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3 生活中的透镜 鲁科版(五四学制)八年级物理上册 课件 (共31张PPT)

文档属性

名称 4.3 生活中的透镜 鲁科版(五四学制)八年级物理上册 课件 (共31张PPT)
格式 ppt
文件大小 4.8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鲁教版(五四学制)
科目 物理
更新时间 2021-06-26 01:50:07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生活中的透镜
透镜在生活中的应用
一、照相机主要由哪几部分组成?
胶卷
照 相 机
镜头
快门
机壳
照 相 机 的 原 理
A
B
A’
B’
镜头-凸透镜
胶卷-光屏
1、照相机的镜头相当于一个凸透镜,胶卷相当于光屏。
2、U:景物到镜头的距离
V:底片到镜头的距离(暗箱的长度)
3、成像原理:u>2f 倒立,缩小,实像 f凸透镜的成像规律
物距范围
像的特点
像距范围
物距与像距关系

应用
U>2f
倒立
缩小
实像
fU>V
U=2f
倒立
等大
实像
V=2f
U=V
f倒立
放大
实像
V>2f
UU=f
不成像
U正立
放大
虚像
U照相机
照相机成像特点
动手组装模拟照相机,小组讨论:
(1)请把模拟照相机对光源,并前后拉动纸筒,直到在半透明薄膜上看到清晰的像,观察所成像的特点。
(2)思考:如何使像变大?动手操作。
1
2
第一张照片变成了第二张照片,拍照的人是怎样做到的?
使像变大,应使相机镜头靠近物体,同时使镜头远离底片,即:镜头外调,增大暗箱长度
减小物距,增大像距
物近像远像变大 物远像近像变小
数码相机
数码相机最终显示在屏幕的像是经过相机内部的电子芯片处理过的。
相机镜头感光后,将像投到相机内部的感光元件中,这时感光元件接收到的像是倒立的,感光元件将接收到的光学信号转化为电信号,电子芯片对电信号进行处理,再转变成数字信号由存储器保存。
摄像机
监控摄像头
监控摄像头
2.投影仪
凸透镜的成像规律
物距范围
像的特点
像距范围
物距与像距关系

应用
U>2f
倒立
缩小
实像
fU>V
U=2f
倒立
等大
实像
V=2f
U=V
f倒立
放大
实像
V>2f
UU=f
不成像
U正立
放大
虚像
U照相机
投影仪
投影仪的原理

A
B
A‘
B‘
1、投影仪的镜头相当于一个凸透镜,屏幕相当于光屏。
2、成像原理: 2f>u>f, v>2f,成倒立放大的实像。
平面镜在这里有什么作用?
改变光路
投影片要倒放
我们在屏幕上要看到正立的像投影片应该怎么放?
做一做:使F投影片在屏幕上的像正立
放大镜成像特点
成像特点:
放大镜成正立放大的虚像
凸透镜的成像规律
物距范围
像的特点
像距范围
物距与像距关系

应用
U>2f
倒立
缩小
实像
fU>V
U=2f
倒立
等大
实像
V=2f
U=V
f倒立
放大
实像
V>2f
UU=f
不成像
U正立
放大
虚像
U照相机
投影仪
放大镜
.
.
1、成像原理:u2、使虚像变大,应增大物距
生活中的放大镜
照相机:利用凸透镜能成______、_____、___。
倒立
实像
缩小
小 结
投影仪:利用凸透镜能成____、____、____。
倒立
实像
放大
放大镜:利用凸透镜能成_____、_____、_____。
正立
虚像
放大
U>2f
ffV>2f
U1、从圆形装水的鱼缸侧面看缸中游动的鱼,所看到的是( )
A.鱼的放大的虚像 B.鱼的等大的虚像
C.鱼的缩小的实像 D.实际的鱼
2、下列光学仪器的应用,哪个得到的实像比物体大( )
A.放大镜 B.幻灯机 C.照相机 D.潜望镜
课堂练习
A
B
3、如图所示,S′是物体S经过凸透镜所成的像,那么此图表示什么的成像示意图( )
A.照相机   B.放大镜
C.幻灯机   D.投影仪
B
课堂练习

B
4、用投影仪放映幻灯片时,屏幕上出现正常画面,这时有一个小虫正好落在凸透镜的镜片上,此时对画面的影响为(  )
A.画面上有一只小虫
B.画面变得模糊
C.几乎无影响
D.画面上有小虫,但不清晰

课堂练习
C
5、奥运会全面运用人脸识别系统,人们进入场馆距门口0.5m一1.2m处时,安装在门上的人脸识别系统的摄像机就可以对其面部特征进行快速核对。由此判断,人脸识别系统的摄像机的镜头( ) A.相当于凸透镜,焦距可能为0.5m   
B.相当于凸透镜,焦距可能为0.1m
C.相当于凹透镜,焦距可能为0.5m   
D.相当于凹透镜,焦距可能为0.1m
课堂练习
B
作业:
自学“科学世界”显微镜与望远镜完成本节“伴你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