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年级下册数学教案-3.3 “两位数乘两位数”整理复习 苏教版

文档属性

名称 四年级下册数学教案-3.3 “两位数乘两位数”整理复习 苏教版
格式 doc
文件大小 28.0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苏教版
科目 数学
更新时间 2021-06-25 17:50:04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两位数乘两位数”整理复习
教学目标  
1、通过整理与复习,回顾两位数或几百几十数乘一位数、两位数乘整十或整百数的口算及两位数乘两位数笔算的方法,加深对两位数乘两位数笔算算理的理解。 
2、能熟练地进行两位数或几百几十数乘一位数、两位数乘整十或整百数的口算和两位数乘两位数的笔算,以及相应的估算。
3、会利用所学的两位数乘两位数的方法,解决连乘、连除的生活问题,提高解决生活问题的能力。
教学重点:构建有条理的“两位数乘两位数”的知识体系,沟通口算笔算之间的算理联系,并灵活解决计算和生活实际问题。
教学难点:理解口算笔算之间的算理联系,灵活解决生活实际问题。  
一、口算乘法
两位数乘一位数乘(进位):15×3 16×6 24×4 47×2
几百几十乘一位数:150×3 230×4 180×5 260×3
两位数乘整十数:12×40 19×30 28×40 50×16
两位数乘整百数:20×300 14×200 17×400 60×900
小结:口算乘法,从高位开始,依次乘到低位,再把积相加。如遇到乘数末尾有0,先不看乘数末尾的0,只需把0前面的数字相乘,再看两个乘数一共有几个0,就在得数后面添上几个0。
二、两位数乘两位数笔算乘法
两位数乘两位数(不进位):12×44、21×23、22×43、23×32
两位数乘两位数(进位):47×62、34×45、36×25、48×31
小结:两位数乘两位数笔算乘法,从低位开始,先用一个乘数的个位分别去乘另一个乘数的个数和十位,再用这个乘数的十位分别去乘另一个乘数的个数和十位,再把所得的积相加。遇上进位,需把进位的数字写小一点放在本次所得积末位的左上角,与下一次乘得积的末位相加。
三、估算
(一)王老师要买28个排球,每个排球51元,王老师大约要带( )元钱?
(二)41×22=63 27×68=2836 18×32=578
小结:估算方法有两种,第一种是把两个乘数,都看作整十数,通过口算确定出积的大致范围;第二种是把其中的一个乘数看作整十数,另一个不变,通过口算确定出积的大致范围。
四、判断(火眼金睛)
1两个因数的积一定比这两个因数都大。( )
2、两位数乘两位数的积一定是三位数。 ( )
3、78×89的结果一定比7200小。 ( )
4、如果两个因数的末尾各有一个0 ,那么积的末尾一定有两个0。 ( )
五、解决问题:
冬冬家有4行橘子树,每行8棵,今年平均每棵收获橘子25千克。
1、今年冬冬家一共收获橘子多少千克?
2、把这些橘子装箱,每箱8千克。用5辆三轮车运走,平均每车运多少箱?
3、如果每千克橘子卖2元。你能提出数学问题并解决吗?
六、拓展
1、一个乘数是11的两位数乘法速算
12×11 23×11 34×11 45×11
28×11 47×11 78×11 99×11
2、两个乘数( )相同,个位数字( )的速算
25×25 35×35 45×45 85×85
33×37 22×28 44×46 81×89
3、比较每组算式得数的大小,你发现了什么?
30×30 31×29 32×28 33×27
总结:两个因数相乘,如果两个因数之和相等,那么这两个因数之间的差越小,他们的积就越大,当两个因数相等的时候,积最大!
引申:其实这个知识,在下个单元面积计算这个中,也有很大的作用,当两个因数分别是长方形的长和宽时,也就是说,当长方形的周长一定的时候!长和宽的差越来越小时,他们的面积也就越大!当长和宽一样长时,也就是变成一个正方形的时候,面积最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