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18张PPT)
第4课 甲午中日战争
学习目标
1.应掌握的基础知识:甲午中日战争的原因、黄海海战、旅顺陷落,威海卫溃败。中日《马关条约》的内容及其影响
2.培养自己综合分析问题的能力
3.认识甲午中日战争是日本帝国主义为吞并朝鲜、入侵中国而蓄意挑起的侵略战争。清政府的腐败无能、妥协退让是战争失败的主要原因。邓世昌等爱国官兵是民族英雄。
自学提纲
1.甲午中日战争的背景。为什么叫甲午战争?
2.黄海大战的经过和结果,我们应该向邓世昌学习什么精神?
3.威海卫战役中清军为什么失败?
4.中日《马关条约》的时间、人物、内容、及影响。
一、战争的原因
日本明治天皇
光绪皇帝
慈禧太后
一、战争的原因
日本迅速崛起,
对外侵略扩张,
预备征朝侵华,
妄图称霸世界。
1894—旧历甲午年
二、战争的经过
黄海海战
丰岛海战
“致远”号
邓世昌
黄海海战
丰岛海战
辽东战役
威海卫战役
北洋舰队
旅顺大屠杀
二、战争的经过
1、朝鲜丰岛,日本不宣而战
2、黄海大战,致远舰管带邓世昌壮烈殉国
3、辽东战役,日军制造旅顺大屠杀
4、威海卫战役,北洋舰队全军覆没
致远号
邓世昌
此日漫挥天下泪,
有公足壮海军威。
失败原因:
清政府的妥协退让、腐败无能、避战保船政策
三、战争的结果
中日《马关条约》
1、时间、地点:
4、危害:
①割让辽东半岛、台湾、澎湖列岛
②赔银二亿两
③在华设厂
④增开口岸
大大加深了中国的半殖民化程度
3、内容:
1895,日本马关
(重庆、沙市、苏州、杭州)
2、签署人:
中国:李鸿章;日本:伊藤博文
中英《南京条约》
①割让香港岛;
②赔银二千万元;
③五口通商 (广州、厦门、福州、宁波、上海)
④协定关税。
中日《马关条约》
①割让辽东半岛、 台湾、澎湖列岛;
②赔银二亿两;
③增开口岸 (重庆、沙市、苏州、杭州)
④在华设厂。
④经济侵略加剧;
⑤受控制程度加深。
①割地面积增加;
②赔款数额倍增;
③侵略深入内地;
厦门
福州
宁波
上海
苏州
杭州
沙市
重庆
辽东半岛
台湾
澎湖列岛
香港岛
广州
材料分析题
1、材料:“此日漫挥天下泪,有公足壮海军威。”请回答:
(1)材料中的“公”指谁?他的官职?
邓世昌。北洋舰队致远舰管带
(2)上述材料中的“此日”是指何年何事?
1894年的黄海战役
(3)上述材料中的海军名称是什么?
北洋舰队
(4)上述材料中“壮海军威”是指的什么事?
是称赞邓世昌。因为邓世昌指挥致远舰与日军激战,在弹药将尽时,毅然下令开足马力,冲撞日舰吉野号,不幸中鱼雷,全舰将士壮烈牺牲
(5)假如你是此人,面临生死抉择怎么做?
就义,为国捐躯,死如泰山之重;求生,留得青山在,再抗日寇。
(6)如何评价此人?我们应该学习的精神?
中华民族的民族英雄。学习他不怕牺牲的爱国主义精神。
2、材料:有人写出这样的对联:“台湾今已归日本,颐和园又搭天棚。” 请回答:(1)这个对联写于何时?什么事件之后?
写于1895年甲午中日战后
(2)台湾是中国领土,为什么说“今已归日本”?
说明《马关条约》已签订,台湾已割给日本。
(3)“颐和园又搭天棚”干什么?
颐和园在进行慈禧太后的“万寿庆典”。
(4)把这两件事联系到一起说明了什么?
说明了慈禧太后和李鸿章之流的投降派苟且贪安的卖国嘴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