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年级下册数学教案-3.2 解决问题的策略——画线段图苏教版

文档属性

名称 三年级下册数学教案-3.2 解决问题的策略——画线段图苏教版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20.5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苏教版
科目 数学
更新时间 2021-06-25 14:05:55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解决问题的策略——画线段图
教学目标:
1.会用线段图整理已知条件和问题,并能根据借助线段图分析数量关系,掌握解决与倍有关的两步计算的实际问题及相应的变式问题。
2.经历探究和交流解决问题的过程,感受解决问题的策略,学会通过画线段图分析数量关系,寻求解决问题的有效方法。
3.感受数学与日常生活的密切联系,进一步增强学生对学习数学的兴趣和信心,初步形成独立思考的习惯和探究问题的意识。
教学重点:用线段图辅助解决两步计算的实际问题。
教学难点:分析数量关系。
教学准备:课件
教学方法:探究法、讨论法、、教师导学法、学生自学法。
教学过程:
一、谈话引入
师生谈话引入课题。
【设计说明】数学教学应以生活为原型,数学教学的内容应体现学生的社会生活。这样把社会生活中的题材引入到数学课堂教学中,会让学生感到数学课堂的亲切,激起学习的兴趣。
二、新授探究,感受策略
课件出示教材第29页例2的教学情境图,引导学生认真观察。说说从中获得了哪些信息。
1.引导观察,感受策略
引导:怎样解决“买一套衣服要用多少元?”这一问题呢?今天我们还请来了一位数学小助手,它的名字叫线段图。我们可以借助线段图更加直观清楚地来分析题目中的数量关系。?(板书:画线段图)
2.作图
48元
裤子
?元
上衣
3.运用策略,探寻思路。
小组讨论:四人一组讨论,你能根据问题说出数量之间的关系吗?先算什么?再算什么?然后请学生表达。
【设计说明】学生的学习任务由个体化转化为个体化与合作化相结合,通过小组合作学习,能改变课堂氛围,更好地建构知识,使学生的合作意识和能力得到培养,从而减轻学生的负担,增强自信心,增加动手操作的机会,有利于教学的多边互动,进而有效地培养学生的主动探究能力和创新精神。
4.列式解答,体会方法。
①方法一:一套衣服的价格
=
一件上衣的价格
+
一条裤子的价格
48
x
3
=
144(元)
144
+
48
=
192(元)
②方法二:先算一套衣服一共有几个48,1+3=4;再算买一套衣服要用多少元,48×4=192(元)。
【设计说明】线段图能将题中的数量关系直观地呈现出来,所以在教学时,先让学生借助线段图说出与所求的问题相关的条件,以及条件与问题之间的关系,再联系题中给出的已知条件确定先算什么,再算什么,有利于学生在形成解题思路的同时体会其中蕴含的策略。
5.类比应用,明确策略
出示教材第二个问题,小组合作,四人一组讨论,完成记录单1。请学生汇报记录单
6.小组合作,四人一组完成记录单2。
活动目的:上面两题有什么相同,有什么不同?解答的过程呢?(学生讨论)
活动要求:讨论下面各项内容,如果相同请在后面画√,如果不相同则画×。
小结:(1)已知条件相同,问题不同。(2)都可以根据问题分析数量关系,确定先算什么。(3)题中的数量关系不同,解题的方法也不同。(4)上衣的价格不知道,都要先算买一件上衣多少元。
7.归纳总结
回顾解决问题的过程,归纳总结解决问题的策略。
(师板书:解决问题的策略)
三、训练巩固
1.完成教材第31页“想想做做”题目
四、谈学习收获
通过本课的学习,你有什么收获?
还有哪些疑问?
五、板书设计:
解决问题的策略——画线段图
48元
裤子
方法一:48
x
3
=
144(元)
方法二:1+3=4
144
+
48
=
192(元)
48×4=192(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