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山东省烟台市中考历史真题试卷(word版,含答案)

文档属性

名称 2021年山东省烟台市中考历史真题试卷(word版,含答案)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656.8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历史
更新时间 2021-06-28 08:02:55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山东省烟台市2021届中考历史试卷
学校:___________姓名:___________班级:___________考号:___________
一、单选题
1.距今约20万年,直立人经过演化发展到更高一级的人类,即早期智人。下列哪处遗址能为研究这演化进程提供“内涵最丰富材料最齐全”的手史料(
)
A.
元谋人遗址
B.
半坡遗址
C.
北京人遗址
D.
河姆渡遗址
2.(中国政治制度论纲中说:“从武王开始,经过周公司成王的时候,先后封邦建国把周王的子弟、姻亲属、功臣勋将成为大太小小的诸侯。材料反映的是中国古代哪一治制度(
)
A.
禅让制
B.
分封制
C.
皇帝制
D.
郡县制
3.美国知名中国事务观察家彼得·沃克发现西方的价值观本身就呈现出二元对立的特点,要么好,要么坏;要么赢,要么输。他意识到自己更倾向于东方的价值观,并且成为老子的忠实粉丝。据此可知,其最认可的“东方的价值观"是(
)
A.
道家思想
B.
儒家思想
C.
墨家思想
D.
法家思想
4.边蜀原认为:秦始皇扫平六国统一天下是必然的,因为泰国打下了统一天下的基础。秦国代表了当时的先进生产力,农业生发达……的织好量强大的最合理的军团,据此可知,“秦始皇扫平六国统一天下”得益于(
)
A.
管仲改革
B.
商鞅变法
C.
独尊儒术
D.
北魏孝文帝改革
5.在中国古代社会发展中存在一个“唐宋变革期”。在唐宋时期,古代社会在政治、经济、文化诸方面发生着全方位的变化,这种变化的转折点在唐朝。下列史实可用于实证该现点的是(
)
A.
科举制正式确立
B.
曲辕犁的发明
C.
景德镇成为瓷都
D.
元曲空前发达
6.大约一千年前,当货币还处于铸币支付时代时,中国就最早发国非开始使用纸币。如今,中国将再次成为推动货币改革的力量。在欧洲探讨是否应引人数学货币时.北京已经为数字人民币的推出铺平了道路。材料中的“纸币”发明于(
)
A.
唐代
B.
北宋
C.
南宋
D.
元代
7.下图是明代-部居于世界领先水平的科技巨著。该著作的作者是(
)
A.
贾思勰
B.
李时珍
C.
徐光启
D.
宋应星
8.南京静海寺,明成祖朱棣为褒奖郑和下西洋之功而建。寺名取意四海平静,天下太平。然而在1842年,清王朝代表被迫和英国侵略者在这里议定了中国近代史上第一个不平等条约。材料中
“不平等条约"指的是(
)
A.
《南京条约》
B.
《北京条约》
C.
《马关条约》
D.
《辛丑条约》
9.辛亥革命……开创了完全意义上的近代民族民主革命打开了中国进步闸门,传播了民主共和理念,极大推动了中华民族思想解放.以巨大的震撼力和影响力推动了中国社会变革。这是因为辛亥革命(
)
A.
引进了西方科技
B.
推翻了清王朝反动统治
C.
形成了三民主义
D.
改变了中国的社会性质
10.构建时空坐标是提升学生时空观念的有效途径之一。下图是《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开始)这一单元的时空坐标。其中①代表的历史事件是(
)
A.
护国战争
B.
新文化运动
C.
五四运动
D.
北伐战争
11.下表为烟台某初中“胶东红色文化”学习小组开展研究性学习时整理的资料(部分)。
时间
创建的主要抗日救亡团体
1937年8月
蓬莱战地服务团
1937年秋
烟台抗日救亡歌咏队
1938年1月
招远西北乡青年抗日救国团
据此推测,其研究的主题是胶东(
)
A.
中共党组织的创建
B.
国民大革命如火如荼
C.
抗日根据地的建立
D.
抗日救亡热潮的掀起
12.习近平总书记指出:“百万雄师过大江能够气吞万里如虎,根本原因是我们党同人民--条心、军民团结如一人。”其强调了哪一战役胜利的原因(
)
A.
辽沈战役
B.
平津战役
C.
淮海战役
D.
渡江战役
13.新中国诞生后,以美国为首的西方强国打着“联合国军”旗号,前来干预东亚事务,前锋直抵鸭绿江畔,企图扼杀中国革命。为粉碎美国的阴谋,中国(
)
A.
建立抗日民族统一战线
B.
抗美援朝,保家卫国
C.
实行独立自主和平外交
D.
组建了第二炮兵部队
14.1901年和2021年都是辛丑年,但中国已不是原来的中国!2021年当地时间3月18日,杨洁篪、王毅在中美高层战略对话开场白中阐明中方有关立场:美国没有资格居高临下同中国说话……要求一美方彻底放弃干涉中国内政的霸道行径。据此可知,中国(
)
A.
开始成为独立自主的国家
B.
提出“求同存异”方针
C.
倡导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
D.
坚持和平共处五项原则
15.“共和国勋章”是中国最高荣誉勋章。下图是其中的一位英雄模范。他是(
)
A.
袁隆平
B.
钱学森
C.
邓稼先
D.
屠呦呦
16.两河流域形成的苏美尔文明,是迄今为止最早的文明,距今6000年前就开始建立,但是后来建立的巴比伦成了两河文明的代表。下列成果属于“两河文明”的是(
)
A.
B.
C.
D.
17.孝德天皇即位后,定年号为大化,颁布改新诏书,吸收中国唐朝政治经济制度,实行改革。这一“改革”(
)
A.
确立土地私有制
B.
使日本成为中央集权制封建国家
C.
提倡“文明开化”
D.
使日本进入近700年幕府统治时期
18.下图是章西女王誓言。
该史料可用于研究(
)
A.
美国独立战争
B.
拉美独立运动
C.
印度民族大起义
D.
非洲民族独立运动
19.从巴黎和会到华盛顿会议,各大国都是带着各自的计划来到谈判桌前的,经过激烈的交锋和妥协让步,它们又不得不部分放弃自己的计划,接受这两次会议对世界新秩序的整体安排。“这两次会议”(
)
A.
被英、法、美等大国所操纵
B.
维护了中国的主权与独立
C.
形成两极对峙的世界格局
D.
为世界持久和平奠定基础
20.马克思曾预言,觉悟工人阶级会以某种方式夺取政权,然后建立一个全新的社会国家。将马克思的预言变成现实的是(
)
A.
法国大革命
B.
1861年改革
C.
巴黎公社
D.
十月革命
21.1920年底,俄国国内战争基本结束的情况下,战时共产主义政策不但没有收缩,却反而被加强.结果导致了严重的经济和政治危机。为此,苏维埃政府开始实施(
)
A.
新经济政策
B.
国家工业化
C.
农业集体化
D.
苏联模式
22.2021年3月,美国总统拜登宣布了一项高达2.3万亿美元的基础设施计划,并承诺这项计划将取得与“罗斯福新政”同样的成就。该计划与“罗斯福新政”哪一措施有相似之处(
)
A.
整顿金融体系
B.
推行“以工代赈”
C.
调整农业政策
D.
建立社会保障制度
23.这一事件不仅宣告了希特勒闪电战战无不胜神话的破灭,也鼓舞了全世界人民反法西斯的决心。“这一事件”指的是(
)
A.
莫斯科保卫战
B.
日本偷袭珍珠港
C.
斯大林格勒保卫战
D.
诺曼底登陆成功
24.从国家层面来看.美国综合国力和核武器的优势,使美国确立了“领导世界”的国际战略,并首先采取对苏联强硬的政策。据此可知,美国“采取对苏联强硬的政策”的主要原因是(
)
A.
为了维护世界和平
B.
社会制度的差异
C.
经济军事实力强大
D.
全面冷战的开始
25.下图是西欧、美国在世界工业生产中的比重变化图。
对其解读最准确的是(
)
A.
欧洲一体化推动了西欧经济的繁荣
B.
西欧国家组成了欧洲联盟
C.
美国出现以信息化为特征的“新经济”
D.
美国丧失了世界霸主地位
二、材料题
26.无论是弱小还是强大,,无论是顺境还是逆境,中国共产党都矢志不渝,团结带领中国人民以“敢教日月换新天"的豪情壮志、无畏彻底的革命精神,攻克了一个又一个难关,创造了一个又一个彪炳史册的人同奇迹。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红船开辟了中国革命的新航道,点燃了中国革命的星星之火,指明了中国革命的正确前进方向。成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指路明灯。“红船精神”由此诞生。习近平同志指出:开天辟地,敢为人先的首创精神,坚定理想、百折不挠的奋斗精神,立党为公、忠诚为民的奉献精神,是中国革命精神之源也是“红船精神的深刻内涵。”
嘉兴南湖红船
——自李永胜《“红船精神”的历史价值与现实意义》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红船精神”源于哪重大历史事件,并分析该事件的历史意义。
材料二
中国共产党丛这条红船杨帆起航,就始终代表着中国先进生产力的发展要求,代表着中国先进文化产共方向,代表着最广大人民的报本利造,始终走在时代前列,勇当舵手,引领航向,带领人民从这里走向井冈山,走向长征、走向延安,走向西柏坡,由一个领导人民在取政权而奋斗的党,成为一个领导人民掌握政权并长期执政的党。
——摘编自李永胜《“红船精神””的历史价值与现实意义》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从“走向井冈山”“走向长征”“走向延安”“走向西柏坡”中的任选两个走向。指出我们党工作重心、革命中心的转移
材料三
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标志着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进程中一个新阶段的开始。中国共产党在越过不断变化的“急流险滩”时,“惊涛骇浪”也跟着一波接有一波。一个获得独立解放的新生政权,如何应对困难和挑战,恢复国民经济并走上工业化道路,以满足人民群众的物质生活需求,这对当时的中国共产党来说是一个重大实践难题。
——摘编自赵明豪《从小红船到巍巍巨轮:中国共产党百年奋斗的时代历程》
(3)根据材科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中国共产党为破解“重大实践难题”在经济方面进行的成功探索。
材料四
1978年12月召开的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标志着党和国家实现历史性大转折,从此中国进入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时期。新时期如何走好自己的路呢?邓小平鲜明指出。“现在我们还是把毛泽东问志已经提出但是没有做的事情做起来中,在,把他反对错了的改正过来……当然,我们也有发展,而且还要继续发展。”就是在“继续发展”中,在解决各种问题过程中,共产党提出了“走自己的道路,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的科学命题。在改革开放的伟大实践中,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逐渐形成。
——摘编自沈传亮《中国共产党为什么“能”》
(4)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时期”在经济体制改革方面取得的主要成就,并列举三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中居于指导思想地位的理论成果。
27.多样文明相互交融、和谐共存是构建和谐世界的基础和前提。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丝绸之路从亚洲腹地、黄河文明的古老土地上起步,汇集了北方草原骑马民族、江河流域定居农业民族两大不同类型的文化,又辐射向外,将世界几大古老文化圈,即尼罗河的古埃及文明,地中海、爱琴海的古希腊文化,两河流域的美索不达米亚文明,印度、恒河流域的古代印度文化,阿姆河、锡尔河流域的中亚文明等联系了起来,成为它们之间的纽带,并挽系着它们结成一张广布世界的文化网,搭起一个历史演进的大舞台。
——摘编自纪宗安《丝绸之路与中西经济文化交流》
(1)丝绸之路“起步”的标志性事件是什么?根据材料概括丝绸之路的作用。
材料二
就文明发展程度而言,在6-11世纪之间,西方世界一直生活在君士坦丁堡和麦加的阴影之中。我们一般比较关注欧洲文明,特别是西欧文明。但我们还是应该充分认识到拜占庭和伊斯兰文明所取得成就的价值。一方面由于它们自身的成就,另一方面由于它们对西欧社会发展所产生的直接的和间接的影响,这二种文明都很值得我们注意。
——摘编自百度文库《中世纪欧洲文明》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将下面的表格填写完整。
文明
成就及其价值
自身成就
对西欧的影响
拜占庭文明
①《_______法典》
《罗马民法大全》奠定了欧洲民法的基础。
创造了独具特色的拜占庭文化。
保存了大量的②______
罗马古籍,为后来西欧的文艺复兴提供了丰富的精神营养。
伊斯兰文明
《医学集成》《医典》
长期被欧洲医学界奉为经典。
改造古印度人计数法,形成
“③_____________”
把中国的④______________
、指南针、火药等重大发明和印度的棉花、食糖等传入欧洲。
材料三
世界古代、近代文明发展示意图
(3)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哪些因素推动了“区域文明”向“全球文明”的过渡并以英国(或美国)为例说明“全球文明”在“政治文明”和“物质文明”两个方面的具体表现
材料四
当今世界已经成为你中有我、我中有你、命运与共、体戚相关的命运共同体,国际力量对比在此消彼长中朝着相对均衡的方向发展,文化在综合国力竞争中的地位越来越突出。个别国家的“背约”“退群”“筑墙”,并不能扭转国际经济社会文化联系日益频繁和密切的现实,并不能造于全世界人民对“和平、发展、合作、共赢”的共同理想追求。割裂与国际社会的交流合作,只会削弱自身的“教实力”。
——编自邵长军《坚定文化自信四个维度》
(4)根据材科并结人所学如识、概据当今世界的主要特征,并谈谈以上四则材料对你的启迪。
28.著名学者张维为认为,为什么西方老是读不懂中国,从根本上讲,是意识形态的偏见和欧洲中心论的视角,使西方无法理解一个在数千年没有中断的伟大文明基础上形成的现代国家。以下材料均摘编自其文章《中国,一个“文明型国家”的崛起》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所谓“民族国家”,在西方政治话语中几乎就等同于“现代国家”。18~19世纪期间,民族主义作为一种政治运动在欧洲兴起,“民族国家”亦随之兴起。欧洲最早形成的“民族国家”可以说是法国。在亚洲,日本通过明治维新,也形成了“民族国家”,加入欧洲列强,并在1894~1895年的甲午战争中击败了作为传统国家的中国。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法国最早形成“民族国家”的原因,并指出日本明治维新的局限。
材料二
1895年甲午战争的惨败,给中国人民带来前所未有的耻辱……中国面临的不是强与弱,而是更严峻的存与亡的问题了。朝野上下发出了“保国保种”的呼声。严复翻译的《天演论》又进一步道出了“物竞天择,适者生存”的观点。梁启超于1902年首先提出了“中华民族”的概念:中华民族是我国境内所有民族从千百年历史演变中形成的、大融合的结果。汉、满、蒙、回、藏等民族融为一家,形成了多元混合的统一大民族。后来孙中山等革命派也接受了梁启超关于“中华民族”的观点。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梁启超提出“中华民族”概念的时代背景,并分析其积极意义。
材料三
中国既是古老文明,也建成了现代国家,两者的长处结合在一起,这就是今天的中国。所以我用的是“文明型国家”。文明型国家具有超强的历史和文化底蕴,不会跟看别人亦步亦趋,不会照搬西方或者其他任何模式,它会沿着自己特有的轨迹和逻辑继续演变和发展。这种“文明型国家”的政治和经济模式在很多方面过去与别人不一样,现在也与众不同,今后也还是自成体系。
(3)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战国时期哪一繁荣局面为中国古代文化的发展奠定了基础,并列举两例新中国“与众不同”的民主政治制度。
参考答案
1.答案:C
解析:
2.答案:B
解析:
3.答案:A
解析:
4.答案:B
解析:
5.答案:B
解析:
6.答案:B
解析:
7.答案:D
解析:
8.答案:A
解析:
9.答案:B
解析:
10.答案:B
解析:
11.答案:D
解析:
12.答案:D
解析:
13.答案:B
解析:
14.答案:D
解析:
15.答案:A
解析:
16.答案:B
解析:
17.答案:B
解析:
18.答案:C
解析:
19.答案:A
解析:
20.答案:D
解析:
21.答案:A
解析:
22.答案:B
解析:
23.答案:A
解析:
24.答案:B
解析:
25.答案:A
解析:
26.答案:(1)中共一大;中共一大是中国历史上开天辟地的大事,自从有了中国共产党,中国革命面貌焕然一新。
(2)“走向井冈山”说明党的工作重心由城市转向农村。革命中心由城市罢工起义转向农村发动土地革命。“走向延安”是指革命中心由江西瑞金转向陕北。由国民党斗争转向抗日。
“走向西柏坡”是由农村转向城市。由民主革命转向新中国的建设。
(3)一五计划和三大改造。
(4)成就: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城市经济体制改革和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理论成果: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思想,科学发展观和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
解析:
27.答案:(1)张骞通西域;是古代东西方往来的大动脉,对于中国同其他国家和地区的贸易与文化交流,起到了极大的促进作用。
(2)①《查士丁尼法典》;②希腊;③阿拉伯文字;④造纸术。
(3)新航路开辟,资本主义制度的建立和扩展,工业革命的开展。政治文明:君主立宪制或民主共和制度;物质文明:工业革命。
(4)经济全球化的趋势不断加强。世界各地之间的联系是越来越密切的,逐渐联系成为一个整体。
解析:
28.答案:(1)原因:战争对法国民族意识的激发;资本主义的发展,国内统一市场的形成;民族语言的形成。局限:保留了大量旧制度的残余,军国主义色彩浓厚,导致日本后来走上了军国主义道路。
(2)背景:甲午中日战争战败,民族危机深重;民族资本主义经济发展,民族资产阶级力量壮大;维新思想的传播。意义:推动了民族意识的觉醒,有利于民族自信心的提升,促进了民族交融和中华民族的形成。
(3)局面:百家争鸣。民主政治制度: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民族区域自治制度。
解析:
同课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