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年级下册数学教案-3.3 解决问题的策略-从问题出发 苏教版

文档属性

名称 三年级下册数学教案-3.3 解决问题的策略-从问题出发 苏教版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15.5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苏教版
科目 数学
更新时间 2021-06-26 07:00:57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解决问题的策略-从问题出发
教学目标
1、使学生经历依据问题筛选条件寻求解决两步计算实际问题的方法及问题反思的过程,了解从问题想起分析数量关系的策略,能用根据问题写出数量关系的策略寻找解题方法,并正确解答。
2、使学生在对解决实际问题过程的不断反思中,体会从问题想起寻找条件的分析推理过程,感受解决问题策略的价值,进一步发展分析、比较和简单推理的能力。
3、学生在活动过程中进一步积累解决问题的经验,增强解决问题的策略意识,获得解决问题的成功体验,提高学好数学的信心。
重点难点
教学重点:如何从问题开始想,根据问题分析数量关系。
教学难点:感受从问题出发进行思考是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的常用策略。
教学过程
一、谈话导入,感受方法
出示找迷宫,意识到从出口找入口的分析方法。
二、探究新知
1、出示一个条件:玩具熊118元
提问:从图中你了解哪些信息?根据这两个条件你能求出什么?(还剩多少元?)谁会解决这个问题?
明确:带来的钱-用去的钱=剩下的钱
设计意图:建立在学生已知的基础之上,借助常用的生活经验理解数量关系,为下面学习解决还剩多少元做铺垫。
2、出示2个条件16、88元
提问:现在呢?根据这些条件,你又能提出哪些问题?
总结:看来增加了两个条件,问题增加了不止两个哦。
3、感受条件多,问题多
出示更多条件
引导:再来一些条件呢,又能提出多少问题?看来从已知条件出发想起,可以解决许许多多的问题。那今天我们到底要解决什么什么问题呢?请看。
设计意图:出示生活中的情境图,引导学生通过了解商品的信息,明确到条件多,能解决的问题有很多,为下面学习作进一步铺垫。
4、出示:买一个玩具熊和一个飞机模型,最多还剩多少元?
思考:如何求最多还剩多少元?你是怎样理解这个问题的?
同桌交流,指名全班交流。
可能的情况有:我买最便宜的东西。
追问:为什么买最便宜的?(生:因为要求剩下最多)
小结:要想求还剩下的钱最多,我们就必须到这些条件里选价钱便宜的玩具熊和飞机模型。对,也就是必须使用去的钱?理解了这个问题现在你会列式解答吗?
5、列式解答
学生互相提问解答。
6、回顾解决思路并板书
出示网状分析图,并说说解题思路
提问:大家来看,解决这个问题,你们用到了哪些条件?其他的条件为什么不用?说的好,我们要从问题寻找相关条件,先算什么?再算什么?最后还要写答。
设计意图:先让学生说出与所求问题直接相关的条件,以及条件与问题之间的关系,再练习题中给出的已知条件确定先算什么、再算什么,有利于学生在形成解题思路的同时体会蕴含其中的策略。
三、类比应用
1、最多换最少
思考:要求什么问题?你是怎样理解这个问题?(学生小组交流)根据你的分析,把思考过程写完整。
2、学生独立解答,和同桌交流你的想法,指名一人汇报。
3、小结课件出示:谁能完整地说说整个思考过程?
4、回顾整理:现在我们回过头看一看,在解决这两个问题的过程中,我们都是先要看什么?从问题出发,再回到题中选择合适的条件,找出数量关系,确定先算什么再算什么。
5、揭题:这就是我们这节课所研究的——解决问题的策略(出示,齐读)。像这样从问题出发进行分析和思考,是我们数学上一种常用的分析方法。下面我们就用这种方法解决生活中的问题吧。
设计意图:策略是隐含在具体分析和解题过程中的思维起点的选择,思维方向和确定和思维程序的安排。让学生对类似的分析和思考过程进行比较,有利于他们进一步感受策略应用的特点,丰富策略应用的体验。
四、应用拓展
1、出示问题:桃树比梨树多多少棵?
(1)思考:要求这个问题,必须知道哪两个条件?(桃树-梨树=多的棵树)好,现在老师出示条件:桃树有52棵,梨树有3行,能解题吗?
(2)补充条件并解题。
学生独立完成,展示交流。
2、选择合适条件,列式解答
①学校买来18袋乒乓球
②学校买来9个篮球
③每袋乒乓球有5个
④乒乓球比篮球多54个
问:乒乓球的个数是篮球的几倍?
请四人小组讨论,选择你所需要的条件圈出来并列式解答。
学生小组合作。可以选1、2、3,或者2、4
师:哪个小组愿意来交流,说说你们的想法。为什么这样选?
追问:还有不同的选法吗?
设计意图:练习的设计层层递进,阶阶加高。凸显了从问题出发分析和解决问题这一策略的主要特点,丰富了学生对相关策略的体验,增强运用策略解决的意识。
5、和从条件出发进行类比
从条件想起→推导问题
从问题想起→找条件
六、全课总结
今天我们学习了什么知识?什么样的策略呢?解决问题是不是一定要从问题出发?我们还学过哪些解决问题的策略?具体问题具体分析,要根据题目特点灵活的运用。并说说生活中及成语故事中利用策略解决问题的例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