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课《回忆我的母亲》课件(共27张PPT)

文档属性

名称 第7课《回忆我的母亲》课件(共27张PPT)
格式 pptx
文件大小 2.8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21-06-26 09:29:25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朱德
回忆我的母亲
学习目标
感悟文中母亲勤劳俭朴、艰苦奋斗、识大体、顾大局的优秀品质。

体会本文朴实无华的语言特色

学习本文选取典型事例表现人物性格特征和思想品质的写法

理解文章中穿插的议论性语句的含义及作用。

回忆
我的母亲
悼念母亲
引出回忆
整日劳碌
聪明能干
任劳任怨
坚强刚毅
的母亲
的母亲
送子读书
给“我”慰勉
期望成功
支持革命
教给“我”与困难作斗争的经验
教给“我”生产知识和革命意识
寄其哀
述其功
颂其德
回忆母亲的一生
母亲对我的影响
表明全文感情基调的句子:“我很悲痛。”
“我爱我母亲。”
表明叙事线索的句子:
“特别是她勤劳一生。”
本文围绕母亲 “勤劳一生” 这一线索选材组材。以 时间 为纵向顺序,以 母亲的优秀品质 为横向顺序,纵横交叉,点面结合,
脉络清晰 ,有条不紊。
整体感知
文章从两大方面叙述了母亲的事件,请分别用一个词进行概括。
整日劳碌
聪明能干
任劳任怨
坚强刚毅
勤劳的母亲
革命的母亲
送子读书
给“我”慰勉
期望成功
支持革命
事例
母亲的优秀品质
母亲是个好劳动,整日劳碌着,没有打骂过我们,和家人相处都很和睦
勤劳简朴 任劳任怨 宽厚仁慈
遭遇退佃搬家和天灾,母亲没有灰心,她对穷苦农民的同情和对为富不仁者的反感却更强烈了
坚强不屈 有朴素的阶级意识
节衣缩食,借钱供我读书
有远见,力图摆脱贫困和压迫
支持和慰勉我参加革命
深明大义
离开土地就不舒服
热爱劳动
独立支持一家人的生活
勤俭持家 深明大义
过着勤苦的农妇生活
深明大义 热爱劳动
事例
时间
母亲是个好劳动,整日劳碌着,没有打骂过我们,和家人相处都很和睦
我小时候
遭遇退佃搬家和天灾,母亲没有灰心,她对穷苦农民的同情和对为富不仁者的反感却更强烈了
1895~1900
年前后
节衣缩食,借钱供我读书
1905年
支持和慰勉我参加革命
1908年
离开土地就不舒服
1919年
独立支持一家人的生活
大革命时期
过着勤苦的农妇生活
抗战以后
你认为文章的选材好在哪里?
语言赏析
你对文章中的哪些句子印象深刻?
试着复述出来并进行赏析。
①得到母亲去世的消息,我很悲痛。我爱我母亲,特别是她勤劳一生,很多事情是值得我永远回忆的。
首先交代写作缘由和自己的心情, 然后用“我爱我母亲”奠定文章的感情基调,表达对母亲真挚的敬爱之情,最后用“勤劳一生”点明全文叙事线索。
朴素的文字里深藏着朱德因母亲去世的悲痛,和对母亲无限的怀念。
②母亲知道我所做的事业,她期望着中国民族解放的成功。她知道我们党的困难,依然在家里过着勤苦的农妇生活。
朴素的语言,表现了母亲识大体、耐大劳的高贵品德和儿子对母亲的敬佩、感激之情
③但我献身于民族抗战事业,竟未能报答母亲的希望。
一个“竟”字,含义深刻,既寄寓了作者把民族、人民、党的事业摆在首位的崇高品质,又寄托了对 母亲的无限哀思、深情怀念与终生遗憾(表达无尽的遗憾)。
④母亲这样地整日劳碌着。
这一句承接上文,“整日”是对上文母亲劳作现象的概括,说明母亲从早到晚没有空闲,每日如此,没有一点例外。这句话可看出作者对母亲是敬重而心疼的。
⑤母亲生我前一分钟还在灶上煮饭。
“一分钟”,母亲连如此短的休息时间也没有,突出母亲的辛劳之巨,而“生我前”更表现出了母亲为人母之艰辛。两个限定词不仅将母亲的辛苦表露无遗,同时还表露出作者对“子欲养而亲不待”的深刻遗憾。
⑥母亲是一个平凡的人,她只是中国千百万劳动人民中的一员,但是,正是这千百万人创造了和创造着中国的历史。
“创造了”是说明过去的历史是由人民创造的,“创造着”是表明现在的历史仍由人民创造
⑦母亲现在离我而去了,我将永不能再见她一面了,这个哀痛是无法补救的。
⑧这是我能做到的,一定能做到的。
这两句话用“能”“一定能”表达自己无比坚定的信心,收束有力。如果并成一句,“一定”不够突出,不足以表达自己的信心。
深入探究
作者在记叙事情的同时,穿插了精当的议论。找出文章当中议论性的语句,用铅笔划下来。联系上下文,理解它们的含义并体会其作用。
★夹叙夹议,赞母亲之坚强
母亲一共生了十三个女。因为家境贫穷,无法全部养活,只留下了八个,以后再生下的被迫溺死了。这在母亲心里是多么惨痛悲哀和无可奈何的事情啊!母亲把八个孩子一手养大成人。
“这在母亲心里是多么惨痛悲哀和无可奈何的事情啊!”一句议论兼抒情,表现了“我”对母亲所遭遇不幸的同情。母亲承受了这样的丧子之痛,却能够坚强地撑起这个家,值得赞许
★精当议论,赞母亲之勤劳
母亲是个好劳动。从我能记忆时起,总是天不亮就起床。全家二十多口人,妇女们轮班煮饭,轮到就煮一年。母亲把饭煮了,还要种田,种菜,喂猪,养蚕,纺棉花。因为她身体高大结实,还能挑水挑粪。
一个“好”字是对母亲辛勤劳动的最好评价。凡是需要做的事,似乎没有母亲不能做的。一个“好”字饱含了作者对母亲的无限赞美与崇敬之情
★篇末抒情议论,点明全文主旨
母亲现在离我而去了我将永不能再见她一面了。这个哀痛是无法补救的。母亲是一个平凡的人,她只是中国千百万劳动人民中的一员,但是,正是这千百万人创造了和创造着中国的历史。
这里“永不能”强烈地表达了作者对母亲的无限怀念之情,也与开头段的“永远”一词相照应。哀痛”“无法补救”又强调了母亲对于“我的特殊意义。后一句把对母亲的热爱之情升华到了对全体劳动人民的赞美,既点明了文章主旨又拓展了文章的主题。
谢谢聆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