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4月相 同步练习(含解析)

文档属性

名称 4.4月相 同步练习(含解析)
格式 docx
文件大小 460.6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浙教版
科目 科学
更新时间 2021-06-27 09:14:15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浙教版七下科学4.4月相同步练习
一、选择题
1.2021年5月26日(农历四月十五),在我国某些区域能观察到“超级红月亮”,这一天的月相最接近图中(  )
A. B.
C. D.
2.2019年12月26日(农历十二月初一),一场精彩绝伦的日环食现身温州。当天的月相对应下列哪幅图(  )
A. B. C. D.
3.如图为阳光照射地球、月球的示意图。图中人所在位置的时间及看到的月相为(  )
A.黄昏,上弦月
B.清晨,上弦月
C.黄昏,下弦月
D.清晨,下弦月
4.2019年的夏至是6月21日(农历五月十九),在当天,地球在图甲中和月球在图乙中的位置分别是( )
A.1和false之间 B.3和false之间
C.1和false之间 D.3和false之间
5.2020年一共有四次“超级月亮”,分别在2月9日、3月10日、4月8日和5月7日,其中4月8日(农历三月十六)超级月亮是本年度最大满月,本年度最大满月时,月球的位置处于图中的(  )
A.A位置 B.B位置 C.C位置 D.D位置
6.如图为今天的日历。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这一天宁波昼长夜短
B.今天后的太阳直射点开始向北移动
C.公历是以地球绕日公转周期为依据确定的
D.今天晚上的月相为新月
7.在时间单位中,1公历年约365天,1农历月约30天,1天有24小时。这些计时单位与某些天文现象密切相关,它们分别接近于(  )
A.地球公转周期,月球公转周期,地球自转周期 B.月球自转周期,月球公转周期,地球自转周期
C.月球自转周期,月相变化周期,地球自转周期 D.地球公转周期,月相变化周期,地球自转周期
8.如图所示,使我们常见到的四种月相,阴影线表示暗部。按时间的先后排序,正确的是(  )
A.①②④③
B.②④③①
C.①④②③
D.③①④②
9.2014年6月14日(农历五月十七),月球位置大致在图中的(  )
A.1~2之间
B.3~4之间
C.5~6之间
D.7~8之间
10.月球经过C点后到达D点。有关月球在D点的这一天月相的叙述正确的是( )
A.这一天的月相为上弦月 B.这一天的月相东半亮,西半暗
C.这一天看到月相应在上半夜 D.再过七天,月相变为满月
11.对于2020年4月13日(农历三月二十一)这一天,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
A.当天太阳直射点在赤道以南 B.当天晚上的月相是上弦月
C.这一天地球运行在图中的bc之间 D.如图地球绕日公转的方向为自东向西
12.地球上看,金星同月球一样也具有周期性的圆缺变化,某研究人员利用仪器在地球上观察到金星“满月月相”,此时金星的位置是(  )
A.甲 B.乙 C.丙 D.丁
13.2014年5月4日,木星与月球上演“木星合月”(两者距离达到最近的天象)。如图表示相关天体的位置关系,地球上的人观察到此次木星合月的景象最接近的是
A. B. C. D.
14.我国“嫦娥工程”计划进展顺利,“嫦娥一号”和“嫦娥二号”已成功发射。假如有一天,你乘上我国的“嫦娥N号”飞船登上月球,当日、月、地三者位置处在如图所示位置时,在A点的你能看到地球的地相是( )
A.上弦地 B.满地 C.下弦地 D.新地
15.2020年4月22日(农历3月30日)是世界地球日,这一天太阳、地球、月球三者的位置关系接近于(  )
A. B.
C. D.
二、填空题
16.写出与下列诗句相应的农历日期
(1)月落乌啼霜满天,江枫渔火对愁眠,姑苏城外寒山寺,夜半钟声到客船。 。
(2)去年元夜日,花市灯如昼,月上柳枝头,人约黄昏后。 。
(3)今宵酒醒何处?杨柳岸晓风残月。 。
17.2020年5月5日(农历四月十三)18时00分,为我国载人空间站工程研制的长征5号B运载火箭,搭载新一代载人飞船试验船和柔性充气式货物返回舱试验舱,在我国文昌航天发射场点火升空。
(1)如图1 所示,这一天地球的位置大致在________之间;
(2)当天的月相与图2 的________最相近。
18.读下面的月相示意,回答问题。
(1)月球是一个不发光、不透明的球体,我们看到的月光是它________太阳光。月球在变化过程中出现的各种形状叫做月相,月相变化的周期是________。
(2)请在图中为以下传统节日选出当天的月相。(选择上图中的A/B/C/D/E)
中秋节:________ 元宵节:________ 除夕:________
(3)图D所示的月相叫_______。
19.读月相形成示意图,如图所示,完成下列要求。
(1)填出A、B、C、D四处月相的名称:A.________B.________C.________ D.________。
(2)月相从A→B→C→D→A的周期时间为________,又称为________。
(3)我们观察的月球有圆缺变化的原因:________。
20.2019年1月11日(农历十二月初六)嫦娥四号在落月之后传回了世界上第一张月球背面的全景图。
(1)当天,地球上看到的月相接近______;
(2)嫦娥四号拍摄的全景图信息通过向“鹊桥”中继星发射回地面控制中心,你认为“鹊桥”中继星最有可能的位置是图中的______(选填“1”、“2”或“3”);
(3)在农历十五时,嫦娥四号处于______(选填“白天”或“黑夜”)。
21.某旅游团希望在杭州西湖欣赏“雷峰(塔)夕照”的同时,也领略“月到中天(月亮高度最大),水面风来”的情景(注:月球公转周期为27. 3天,农历初一月球在天空中的视位置最靠近太阳)。
(1)若该旅游团在某日16时左右看到了“月到中天”,则该日是农历(______)
A.初二 B.初五
C.初八 D.十一
(2)若该旅游团在某日18时40分左右看到“月到中天”,则该日是农历(______)
A.初二 B.初五
C.初八 D.十一
22.某同学在黄昏时分,看到天空中有半个月亮,并画出了以下示意图,如图所示,据此回答:
(1)黄昏时分,太阳位于地平线的______(填字母序号)。
A.东方 B.南方 C.西方 D.北方
(2)这半个月亮的亮面朝向和月相分别为______。
A.亮面朝东,上弦月 B.亮面朝东,下弦月
C.亮面朝西,上弦月 D.亮面朝西,下弦月
(3)请解释月亮每天东升西落的原因:____________________。
参考答案
1.C
【详解】
满月是指月和太阳的黄经差达到180度时的瞬间(也称望),以及此时的月相(也称望月)。天文现象中月亮由小逐渐变满,变圆就是满月,一般在每月的15日。2021年5月26日(农历四月十五),这一天的月相是满月,故C正确。
故选C。
2.A
【详解】
发生日食时,太阳、地球、月球三者位置关系是在一条直线上,且月球在中间,发生的时间是农历初一,当天晚上的月相为新月,故A符合题意。
故选A。
3.D
【详解】
图中亮面出现在左侧,且被照亮一半,因此是下弦月,由地球自转的方向和阳光的方向可知,人正处于晨昏线上,人所在位置的时间是清晨。
故选D。
4.C
【详解】
2019年的夏至是6月21日(农历五月十九), 在当天,地球在图甲中的1(夏至日);7、8分别为满月(农历十五、十六)、下弦月(农历二十二、二十三),所以,月球在图乙中的位置是满月到下弦月之间,即false之间。
故选C。
5.C
【分析】
月食现象,由于人看到天空中一轮满月,故在地球上的人看到的月亮应该被太阳全部照到。
【详解】
日、地、月成一直线,地球挡住了太阳光;当地球运行到太阳和月球之间时,遮掩了太阳光,在地球的背光一侧形成长长的阴影区;当月球进入地球阴影区的不同位置时,地球上的观测者将看到月全食,C位置是日、地、月成一直线,因此C符合题意。
故选C。
6.C
【详解】
A、1月9日,太阳直射点位于南半球,这一天宁波昼短夜长,故A错误。
B、冬至日的日期是12月22日前后,冬至日之后太阳直射点开始向北移动,故B错误。
C、公历是以地球绕日公转周期为依据确定的,故C正确。
D、农历十五,晚上的月相为满月,故D错误。
故选C。
7.D
【详解】
地球在自转的同时,也沿着一定的轨道围绕太阳自西向东转动,这种转动称之为地球公转,其周期为一年。如果用月相变化的周期(即一次月相变化的全部过程)来计算,从新月到下一个新月,或从满月到下一个满月,就是一个“朔望月”,时间间隔约29.53天(约30天),中国农历的一个月长度,就是根据“朔望月”确定的。地球自转是地球绕地轴自西向东转动的运动方式,其周期为一天。
故选D。
8.A
【详解】
峨眉月是在月初的傍晚,出现在西方天空,月面朝西,呈反C状,是指农历初三、四的月相,即①为峨眉月;凸月;月球圆面上绝大部分是明亮的,称凸月,满月前后的月相。满月以前(即农历每月十二、十三日)的凸月称为“渐盈凸月”,明亮部分朝向西方。)一般在日没以前东升,次日日出以前西没,即②为渐盈凸月;满月以后(即农历每月十七、十八日)的凸月称为“减亏凸月”,明亮部分朝向东方,一般在日没以后东升,次日日出以后西没,即④为减亏凸月;残月是在月末的黎明,出现在东方天空,月面朝东,呈C状,是农历二十五、二十六的月相,即③为残月,因而按时间先后顺序是:①②④③。
故选A。
9.C
【详解】
读图可知,今天是2014年6月14日(农历五月十七),北半球正值夏季,太阳直射北半球,由此可知,月球位置大致在图中的5-8之间,又因为今天是农历五月十七,月相刚过了满月,可推断出月球位置大致在图中的5-6之间,故答案选C。
【点睛】
该题主要考查的是地球公转及月相的知识,要求学生具有较强读图分析问题的能力,空间想象能力强,较难。
10.B
【详解】
A、月亮位置在D附近时,日、地、月三者相对位置成为直角,地球上的观察者正好看到月球的东半边呈半圆形,月相朝东,称为下弦月,故A错误。
B、这一天的月相为下弦月,地球上的观察者正好看到月球东半边亮,西半边暗,故B正确。
C、这一天的月相是下弦月,下弦月出现在下半夜的东边天空,故C错误。
D、下弦月的时间是农历二十二、二十三,再过七天,月相变为新月,故D错误。
故选B。
11.C
【分析】
当太阳光直射在南回归线上时,这一天称为冬至日,当太阳光直射在北回归线上时,这一天称为夏至日,当太阳光第一次直射在赤道上时,这一天称为春分日,第二次直射在赤道上时为秋分日,据此解答。
【详解】
A、春分日为3月21左右,太阳直射赤道,随后直射点往北移动,2020年4月13日这天太阳直射点在赤道以北,故A错误。
B、农历三月二十一的月相为下弦月,故B错误。
C、2020年4月13日太阳直射点在赤道和北回归线之间,故这一天地球运行在图中的bc之间,故C正确。
D、地球绕日公转的方向为自西向东,故D错误。
故选C。
12.A
【详解】
根据月亮运行到地球和太阳之间,月亮被照亮的半球背着地球,我们看不到月亮,叫做“新月”,也叫“朔”;到了农历十五、十六,月亮上亮的一面全部向着地球,于是我们看到了圆圆的月亮,称为“满月”,也叫“望”。可判断,当金星位于甲处时,金星上亮的一面全部向着地球,于是我们看到了圆圆的金星,在地球上可观察到金星“满月月相”。故选A。
13.A
【详解】
由图中月球的位置可以看出,此时月球的右半部分能被太阳照到,为上弦月,A符合。
14.D
【详解】
如图,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当日、地、月三星一线时(地球在日、月之间),且观看者位于月球,此时,地球的地相是新地。故选D。
15.C
【详解】
新月是一种天文现象,是指在农历的每月初一,当月亮运行到太阳与地球之间时,月亮以黑暗的一面对着地球,并且与太阳同升同落,在地球上看不见月球的情况。2019年2月4日立春节气正值除夕,这一天太阳、地球、月球三者的位置关系接近于C。故选C。
16.(1)初七、初八(2)十五、十六(3)廿六、廿七
【分析】
本题考查了月相的变化时间。
【详解】
(1)月落乌啼霜满天,江枫渔火对愁眠,姑苏城外寒山寺,夜半钟声到客船——这首诗描写的月相是农历初七、初八的“上弦月”。
(2)去年元夜日,花市灯如昼,月上柳枝头,人约黄昏后——这首诗描写的是农历正月十五的元宵节景象,农历每个月十五的月相就是“满月”。
(3)今宵酒醒何处?杨柳岸晓风残月——这首诗描写的月相是农历二十七、二十八的“残月”。
【点睛】
整个月的月相变化顺序依次是:新月—峨眉月—上弦月—凸月—满月—凸月—下弦月—残月—再回到新月。它们的周期叫做一个“塑望月”,等于29.5天。
17.AB 丁
【分析】
(1)根据春分、秋分、夏至、冬至的日子对照题干中5月5日选出适合的当天的地球位置。
(2)根据月相的特征解题即可。
【详解】
(1)B位置为太阳直射点在北回归线上,因此B位置的日期是夏至日, 北半球夏至日的日期是6月22日左右,如图1 所示, 5月5日这一天地球的位置大致在AB之间;
(2)2020年5月5日(农历四月十三), 到了农历十五、十六时,月亮在天球上运行到太阳的正对面,日、月相距180°,即地球位于太阳和月亮之间 ,从地球上看去,月亮的整个光亮面对着地球,这时的月相叫“望月”或“满月”。 因此当天的月相与图2 的丁最相近。
18.反射 一个月(30天) E E B 峨眉月
【详解】
(1)月球是一个不发光、不透明的球体,我们看到的月光是它反射太阳的光,月相实际上就是人们从地球上看到的月球被太阳照亮的部分。月相变化周期大约是一个月(30天)。
(2)中秋节为农历八月十五,月相为满月,图E为满月;元宵月为正月十五,月相为满月,图E为满月;除夕为正月初一,月相为新月,图B为新月。
(3)上峨眉月是指农历初三到初五的月相,此时月球位于太阳以东约45°,日落时出现在西方或西南方低空,日落后2-3小时即落到地平线以下,可见部分为月球正面西部边缘,形状为一反C字形。
19.新月 上弦月 满月 下弦月 29.5天 朔望月 日地月三者的位置不断发生变化
【详解】
(1)[1][2][3][4]读图可知,途中A、B、C、D四处月相的名称是:A新月、B上弦月、C满月、D下弦月。
(2)[5][6]月相从A→B→C→D→A的周期时间为:29.5日,又称为朔望月。
(3)[7]我们观察到的月球有圆缺变化的原因是:日地月三者的位置不断发生变化。
20.上弦月 3 黑夜
【详解】
(1)[1]农历十二月初六,月相接近上弦月。
(2)[2]嫦娥四号在月球背面拍摄的全景图,这些信息通过向“鹊桥”中继星发射回地面控制中心,所以“鹊桥”中继星在图中位置“3”可以实现信息的传输。
(3)[3]在农历十五时,月亮的正面被照亮,是白天,背面没有光,是黑夜。
21.B C
【分析】
根据月相的变化特点,进行分析解答。
【详解】
(1)若该旅游团在某日16时左右看到了“月到中天”,则该日是农历初二.
(2)若该旅游团在某日18时40分左右看到“月到中天”,则该日是农历初五
【点睛】
考查月相的变化特点。
22.C C 地球自西向东自转
【解析】
【分析】
本题考查月相变化
【详解】
(1)由于地球自西向东自转,地球上的人可以看到日月星辰东升西落,每天黄昏时分太阳位于地平线的西方。故选C。(2)月相是指天文学中对于地球上看到的月球被太阳照明部分的称呼。地球绕太阳运动,月球绕地球运动,使太阳、地球、月球三者的相对位置在一个月中有规律地变动。月球本身不发光,且不透明,月球可见发亮部分是反射太阳光的部分。我们从不同的角度上看到月球被太阳直接照射的部分,这就是月相的来源。到了农历每个月初七、八,傍晚太阳落山时,月球已经在头顶,这时被太阳照亮的月球恰好是西面的一半,称之为“上弦月”。 故选C。(3)地球自西向东自转,同时月球围绕着地球自西向东公转,但是,公转周期是27.3天,和地球自转周期1天相比,月球公转速度明显慢于地球自转速度,因此在地球上的观察者看到的是月亮的东升西落。
【点睛】
明白在太阳系中,以太阳为中心,地球和月球的运动特征,是明白月相问题的关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