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年级下册数学教案-4.3 含有小括号的两步混合运算苏教版

文档属性

名称 三年级下册数学教案-4.3 含有小括号的两步混合运算苏教版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18.5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苏教版
科目 数学
更新时间 2021-06-26 07:02:36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含有小括号的两步混合运算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根据实际情境,让学生体会括号能改变原来运算顺序的作用。
2.在探索与交流中体会含有小括号的混合运算的运算顺序,并能正确计算含有括号的混合运算。
3.培养学生独立思考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
教学重点:掌握含有小括号的混合运算的运算顺序。
教学难点:明确小括号的作用,能正确进行含有小括号的混合运算。
教学准备:课件
教学设计:
一、复习引入新课
1.在学习过的混合运算中,都有哪些运算法则,先说一说,在写在练习纸上。
混合运算有哪些运算法则
(1)算式中,有乘法和加减法,应(
)。
(2)算式中,有除法和加减法,应(
)。
(3)算式中,只有减法和加法,应(
)。
(4)算式中,只有除法和乘法,应(
)。
2.说一说先算什么,再计算。
98-24+60=
56÷7×8=
170+200÷5
86-23×72
小结:(算式中,只有加减法或乘除法同一级的运算,
应(
从左往右依次计算
))
(含有加减又有乘除的混合运算,先算(乘、除法),再算(加、减法)
二、学习新知
1.教学例3。
(1)理解题意。
出示教材第38页例3情境图及问题。
(2)要求学生独立列式解答,可以分步列式也可以列综合算式。
师巡视指导,找出例子,指名板演分步算式和综合算式50-20÷5。
学生可能:
方法A:买1个书包后还剩:50-20=30(元)
可买笔记本:30÷5=6(本)
方法B:50-20÷5
=30÷5
=6(本)
方法C:50-20÷5
=50-4
=46(本)
(3)学习算理。
小组讨论:50-20÷5是否正确?如何正确的列出综合算式。
学生讨论并回答。
引导:“50-20÷5”根据我们上节课所学应该是先算除法,再算减法,和我们分步列式中的先算减法再算除法的计算顺序不同,如何才能改变运算顺序,使这道算式先算减法再算除法?
教师根据学生的回答适时进行引导:在混合运算中遇到小括号,要先算小括号里面的。
教师板书添上小括号:
提问:现在这道题,变成先算什么?再算什么?
(4)揭示并板书课题---含有小括号的混合运算。
(5)小括号的读法:按算式的意义,(50-20)÷5
读作50与20的差除以5。
(6)练一练:让学生在练习本上计算下面两题,并指名学生板演。
要求:在先算哪步的下面画出横线,再进行计算。
(50-20)÷5
50-20÷5
=
30÷5
=50-4
=
6
=46
强调小括号的作用:改变运算顺序。
小结:在算式里有小括号的,应先算小括号里面的。
三巩固练习
1.比一比,算一算---完成教材第39页“想想做做”第3题。
(1)观察每组的两题有什么相同和不同的地方:数都一样,符号也一样,差别在于有无小括号。
(1)猜一猜:计算结果会一样吗?为什么?
(1)算一算:选择一组在本子上先用横线划出计算的第一步,再分组计算。
(1)每组指定一名学生板演或投影结果。
(1)集体讲评,重点交流各题的运算顺序和结果
(6)归纳小结—在算式里有小括号,应先算小括号里面的。
2、判断,把不对的题目改正。
(42-18)
×30
95-(
24+50

=24
×30
=71+50
=720
=121
(12+30)
÷3
36×(
6-2

=12+10
=36
×4
=22
=144
(1)出示题目,学生先自行判断;
(2)组织学生与同桌交流;
(3)指生说说,师生纠正。
3、智力拓展
按照要求,下面的各题要不要加先括号?怎样加小括号?与同桌相互说一说。
42-18×30
先乘后减
95-24+50
先加后减
170+30÷3
先除后加
24×
86-36
先减后乘
(1)让学生尝试解答,教师巡视,参与学生的自主学习并寻找错例。
(2)学生完成后集体交流,交流时让学生说说先算哪一步,再算哪一步。
(3)小结:不论综合算式涉及怎样的运算,只要含有小括号,就先算小括号里面的。
四、全课总结
1、小括号的作用是改变运算顺序;
2、在混合运算中,有小括号要先算小括号里面的。
五、作业:
1、完成教材第39页“想想做做”第4题。
2、用作业本完成第39页“想想做做”第2题及第5题。
六、板书设计:
含有小括号的混合运算
剩下:50-20=30
(元)
(50-20)÷5
笔记本:30÷5=6
(本)
=30÷5
=6(本)
算式里有括号,应先算括号里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