在21世纪初,故C不选。D项统购统销政策有效配合是供应体制方面,不是根本原因,故不选
本题考査大跃进运动。从材料
纪50年代末《炼钢炉前》”可得出答案
本题考查农村经济体制改革。从材料“1984年我国粮食产量达到4073亿公斤,人均393公斤
接近世界人均水

87年产值达到4764亿元,第一次超过农业总产值。”可得出农村改革成
效显著,故选C。从题
判断,可排除A。农村实现全面脱贫是
0年。城市改革深入推进与题
本题考查对外开放
成都凤凰正
资企业,故
C。城乡一体化与题干无
A不选。社会主义金融体系建立
营有限公司不是乡镇
本题考査新航路开辟条
纪末
纪初西方航海家远洋航行能够实现得益于航海技术
提高,故选B。蒸汽轮船出现使第一次工业革命,无线电报的发明、钢铁时代的到来是第二次工业
本题考查“商业革命”。新航路开辟后,贸易
海转移到大西洋
英国位于大西
故选
B本题考查工业革命影
业革命改变职业结构
女从家庭中走
岗位实现经济独
同课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