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专题10
中国的自然资源
一、选择题
(2021·山西晋中市·中考真题)
2020年6月25日是第30个中国土地日,主题为“节约集约用地,严守耕地红线”。下图示意中国主要土地利用类型分布。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我国耕地主要分布在(
)
A.西北内陆区
B.半干旱地区
C.东部季风区
D.寒温带地区
2.为严守18亿亩耕地红线,我们应该(
)
A.退林退草还耕
B.保护好每一寸耕地
C.围湖围海造田
D.开垦难利用的土地
3.(2021·湖北十堰市·中考真题)习总书记于2021年5月13日来到河南省淅川县,乘船考察了当地的南水北调中线水源地丹江口水库,并仔细察看了现场取水水样。南水北调中线工程干渠从淅川县的陶岔渠首引水,一路北上。干渠沿途没有经过的省区是(
)
A.湖北
B.河南
C.河北
D.北京
4.(2021·四川凉山彝族自治州·中考真题)我国实施南水北调工程,是由于水资源(
)
A.年际变化大
B.季节变化大
C.地区分布不均
D.人均占有量少
(2021·湖南邵阳市·中考真题)
随着人口的增长和经济的发展,人类对自然资源的需求量越来越大。读表,完成下面小题。
表:我国部分自然资源数据
陆地面积
矿产资源
耕地面积
水资源
森林面积
总量世界排名
3
3
4
6
6
中国人均/世界人均
小于1/2
小于1/2
2/5
1/4
1/3
5.下列物质或能量属于可再生资源的是(
)
①风能②水资源③汽油④水电⑤森林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③④⑤
D.①②⑤
6.下列有关我国自然资源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
A.总量丰富,人均不足
B.地区分布不均
C.水资源利用合理
D.南方以水田为主,北方以旱地为主
7.随着人口的增长和经济的发展,下列做法不正确的是(
)
A.培养节约意识
B.开发新材料、新能源
C.改进技术,提高资源的利用率
D.扩大铁矿石、石油等重要资源的开采规模
8.(2021·山东泰安市·中考真题)中国将于2030年前二氧化碳排放达到峰值,努力在2060年前实现“碳中和”。为实现这一目标,开发和利用洁净能源势在必行。读中国风能分布图,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我国风电场主要分布在内蒙古、新疆及东部沿海地区
B.我国风能资源分布具有南多北少的特点
C.①地受夏季风影响显著,夏季风力发电量最大
D.②地风能资源匮乏,人烟稀少,几乎没有风电场
(2021·河南开封市·中考真题)
屋顶光伏发电是指在屋顶装设太阳能光伏电池发电。近年来,长江三角洲地区屋顶光伏发电迅速发展,越来越多的屋顶变成一个个“微型发电厂”。读“2018-2019年我国不同发电方式发电量统计图”,完成下面小题。
9.关于不同发电方式的叙述,正确的是(
)
A.2019年我国发电总量小于2018年
B.水电发电量占比最大
C.清洁能源发电量小于非清洁能源发电量
D.发电量增幅最大的是水电
10.与西北内陆相比,长江三角洲地区开发利用太阳能的不利条件是(
)
A.昼夜温差小
B.市场需求少
C.煤炭资源丰富
D.云雨天气多
11.(2021·新疆中考真题)缓解我国水资源地区空间分布不均的有效办法是(
)
A.节约用水
B.兴修水库
C.跨流域调水
D.防治水污染
12.(2021·湖南湘西土家族苗族自治州·中考真题)节约资源、保护资源与我们的日常生活密切相关,以下是小明的做法,错误的是(
)
A.丢垃圾时,把垃圾分类回收
B.不购买、使用一次性消费品,如一次性筷子、一次性饭盒
C.过节日时,给朋友们写了好多张贺卡D.洗碗时尽量不使用洗涤剂
二、综合题
13.(2021·四川广安市·中考真题)我国地域辽阔,许多大河源远流长。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自古以来,我国基本水情一直是夏汛冬枯、北缺南丰,水资源时空分布极不均衡。新中国成立后,我们党领导开展了大规模水利工程建设……
节选自《广安日报》2021年5月15日
材料二:①②河流示意图
(1)两河都发源于__________(省区),由于中国地势__________,最终都流入太平洋。
(2)甲区域是我国的__________灌溉农业区,有“塞上米粮川”的美称。
(3)乙是我国最大的水利工程__________,主要作用为防洪,也缓解了我国水资源时间分布不均;我国最大的跨流域调水工程是__________,缓解了水资源空间分布不均。
14.(2021·四川南充市·中考真题)阅读图文资料,完成下列各题。
材料一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习近平于2021年5月14日上午在河南省南阳市主持召开推进南水北调后续工程高质量发展座谈会并发表重要讲话。他指出我国基本水情一直是夏汛冬枯、北缺南丰,水资源时空分布极不均衡。他强调,南水北调工程事关战略全局、事关长远发展、事关人民福祉,应重视节水治污,坚持先节水后调水、先治污后通水、先环保后用水。
材料二下图为我国水资源、土地资源及人口分布图
材料三下图为南水北调工程示意图
(1)“南水北调”反映了我国水资源具有____上分布不均的特点。
(2)结合材料二分析,我国水资源缺乏最严重的地区是____地区。
(3)结合材料三,调水线路中东线、中线、西线三条线路相比较,____线施工难度最大,南水北调主要是将____流域的水调往西北地区和华北地区。
(4)联系我国城市、人口、工业分布的相关知识,分析比较由东线和中线分别调往北京、天津等地的水资源,受污染较小的是____线调来的水。
(5)下列有关“南水北调”工程说法正确的是____。
①缓解了北方地区水资源紧张状况②促进了北方地区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③改善了北方地区的生态环境④从根本上解决了北方地区的缺水问题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15.(2021·河南开封市·中考真题)阅读下面图文资料,完成下列各题。
材料一:华北地区人口密集,工农业发达,用水量倍增,且水污染严重,成为我国最缺水的地区。我国南水北调中线工程已经正式通水,重点解决北京、天津、石家庄、郑州等沿线20多座大中城市的缺水,并兼顾沿线生态环境和农业用水。
材料二:“南水北调工程线路示意图”和“我国水资源空间分布比例图”。
(1)根据材料二,可以得知我国水资源空间分布分布特点是
(2)根据材料一,请你写出华北地区水资源紧缺的社会原因
(3)从某种意义上说,节水比调水更重要,请写出节水或防止水污染的措施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
HYPERLINK
"http://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专题10
中国的自然资源
一、选择题
(2021·山西晋中市·中考真题)
2020年6月25日是第30个中国土地日,主题为“节约集约用地,严守耕地红线”。下图示意中国主要土地利用类型分布。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我国耕地主要分布在(
)
A.西北内陆区
B.半干旱地区
C.东部季风区
D.寒温带地区
2.为严守18亿亩耕地红线,我们应该(
)
A.退林退草还耕
B.保护好每一寸耕地
C.围湖围海造田
D.开垦难利用的土地
【答案】1.C
2.B
【解析】1.结合图例、读图可知我国耕地主要分布在东部季风气候区的平原和盆地中,C正确,A、B错误;我国的寒温带地区比较小,主要就东北地区50°N以北,漠河附近,D错误。故选C。
2.为严守18亿亩耕地红线,我们应该保护好每一寸耕地,B正确;为获取耕地,我国乱砍乱伐、过度开垦草原等问题突出,生态环境恶化,因此应该退耕还林、草,A错误;围湖造田会破坏湿地生态环境,造成生态恶化,C错误;从图中可以看出,我国难以利用的土地类型包括沙漠、戈壁、石山、高寒荒漠、永久冰雪和冰川等,因此D做法错误。故选B。
3.(2021·湖北十堰市·中考真题)习总书记于2021年5月13日来到河南省淅川县,乘船考察了当地的南水北调中线水源地丹江口水库,并仔细察看了现场取水水样。南水北调中线工程干渠从淅川县的陶岔渠首引水,一路北上。干渠沿途没有经过的省区是(
)
A.湖北
B.河南
C.河北
D.北京
【答案】A
【解析】南水北调中线工程干渠从淅川县的陶岔渠首引水,一路北上,输水干渠地跨河南、河北、北京、天津4个省、直辖市。没有经过湖北,故选A。
4.(2021·四川凉山彝族自治州·中考真题)我国实施南水北调工程,是由于水资源(
)
A.年际变化大
B.季节变化大
C.地区分布不均
D.人均占有量少
【答案】C
【解析】跨流域调水工程能缓解水资源的地区分布不均,C正确;水资源年际变化、季节变化大可以通过修建水库等调节,南水北调主要调节水资源空间分布不均,AB错误;南水北调工程不能增加我国的水资源总量,不能缓解人均占有量少的问题,D错误。故选C。
(2021·湖南邵阳市·中考真题)
随着人口的增长和经济的发展,人类对自然资源的需求量越来越大。读表,完成下面小题。
表:我国部分自然资源数据
陆地面积
矿产资源
耕地面积
水资源
森林面积
总量世界排名
3
3
4
6
6
中国人均/世界人均
小于1/2
小于1/2
2/5
1/4
1/3
5.下列物质或能量属于可再生资源的是(
)
①风能②水资源③汽油④水电⑤森林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③④⑤
D.①②⑤
6.下列有关我国自然资源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
A.总量丰富,人均不足
B.地区分布不均
C.水资源利用合理
D.南方以水田为主,北方以旱地为主
7.随着人口的增长和经济的发展,下列做法不正确的是(
)
A.培养节约意识
B.开发新材料、新能源
C.改进技术,提高资源的利用率
D.扩大铁矿石、石油等重要资源的开采规模
【答案】5.D
6.C
7.D
【解析】5.风能、水资源、水电、森林属于可再生资源,煤炭石油天然气等矿产资源属于不可再生资源,D正确。
6.由图可知我国资源总量丰富,人均不足,A说法正确。地区分布不均,例如煤炭资源北多南少;有色金属资源南多北少,B说法正确。我国存在水资源不合理的现象,例如大水漫灌,上中下游资源分配不合理等,C说法错误。南方降水多,北方降水少,故南方以水田为主,北方以旱地为主,D说法正确。本题选择C。
7.铁矿石、石油等资源的开采会造成生态环境破坏,资源放入开采应合理,且注意环境保护,D说法错误,故本题选择D。
8.(2021·山东泰安市·中考真题)中国将于2030年前二氧化碳排放达到峰值,努力在2060年前实现“碳中和”。为实现这一目标,开发和利用洁净能源势在必行。读中国风能分布图,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我国风电场主要分布在内蒙古、新疆及东部沿海地区
B.我国风能资源分布具有南多北少的特点
C.①地受夏季风影响显著,夏季风力发电量最大
D.②地风能资源匮乏,人烟稀少,几乎没有风电场
【答案】A
【解析】读图分析可知,我国风电场主要分布在内蒙古、新疆及东部沿海地区,A正确。我国风能资源分布具有南少北多的特点,B错误;①地受冬季风影响显著,冬季风力发电量大,C错误;②地位于青藏高原,海拔高,风力资源丰富,风电场也比较多,D错误。A正确,BCD错误,故选A。
(2021·河南开封市·中考真题)
屋顶光伏发电是指在屋顶装设太阳能光伏电池发电。近年来,长江三角洲地区屋顶光伏发电迅速发展,越来越多的屋顶变成一个个“微型发电厂”。读“2018-2019年我国不同发电方式发电量统计图”,完成下面小题。
9.关于不同发电方式的叙述,正确的是(
)
A.2019年我国发电总量小于2018年
B.水电发电量占比最大
C.清洁能源发电量小于非清洁能源发电量
D.发电量增幅最大的是水电
10.与西北内陆相比,长江三角洲地区开发利用太阳能的不利条件是(
)
A.昼夜温差小
B.市场需求少
C.煤炭资源丰富
D.云雨天气多
【答案】9.C
10.D
【解析】9.读图可知,2019年我国发电总量201042万千瓦大于2018年我国发电总量189953万千瓦,A错误。占比最大的是火电,B错误。清洁能源水、风能、太阳能、核能发电量小于非清洁能源发电量,C正确。通过计算发电量增幅最大的是火电,D错误。故选C。
10.我国西北地区深居内陆,远离海洋,受海洋的影响小,加上层层山脉的阻挡,导致降水少,晴天多,光照强烈;而长江三角洲地区属于亚热带季风气候,受夏季风的影响时间长,阴雨天气多,光照欠佳,与西北内陆地区的城市相比,长江三角洲地区开发利用太阳能的制约条件是阴雨天气较多,故D正确。故选D。
11.(2021·新疆中考真题)缓解我国水资源地区空间分布不均的有效办法是(
)
A.节约用水
B.兴修水库
C.跨流域调水
D.防治水污染
【答案】C
【解析】我国的水资源受降水的影响,在时间上和空间都存在分布不均的特点,在空间上存在南多北少、东多西少的特点,解决水资源空间分布不均的有效办法是跨流域调水,故选C。
12.(2021·湖南湘西土家族苗族自治州·中考真题)节约资源、保护资源与我们的日常生活密切相关,以下是小明的做法,错误的是(
)
A.丢垃圾时,把垃圾分类回收
B.不购买、使用一次性消费品,如一次性筷子、一次性饭盒
C.过节日时,给朋友们写了好多张贺卡D.洗碗时尽量不使用洗涤剂
【答案】C
【解析】丢垃圾时,把垃圾分类回收,不购买、使用一次性消费品,如一次性筷子、一次性饭盒和洗碗时尽量不使用洗涤剂都有利于节约资源、保护资源,过节日时,给朋友们写了好多张贺卡是浪费资源的做法,故选C。
二、综合题
13.(2021·四川广安市·中考真题)我国地域辽阔,许多大河源远流长。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自古以来,我国基本水情一直是夏汛冬枯、北缺南丰,水资源时空分布极不均衡。新中国成立后,我们党领导开展了大规模水利工程建设……
节选自《广安日报》2021年5月15日
材料二:①②河流示意图
(1)两河都发源于__________(省区),由于中国地势__________,最终都流入太平洋。
(2)甲区域是我国的__________灌溉农业区,有“塞上米粮川”的美称。
(3)乙是我国最大的水利工程__________,主要作用为防洪,也缓解了我国水资源时间分布不均;我国最大的跨流域调水工程是__________,缓解了水资源空间分布不均。
【答案】青海省
西高东低
河套平原
三峡水电站
南水北调
【解析】
(1)根据图示信息可知①为黄河,②为长江,两者都发源于我国青海省的三江源自然保护区。由于我国地势西高东低,主要大江大河都是自西向东流,注入太平洋。
(2)根据上题分析可知①为黄河,甲位于黄河“几”字型的左上角,应为河套平原,河套平原位于中国内蒙古自治区和宁夏回族自治区境内,是黄河沿岸的冲积平原,土壤肥沃,灌溉水源充足,是我国重要的粮食主产区,有“塞上米粮川”的美称。
(3)根据第一题分析可知,②为长江,乙是长江上最大的水利工程三峡水电站,主要作用是为了防洪发电,调节水资源的时间分配不均;为了调节水资源的空间分配不均,我国建设了全世界最大的跨流域调水工程——南水北调。
14.(2021·四川南充市·中考真题)阅读图文资料,完成下列各题。
材料一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习近平于2021年5月14日上午在河南省南阳市主持召开推进南水北调后续工程高质量发展座谈会并发表重要讲话。他指出我国基本水情一直是夏汛冬枯、北缺南丰,水资源时空分布极不均衡。他强调,南水北调工程事关战略全局、事关长远发展、事关人民福祉,应重视节水治污,坚持先节水后调水、先治污后通水、先环保后用水。
材料二下图为我国水资源、土地资源及人口分布图
材料三下图为南水北调工程示意图
(1)“南水北调”反映了我国水资源具有____上分布不均的特点。
(2)结合材料二分析,我国水资源缺乏最严重的地区是____地区。
(3)结合材料三,调水线路中东线、中线、西线三条线路相比较,____线施工难度最大,南水北调主要是将____流域的水调往西北地区和华北地区。
(4)联系我国城市、人口、工业分布的相关知识,分析比较由东线和中线分别调往北京、天津等地的水资源,受污染较小的是____线调来的水。
(5)下列有关“南水北调”工程说法正确的是____。
①缓解了北方地区水资源紧张状况②促进了北方地区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③改善了北方地区的生态环境④从根本上解决了北方地区的缺水问题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答案】空间
北方
西线
长江
中
A
【解析】
(1)本题根据所学课本知识结合图示可知:我国水资源分布南多北少,西北更少,南水北调分为东、中、西三条方案,南水北调东、中线工程调水的主要调入区是华北地区。东线工程主要利用已有的京杭大运河作为输水渠道,以节省投资。南水北调主要解决的是我国水资源空间分布不均匀的问题。
(2)结合材料二分析可知,我国水资源缺乏最严重的地区是北方地区,尤其是华北地区,耕地多,人口城市密集,降水少。
(3)读三条调水路线图可知,西线调水工程的施工难度最大,经过我国的许多大山和大河,地势崎岖,山高谷深。南水北调主要是将长江流域的水调往西北地区和华北地区。
(4)读图可知,东线和中线相比,东线乙京杭运河为输水路线,沿途经过地区城市秘密,工农业发达,污染较为严重。中线由汉江上丹江口水库输水,所经地区城市较少,所以水质较好。
(5)南水北调工程可以缓解北方地区水资源紧张状况,可以促进北方地区的经济发展,改善北方地区的生态环境问题,但是不能从根本上解决北方地区的缺水问题。所以根据题意①②③正确。故选A。
15.(2021·河南开封市·中考真题)阅读下面图文资料,完成下列各题。
材料一:华北地区人口密集,工农业发达,用水量倍增,且水污染严重,成为我国最缺水的地区。我国南水北调中线工程已经正式通水,重点解决北京、天津、石家庄、郑州等沿线20多座大中城市的缺水,并兼顾沿线生态环境和农业用水。
材料二:“南水北调工程线路示意图”和“我国水资源空间分布比例图”。
(1)根据材料二,可以得知我国水资源空间分布分布特点是
(2)根据材料一,请你写出华北地区水资源紧缺的社会原因
(3)从某种意义上说,节水比调水更重要,请写出节水或防止水污染的措施
【答案】(1)东多西少,南多北少
(2)耕地多,人口稠密,工业发达,需水量大,而水资源少。
(3)采用滴管、喷灌技术进行农业灌溉;洗菜水用于冲洗厕所、浇花等;
【解析】
(1)我国水资源在地区分布上具有显著的不均衡性,具体表现为“东多西少,南多北少”的特点。
(2)华北地区耕地占全国耕地的38%以上且人口稠密,工业发达,需水量大,而水资源约占全国的6%,用水十分紧张,水资源配合不协调。
(3)节约用水,合理用水,保护水资源,防治水污染,提高水资源的利用效率,是缓解缺水问题的有效途径。比如,在农业生产中更多地采用滴灌、喷灌等节水灌溉模式,将处理过的生活污水用于浇灌绿地、冲洗厕所、浇洒道路等;收集城市雨水作为绿化用水。总之,我们要为建立“节水型社会”付出更多的努力。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
HYPERLINK
"http://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