执笔: 审核 上课时间 学生姓名
课题:《伤仲永》1 课型:新授
学习目标:
1、利用课文注释和工具书读懂课文。
2、掌握重点词句
3、理解文章的主要内容和中心思想。
学习重点:掌握重点词句
学习难点:理解文章的主要内容和中心思想
学习过程:一、前置自学:
简介作者
感情地朗读课文,注意停顿。
⑴未尝/识书具,忽/啼求之。
⑵借旁近/与之,即/书诗四句,并/自为其名。
⑶其诗/以养父母、收族为意。
⑷自是/指物作诗/立就,其文理/皆有可观者。
⑸父/利其然也,日扳仲永/还谒于邑人。
⑹余闻之也/久。
结合课下注释疏通文义,并写出重点词
文言文翻译五字法
留:国号、年号、地名、官名、人名、书名等可照录翻译;
举例:
替:用现代汉语词语替换古义词;
调:调整倒装句的语序,使之符合现代汉语的习惯;
补:补出省略句中省略内容;
删:删去没有实在意义的词。
提出自己不懂的词句。
二、展示交流:
小组为单位,交流翻译情况
共同找出疑难句子。
三、课堂探究:
方仲永的变化经历了哪几个阶段?
这几个阶段,有见有闻,有详有略,这样安排用意何在?
2、方仲永由天资过人变得“泯然众人”,原因是什么?
我们可以从方仲永身上吸取那些教训?
四、拓展延伸:
1、积累名言警句:
①我是个拙笨学艺者,没有充分的天才,全凭苦学。—————梅兰芳《舞台生活四十年》
②形成天才的决定因素应该是勤奋。……..有几分勤学苦练,天资就能发挥和个人的勤学苦练是成正比例的。————————————————————郭沫若
③天才是用劳动换来的——————————————————童第周
④有人问:写一首好诗是靠天才呢;还是靠艺术?我的看法是:苦学而没有丰富的天才,有天才而没有训练,都归无用,两者应该相互为用,相互结合。————亚里士
教(学)笔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