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 化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科学 一课一练(含答案)

文档属性

名称 1.2 化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科学 一课一练(含答案)
格式 docx
文件大小 96.0KB
资源类型 试卷
版本资源 人教版
科目 化学
更新时间 2021-06-25 22:08:52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
…………○…………外…………○…………装…………○…………订…………○…………线…………○…………
) (
※※请※※不※※要※※在※※装※※订※※线※※内※※答※※题※※
) (
…………○…………内…………○…………装…………○…………订…………○…………线…………○…………
)
登陆二一教育在线组卷平台 助您教考全无忧
2021-2022年人教版初中化学九年级上册第一单元 课题2化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科学、一课一练
一、单选题(共13题;共26分)
1.把一根燃着的木条,分别伸入装有人呼出的气体和普通空气的集气瓶内,观察到木条在盛有空气的集气瓶内燃烧更旺,由此说明( )
A. 空气是由氮气和氧气组成 B. 呼出气体中氧气的含量比空气中小
C. 呼出气体中氧气含量比空气中大 D. 呼出的气体是二氧化碳
2.英国科学家法拉第曾为少年儿童做过“母子火焰”实验。据此实验,下列有关分析说法错误的是( )
A. 导管的一端插入母火焰的中心部位是因为该处氧气很充足 B. 子火焰中燃烧的物质是石蜡蒸气
C. 这一现象说明蜡烛中的石蜡沸点较低,受热易成气态 D. 要使实验成功,导管不宜过长
3.将燃着的小木条分别插入盛有空气和人体呼出气体的集气瓶中,下列正确的是( )
A. 空气中小木条燃烧更旺,说明空气中所含氧气多,所含二氧化碳少
B. 人体呼出气体中小木条立即熄灭,说明人体呼出气体中所含氧气少,所含二氧化碳多
C. 两个集气瓶中的小木条都不会熄灭,说明两瓶中所含气体成分一样
D. 人体呼出气体中的小木条首先熄灭,说明人体呼出气体中所含氧气较少
4.有关蜡烛性质和实验现象的叙述错误的是( )
A. 蜡烛燃烧后生成的气体可以使澄清的石灰水变浑浊。
B. 蜡烛燃烧的同时伴有熔化过程。
C. 用火柴点燃蜡烛刚熄灭时的白烟,蜡烛能重新燃烧。
D. 蜡烛在空气中燃烧发出白色火焰,放热并产生白烟。
5.用下图实验探究吸入空气和呼出气体的不同。实验2中观察到燃着的木条在呼出气体中先熄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实验1中现象可说明呼出气体中是否全部为CO2
B. 由实验1可推测出呼出气体与吸入空气中O2含量的高低
C. 实验2中现象可证明呼出气体中一定含有CO2
D. 由实验2可得出结论:空气中的氧气含量比呼出气体中的高
6.比较一瓶空气和一瓶人呼出气体中二氧化碳的含量,下列方案中能成功的是( )
A. 向其中分别插入燃着的小木条 B. 分别闻两瓶气体的气味
C. 向其中分别滴入等量的澄清石灰水 D. 将点燃的蜡烛分别伸入两个集气瓶
7.蜡烛及其燃烧的探究活动中,你体会到化学学习的主要特点( )
①关注物质的变化;
②关注物质的变化过程及其现象;
③关注物质的性质;
④对实验现象进行分析和比较,得出有价值的结论。
A. ②④ B. ②③ C. ①②③④ D. ②③④
8.在对人体吸入的空气和呼出的气体的探究中,下列实验操作与实验目的不一致的是( )
选项 实验目的 实验操作
A 收集呼出气体样品(不考虑其中的水蒸气) 用吸管向倒扣在水槽中盛满水的集气瓶中缓缓吹气
B 比较吸入的空气与呼出的气体中氧气的含量 将燃着的小木条分别插入空气样品和呼出气体样品中
C 比较吸入的空气与呼出的气体中二氧化碳气体的含量 向呼出气体样品中加入少量的澄清石灰水,振荡
D 比较吸入的空气与呼出的气体中水蒸气的含量 取两片干燥的玻璃片,对着其中一块哈气
A. A B. B C. C D. D
9.向试管中澄清石灰水吹气,观察到石灰水变浑浊,说明呼出的气体中含有( )
A. 氧气 B. 稀有气体 C. 二氧化碳 D. 氮气
10.下列叙述中正确的是( )
A. 发光发热的变化不一定是化学变化
B. 火药、指南针、造纸、印刷术都是化学史上中国对世界的重要贡献
C. 人呼出的气体不能使带火星的木条复燃,证明呼出气体中不含有氧气
D. 自然界中的水经沉淀、过滤、吸附后变为纯水
11.下列鉴别空气和呼出的气体的方法中,可行的是( )
A. 观察气体颜色
B. 分别向两种气体中加入少量的澄清石灰水,振荡
C. 用带火星的木条检验
D. 用手在集气瓶口扇动,闻气体的气味
12.我们曾对人体吸入的空气与呼出的气体进行过探究,下列关于“用排水法收集人呼出的气体”的实验操作的叙述正确的是( )
A. 将集满呼出气体的集气瓶倒放在桌面上
B. 气体集满后,先盖上玻璃片,再将集气瓶拿出水面
C. 将集气瓶盛半瓶水后,用手堵住瓶口再将集气瓶倒放到水里
D. 可将集满气体的集气瓶临时放在水中,等用时再从水中取出
13.蜡烛(足量)在如图1所示的密闭的集气瓶内燃烧至熄灭,用仪器测出瓶内氧气含量的变化如图2所示。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
A. 蜡烛燃烧前瓶内只有氧气
B. 氧气浓度小于一定值时,蜡烛无法燃烧
C. 实验过程中瓶内氧气质量不断增加
D. 蜡烛熄灭后瓶内只剩二氧化碳气体
二、实验探究题(共2题;共13分)
14.补全蜡烛燃烧实验的实验报告。
装置及操作 现象 解释或结论
⑴将一小块蜡烛放入水中 蜡烛漂浮在水面上 蜡烛难溶于水,密度比水________
⑵拿住火柴梗的一端,将其迅速平放入火焰中 火柴梗接触火焰部分,两端最黑,中间无明显变化 ________
⑶________ 烧杯内壁有无色液滴产生 蜡烛燃烧产物之一是水
⑷在蜡烛火焰上方罩个内壁涂有澄清石灰水的烧杯 ________ 蜡烛燃烧产物之一是二氧化碳
15.已知空气中氮气的含量最大,氮气的化学性质稳定,难溶于水且不支持燃烧,在老师的指导下,明明同学选行了吸入的空气与呼出的气体的探究。
(1)呼出气体的收集,明明同学用如图所示方法收集两瓶呼出的气体。
①写出仪器的名称:A________。
②明明收集气体的方法叫________。
③当看到________现象时,表明装置A中的气体已收集满。
④收集满呼出气体的集气瓶应________(填“正”或“倒”)放在桌面上备用。
(2)明明把一根燃着的木条伸入瓶中,木条很快熄灭了,据此,他提出了以下观点:
A认为是二氧化碳
B认为是氮气
C认为是二氧化碳和氮气的混合物
为了弄清呼出气体的成份,明明设计了以下实验:
实验步骤一内容 实验现象 实验结论
①取一瓶呼出的气体,倒入足量澄清石灰水后立即盖上玻璃片,振荡 澄清石灰水变浑浊 呼出的气体中含有________
②把步骤1中的集气瓶倒立在水槽中,并在水面下拿开玻璃片 瓶内液面上升至一定高度后便不再上升 气瓶内剩余气体________溶于水
③把步骤2中的集气瓶取出,向瓶中插入一根燃着的木条 木条立即熄灭 集气瓶内剩余气体有________的性质
(3)(实验反思)能否由上述实验确定呼出气体中含有水蒸气?________(填“能”或“否”),综上所述,他得出的结论是:呼出气体中一定含有________(从以上A、B、C三个观点中选择)。
答案解析部分
一、单选题
1.【答案】 B
【解答】A、把一根燃着的木条,分别伸入装有呼出气体和普通空气的集气瓶内,观察到木条在空气瓶内燃烧较旺,说明空气中氧气含量比呼出气体高,不能说明空气是由氮气和氧气组成的,说法不符合题意;
B、木条在空气瓶内燃烧较旺,说明在呼出的气体中支持燃烧的氧气的含量大幅下降,则呼出的气体中氧气要比空气中含量小,说法符合题意;
C、燃着的木条,分别伸入装有呼出气体和普通空气的集气瓶内,观察到木条在空气瓶内燃烧较旺,说明呼出气体中氧气含量比空气中小,而不是大,说法不符合题意;
D、呼出的气体主要是氮气,二氧化碳含量相对增加,还含有水蒸气,其它气体等,不完全是二氧化碳,说法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B。
2.【答案】 A
【解答】A. 导管的一端要插入母火焰的中心部位,是因为母火焰中心部分未与氧气充分接触燃烧,仍为石蜡蒸气,而不是该处氧气充足。故说法错误,符合题意;
B. 在燃着蜡烛火焰的焰心上插一根导管,在另一端导管口点燃产生“子火焰”,子火焰中被燃烧的物质是石蜡蒸气。故说法正确,不符合题意;
C. 蜡烛中石蜡在温度不高的条件下能变为石蜡蒸气,说明石蜡的沸点较低。故说法正确,不符合题意;
D. 该实验成功的关键是导气管不能太长,如果导气管太长,由于温度的降低,石蜡蒸气会在导管中冷凝,不能从导气管的末端导出,使实验不成功。故说法正确,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A。
3.【答案】 D
【解答】将燃着的小木条分别插入盛有空气和人体呼出气体的集气瓶中,盛有空气的集气瓶中无明显变化,而盛有呼出气体的集气瓶中木条很快熄灭,说明呼出气体中氧气的含量比吸入空气中的少。
故答案为:D。
4.【答案】 D
【解答】A、蜡烛燃烧后生成的二氧化碳气体可以使澄清的石灰水变浑浊,不符合题意;
B、蜡烛燃烧的同时伴有蜡烛熔化过程,化学变化中一定伴随着物理变化,不符合题意;
C、用火柴点燃蜡烛刚熄灭时的白烟,白烟燃烧使蜡烛能重新燃烧,不符合题意;
D、蜡烛在空气中燃烧发出黄色火焰,放热,并产生黑烟,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D。
5.【答案】 D
【解答】A.二氧化碳能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实验1中现象可说明呼出气体中含有较多的二氧化碳,不能说明是否全部为CO2 , 选项A不符合题意;
B.二氧化碳能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由实验1可推测出呼出气体与吸入空气中CO2含量的高低,不能推测出呼出气体与吸入空气中O2含量的高低,选项B不符合题意;
C.氧气能支持燃烧,氧气含量越高,燃烧越旺,燃烧时间越长,实验2中观察到燃着的木条在呼出气体中先熄灭,只能说明呼出气体中的氧气含量比空气中的低,不能证明呼出气体中一定含有CO2 , 选项C不符合题意;
D.因为氧气能支持燃烧,实验2中观察到燃着的木条在呼出气体中先熄灭,所以实验2可以得出空气中的氧气含量比呼出气体中高的结论,选项D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D。
6.【答案】 C
【解答】A、向其中分别插入燃着的小木条,空气中木条继续燃烧,呼出的气体中木条熄灭,只能证明呼出气体中氧气含量比空气中少,不能证明二氧化碳含量少,因为氮气等也不支持燃烧,不符合题意;
B、二氧化碳是无色无味的,不能用闻气味的方法比较二氧化碳的含量,不符合题意;
C、向其中分别滴入等量的澄清石灰水,空气中无明显变化,呼出气体中澄清石灰水变浑浊,说明呼出气体中二氧化碳含量比空气中多,符合题意;
D、将点燃的蜡烛分别伸入两个集气瓶,空气中蜡烛继续燃烧,呼出的气体中蜡烛熄灭,只能证明呼出气体中氧气含量比空气中少,不能证明二氧化碳含量少,因为氮气等也不支持燃烧,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C。
7.【答案】 C
【解答】化学学习的特点是:①关注物质的性质;②关注物质的变化及变化时伴随着的现象;③关注物质变化的过程以及对结果的解释和讨论。对物质在变化前、变化中和变化后的现象,进行系统地、细致地观察和描述,而不是孤立地关注物质的某种性质或变化,经过比较和分析等思考过程,得出可靠的结论。
故答案为:C。
8.【答案】 C
【解答】A. 收集呼出气体样品(不考虑其中的水蒸气),用吸管向倒扣在水槽中盛满水的集气瓶中缓缓吹气, 不符合题意;
B. 比较吸入的空气与呼出的气体中氧气的含量,将燃着的小木条分别插入空气样品和呼出气体样品中,不符合题意;
C. 比较吸入的空气与呼出的气体中二氧化碳气体的含量,向呼出气体和空气中分别加入少量的澄清石灰水,振荡,符合题意;
D. 比较吸入的空气与呼出的气体中水蒸气的含量,取两片干燥的玻璃片,对着其中一块哈气,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C.
9.【答案】 C
【解答】向试管中澄清石灰水吹气,观察到石灰水变浑浊,二氧化碳能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说明呼出的气体中含有二氧化碳。
故答案为:C。
10.【答案】 A
【解答】A、灯泡的发光和放热不是化学变化,故A符合题意;
B.指南针不是化学史上的重要贡献,故B不符合题意;
C.人体呼出的气体中含有氧气,只是浓度低,故C不符合题意;
D.沉淀、过滤和吸附只能除去不溶性杂质,故D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A
11.【答案】 B
【解答】A、空气和呼出的气体都是无色气体,不能用观察气体颜色的方法区别,此选项不符合题意;
B、空气不能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呼出的气体能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可用分别向两种气体中加入少量的澄清石灰水,振荡的方法区别两种气体,此选项符合题意;
C、空气和呼出的气体都不能使带火星的木条复燃,不能用带火星的木条检验,此选项不符合题意;
D、空气和呼出的气体都是无味的气体,不能用闻气味的方法区别,此选项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B。
12.【答案】 B
【解答】A、人体呼出的气体主要是二氧化碳,二氧化碳比空气密度大,集气瓶应该正放在桌面上,故A不符合题意;
B、气体集满后,应先盖上玻璃片,再将集气瓶拿出水面,故B符合题意;
C、收集时应将集气瓶内装满水,故C不符合题意;
D、制取气体的规范操作应该将气体收集好之后直接进行贴签保存,故D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B。
13.【答案】 B
【解答】A、由图可知,燃烧前,氧气占空气体积的19%,故不符合题意;
B、由图可知,当氧气的浓度低于16%时,就不能正常燃烧,故符合题意;
C、实验中要用蜡烛燃烧耗掉氧气,故氧气的质量逐渐减少,故不符合题意;
D、蜡烛熄灭后瓶内剩余的气体由二氧化碳气体、氧气等。故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B。
二、实验探究题
14.【答案】 小;蜡烛火焰的外焰温度最高;在蜡烛火焰上方罩上一个冷而干燥的烧杯;澄清石灰水变浑浊
【解答】(1)蜡烛漂浮在水面上,说明蜡烛的密度比水小;故填:小;
(2)温度越高,木条碳化越快,拿住火柴梗的一端,将其迅速平放入火焰中,火柴梗接触火焰部分,两端最黑,中间无明显变化,说明蜡烛火焰的外焰温度最高;故填:蜡烛火焰的外焰温度最高;
(3)水蒸气遇冷凝结成水雾,在蜡烛火焰上方罩上一个冷而干燥的烧杯,烧杯内壁有无色液滴产生,说明蜡烛燃烧产物之一是水;故填:在蜡烛火焰上方罩上一个冷而干燥的烧杯;
(4)二氧化碳能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在蜡烛火焰上方罩个内壁涂有澄清石灰水的烧杯,澄清石灰水变浑浊,说明蜡烛燃烧产物之一是二氧化碳;故填:澄清石灰水变浑浊。
15.【答案】 (1)集气瓶;排水法;气泡从集气瓶口逸出;正
(2)二氧化碳;难;不能燃烧、不能支持燃烧
(3)否;C
【解答】(1)①仪器A的名称是集气瓶。②明明收集气体的方法,是利用了气体不易溶于水的性质,叫排水法。③当看到气泡从集气瓶口逸出时,表明装置A中的气体已收集满。④呼出气体的密度比空气的大,收集满呼出气体的集气瓶应正放在桌面上备用。(2)①取一瓶呼出的气体,倒入足量的石灰水后,立即盖上玻璃片,振荡,澄清石灰水变浑浊,二氧化碳能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说明呼出气体中含有二氧化碳。
②把步骤1的集气瓶倒立在水槽中,并在水面下拿开玻璃片,瓶内液面上升至一定高度后便不再上升,说明集气瓶内剩余气体难溶于水。
③把步骤②中的集气瓶取出,向瓶内插入一根燃着的木条,木条立即熄灭,集气瓶内剩余气体有不能燃烧、不能支持燃烧的性质。
实验反思:倒入足量的石灰水和足量的石灰水时,均会带出水蒸气,不能根据上述实验确定呼出气体中含有水蒸气;呼出气体中一定含有二氧化碳和氮气,故C正确。
(

1


8

) 二一教育在线组卷平台(zujuan.21cnjy.com) 自动生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