练习六
教学目标:
1.使学生完整地掌握年、月、日的知识,会正确判断平年和闰年,解决年、月、日相关的一些简单实际问题,通过练习,强化学生对年、月、日之间关系的理解,形成合理的认知结构。
2.使学生在应用年、月、日知识的过程中,体会应用知识判断、推理的方法,培养学生的推理能力和应用意识;学会制作月历表并启发学生感受月历的作用,体验学习成果的实际意义。
3使学生体会年、月、日知识在生活里的应用,体会在生活里的存在的数学现象和内容;通过游戏,思考、操作、交流等活动,培养独立思考、动手操作等能力,进一步激发练习兴趣,体会数学学习的价值。
。
教学重点:强化学生对年、月、日之间关系的理解及应用。
教学难点:绘制月历表及月历表里相邻数之间的联系。
教学准备:课件
教学过程:
一、回顾内容,知识再现。
1.引入课题。
谈话:我们学习了年、月、日的知识,今天我们围绕这部分内容进行练习,希望大家通过练习进一步掌握年、月、日的知识,能应用知识解释和解决一些生活里的问题,还要探索一些新的问题。(板书课题)
2.回顾整理。
引导:在前两节课里我们学习了哪些知识?大家先想一想,再互相说一说。
交流:你回顾到学过的哪些知识?
出示“年、月、日”表格,结合交流和同学的相互补充,完成表格。
课件出示表格,并让学生填写表格。
年
1年有(
)个月
平年上半年(
)天,下半年(
)天;
闰年上半年(
)天,下半年(
)天;
月
大月
(
)天(
)
小月
(
)天(
)
2月
(
)天或(
)天
日
(
)时
过渡:我们已经知道了年、月、日的这些知识,现在就围绕年、月、日的知识进行练习,希望大家积极思考,主动交流,一起掌握好这些知识。
二、组织练习,知识强化
1.填一填
(1)平年的2月有()天,全年有()天;闰年的2月有()天,全年有()天。通常每()年里有()个平年,()个闰年。公历年份数除以()没有余数的一般是闰年;公历年份数是整百数的,必须除以()没有余数才是闰年。
游戏判断平年和闰年1949,1956,1986,1997,2004,2007,2010,2016,2100,2400
(2)本月属于全年中的第()季度,本月共有()天,合()个星期零()天。
(3)中华人民共和国是1949年成立的,到今年的10月1日,成立了()周年。
(4)5月31的后一天是()月()日;7月1日的前一天是()月()日。
(5)丽丽今年10岁了,可她只过了2个生日,猜一猜,她是()月()日出生的。
(6)张华在外婆家连续住了两个月,共62天。这两个月可能是()月和()月,也可能是()月和()月。
(7)叔叔9月15日出差,到9月的最后一天回来,叔叔一共出差了(
)天。
(8)3年=()个月
5个星期=()天
2.辨一辨。
(1)闰年全年有12个月,1,3,5,7,9,11是大月,其他的都是小月。()
(2)一个月不可能出现5个星期日。
()
(3)小宇是1997年2月29日出生的。
()
(4)一年有四个季度,教师节在第三季度。
()
(5)红红的生日是国庆节的前一天,她的生日是9月31日。
()
3.连一连(小游戏)
交流节日。
引导:你知道哪些重大节日?各是几月几日?和同桌同学说一说。
交流:能把你知道的重大节日和日期说给大家听一听吗?(指名交流)
猜一猜
完成教材第49页“练习六”第1题。
引导猜测:小明的生日是下个月的第1天,你知道是几月几日吗?
要求:请用类似“我的生日在教师节前两天”的语言描述自己的生日让其他同学猜。
5.制作月历表
让学生根据题意,挑一个自己最喜欢的月份,找出×月1日是星期几,制作一个月历,并完成以下要求。
追问:月历表中开始的一天是几号?填写1号时要注意什么?(星期几)
学生独立制作月历表。
交流学生制作月历表,核对月份和天数、日期排列位置等。
提问:
(1)在制作月历表的时候,你有哪些体会?
(2)从月历表上可以获得哪些信息?在小组里说一说。
三、动手操作,升华知识
1.完成教材第50页“动手做”。
学生拿出准备好的月历卡,四人一组做框数游戏。
(1)要求:每次用长方形横着框出3个数,说说这3个数之间的关系,算出它们的和。
先指名回答,再将学生的算式随机写在黑板上,让学生寻找规律(3个数依次相差1;大的和小的匀一匀,3个数都等于中间一个数等)
得出:这样的连续3个数的和,三个数的和是中间数的3倍,简便的算法可以用中间的数乘3。。
(2)要求:每次用长方形竖着框出3个数,说说这3个数之间的关系,算出它们的和。
先指名回答,再将学生的算式随机写在黑板上,让学生寻找规律。
为什么上下相邻的两个数之间相差7?
你能怎样很快算出这3个数的和?为什么也可以用中间的数乘3?
说明:如果3个数中每相邻的两个数的差相等,那么大的和小的匀一匀,这3个数都等于中间这个数。求这样3个数的和的简便算法,是把中间的数乘3。
追问:还可以框出几个数?怎样框?试一试。
请你任意框出几个,自己研究有什么关系,怎样比较快地求出它们的和。
交流:你还能框出的是几个数?每个数之间有什么关系?(指名框不同个数的同学交流框法)
启发:请课后想一想:框4个数的,怎样求它们的和比较方便?框5个、6个或7个的呢?
2.出示教材第50页“你知道吗”内容。
提问:同学们,我们平常所说的一年四季和一年的四个季度一样吗?
引导学生仔细阅读,说说从文中你知道了什么。
指名回答,明确:一年四季与一年的四个季度是有区别的。这里的四季是指春、夏、秋、冬,气象部门是以平均气温划分的;前面的季度是以公历的月份划分的,固定的每3个月一个季度。所以意思是不一样的。
四、反思总结
通过本课的学习,你有什么收获?
还有哪些疑问?
作业设计:
板书设计:
教后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