必修上 第24课
全民族浴血奋战与抗日战争的胜利
内 容
军事上的抗战
政治上的抗战
精神上的抗战
镇远舰铁锚 (第一组同学搜集)
军事上的抗战
——御民族之侮
军事上的抗战
中国人民抗日战争示意图
第二次世界大战主要战场示意图
(第二组同学搜集)
军事上的抗战
1937年
1938年
1940年
1941年
1945年
1942年
1943年
请同学结合空间图,填写时间轴上对应的事件,并完成表格。
军事上的抗战
战场
战役
时间、地点
概况
意义(影响)
正面战场
淞沪会战
1937年8月——11月、上海
毙伤日军四万余人,最后,日本占领
会战
1937年9月——11月、太原
取得 大捷。11月初,太原失守。
其中的忻口会战是抗战初期华北战场规模最大 、战斗最激烈的一次战役。
徐州会战
1938年1月——5月、徐州
指挥,取得台儿庄大捷。
武汉会战
1938年6月——10月、武汉
毙伤日军近四万人, 沦陷。
第三次长沙会战
1941年12月、
长沙
中共军队重兵防御,拼死抵抗,歼灭大批日军。
敌后战场
百团大战
1940年下半年年,华北
摧毁大量敌人 ,缴获大批枪炮、物资。
请同学结合空间图,填写时间轴上对应的事件,并完成表格。
军事上的抗战
材料一 抗日战争中,国共两党的分工,就目前和一般条件说来,国民党担任正面的正规战,共产党担任敌后游击战,是必须的、恰当的,是互相需要、互相配合、互相协助的。
——《毛泽东选集》
材料二 我与邻近的游击队打交道,短短五年时间,我见证了游击队在日本人暴力统治下一步步成长为组织严密、训练有素的爱国组织……上海、南京和杭州之间六百里的三角地带,由铁路和公路连接,日军高级司令部估计,这里大约活跃着50000名游击队员。他们不断破坏日占区交通,小到在公路上安置能刺破轮胎的小铁噱头,大到将整列火车炸翻在地,这充分地展现了游击战的创造性和技术性。
——(美)葛烈腾《天堂之下》
(第三组同学搜集)
问题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比较正面战场和敌后战场的异同。
军事上的抗战
战场
正面战场
敌后战场
区别
领导阶级
以蒋介石集团为代表的大地主大资产阶级
以中国共产党为代表的无产阶级
阶级利益
代表大地主大资产阶级的利益
代表中华民族的根本利益
战场范围
国民党统治区
敌后抗日根据地
抗战路线
单纯依靠政府和军队的片面抗战路线
依靠人民的全面抗战路线
作战方式
以阵地防御战为主的正规战
独立自主的游击战
战略地位
在战略防御阶段起主导作用,是抗战的主战场
抗战初期,配合正面战场;抗战后期,成为抗战的主战场
联系
两个战场是互相依存、互相协同、互相配合的关系,都是全民族抗战的重要组成部分,都为中华民族的抗战胜利作出了重要贡献
两个战场的异同
军事上的抗战
问题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两个战场的关系。
问题3: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两个战场的作用。
军事上的抗战
材料三 如果中国屈服,会有多少日军脱身出来?那些军队会干什么呢?会占领澳大利亚、占领印度,会像摘熟
梅子一样轻而易举地占领中东……那将是日本和纳粹的大规模钳形攻势,在近东某处会合,完全切断俄国同外界的联
系,瓜分埃及,切断经过地中海的所有的交通线。
——(美)罗斯福
如果日本进军西印度洋,必然会导致我方在中东的阵地全部崩溃,能防止上述现象出现的只有中国。
——(英)丘吉尔
只有当日本侵略者的手脚被捆住的时候,我们才能在德国侵略者一旦进攻我国的时候避免两线作战。
——(苏)斯大林
材料四
——摘自《世界近现代史参考资料》 (第四组同学搜集)
问题4: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中国战场是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东方主战场。
中国
美国
英国
伤残
死亡
直接经济损失
间接经济损失
死亡
死亡
3500万人
2000万人
620亿美元
5000亿美元
40.5万人
37.5万人
政治上的抗战
——思民族之向
政治上的抗战
材料五
皖南事变让共产党人认识到在抗日民族统一战线中仍存在复杂的阶级斗争。所以“现在的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政策,既不是一切联合否认斗争,又不是一切斗争否认联合,而是综合联合和斗争两方面的政策”。
——杨旸《皖南事变对新四军统战工作的影响》
(第五组同学搜集)
问题5: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为“综合联合和斗争两方面的政策“,中共做了哪些努力?
材料六
政治上的抗战
材料七 中国是有缺点的,而且是很大的缺点,这种缺点,一言以蔽之,就是缺乏民主。中国人民非常需要民主,因为只有民主,抗战才有力量,中国内部关系与对外关系,才能走上正轨,才能取得抗战的胜利,才能建设一个好的国家。
——中共中央文献研究室《毛泽东文集》
材料八 民主政权建设,是抗日根据地建设首要的、根本的任务。中国共产党提出,根据地政权是共产党领导的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性质的政权,是一切赞成抗日又赞成民主的人们的政权,是几个革命阶级联合起来对于汉奸和反动派的民主专政。边区(省)、县参议会既是民意机关,也是立法机关……抗日民主政府在工作人员分配上实行“三三制”原则。这样做,可以容纳各方面的代表,团结一切赞成抗日又赞成民主的各阶级、阶层。抗日民主政权普遍采取民主集中制,各级抗日民主政权机构的领导人都经过人民选举产生。
——中共中央党史研究室编著《中国共产党的九十年》
材料九 凡见到过八路军的都不会怀疑他们,他们所以能以缴获的武器或简陋的武器坚持作战,就是因为他们与人民站在一起。
——福尔曼《来自红色中国的报告》
(第六组同学搜集)
问题6: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中国“很大的缺点”是什么?
问题7: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为实现“只要民主,抗战才有力量”,中共做了哪些努力?这些努力有什么意义?
问题8:如何理解中国共产党是抗日战争的中流砥柱。
精神上的抗战
——塑民族之魂
精神上的抗战
材料十
材料十一
勇敢的中国人民抗击日本的侵略,歼灭了无数日军,摧毁了大量的日本军用物资。援助中国进行的英勇抗战并最终发起反击是非常必要的,因为中国的抗战是最终战胜日本的重要因素。
——(美)罗斯福《炉边谈话》
(第一组同学搜集)
问题9: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抗日战争胜利的伟大历史意义。
中国战区日本投降签字仪式
精神上的抗战
材料十二 我常与日机在空中作战。打仗就有牺牲,说不定哪一天,我的飞机被日机击落,如果真的出现了那种事情,你们不要悲伤,也不要难过。我是为国家和广大百姓而死,死得有价值。如果我牺牲了,切望父母节哀,也希望哥哥、姐姐、弟弟、妹妹继续投身抗日,直到把日军侵略者赶出中国。
——中国空军烈士陈怀民生前日记
材料十三 一位叫李国芷的女兵,毅然脱下旗袍,抹去脂粉,投身到抗战中,她在后方的伤兵收容所为伤兵们设立俱乐部、组织春游、办壁报,陪他们说话,为他们换药喂食、整理内务、缝缝补补……这些点滴细节的描述为残酷的战争场面增添了温馨融和的生活画面,读来使人动容,亦是展现抗战大后方生活情况的生动史料。
——张玲、易添麟《103个湖南老兵的抗战记忆——记湖南图书馆抗战老兵口述项目》
材料十四 华北地区中共每个士兵都有自己的“堡垒户”。所谓“堡垒户”是指那些可以舍生忘死掩护八路军的普通百姓人家。
——《听堡垒户讲那些的日子》
(第二组同学搜集)
问题10:根据以上材料,谈谈你理解的抗战精神。
课后作业
材料 远征军将士入缅,抱定了“出国远征,宁肯战死沙场,也不能丢中国人的脸”的决心。戴安澜将军在致夫人王荷馨的信中写道:“现在孤军奋斗,决以全部牺牲以报国家养育,为国家战死,事极光荣。”因此,远征军入缅后,日军即深刻感受到“其战斗意志始终旺盛……直至最后仍固守阵地拼死抵抗……确实十分英勇。”
——王文成《滇西抗战的历史地位及其当代意义——
纪念滇西抗战暨中国远征军入缅对日作战60周年》
从材料中提炼一个启示,并结合所学的中国近现代史知识予以说明。(要求:观点明确,史论结合,言之成理。)
谢 谢
吉林省实验中学 王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