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省诸暨市草塔中学2011-2012学年高一下学期期中考试语文试题

文档属性

名称 浙江省诸暨市草塔中学2011-2012学年高一下学期期中考试语文试题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78.1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教版(新课程标准)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12-04-15 12:18:37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一、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30分)
1.下列加点字的注音全都正确的一组是( )
A.汲(jí)水 趿(tā)拉 胚(pī)芽 颓壁残垣(yuán)
B.哺(bǔ)育 瑰(guī)丽 颤(chàn)栗 飞流急湍(tuān)
C.逡(qūn)巡 隽(juàn)秀 伛(yǔ)偻 广阔无垠(yín)
D.献谄(chǎn) 攻讦(jié) 觇(chān)视 花团锦簇(cù)
2.下列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 )
A.一泄千里 脉搏 沸腾咆哮 促膝谈心
B.玲珑剔透 脸颊 馨香醉人 一蹴而就
C.与时具进 瘠薄 神妙莫测 绿阴蔽天
D.命途多舛 倾泻 至高无尚 树影婆娑
3.对下列词语语境义的解释,不恰当的一项是( )
A.他就是在那缱绻的秋日,怀着无限依恋、惜别的心情,告别了这一切,途经巴黎,浪迹天涯。(缱绻:这里形容感情很深,难舍难分。)
B.他并没有力气运送什么货物。幸亏有一位老先生愿把自己降格为“货”,让老王运送。(降格:这里是指在那年月“人”和“货”一样低贱。)
C.我们简直不像在浩荡的长江上,而是在苍莽的丛林中找寻小路跋涉前进了。(跋涉:爬山蹚水,形容路途艰苦。)
D.最后看见它好像醉汉似的颓然倒下,消失在黑夜里了。(颓然:文中指坍塌的样子。也可以形容消沉、萎靡不振的样子。)
4.依次填入下列横线处的词语,最恰当的一项是( )
①对文学作品中的许多知识内容,同学们不必从概念上 ,而应重在感受和体验。
②新式标点符号指的是萌芽于清末,诞生于“五四”, 到现在的标点符号系统。
③为了蝇头小利,一些人不惜头破血流, 几张“大团结”就可以“收购 ”某些人的廉耻心、自尊心 骨头和灵魂。
A.推敲 延续 乃至 甚至 B.推求 沿用 甚至 乃至
C.推敲 沿用 甚至 乃至 D.推求 延续 乃至 甚至
5.下列句子中加点的成语使用正确的一项是( )
A.大雨还没完全停下来,我们几个人就迫不及待地背上背包浩浩荡荡地出发了。
B.自去年末至今年初,农副产品价格上涨的速度之快,幅度之大,已令众多消费者叹为观止。
C.初中时,我们由于年龄小,没有认识到学习的重要性,直到读高中了,才痛定思痛,认真读起书来。
D.面对互联网如日中天的发展形势,有人认为电子图书将是图书出版界的未来之星,传统的纸张印 刷书籍将成为明日黄花。
6.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表意明确的一项是( )
A.肖邦,这个欧洲文化伟人中的一个,他的作品不仅使整个欧洲文化放出异彩,而且为欧洲的音乐增辉。
B.《读书》曾是中国最具影响力的人文杂志和最核心的知识分子刊物,这种领袖地位是在沈昌文主持《读书》期间奠定的。
C.今年他带来的是《王蒙自传》的最后一部——《九命七羊》,实现了在北京奥运之前写完自传并把它作为献礼。
D.在2009年大冬会上,韩国队不敌中国队,其主教练接受记者采访时说,失利主要原因是队员布防技术和心理素质不高造成的。
7.填入下面横线处的句子,与上下文衔接最恰当的一组是( )
一年四季都得细心观察这些色彩。春天,丁香怒放,        ;夏天,树木欣欣向荣,    ;秋天,     ,     ;冬天,     ,     ,清新素雅,在这洁白的背景上,修剪了枝条的柳树           ,正待明年春风得意,翩翩起舞。这四季景色里包含的美,是何等的朴素、淡雅,然而,又是何等的持久、深沉!
①犹如刚刚出茧的蝴蝶的娇弱的翅膀 ②像天上飘下一朵淡紫色的云霞
③亭亭玉立 ④青翠欲滴 ⑤遍野金黄,雾缭烟绕
⑥清风徐来,树影婆娑 ⑦四野茫茫,白雪覆盖 ⑧大雪覆盖,粉妆玉琢
⑨像姐妹般排列成行 ⑩排列得整整齐齐,有条不紊
A.②④⑤⑧⑨ B.①③⑥⑦⑩
C.②④⑥⑧⑩ D.①③⑤⑦⑨
8.下列对课文的理解和分析,不恰当的一项是( )
A.《五人墓碑记》一文,起始部分的主题并不明确,行文至结尾才明确地将主题表达出来,那就是“明死生之大,匹夫之有重于社稷”。
B.惠特曼的《啊,船长,我的船长呦!》一诗运用比喻和象征的手法,吟唱战士的悲歌,寄托了对林肯总统之死的悲痛之情。
C.《祖国呵,我亲爱的祖国》是舒婷的代表作之一。这首诗既写了祖国灾难深重的历史,同时也表达了对祖国美好未来的热切期待和憧憬。诗中的形象大多具有象征意义,如“老水车”“矿灯”“纤绳”“起跑线”等。
D.艾青的《北方》写于1938年初,诗前小引中“北方是悲哀的”一句,是诗人的情感指向,也给全诗定下了基调——忧郁、悲哀、沉重。除《北方》外,艾青的主要作品还有《大堰河——我的保姆》、《我爱这土地》、《在浪尖上》等。
▲阅读下面文字,完成9题
发现 闻一多
我来了,我喊一声,迸着血泪, “这不是我的中华,不对,不对!”
   我来了,因为我听见你叫我; 鞭着时间的罡风,擎一把火,
   我来了,不知道是一场空喜。 我会见的是噩梦,哪里是你?
   那是恐怖,是噩梦挂着悬崖, 那不是你,那不是我的心爱!
   我追问青天,逼迫八面的风, 我问,拳头擂着大地的赤胸,
   总问不出消息;我哭着叫你, 呕出一颗心来,──在我心里
9.对这首诗的赏析,不恰当的一项是( )
A.诗歌取名“发现”,立意不凡,构思新巧。全诗开篇奇特,结尾出乎意料又合乎情理。
B.在艺术上,诗人采用了浪漫奇幻的想象,诗中的“我”在梦中听到召唤时,擎火把,鞭时光,驾罡风,驰骋想象。
C.诗中运用具体的细节来描述这似梦非梦的黑暗现实,把诗人哀痛伤感的感情表达得概括凝练。
D.诗的最后一句转折急促,使诗人在失望和激愤后的感情出现了升华,一位爱国者的形象跃然纸上。
▲阅读下面文字,完成10题
思念 舒婷 一幅色彩缤纷但缺乏线条的挂图
一题清纯而无解的代数,
一具独弦琴,拨动檐雨的念珠,
一双达不到彼岸的桨橹。
蓓蕾一般默默地等待,
夕阳一般遥遥地注目,
也许藏有一个重洋,
但流出来,只是两颗泪珠。
呵,在心的远景里,
在灵魂的深处。
10.下面对这首诗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
A.“一题清纯而无解的代数”一句中,写出了“思念”执着而又无法解脱。
B.“也许藏有一个重洋”,表现了“思念”情感犹如汪洋大海。
C.最后两句,表明“思念”没法对人言谈,只能埋藏在心里。
D.全诗写“思念”,却不着一字,言约意丰,将人物感情表现得淋漓尽致。
11.下列句子中都含有通假字的的一项是( )
①缙绅、大夫、萃于左丞相府 ②拔剑切而啗之
③死犹为厉鬼以击贼,义也 ④敛赀财以送其行
⑤意气扬扬,呼中丞之名以詈之 ⑥待圣人之出而投缳道路
⑦唯大王与群臣孰计议之 ⑧扈江离与辟芷兮
A.①③⑤⑦ B.①④⑥⑧ C.②③⑤⑥ D.②④⑦⑧
12.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含义相同的一项是( )
A.予之及于死者,不知其几矣 先破秦入咸阳者王之
B.激于义而死焉者也 使来者读之,悲予志焉
C.展转四明、天台,以至于永嘉 吾长见笑于大方之家
D.以老于户牖之下,则尽其天年 且立石于其墓之门,以旌其所为
13.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用法,不相同的一项是( )
A.草行露宿,日与北骑相出没于长淮间 名余曰正则兮,字余曰灵均
B.籍吏民,封府库 买五人之头而函之
C.不能容于远近 不抚壮而弃秽兮,何不改此度
D.项伯杀人,臣活之 安能屈豪杰之流
14.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含义已作解释,全部都正确的一项是( )
①经北舰十余里,为巡船所物色(物色,访求,这里是盘查的意思)
②有善始者实繁,能克终者盖寡(克,克服)
③以父母之遗体以行殆,而死有余责(遗体,赐予的身体)
④重见日月,使旦夕得正丘首(旦夕,早晚,比喻时间很久)
⑤吾社之行为士先者,为之声义(行为,品行作为)
⑥大行不顾细谨,大礼不辞小让(辞,推辞)
⑦大阉亦逡巡畏义,非常之谋难于猝发(逡巡,欲进不进,迟疑不决的样子)
⑧严大国之威以修敬也(严,严肃)
A.①②③④ B.①③⑤⑦ C.⑤⑥⑦⑧ D.②④⑤⑥
15.根据文言常用句式(省略句,判断句,被动句,宾语前置,状语后置等)分类,下
列句子分类全部正确的一项是 ( )
①臣诚恐见欺于王而负赵 ②翌日,以资政殿学士行
③沛公安在 ④将军战河北,臣战河南
⑤会于西河外渑池 ⑥列其姓名于大堤之上
⑦恐年岁之不吾与 ⑧贾家庄几为巡徼所陵迫死
A.⑤⑥∕①②∕③⑧∕④⑦ B.①⑧∕②③∕④⑤∕⑥⑦
C.①⑧∕②④∕③⑦∕⑤⑥ D.③⑦∕①④∕②⑤∕⑥⑧
二、填空题(共5分,每空0.5分)
16.课文《长江三峡》的作者 ,中国现代作家,作品有《第二个太阳》《红玛瑙》等。课文《肖邦故园》的作者雅—伊瓦什凯维奇, (国别)作家,作品有《红色的盾牌》《荣誉和赞扬》等。
17.课文《发现》的作者闻一多,我国现代著名诗人、学者,主要作品有___________ 、《红烛》等。课文《祖国土》的作者 ,苏联女诗人,主要作品有《没有主角的长诗》《光阴飞逝》等。
18.南宋著名爱国诗人文天祥的诗集《指南录》,是取集中《渡扬子江》“臣心一片磁针石, ”的句意命名的。课文《离骚(节选)》选自 , 作者屈原,名平,字原,是中国历史上第一位伟大的诗人。
19.课文《五人墓碑记》的作者张溥,明代文学家,著有 (文集)。课文《品质》的作者 ,英国作家,获1932年诺贝尔文学奖,作品有《福尔赛世家》等。
20.课文 的作者普希金,俄国诗人,被誉为“俄罗斯诗歌的太阳”。 课文《啊,船长,我的船长哟!》的作者惠特曼,美国诗人,作品有 等。
三、根据课文背诵默写(共5分,每空1分)
21.大阉之乱,缙绅而能不易其志者, ,有几人欤?(《五人墓碑记》)
22.惟草木之零落兮, 。(《离骚》)
23.其辱人贱行,视五人之死, ?(《五人墓碑记》)
24. ,徒慕君之高义也。(《廉颇蔺相如列传》)
25.简能而任之, 。(《谏太宗十思疏》)
四、现代文阅读(共18分,其中第29题、第30题3分,其余每小题2分)
(一)
他本人有点儿像皮革制成的人:脸庞黄皱皱的,头发和胡子是微红的鬈曲的,双颊和嘴角斜挂着一些整齐的皱纹,话音很单调,喉音很重;因为皮革是一种死板板的物品,本来就有点儿僵硬和迟钝。这正是他的面孔的特征,只有他的蓝灰眼睛含蓄着朴实严肃的风度,好像在迷恋着理想。他哥哥虽然由于勤苦在各方面都显得更瘦弱、更苍白,但是他们两兄弟却很相像,所以我在早年有时候要等到跟他们定好靴子的时候,才能确定他们到底谁是谁。后来我搞清楚了:如果没有说“我要问问我的兄弟”,那就是他本人;如果说了这句话,那就是他哥哥了。
一个人年纪大了而又荒唐起来以至于赊账的时候,不知怎么的,他决不赊格斯拉兄弟俩的账。如果有人拖欠他几双——比如说——两双以上靴子的价款,竟心安理得地确信自己还是他的主顾,所以走进他的店铺,把自己的脚伸到那蓝色铁架眼镜底下,那就未免有点儿太不应该了。
人们不可能时常到他那里去,因为他所做的靴子非常经穿,一时穿不坏的——他好像把靴子的本质缝到靴子里去了。
……
有一次(也只有这一次),我穿着那双因为急需才在一家大公司买的靴子,漫不经心地走进他的店铺。他接受了我的定货,但没有皮革给我看;我可以意识到他的眼睛在细看我脚上的次等皮革。他最后说:
“那不是我做的靴子。”
他的语调里没有愤怒,也没有悲哀,;连鄙视的情绪也没有,不过那里面却隐藏着可以冰冻血液的潜在因素。为了讲究时髦,我的左脚上的靴子有一处使人很不舒服;他把手伸下去,用一个手指在那块地方压了一下。
“这里痛吧,”他说,“这些大公司真不顾体面。可耻!”跟着,他心里好像有点儿沉不住气了,所以说了一连串的挖苦话。我听到他议论他的职业上的情况和艰难,这是惟一的一次。
“他们把一切垄断了,”他说,“他们利用广告而不靠工作把一切垄断去了。我们热爱靴子,但是他们抢去了我们的生意。事到如今——我们很快就要失业了。生意一年年地清淡下去——过后你会明白的。”我看看他满是褶皱的面孔,看到了我以前未曾注意到的东西:惨痛的东西和惨痛的奋斗——他的红胡子好像突然添上好多花白须毛了!
……
“慢性饥饿,医生是这样说的!你要晓得,他是这样去做活的!他想把店铺撑下去;但是除了自己以外,他不让任何人碰他的靴子。他接了一份定货后,要费好长时间去做它。顾客可不愿等待呀。结果,他失去了所有的顾客。他老坐在那里,只管做呀做呀——我愿意代他说句话——在伦敦,没有一个人可以做出比他更好的皮革,而且还要亲自做。好啦,这就是他的下场。照他的想法,你对他能有什么指望呢?”
“但是饿死——”
“这样说,也许有点儿夸张——但是我自己知道,他从早到晚坐在那里做靴子,一直做到最后的时刻。你知道,我往往在旁边看着他。他从不让自己有吃饭的时间;店里从来不存一个便士。所有的钱都用在房租和皮革上了。他怎么能活得这么久,我也莫名其妙。他经常断炊。他是个怪人。但是他做了顶好的靴子。”
“是的,”我说,“他做了顶好的靴子。”
26.作者用“有点儿像皮革制成的人”“整齐的皱纹”“死板板”“僵硬和迟钝”来写格拉斯有何用意?(2分)
答:
27.第一段的肖像描写有何作用?(2分)答:
28.文中说格斯拉面对着从心底里看不起的大公司产品时,却“语调里没有愤怒,也没有悲哀,;连鄙视的情绪也没有”,这是为什么?(2分)答:
29.隔壁店面的“年轻人”以知情人的身份说出的一段话,道出了格斯拉不幸命运的根源,请结合文段内容提炼概括。(3分)
答:
(二)书窗上的那轮明月 王清铭
①假如能透过书窗窥见古人窗前的那轮明月,精明的现代人才算拥有完整意义上的聪明。物质日益丰富的今天,有什么比滋养心智更需要的?
②现代城市里的楼房越高,离月亮的距离越远。都市的灯光早已把明月挤压为昏黄的一片,明月照样从海上升起,但共此时的都市蜗居里,投射过来的只是高楼斑驳的影子。如果有几片月光挤进霓虹灯光、白炽灯光留出的缝隙,也如受污染的水;汽车笛声、影视音响、电话铃声,将月光搅得更加浑浊,不留下一小片安静,来安放一张书桌。偌大的城市,月光和书很难找到安身立命的地方。
③门是生活的进出口,窗可以说是天的进出口,都市的天空被高楼割裂了,明月也难以进出喧嚣都市人动荡的心灵。即使是在闭门索居的日子,有几个人能端坐书窗前,让月光布满内心空间?何况天上的那轮明月,只徘徊在都市边缘,在城里办理不到一份“暂住证”。
④钱钟书先生说:门许我们追求,表示欲望;窗子许我们占领,表示享受。现代都市人进出更多的是各种各样的门,却极少去拥有一框用以心灵眺望的窗子,更无闲人闲读书的闲情去掬一把透过书窗的月光,洗涤心灵的尘垢。
⑤偶然记下宋代刘子军的两句诗:明月不知君已去,夜深还照读书窗。明月不知读书人已去,淹没在都市的红尘中;明月夜深来照的,也不是书声琅琅的书窗了,有的只是装潢和功利。都市也有读书人,但读书时想的是文凭、职称、职位,急功近利的他们懂得用描谱仪鉴定金钱的金黄色的纯度,却无暇顾及书窗上的那轮明月的皎洁银白。临月漫披卷,凭栏且数星,看不见月和星的都市人咀嚼书中文字为腹内经纶,想到的只是经世致用,读书蜕变为苦事。月窗搀烛影,风叶乱琴声,聒耳的大概是名利裹挟着的喧嚣吧。
⑥月是该镶嵌在窗子里看的,好比画配了框子。开了窗邀约清风明月进来占领,其实是拥有一轮属于自己的明月。钱钟书先生还说,窗比门代表更高的人类进化阶段。我以为书窗是人类文明的标志,书窗的退化乃至消失是现代人沦落的一种方式,让高楼大厦侵占了心灵的家园。
⑦读书本是一件赏心乐事。归有光在《项脊轩志》中写到书窗玩月的情景:三五之夜,明月半墙,桂影斑驳,风移影动,珊珊可爱。我想,还有半墙的明月大概都筛落他飘逸的心头吧。闲读书、读闲书、读书闲,注重的是读书时的闲逸、闲散,把读书当休闲,忘却虚名浮利,获得一种周国平先生所说的“丰富的安静”。并不是休闲时才读书,而是读书时读出闲情逸致,把知识化为脑中的智慧,滋养心灵。淡去功名之心,以休闲的心态去读书,让书窗上的那轮明月将思绪漂白、沉淀。
⑧书窗上的那轮明月,照古人,亦照今人。灯红酒绿的繁华并不完全拒绝栖居的诗意,倚南窗以寄傲,也寄托闲情。明月多情,随人处处行。
30.结合上下文,解释“现代城市里的楼房越高,离月亮的距离越远”这句话的意思。(3分)
答 :
31.文章第六段引用钱钟书先生的话“窗比门代表更高的人类进化阶段”,联系全文,回答作者把“窗”和“门”这二者对举有什么用意?(2分) 答:
32.文章结尾说:“灯红酒绿的繁华并不完全拒绝栖居的诗意”,结合上下文,说说作者认为怎样才能在“繁华”中得到“栖居的诗意”。(2分)答:
33.下列对文章内容的理解,正确的两项是( )(2分)
A.文章首段“物质日益丰富的今天,有什么比滋养心智更需要的”以反问开篇,引人深思,该句在结构上直到了统领全文的作用。
B.作者将挤进霓虹灯光、白炽灯光缝隙中的月光比作受污染的水,是为了表现月光的昏黄及对城市月光的厌恶之情。
C.明月只徘徊在都市边缘,在城里办理不到一份“暂住证”,意思是月光很难在城市里找到安身立命的地方,因为城市拒绝月光。
D.作者认为精明的现代人之所以将读书视为苦事,因为他们的工作压力过大,文凭、职称、职位压得他们喘不过气来,因而无法找到读书的乐趣。
E.本文多处运用比喻、引用等修辞手法,全文语言委婉含蓄,耐人寻味,行文上富于变化,这些特点都有助于增强文章的艺术感染力。
五、文言文阅读(共7分,其中第34题1分,其余每小题2分)
初至北营,抗辞慷慨,上下颇惊动,北亦未敢遽轻吾国。不幸吕师孟构恶于前,贾余庆献谄于后,予羁縻不得还,国事遂不可收拾。予自度不得脱,则直前诟虏帅失信,数吕师孟叔侄为逆,但欲求死,不复顾利害。北虽貌敬,实则愤怒。二贵酋名曰“馆伴”,夜则以兵围所寓舍,而予不得归矣。
未几,贾余庆等以祈请使诣北,北驱予并往,而不在使者之目。予分当引决,然而隐忍以行。昔人云:“将以有为也。”
至京口,得间奔真州,即具以北虚实告东西二阃,约以连兵大举。中兴机会,庶几在此。留二日,维杨帅下逐客之令。不得已,变姓名,诡踪迹,草行露宿,日与北骑相出没于长淮间。穷饿无聊,追购又急,天高地迥,号呼靡及。已而得舟,避渚洲,出北海,然后渡扬子江,入苏州洋,展转四明、天台,以至于永嘉。
34.下列句子中加点的“以”与例句中加点的“以”用法和含义相同的一项是( )
例句:贾余庆等以祈请使诣北
①以资政殿学士行 ②隐忍以行 ③夜则以兵围所寓舍
④以至于永嘉 ⑤是时以大中丞抚吴者为魏之私人毛一鹭 ⑥几以不纳死
A.② ⑤ B.① ⑤ C.④ ⑥ D.③ ④
35.分别解释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意思。
①予羁縻不得还 羁縻: ②数吕师孟叔侄为逆 数:
③予分当引决 分当: ④中兴机会,庶几在此 庶几:
36.将文中划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穷饿无聊,追购又急,天高地迥,号呼靡及。翻译:
37.概括上述片断的情节内容,并分析“予(我)”的人物形象。
答:
六、作文(共35分)
38. 阅读下面材料,按要求完成作文。
  据说,凡是报考印度盂买佛学院的学生,进校的第一堂课就是由该校教授把他们领到该学院正门一侧的一个小门旁,让他们每人进出小门一次。这个门只有1.5米高,0.4米宽,一个成年人要想过去,必须弯腰侧身,不然,就只能碰壁撞头了。进出过这个小门的人几乎无一例外地承认,正是这个独特的行为,使他们顿悟,让他们受益终身。 在人生之路上,常有需要我们弯腰侧身才可以过去的小门。
要求全面理解材料,但可以选择一个侧面、一个角度构思作文。自定立意,自定文体,自定标题;不要脱离材料的含义作文,不要套作,不得抄袭。
诸暨市草塔中学2012学年第二学期期中考
高一 语文 答案
1.D 2.B 3.B 4.B 5.D 6.B 7.A 8.A 9.C 10.C 11.D 12.D 13.A 14.B 15.C
16. 刘白羽 波兰 17.《死水》 阿赫马托娃
27.暗示人物的精神品质,为下文表现格拉斯的诚实敬业的品质以及最终命运作铺垫。
28.面对大公司的粗制滥造,格斯拉是愤怒的,但是他个人已经无可奈何,他只有恪守自己
的劳动道德并寄希望于“我”这样的客户的公正评价。
29.①亲手制作靴子,不让别人碰;②精心制作,不惜时间;③用最好的皮革;
④废寝忘食;⑤从不预收工钱,经常断炊(答出任意三点即可)
30.此处“楼房”“月亮”用的是比喻(或象征)手法。“楼房”代表物质文明,“月亮”代表精神文明。画线句的意思是现代社会物质日益丰富,但人们的心智无法得到滋养(精神生活越贫乏)。
31.二者形成一种对比(反衬)关系,旨在突出现代人注重物质生活而忽视了精神追求的现状。
32.①忘却虚名浮利(或“淡去功名之心”);②拥有闲情逸致,通过读书把知识化为脑中的智慧,滋养心灵,获得一种“丰富的安静”。
33.答案:AE。 点拨:B项,无厌恶之情;C项,“城市拒绝月光”太绝对;D项,因为现代人只重名利。
34.B
同课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