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最后一课导学案
使用说明和学法指导:读课文完成下列学案。
学习目标:
1、了解小说的相关知识
2、解决疑难字词
3、通过阅读,了解小说的主要情节
第一课时
一、新课自学:
(一)、作家作品:
1、小说
1、概念:小说是一种叙事性的文学体裁,通过人物的塑造和情节、环境的描述来概括地表现社会生活的矛盾。
2、三要素:人物、( )、( ) 。
3、描写人物的方法主要分为:外貌描写、( ) 、( ) 、( )、 ( ) 等
2、 作者
都德(1840-1897),( ) 国小说家。1868年出版长篇自传体小说《小东西》,获得巨大成功,并以此在法国文坛上享有“著名小说家”的声誉。1870年“普法战争”期间,他的《最后一课》《柏林之围》由于具有深刻的爱国主义内容和精湛的艺术技巧,成为世界短篇小说中的杰作。他是一位多产作家,一生写有12部长篇小说,4部短篇小说集。
3、背景
1870年,( ) 战争爆发。1871年,法国战败,签订和约,把( )和洛林两个州割让给了普鲁士。普鲁士为了让当地人民永远忘记祖国,好永远统治这个地方,下了一道命令:这两个州的学校只准教( ) ,不准再教( ) 。《最后一课》就反映这一事件。
(二)疏通字词:阅读课文,勾画出生字生词完成注音和解释:
哽( ) 赚( ) 踱( ) 捂( ) 惩罚( ) 祈祷( ) 诧异( ) 宛转( )
解释:
宛转: 懊悔:
祈祷 : 哽咽 :
诧异:
二、合作探究,整体感知课文内容
1、解题:作者为何以“最后一课”为题?
2、理清文章线索和结构,整体把握课文内容
(1)这篇小说的主要写了一件什么事?主要写谁?
(2)文章以( ) 为线索来串联故事情节。
(3)理清文章结构:填写下列表格
情节 时间 段落
序幕 上学路上
开端 课前
发展 上课
高潮、结局 下课
三、课堂练习:
1.给加粗字注音。
郝叟( ) 哽( ) 祈祷( )
诧异( ) 惩罚( ) 踱来踱去( )
2.选词填空。
(1)“想起这些,我多么________(痛心、懊悔、悔恨)!我这些课本,语法啦,历史啦……”
(2)个个都那么________(留心、细心、专心),教室里那么________(安静、肃静、寂静)!
(3)这套衣服,他只有在督学来视察或者发奖的日子才穿戴。而且整个教室有一种不平常的________(庄严、严肃、肃穆)的气氛。
(4)韩麦尔先生见了我,很________(温和、柔和、温柔)地说:“快坐好,小弗郎士,我们就要上课,不等你了。”
(5)他们像是用这种方式来感谢我们老师四十年来________(忠诚、忠心、忠实)的服务,来表示对就要失去的国土的________(谢意、敬意、敬爱)。
(6)这可怜的人好像恨不得把自己知道的东西在他离开之前全教给我们,一下子________(装进、塞进、挤进)我们的脑子里去。
四、课堂小结:
学生学习情况总结,知识点小结。
五、拓展提高:
1.下列说法正确的一项是( )(2分)
A、《最后一课》中韩麦尔和小弗郎士爱国感情一样炽烈,都是自始至终的爱国情怀。
B、《最后一课》的作者是一位爱国主义作用,以长篇小说见称于世。
C、韩麦尔先生因为年纪大,上课非常吃力,所以上课时“脸色惨白”,小弗郎士也认为老师累得这样是一个“可怜的人”。
D、韩麦尔先生为上这“最后一课”,穿上整齐的新衣,这是他对祖国爱的表现。
2.指出下列各句的描写方法和作用。(3分)
⑴画眉在林边宛转地唱歌;锯木厂后边的草地上,普鲁士兵正在操练。
⑵天啊,如果我能把那条出名难学的分词用法从头到尾说出来,声音响亮,口齿清楚,又没有一点儿错误,那么任何代价我都愿意拿出来的。
⑶有时候一些金甲虫飞进来,但是谁都不注意,连最小的孩子也不分心。
3.下面几句话都是文中留下的伏笔,请找出与伏笔相照应的句子,并在照应句中找出表示照应前文的词语:(2分)
⑴(我)只在心里思量:“又出了什么事啦?”
⑵最使我吃惊的,后边几排一向空着的板凳上坐着好些镇上的人,他们也跟我们一样肃静。
第二课时
学习目标:
1、学习本文出色的语言、行动、心理等描写方法。
2、通过人物的语言、行动、心理活动的描写,把握人物的思想感情,理解课文主旨。
一、知识回顾:
1、听写字词。
2、复述故事情节。
二、新课自学:
1、小弗朗士去学校沿途有哪些景象吸引了他 这些景物描写起何作用?对于普鲁士兵的操练“我”是如何看的 在文中起什么作用
2、到了学校、小弗郎士发现哪些情况不同往日 请填写下表。
平时 最后一课
气氛 开始上课的时候,总有一阵喧闹,在街上也能听到。
学生 同学们都在自己的座位上了
老师 拿着大铁戒尺在桌子上紧敲着,“静一点,静一点……”
其 没有镇上的人
3、小弗朗士上课前后心情、态度有什么变化?什么原因使他发生了这么大的变化?
时间 小弗朗士的心情
上学路上
课前
上课
下课
小弗朗士态度的变化:
A、从贪玩不爱学习到 ;
B、从怕老师到 ;
C、从 到认为法语学习十分容易,都是 感情的流露。
课前学习反馈:对子互相检查、批改课前内容
同学互评:
三、合作探究:
1、给下列加点字注音,根据拼音写汉字
踱(duó ) 督学(dū ) 郝叟(hǎo )( sǒu) 摊(tān ) 懊悔(ào)(huǐ) chéng fá(惩 )( 罚 ) 钥匙(yào )(shí ) 磨损(sǔn ) qíd o (祈 )(祷)哽(gěng) 宛转(wǎn)(zhuǎn )
2、下列词语中加粗字注音全都正确的一项是( )
A.赫叟(hǎo sǒu) 诧异(chà) 哽住(gěng)
B.祈祷(qí) 懊悔(ào) 挟(jiá)
C.惩罚(chěng) 板凳(dèng) 捂(wǔ)
D.紫藤(téng) 钥匙(yào shi)赚(zhuàn)
3、解释下列词语
诧异:觉得意外和奇怪。
懊悔:烦恼、悔恨。
哽咽:因极度悲伤,哭时不能痛快地出声。
宛转:形容声音的圆转柔和。
四、课堂小结:
针对学生完成的练习小结。
五、拓展提高:
1、下列各组词语中有错别字的一组是( )
A.祈祷 督学 B.思量 墙璧
C.惨白 阻塞 D.戒尺 溜冰
2、下列句子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
A、攀枝花市农民工返乡创业的新闻对我们很感兴趣。
B、校长、副校长和其他学校领导出席了这次运动会开幕式。
C、提高质量是语文教学改革的当务之急。
D、通过这次集中培训,使他们的专业技能得到了很大的提升。
第三课时
学习目标:
1、抓住重要语句理解其深刻含义。
2、通过对韩麦尔先生的语言、动作、神情以及小弗朗士后悔悲愤心情的分析,深刻体会他们的爱国主义思想。
3、把握全文主旨。
一、知识回顾:
听写字词,学生互评。
二、新课自学:
(一)理解句子的深刻含义
1、第15节为什么说韩麦尔先生是可怜的人
2、老师讲到法语,对法语有什么评价?用了什么比喻?这个比喻的深刻意义是什么?表现先生怎样的思想感情 为什么小弗郎士这次听讲全都懂?
3、“使出全身的力量”写出两个大字:“法兰西万岁”!“使出全身力量”这句话,表现了他怎样的思想感情?书写“法兰西万岁”这两个大字,含义是什么
4、他写完这几个字,痛苦得“呆在那儿,头靠着墙壁”。既不转身也不回头 ,为什么?
(二)把握文章主旨,并思考其给你的启示。
1、“使出全身的力量”写出两个大字:“法兰西万岁”!“使出全身力量”这句话,表现了他怎样的思想感情?书写“法兰西万岁”这两个大字,含义是什么
2、请你概括文章主旨。
3、这篇小说告诉我们什么道理?(学过本文,你得到了什么启示?)
三、合作探究:
1、辨别下列人物用了什么描写方法
(1)总司令身穿打了不少补丁的灰色粗布军服,脚穿一双草鞋,背着一个斗力和一个公文皮包,拄着一根棍子,棍子的两头已经得溜光圆滑。 ( )
(2)将军的脸上顿时阴云密布,嘴角边的肌肉明显地抽动了一下,蓦然转过头向身边的人吼道:“叫军需处长来!老子要……”一阵风雪吞没了他的话。他红着眼睛,像一头发怒的狮子,样子十分可怕。 ( )
2、自读课文,画出描写人物的语句,分析人物描写方法及所表现人物的性格。
例:他们该不会强迫这些鸽子也用德国话唱歌吧?
答:本句运用心理活动描写,表现小弗朗士对普鲁士德国入侵者禁教法语的讽刺、轻蔑。
A、描写小弗朗士的语句:
(1)天啊,如果我能把那条出名难学的分词用法从头到尾说出来,声音响亮,口齿清楚,又没有一点错误,那么任何代价我都愿意拿出来的。
(2) 可是我还能管住自己,急忙向学校跑去。
B、描写韩麦尔先生的语句:
(1)“法国语言是世界上最美的语言——最明白、最精确。”
(2) 他转身朝着黑板,拿起一支粉笔,使出全身的力量,写了两个大字:“法兰西万岁!”
四、本堂小结:
五、拓展提高:
【中考链接】攀枝花市2010年高中阶段教育学校招生统一考试)
下列加点字注音全部正确的一项是:( )
A、针砭(biān) 告罄(qìng) 锲而不舍(qì)
B、狼藉(jí) 颛顼(xū) 鳞次栉比(zhì)
C、剽悍(piāo) 炽热(zhì) 戛然而止(jiá)
D、菡萏(hán) 谒见(yè) 压轴大戏(zhóu)