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点13 电学实验
1.(2011·江苏物理·T11)某同学利用如图所示的实验电路来测量电阻的阻值。
(1)将电阻箱接入a、b之间,闭合开关。适当调节滑动变阻器后保持其阻值不变。改变电阻箱的阻值R,得到一组电压表的示数U与R的数据如下表:
请根据实验数据作出U-R关系图象。
(2)用待测电阻替换电阻箱,读得电压表示数为2.00V。利用(1)中测绘的U-R图象可得=_________Ω。
(3)使用较长时间后,电池的电动势可认为不变,但内阻增大。若仍用本实验装置和(1)中测绘的U-R图象测定某一电阻,则测定结果将_________(选填“偏大”或“偏小”)。现将一已知阻值为10Ω的电阻换接在a、b之间,你应如何调节滑动变阻器,便仍可利用本实验装置和(1)中测绘的U-R图象实现对待测电阻的准确测定?
【思路点拨】解答本题时可按以下思路分析:
【精讲精析】(1)以实验的每一组(R,U)数据先描点,然后用平滑的曲线拟合以上描点,得到U-R图线如下:
(2)对照U-R图线,找到图线上U=2.00V点,读出其对应的R=20,(19-21也算对)
(3)电源电动势可以看作不变,ab间电压与()分得电压之比等于电阻比,当r增大后,增大,ab间电压不变时,ab间电阻变大,由U-R图像读出的阻值小于其真实值。将10的电阻接入ab间,应该减小滑动变阻器的阻值使电压表的示数为1.50V才能应用实验的U-R图线准确求得待测电阻的阻值。
【答案】(1)见解析 ( 2)20(3)偏小,减小滑动变阻器的阻值,使电压表的示数为1.50
2.(2011·福建理综·T19(2))(12分)某同学在探究规格为“6V,3W”的小电珠伏安特性曲线实验中:
①在小电珠接入电路前,使用多用电表直接测量小电珠的电阻,则应将选择开关旋至_______档进行测量。(填选项前的字母)
A.直流电压10V B.直流电流5mA
C.欧姆 ×100 D.欧姆 ×1
②该同学采用图甲所示的电路进行测量。图中R为滑动变阻器(阻值范围0~20,额定电流1.0A),L为待测小电珠,为电压表(量程6V,内阻20k),为电流表(量程0.6A,内阻1),E为电源(电动势8V,内阻不计),S为开关。
Ⅰ.在实验过程中,开关S闭合前,滑动变阻器的滑片P应置于最________端;(填“左”或“右”)
Ⅱ.在实验过程中,已知各元器件均无故障,但闭合开关S后,无论如何调节滑片P,电压表和电流表的示数总是调不到零,其原因是______点至________点的导线没有连接好;(图甲中的黑色小圆点表示接线点,并用数字标记,空格中请填写图甲中的数字,如“2点至3点”的导线)
Ⅲ.该同学描绘出小电珠的伏安特性曲线示意图如图乙所示,则小电珠的电阻值随工作电压的增大而____________。(填“不变”、“增大”或“减小”)
【思路点拨】解答本题时应知道以下几个方面:欧姆表的使用与电珠电阻的估测;电珠伏安特性曲线的认识及滑动变阻器分压接法的功能特点。
【精讲精析】①由小电珠的规格可知其电阻约为12Ω,故选D
②Ⅰ.由于电压应从零开始,结合分压接法的特点,开关闭合前,滑动变阻器滑动片应置于最左端
Ⅱ.由于电压表和电流表总是调不到零,因此滑动变阻器不是分压接法,各元件无故障则是1到5点导线没有连接好
Ⅲ.由I-U图像的斜率越来越小可知小电珠的电阻随工作电压的增大而增大
【答案】①D ②Ⅰ. 左 Ⅱ.1点到5点(或5点到1点) Ⅲ. 增大
3.(2011·新课标全国卷·T22)为了测量一微安表头A的内阻,某同学设计了如图所示的电路。图中,A0是标准电流表,R0和RN分别是滑动变阻器和电阻箱,S和S1分别是单刀双掷开关和单刀开关,E是电池。完成下列实验步骤中的填空:
(1)将S拨向接点1,接通S1,调节________,使待测表头指针偏转到适当位置,记下此时_____的读数I;
(2)然后将S拨向接点2,调节________,使________,记下此时RN的读数;
(3)多次重复上述过程,计算RN读数的________,此即为待测微安表头内阻的测量值。
【思路点拨】解答本题时可按以下思路分析:
一个直流电阻电路中,若其中的一个电阻被另一电阻代替而电路的电流未变化,则这两个电阻相等,解答本题用电阻替代法。
【精讲精析】(1)将S拨向接点1,接通S1,通过调节滑动变阻器R0,使待测表头指针偏转到适当位置,记下此时A0(或标准电流表)的读数I;(2)然后将S拨向接点2,保持R0不变,调节变阻箱RN,使A0(或标准电流表)的读数仍为I,记下此时RN的读数,在实验期间,用RN代替了A表,而标准表A0的读数不变,故此RN的读数就是待测表A的内阻;(3)为提高精确度,实验时要多次重复上述过程,计算RN读数的平均值,此即为待测微安表头内阻的测量值。
答案:(1) (或标准电流表)(2) (或标准电流表)的读数仍为I (3)平均值
4.(2011·安徽高考·T21·Ⅱ)(1)某同学实用多用电表粗略测量一定值电阻的阻值,先把选择开关旋到“x1k”挡位,测量时针偏转如图(a)所示。请你简述接下来的测量过程:
① ;
② ;
③ ;
④测量结束后,将选择开关旋到“OFF”挡。
(2)接下来采用“伏安法”较准确地测量该电阻的阻值,所用实验器材如图(b)所示。
其中电压表内阻约为,电流表内阻约为5。图中部分电路已经连接好,请完成实验电路的连接。
图(c)是一个多量程多用电表的简化电路
图,测量电流、电压和电阻各有两个量程。当转
换开关S旋到位置3时,可用来测量 ;当S旋到位置 时,可用来测量电流,其中S旋到位置 时量程较大。
【精讲精析】(1)由指针偏转知所选档位过大,电阻读数大约为2k,所以需要换档,换挡后要重新进行欧姆调零,最后读数。(2)该电阻,和电压表、电流表内阻比较知为一个大电阻,所以电流表要用内接法,电路连接如图。(3)测量电阻需要内接电源,所以开关S旋到位置3时,用来测量电阻;测量电流时,表头要并联分流电阻,故当S旋到位置1、2时,用来测量电流,分流电阻越小量程越大,所以旋到位置1时量程较大。
【答案】
(1)①断开待测电阻,将选择开关旋到:“100”档;②将两表笔短接,调整“欧姆调零旋钮”,使指针指向“0” ③再接入待测电阻,将指针示数100,即为待测电阻阻值。
(2)见解析
(3)电阻 1、2 1
5.(2011·北京高考·T21⑴)用如图1所示的多用电表测量电阻,要用到选择开关K和两个部件S、T.请根据下列步骤完成电阻测量:
①旋动部件________,使指针对准电流的“0”刻线。
②将K旋转到电阻挡“×100”的位置。
③将插入“+”、“—”插孔的表笔短接,旋动部件_____,使指针对准电阻的_____(填“0刻线”或“∞刻线”。
④将两表笔分别与待测电阻相接,发现指针偏转角度过小,为了得到比较准确的测量结果,请从下列选项中挑出合理的步骤,并按_____的顺序进行操作,再完成读数测量。
A. 将K旋转到电阻挡“”的位置
B. 将K旋转到电阻挡“”的位置
C. 将两表笔的金属部分分别与被测电阻的两根引线相接
D. 将两表笔短接,旋动合适部件,对电表进行校准
【思路点拨】解答本题时可按以下思路分析:⑴分清楚机械调零和电阻调零⑵选用合适的挡位。⑶分清“电流的0刻线”、 “电阻的0刻线”、 “电阻的∞刻线”之间的关系.
【精讲精析】多用电表测量电阻时,在测量之前就要观察指针是否在零刻度线上,若指针不在零刻度线上,用螺丝刀小心转动调零螺丝S,使指针对准电流的“0”刻线.然后转动选择开关K,选择量程,再将两表笔短接,调整调零电阻的旋钮T,使指针对准满偏刻度(即电阻的0刻线),接下来才能将两表笔的金属部分分别与被测电阻的两根引线相接,测量被测电阻的阻值.若在测量过程中,发现指针偏转角度过小,表明被测的电阻阻值很大,这时要换用更高倍率的挡位,例如,本题就要从“×100” 挡位更换到“”的位置.
【答案】①S ③T 0刻线 ④ADC
6.(2011·天津理综·T9)某同学测量阻值约为25kΩ的电阻RX ,现备有下列器材:
A. 电流表(量程100μA, 内阻约2kΩ);
B. 电流表(量程500μA, 内阻约300Ω);
C. 电流表(量程15V, 内阻约100kΩ);
D. 电流表(量程50V, 内阻约500kΩ);
E. 直流电源(20V, 允许最大电流1A);
F. 滑动变阻器(最大阻值1kΩ,额定功率1W);
G. 电键和导线若干。
电流表应选_________.电压表应选_________.(填字母代号)
该同学正确选择仪器后连接了以下电路,为保证实验顺利进行,并使测量误差尽量减小,实验前请你检查该电路,指出电路在接线上存在的问题:
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精讲精析】直流电源的电压为20V,为了提高读数准确度应该选择电压表C,因此待测电阻两端电压不得超过15V,则通过的电流不超过,电流表应该选B。为了减小误差电流表应采用内接法,因为。滑动变阻器的阻值远小于待测电阻的阻值,若串联,限流效果不明显,应该分压接法接入电路。
答案: B C ①电流表应采用内接的方法 ②滑动变阻器应采用分压器方式的接法。
7.(2011·浙江理综·T22)在“探究导体电阻与其影响因素的定量关系”实验
中,为了探究三根材料未知,横截面积均为S=0.20mm2的金属丝a、b、c的电阻率,采用如图所示的实验电路,M为金属丝c的左端点,O为金属丝a的右端点,P是金属丝上可移动的接触点。在实验过程中,电流表读数始终为1.25A。电压表读数U随OP间距离x 的变化如下表:
(1)绘出电压表读数U随OP间距离x变化的图线;
(2)求出金属丝的电阻率p,并进行比较。
【思路点拨】作出U—x图像→确定每一段金属丝的长度→
确定每一段金属丝上的电压→计算每一段金属斯的电阻率
【精讲精析】(1)建立U—x坐标系,进行描点、连线得到图线如下图所示:
(2)根据欧姆定律,又根据电阻定律,所以:
由(1)中图像可知:从600mm到1000mm为金属丝a,
从1000mm到2000mm为金属丝b.,
从2000到2400mm为金属丝c.
通过计算可知,金属丝a和c电阻率相同,远大于金属丝b的电阻率.
答案:(1)见解析
(2)()
()
()
金属丝a与c电阻率相同,远大于金属丝b的电阻率.
8.(2011·广东理综·T34(2))在“描绘小电珠的伏安特性曲线”实验中,所用器材有:小电珠(2.5V,0.6W),滑动变阻器,多用电表,电流表,学生电源,开关,导线若干。
①粗测小电珠的电阻,应选择多用电表_____倍率的电阻挡(请填写“x1”、“x10”或“x100”);调零后,将表笔分别与小电珠的两极连接,示数如图16,结果为_____
②实验中使用多用电表测量电压,请根据实验原理图17完成实物图18中的连线。
③开关闭合前,应将滑动变阻器的滑片P置于____端。为使小电珠亮度增加,P应由中点向_____端滑动。
④下表为电压等间隔变化测得的数据,为了获得更准确的实验图象,必须在相邻数据点_____间多测几组数据(请填写“ab”、“bc”、“cd”、“de”或“ef”).
【思路点拨】:解答本题时应按以下思路进行
依据额定电压和功率估算电阻和最大电流
依据多用电表的读书方法读数
根据电阻情况选择控制电路,测量电路及电流表的量程
用画图法确定U-I图线的非线性区域
【精讲精析】①因为小电珠的电阻比较小,故应该选倍率,有图读的电阻为7.5
②因为小电珠的电阻比较小,故伏安法测量时应该用安培表1外接法,测量的电压应该从零开始,故用滑动变阻器要用分压式接法,实物连接如图所示
③开关闭合前滑片P应置于a端,为了使小电珠亮度增加,应使滑片从中间向b端滑动。
④应该从bc之间再多测几组数据,因为小电珠的电阻,在电压很小时,电阻变化是线性的,电压较大时电阻变化也趋于线性,只有在中间阶段是非曲线的,如图所示
所以应该从bc之间再多测几组数据
9.(2011·海南物理·T13)图1是改装并校准电流表的电路图,已知表头的量程为Ig=600内阻为Rg,是标准电流表,要求改装后的电流表量程为I=60mA。完成下列填空。
(1)图1中分流电阻Rp的阻值应为_______。(用)
(2)在电表改装完成后的某次校准测量中,表的示数如图2所示,由此读出流过电流表的电流为_______mA。此时流过分流电阻RP的电流为_______mA(保留一位小数)
【思路点拨】
【精讲精析】(1),,解得。
(2)由图2可知,电流表的读数是49.5 mA,设通过分流电阻的电流为,则有:
,即,代入数据解得mA
答案:(1)(2)49.5
由电压与电阻关系讨论×××××
有U值
找R值
先描点
后连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