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年级下册数学教案-1.2 两位数乘两位数的笔算苏教版

文档属性

名称 三年级下册数学教案-1.2 两位数乘两位数的笔算苏教版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23.5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苏教版
科目 数学
更新时间 2021-06-26 06:54:59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课题
两位数乘两位数的笔算

教学内容:义务教育教科书数学(苏教版)三年级下册第3~5页的内容。※
教学目标:1、经历探索两位数乘两位数计算方法的过程,会笔算两位数乘两位数,会用交换乘数位置的方法验算乘法。2、在具体情境中,应用有关运算解决实际问题,体会解决问题策略的多样性,进一步发展数学思考,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3、在探索算法和解决问题的过程中,感受数学与生活的联系,增强自主探索的意识,提高合作交流的能力,获得成功的体验。教学重点:让学生经历探索算法的过程,掌握两位数乘两位数的笔算的方法。教学难点:要帮助学生理解第二部分积的定位和书写方法。※
教材分析:乘法是整个小学四则运算的重要内容,它不仅是本单元的重点,同时也是学习三位数乘两位数等其他乘法不可缺少的基础知识。在教学本课之前,学生已经学习过两位数和三位数乘一位数的笔算,在本单元的前两教时学习了两位数乘整十数的口算,具备了一定的估算意识,这些都是本课学习的起点,但学生仅有这些已有的本领,在学习两位数乘两位数时还存在着很大的困难。例题创设了一个对学生相对比较熟悉的情境,使学生在情境中产生问题,并在此基础上组织学生探索算法,让学生尝试用竖式来计算,重点解决乘的顺序以及第二部分积的书写方法。在练习中让学生用交换两个乘数的位置再乘一遍的方法进行验算,进一步理解乘法。在教学竖式计算时,重点要帮助学生理解第二部分积的定位和书写方法,并能用自己的语言作出适当的解释,在从两位数乘一位数到两位数乘两位数的沟通过程中感受知识的生长。




教学环节
设计意图
一、情境导入
师生谈话,创设情境。
通过谈话,让学生自然进入情境,一方面便于展开学习活动,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另一方面让学生在巩固旧知的同时为新知做好铺垫和启迪。
二、例题探究
1.提出例题引出例题:“有12箱迷你南瓜,每箱24个,一共有多少个?”可以怎样列算式?出示:24×12估计一下,结果是多少?2.交流多样算法你想怎样算?会把自己的想法写下来吗?试一试交流呈现算法:预设:把12箱拆分算一算一共有多少个的各种方法。交流:这些算法都是怎么想的?得到24×2=48,24×10=240,48+240=288的算法,学生体会算法。3.提出竖式。揭示课题:两位数乘两位数的笔算。板书竖式探究个位上的2乘24学生尝试算一算。交流:先用个位上的2乘24得到48。探究十位上的1乘24你会算吗?继续尝试算一算交流:再用十位上的1乘24得到240。240的0一般我们可以不写。对比沟通,得到竖式的写法。4.回顾算法我们是怎样计算24乘12的?学生写一写竖式5.比较沟通比较口算与竖式,你发现了什么?完成板书。
情境能很好地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学生上课伊始便能集中注意力投入到全新的学习环境,进入良好的学习状态。根据情境提出数学问题,引导学生结合情境来尝试解决24×12。引导学生估算,加深学生对估算方法的理解,同时也为学习两位数乘两位数的笔算的正确与否做好初步判断的准备。学生具备前期的拆分经验,交流算法多样性的过程,让每一位同学体验把12箱拆成10箱和2箱的方法,为竖式的学习准备算理理解的基础。让学生联系已有的两位数、三位数乘一位数的笔算经验,探究“个位上的2乘24”。
充分放手让学生去探索,引导学生在交流中去发现、思索、领悟、概括,培养学生合作交流的能力。根据自主尝试“用个位上的2乘24”,继续探究“用十位上的1乘24”,对于学生来说,这是一次新的尝试,存在一定困难。通过对典型资源的收集,让学生辨析竖式的对错
,从而理解第二部分积的定位,帮助学生突破本课的知识难点,在理解算法的基础上,进一步感受竖式的优化,即240的0一般我们可以不写。通过对比沟通,发现口算与竖式的算理是相同的,只是形式不同。
三、练习活动
1.想想做做第1题学生试一试。校对得数:说一说计算的过程。2.验算学生算一算,校对交流3.想想做做第2题说一说每一步算的是什么?
想想做做第1题是巩固新知,学生刚刚学习了两位数乘两位数的笔算,需要进行练习,形成笔算技能。通过交流和验证,使学生认识到可以通过调换两个乘数的位置相乘这个方法来进行笔算的验算。第2题是再次将笔算结合情境来理解算理,充分利用了学生的已有生活经验,让学生感受到数学与生活的联系,体会到学习数学的价值。这是根据已有的结果说每一步求的是什么,学生需要逆向思维。
四、课堂回顾
今天我们学习了两位数乘两位数的笔算,回顾一下,是怎么算的?你有什么收获?
对今天所学的两位数乘两位数的笔算进行知识与学习过程的梳理。
五、聪明题
你会想吗?
激发学生继续探索的兴趣,培养学生学数学的良好品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