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36张PPT)
第5章
绿色开花植物的生活方式
第1节
光合作用
时间
国家
科学家
主要实验内容及结论
17世纪
比利时
柳苗生长的主要原料是
。
1771年
英国
绿色植物能
空气。
1779年
荷兰
植物的绿色部分只有在
下才能净化空气,还能释放
。
海尔蒙特
普利斯特利
英格豪斯
水
净化
光
气体
一、光合作用发现史
2.3kg
90kg
76.8kg
89.943kg
种植
五年后
称重
海尔蒙特
柳树生长之谜
柳苗生长的主要原料是水!
讨论与思考:
海尔蒙特的这个实验结论完全正确吗?从植物生活环境的角度分析植物生长需要的物质来源,还应该考虑什么因素?
答:
不完全正确,他没有考虑空气中物质对植物生长的影响。
柳苗生长的主要原料是
水!
普利斯特利的实验
植物能“净化”
空气。
普利斯特利的结论:
死亡
存活
无绿色植物
有绿色植物
时间
国家
科学家
主要实验内容及结论
1782年
瑞士
绿色植物在光下能释放
,吸收
。
1804年
瑞士
发现植物在光下还要消耗
。
1864年
德国
绿色植物在光下不仅放出
,还能合成
。
瑟讷比埃
索绪尔
水
二氧化碳
氧气
淀粉
氧气
萨克斯
萨克斯的实验
萨克斯实验证实:
绿色植物在光照下能够合成淀粉
从以上科学家的研究结果说明光合作用的原料和产物各是什么?
原料:二氧化碳和水
产物:有机物(淀粉)
氧气
暗处理的目的:将叶片中的淀粉消耗完
一半遮光处理的目的:设置对照
把盆栽的天竺葵放在暗处一个昼夜
目的:
使叶片内原有的淀粉耗尽、运走。
1.
暗处理:
二、实验:验证绿叶在光下合成淀粉
2.对叶片进行部分要遮光
目的:
进行对照
在叶片上、下两面覆盖相同形状的不透光的纸片或黑塑料片。
3.遮光后照光2-3小时
目的:
注意:光照时间不能太短,否则积累的淀粉太少。
使叶片进行光合作用,积累淀粉
4.酒精脱色
让叶片含有的叶绿素溶解到酒精中
(防止叶绿素的干扰)
目的:
为什么酒精要水浴加热?
防止酒精沸腾伤人
颜色变化:
叶子:绿色→黄白色
酒精:无色→绿色
酒精
水
(水浴加热)
5.漂洗
、滴加碘液
具体过程:
用清水漂洗叶片,再把叶片放到培养皿里,向叶片滴加碘液。
漂洗的目的:
滴加碘液的目的:
洗去酒精,便于显色.
验证是否产生淀粉
6.清洗观察
具体过程:
用清水冲洗碘液,观察叶片颜色的变化.
观察到的现象:
见光部分变蓝,
遮光部分不变蓝,是黄白色
本实验结论是:
淀粉是光合作用主要产物
光合作用需要光
1
暗处理
2
局部遮光
3
照光
4
酒精脱色
5
漂洗、加碘液
6
清洗、观察
小结:
1、光合作用的产物是:
2、光合作用的条件是:
淀粉
光照
本实验证明了:
现象:带火星的木条_____
实验:检验光合作用释放氧气
结论:光合作用释放出_____
复燃
氧气
用带火星的木条(复燃)
如何检验氧气?
?气体
实验:验证植物进行光合作用需要叶绿素”
无叶绿素
有叶绿素
碘液检验
碘液检验
蓝色
黄白色
有淀粉
无淀粉
结论:①光合作用需要________,
②_______是光合作用的场所。
叶绿素
叶绿体
银边天竺葵
韭黄
你能解释下面现象吗?
叶绿素只有在光照条件下才能形成
韭菜
缺乏光照
光照充足
实验:验证光合作用吸收二氧化碳
1、装置中氢氧化钠溶液有何作用?
2、此实验中的变量是
?
3、实验前,将枝条放在黑暗处2d-3d的目的是什么?
4、实验中观察到的现象是怎样的?
结论:光合作用需要吸收_________。
二氧化碳
无二氧化碳
有二氧化碳
不变色
变蓝色
碘液检验
碘液检验
作用:
吸收二氧化碳
检验光合作用吸收二氧化碳:
思考——
如何验证水是光合作用的原料?
将切断叶脉的一片叶在阳光下照射4个小时(如图),然后取下该叶片脱色,加碘处理。结果,叶片的上半部分没有变蓝,下半部分变蓝。这一实验结果表明,光合作用需要
(
)
A.阳光
B.水分
C.叶绿体
D.二氧化碳
B
三、观察叶片的结构
①
②
③
④
⑤
⑥
⑦
上表皮
角质层
表皮(保护)
不易透水
保卫细胞
下表皮
气孔
保卫细胞
表皮细胞
半月形
有叶绿体
无叶绿体
失水→关闭
细胞:
吸水→打开
气体交换
水分散失
气孔较多
栅栏组织
海绵组织
叶肉
(光合作用)
叶脉
(支持、运输)
圆柱形
叶绿体多
排列紧密
不规则
叶绿体少
排列疏松
导管
筛管
水
无机盐
有机物
网状脉
平行脉
四、光合作用的实质意义应用
1、光合作用的概念及反应式:
。
2、光合作用的实质①
转变:把简单的
转变为复杂的
同时释放
。②
转化:把
能转化为储存在
中的能量(化学能)。
即合成有机物,储存能量
3.光合作用:绿色植物通过
,利用
,
把
和
转变成储存能量的
,并且释放出
的过程。
4.光合作用的意义:①为所有生物的生存提供了食物来源和能量来源。②维持大气中氧气和二氧化碳的平衡。
二氧化碳+水
淀粉(储存能量)+氧气
光
叶绿体
物质
无机物
有机物
氧气
能量
光
有机物
叶绿体
光能
二氧化碳
水
有机物(淀粉)
氧气
思考:人们在实际生产中,如何利用光合作用原理,来增加农作物产量?
棉花与花生间作套种
玉米与大豆间作套种
塑料大棚是生产反季节蔬菜必需的农业设施,建造时一般先要搭好支架,再在外侧蒙上透明
塑料薄膜
。
(1)例如果天气晴好,菜农通常要在白天给大棚通风,解释这种做法体现的光合作用原理。
光合作用需要二氧化碳,通风可
以增加棚内的二氧化碳,有利于提高有机物的产量
。
(2)为提高蔬菜产量,可以采取哪些措施
?
①
在棚内安装日光灯,适当延长光照时间
②
进行合理密植
③
施用有机肥
④适当提高棚内二氧化碳的浓度
⑤夜晚适当降低棚内温度,
能抑制呼吸作用,减少有机物分解。
表皮
叶脉
叶肉
海绵组织:
栅栏组织:
输导组织:
细胞形状不规则,排列疏松,含叶绿体较少
细胞柱状,排列整齐,含叶绿体较多
运输水和无机盐
运输有机物
导管:
筛管:
进行光合作用
表皮细胞:
保卫细胞:
半月形、含叶绿体、成对存在,形成气孔——气体交换和水分散失的门户
无色透明、排列紧密、外有角质层,防止水分散失
保护
支持运输
小结
叶片结构及各部分功能
当堂训练
1、叶片中含叶绿素最多的细胞是(
)
A、海绵细胞
B、栅栏细胞
C、表皮细胞
D、保卫细胞
2、叶表皮细胞的一般特征是(
)
A.细胞无色透明,外壁有角质层
B.细胞呈半月形,内含叶绿体
C.细胞呈正方形,捧列紧密
D.细胞呈圆柱状,内有叶绿体
3、叶脉的功能是(
)
A.输导水和无机盐
B.气体通道
C.输导有机物
D.支持和输导
4、气孔的开闭,是受(
)的控制。
A.叶绿体
B.细胞核
C.细胞壁
D.保卫细胞
B
A
D
D
5、植物叶片中进行光合作用最强的细胞是
(
)
A.表皮细胞
B.保卫细胞
C.筛管细胞
D.叶肉细胞
6、植物能够进行光合作用的部位是(
)
A.整个植物体
B.绿色的叶片
C.所有绿色的部分
D.只有茎和叶
7、下列物质中,不从叶表皮上的气孔进出的是
(
)
A.水
B.二氧化碳
C.无机盐
D.氧气
8、一般植物叶片的上下表皮都有气孔,但往往是上表皮的气孔总是比下表皮的气孔少,原因是上表皮的气孔少可以(
)
A、可以减少水分的散失
B、可以吸收更多的二氧化碳
C、可以加速水分的蒸发
D、可以减少氧气的散失
D
C
C
A
9、光合作用的过程发生在(
)
A、所有活细胞中
B、含叶绿体的细胞中
C、叶肉细胞中
D、叶的细胞中
10、下列有关光合作用的叙述中,不正确的是(
)
A.光合作用是生物生存、繁荣的基础
B.光合作用为动物和人类提供食物和能量
C.光合作用在植物的所有细胞中都能进行
D.光合作用需要光和叶绿体
B
C
11.下图为叶片横切面结构图,请据图回答问题:
⑴注明图中指示线结构名称。
②
;⑤
;③
。
⑵具有保护作用的结构是由〖
〗和〖
〗
组成的;
⑶气体交换和水分散失的门户是〖
〗
,它由
成对的〖
〗
围成。
⑷将叶片进行
制造的有机物到输送其他部位的结
构是
,它位于〖
〗
中;进行光合作用
所需的水分则是由
运输的
栅栏组织
海绵组织
叶肉
气孔
①
④
上下表皮
⑥
⑧
光合作用
保卫细胞
筛管
叶脉
导管
⑦
⑥
⑦
⑧
①
③
④
②
⑤
12、夏日早晨植物叶片上的露水呈球状而不渗入叶片内部的原因是(
)
A.叶片气孔关闭
B.叶表皮细胞液浓度较小
C.叶片具有角质层
D.叶片具有蜡质层
13、夏日中午12时,由于阳光过强,使气孔关闭,造成光合作用速率下降,原因是(
)
A.吸收不到氧气
B.吸收不到二氧化碳
C.吸收不到水
D.释放不了氧气
14、在显微镜下观察蚕豆叶横切面,看到栅栏组织的特点是(
)
A.细胞呈圆形,排列不整齐,含叶绿体较多
B.细胞呈圆柱形,排列整齐,含叶绿体较多
C.细胞呈不规则状,排列紧密,含叶绿体较少
D.细胞呈波浪形,排列紧密,不含叶绿体
C
B
B
15、将快要熄灭的火柴,遇到金鱼藻在光下放出的气体,立刻猛烈燃烧起来,这个实验证明光合作用能够产生(
)
A.有机物
B.水
C.氧气
D.二氧化碳
16、在探究“绿叶在光下制造淀粉”的实验中,先把盆栽天竺葵放在黑暗处一昼夜,目的是让叶片(
)
A.合成淀粉
B.将淀粉运走耗尽
C.产生二氧化碳
D.产生氧气
17、“验证绿叶在光下合成淀粉”的实验可以证明,光合作用的条件和产物是(
)
A.叶绿体、淀粉
B.光、氧气
C.光、淀粉
D.叶绿体、氧气
18、某同学作出了“植物进行光合作用需要光”的假设,那么他在进行实验探究时设置的对照条件应该是(
)
A.有光、无光
B.有水分、无水分
C.有二氧化碳、无二氧化碳
D.低温、适宜的温度
C
B
C
A
19、绿色植物进行光合作用的场所是(
)
A.叶绿体
B.线粒体
C.细胞壁
D.细胞核
A
20.“绿叶在光下合成淀粉”实验的正确顺序是(
)
①把叶片放到装有酒精的烧杯中隔水加热
②把天竺葵放在光下照射
③用黑纸片把天竺葵叶片遮盖一部分
④把天竺葵放在黑暗处一昼夜
⑤把部分遮光的叶片摘下,去掉黑纸片
⑥用清水漂洗叶片后滴加碘液
A.②⑤①⑥
B.④③②⑤①⑥
C.②③④⑤①⑥
D.②④③⑤⑥①
B
21.把金鱼藻放在鱼缸里主要是因为它在水中能(
)
A.吸收水中的氧气
B.放出二氧化碳
C.放出氧气
D.吸收水中的二氧化碳放出氧气
D
22、当踏入山林时,会感到空气特别的清新和湿润,这主要是由于(
)
A.植物的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
B.植物的分泌物有杀菌作用
C.植物的光合作用和蒸腾作用
D.茂盛的林子遮住了大部分太阳光
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