综合性学习 成长的烦恼(第一单元)
第一课时
学习目标
1、审视自己的烦恼,重新评价自我,大胆写出自己的心里话,
表达自己的真情实感。、
2、围绕中心,有主题。写出自己独特的认识。
一、知识回顾,激情导入
同学们,青少年时期是人生的一个美好阶段,这一阶段是一个人日趋成熟与完善的阶段。我们大家就生活在这样一个特殊的阶段,童年的幼稚已逐渐退却,大人们所谓的成熟离我们还太远,于是,花季走来,雨季走来,我们心中的烦恼也就随之而来。今天,我们就上一节写作课──《成长的烦恼》
在这一节综合性学习课,会让我们了解到处在人生美好阶段的我们也有不少烦恼,我们也曾哭过、恨过、生过气、心烦过……如果把这些烦恼分类整理一下的话,不外乎以下几类。
1、感觉父母或老师对自己不公平,或者感觉自己受到冷落。
2、与伙伴发生矛盾。
3、父母不民主,不能理解孩子,致使合理要求被拒绝,自己的愿望达不到。
4、学习成绩不好或者做错了事情而被父母或老师责骂。
5、被别人冤枉。
6、失去自己喜欢的人或者物。
7、因失败而懊恼。
8、做错事说错话而后悔不已。
9、因自身的缺陷或身体的变化而烦恼。
10、遇见不讲理的人而受委屈。
二、新课自学提纲,小组讨论完成以下问题。
下面请同学们根据老师的提示筛选出一件你记忆最深刻的事,再认真回忆这件事的具体情节:你为什么烦恼?哪些情景至今都让你无法忘怀?想好了之后,就将这些最重要的环节整理成一个片段。这个片段要交待清楚事件发生的时间、地点、人物、以及事件的起因、经过和结果,也就是要交待清楚事件的六要素。
三、合作探究
文章的主体部分有了,怎样才能给文章设计一个吸引人的开头呢?
作文开头的方法
⑴欲扬先抑法:
唉,老师怎么让我和她坐一个桌呢?她可是我班最凶的女生啦!就因为这,大伙都叫她“虎妞”。
⑵开门见山法:
我和阿敏的交情可不一般——小学时我们就是同桌。对她,我有一肚子的话要说。
⑶歌词开头法:
“明天你是否会想起/昨天你写的日记/明天你是否还惦记/曾经最爱哭的你……”一曲悠扬的《同桌的你》传入了我的耳中,那带着绵绵情思的乐曲,把我的思绪带回到了三年前……
⑷排比反复法:
朋友,就是我可以为他献出真挚情感的人;朋友,就是我可以对他付出全部信任的人;朋友,欢乐时与我分享,危难时与我同行。人生中没有朋友,就像生活中没有阳光。我就有着这样的一个好朋友。
⑸设问开篇法:
往事如烟,随着时光的流逝,大都渐渐淡忘,而那双眼睛,怎能使我忘怀?
⑹环境描写法:
从傍晚到子夜,静静地,一个人坐在窗前,任冷雨打着窗棂。灯下一盆吊兰淡淡地涂抹一壁翠色书柜。夜风荡起,身上微微泛起寒意。想起了经XXX,泪水不禁潸然而下。
⑺对比映衬法
随着岁月的流逝,许多人渐渐被我淡忘了,然而,有那么一双眼睛,一种声音,一个身影,至今萦绕在我的心头,久久不能忘怀。
⑻巧设矛盾法:
“我就不信,你在这个班生活了两年多,对这个集体就会没有一点感情?这是今天早晨班主任陈老师对我说的话。我望着陈老师愤怒的目光,委屈的眼泪直在眼眶里打转,心里说:“陈老师,你误会了……我怎么能不爱我们的班级体呢?”
《成长的烦恼》文章开头示例:
示例一:看着镜子里的自己,不知什么原因,突然想起了大诗人李白的诗句——白发三千丈,缘愁似个长。不知明镜里,何处得秋霜。我虽然年纪还小,没有诗人那么夸张的忧愁。但随着年龄的增长,生活中的烦恼却越来越多了。
示例二:外面的天阴沉沉的,一点没有春天的样子。看着外面阴沉的天空,不由得想起自己的心事来。唉,长大了,烦恼可真是多呀。
四、课堂小结
五、拓展提高
准备作文素材
成长的烦恼第二课时
学习目标
1、审视自己的烦恼,重新评价自我,大胆写出自己的心里话,表达自己的真情实感。
2、围绕中心,有主题。写出自己独特的认识。
一、知识回顾,导入新课
请同学们回忆作文结尾的方法
⑴自然收束法:
所谓自然结束式,是指把文章内容表达完了之后,自然而然地收束全文,而不去设计喻意深刻的哲理语句,不去雕琢丰富的象征形体,以事情的终结作全文的结尾,干净利落,不枝不蔓。如《一堂有趣的科学课》是这样结局的:下课铃声响了,当同学们恋恋不舍地放下手中的实验时,一个个不由自主地埋怨道:“怎么搞的,这节课时间这么短!”
⑵首尾呼应法:
首尾遥相呼应,结构完整,浑然一体,能唤起读者心灵上的美感。
请看某同学写《战胜自己》的开头和结尾:
开头:善于战胜自己,这是我的长处。这个“自己”,是害怕困难缺少勇气的自己,成功时很得意洋洋的自己。
结尾:善于战胜自己,这就是我的长处。困难前面不失掉信心,要有勇气战胜之:成功时不趾高气扬,要看到缺点,保持冷静的头脑。
⑶引用佳句法:
用名言、警句、诗句、俗语、歌词等收尾,洋溢着诗意,揭示着真谛,呈现出含意深刻的耐人寻味的内容,使之深深地印在读者的心中,意味深长。
如一同学如此写《美好的明天》的结尾:明日歌中说:“明日复明日,明日何其多,我生待明日,万事成蹉跎……”希望大家能把握今天,创造出美好的明天。
⑷巧妙发问法:
结尾以发问的形式提出问题,启发读者思考,具有感染、强调的作用,可谓言有尽而意无穷。如有同学这样写《我的语文老师》结尾:难道我的语文老师不是一个称职的好老师吗?你见过这样的老师吗?
⑸升华主题法:
所谓升华主题,就是在主题的基础上自然延伸,透过现象,揭示本质,丰富和深化主旨内涵。如《母亲》的结尾:“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我的母亲就是这样一位伟大无私的母亲。然而,她是我们千千万万劳动人民中的一员,正是这些劳动人民才创造了这个美丽世界。我们要发奋学习,将来用实际行动来报答祖国和人民。作者将自己的个人感情和普通劳动人民联系在一起,表达赞美之情,立意深远。
二、新课自学提纲,小组讨论完应如何写作。
应如何围绕中心,有主题。写出自己独特的认识,列出写作提纲。
三、合作探究,请小组以《成长的烦恼》为题,写出作文的结尾部分。
《成长的烦恼》文章结尾示例:
示例一:我们的生活充满了七色阳光,但即使是在阳光普照的时候,也难免出现短暂的阴云。成长中的少年,会有一些挥之不去的烦恼。这些烦恼来自生活,来自学习,来自与同学的交往……但是,有烦恼并不可怕,关键是要正确对待它。从现在起,让我们一起清理烦恼,消除烦恼,带着多彩的梦走向成熟。
示例二:成长,像咬一口辣椒,新鲜刺激却又辣得泪流;成长,像小青虫蜕皮,虽蜕变后风光无限却要忍受眼前的痛苦;成长,像一杯苦茶,苦涩中又带着别样的甜味……让我们正视成长中的烦恼,因为只有遍尝苦辣酸甜才能酿就溢鲜人生。
学生根据教师指导独立完成写作,教师巡视指导:对学生写作中出现的小问题及时进行纠正。
佳作品析
1. 推选2至3名同学,上台朗读自己的作文。
2. 组织学生代表点评优秀作文。
附:同题佳作
成长的烦恼
深夜,万籁俱寂,偶尔闻听一些虫鸟残声,孤寂的心更增几分凄凉。缥缈的空中,星星若隐若现,皎洁的明月时儿被丝丝云儿遮住。此时夜深人静,而我却睡意全无,是呀,我能睡着吗?
“都13岁了,还看什么动画片!”随着父亲那刺耳的高8度,电视机“啪”的一声被关掉,我的心也失落了不少。“看书去!这种乱七八糟的东西能吃吗?!”“孩子啊,你父亲供你上这个实验班已十分不容易了,你可得对得起父母的血汗呀!咱家三个闺女,你最懂事……”母亲也替父亲伴奏着。是呀,这电视机比我的年龄还大!我只能默默叹气,虽说这“高8度”抑扬动听,那“小提琴伴奏曲”也悠扬悦耳,然而怎么也引不起我的兴趣。我清楚家里的条件,也明白父母的一番苦心,可是我刚从书中出来不到5分钟,现在又要昏头胀脑地在书的海洋中游来游去。我无话可说,只能轻轻一叹:“唉……!”
自从上中学以来,我似乎已和七彩斑斓的童年告别,像一只无拘无束的小鸟突然被囚在笼子里,失去了自由,失去了属于我的那片蓝天,失去了一切。当我还是一个稚气未脱的小学生时,我对美丽的中学充满幻想,充满希望,充满憧憬,而现在,我仿佛置身于地狱。美好的憧憬全已破灭,只有失望和恐惧。
成长的烦恼
“太阳下山明早依旧爬上来,花儿谢了明天还是一样的开,美丽小鸟一去无影踪,我的青春小鸟一去不回来……”《青春舞曲》把我的思绪引到从前,不知不觉的,幼稚天真的我已长大,进入了青春期。
不知什么时候,我的鼻子上冒出了几颗小痘痘。从这以后,我天天照镜子,看着这些痘痘们的“生活”变化。我开始询问妈妈治疗痘痘的方法,我用洗面奶、芦苇等多种去痘的护肤用品,期待痘痘消失的那一天。可一个星期过去了,两个星期过去了……我等了好久,但痘痘依然未见有起色。哎!青春真烦!
放假了,回到家希望自己独立,自己的事情自己做,有时父母的问候却让我感觉是一种唠叨。但回到学校了,遇到一点挫折或困难(如生病)竟有强烈的想家意识,思念父母,有时还会偷偷地哭。我自己也感觉奇怪,我希望独立但又很依赖父母。我想,这应该是成长的过渡期吧。
最令人烦恼的就是连自己也无法接受的脾气。长大了,脾气越来越差。往往,与父母讨论或商量一些事时,当我不同意时便会顶起嘴来,妈妈常常说我:“ 哎!长大了,脾气越来越倔强,真拿你没办法!”这样一来,和父母的关系没有以前那么亲密了。
每个人在成长的道路上,必须经历种种考验。有的为自己的学业不理想而苦恼,有的为自己的痘痘发愁,有的为得不到父母的理解而感到委屈……我想,这应该是每个人成长过程中所必须要经历的吧。
1、学生根据同学文章及教师推荐的佳作总结自己本次写作的成功及不足之处,并
对自己的文章进行修改。
2、根据课堂交流情况,教师对本次作文加以总结点评,指出写作中的优点,提出改进建议。
五、课堂小结
六、拓展提高
誊写并修改作文
学习课题 第一单元复习
第一课时
复习目标:
1、复习掌握本单元的重点字词。
2、对有关鲁迅文学常识的掌握。
3、明确本单元的单元主旨——童年,并有深刻理解体会。
一、知识回顾,完成下列练习:
1、生字词复习(给注音写汉字或给加点字注音)
确záo ( ) 菜qí ( ) 拗 ( ) 脑髓 ( ) kuī甲 ( ) 蝉tuì( ) 震sǒng( ) 诘问( )
哀悼( ) 戏谑( ) 肆无忌dàn( ) 颏下( )
嫉妒( ) 埋没( ) 呵( )斥 桑shèn( )
油líng( ) cuán攒成 敛( ) 秕( )谷 yōng( )肿
2、重点成语解释
如法炮制:
肆无忌惮:
不可一世:
雷霆万钧:
二、新课自学提纲,小组讨论完成以下问题。
1、文学常识复习。
《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选《 》,作者 ,原名 ,浙江绍兴人,中国伟大的 家、 家 家。第一篇白话《 》。
2、对本单元课文的分析有误的一项是( )(2分)
A、《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像一首优美的散文诗。文字素朴优美,几乎全是白描,然而神态逼真,形象飞扬。
B、《雪地贺卡》一文讲述了“我”发现一张寄给雪人的贺卡,好奇心之下,“我”以雪人的名义给写贺卡的李小屹回了一张贺卡,后来为了不破坏她的美梦,“我”又给她回复了一张。
C、《阿长与<山海经>》中的阿长为人质朴、真诚,文中描述阿长的诸多毛病,体现的也是阿长不伪饰的质朴个性,尽管这质朴中包含着那些粗鄙、愚昧。
D、《童年絮味》一文语言富于幽默感,从头到尾,语义翻新,妙语连珠,笔墨酣畅,淋漓尽致。
3、仿写句子。
童年是什么?童年时一颗糖果,让我们老也难忘它的甜蜜;童年是一只帆船,,载着我们朦胧的向往; , 。
三、合作探究,小组讨论迅速完成下列问题:
1、、本单元那篇作品给你的印象最深,你能谈谈为什么吗?
2、本单元的单元标题是“童年梦痕”,结合自己实际,说到童年,你会想什么呢?为什么?
四、课堂小结
五、拓展提高(2010年广安市中考语文试题)
长在岩石下面的小花
①初二那年,我从家中那台十四英寸的黑白电视机中,看到了一幢幢高耸的大楼直插云霄,一座座盘旋的立交桥雄伟壮观,一辆接一辆的小汽车井然有序的穿梭不停,大街上的霓虹灯闪着诱人的光彩,商场里琳琅满目的商品让人眼花缭乱。
②我目瞪口呆,原来城市是这样的美好啊!
③年少的我由此陷入了深深的忧伤。
④第二天,我质问父亲:“你怎么不是城里人呢 ” 我想,父亲如果是城里人该有多好,那我也就是城里人了。
⑤暑假,几名城里的大学生到我们这座大山里写生,他们背着画夹,戴着大阳帽,洋气十足。其中有一个叫黄春草的女孩儿,就借住在我家。
⑥有一天早上,为了画日出,天刚蒙蒙亮她就起床了。我缠着要看她画画,就和她一起去了。我们一起登上了山顶,大阳升起来了,红彤彤的,将云彩映照得格外艳丽。黄春草支起画夹,神情专注地画着。等她画完画,我们就坐在一块石头上聊天。我说:“我真羡慕你,生活在大城市里,享受着富足的生活和良好的教育,像我这样活着实在没有一点儿意思。”可她却说:“不要把别人的生活想得太美好,小小年纪不要如此多愁善感。我给你讲一个故事吧。”
⑦于是她讲道:“在一座大山深处,有一个小女孩儿,十岁那年,母亲病逝;十二岁那年,父亲抬木头时被砸伤,从此干不了体力活儿。她每天背着个破布包,跑步去六公里外的学校上学。放学后,她还得割猪草,像男人一样在腰上缠根绳子,下到悬崖下面挖药材,挣点找补贴家用和交学杂费。后来她考上了大学,她一共贷了八千多元的助学贷款……”
⑧我想不到这个世界上还有比我更不幸的人,我以为她在给我编故事,黄春草却说这个女孩儿就是她。
⑨我惊讶地看着黄春草,她的脸上非常平静。我想,比起黄春草,我幸运得多了,最起码,我还有爱我的爸爸和妈妈。
⑩黄春苹的手指向远处,顺着她手指的方向,我惊讶地发现,一朵不知名的小花竟然生长在一块伸出的岩石下面。那块岩石像伸出的房檐一样,严严实实地遮挡住了阳光,但是小花竟然绽放了。她说:“阳光虽然没能直接照射到小花身上,但小花心里已感受到了阳光的存在,哪怕是一点点余光。”
⑾是呀,我们不能选择自己出生的时间和地点,但我们可以选择顽强,在艰苦的环境中一样能够茁壮成长,就像那朵长在岩石下面的小花。
(一)阅读《长在岩石下面的小花》,完成1—4题。(12分)
1.本文讲述了一个怎样的故事?请用简洁语言概括。(不超过50字,不计标点)(3分)
2.请用“‖”将本文分成三部分(在下列段落序号上划)。(2分)
① ② ③ ④ ⑤ ⑥ ⑦ ⑧ ⑨ ⑩ ⑾
3.根据对文章内容的理解填空。(5分)
(1)年少的“我”陷入深深的忧伤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
(2)第⑩段中黄春草的一段话想要表达的意思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
(3)文章成功地刻画了黄春草的坚强性格,所用描写方法,除语言描写外,_______描写起了重要作用。
4.试分析文章标题“长在岩石下面的小花”的含义。(2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