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新课标版高二《中国古代诗歌散文欣赏》第四单元测试卷

文档属性

名称 人教新课标版高二《中国古代诗歌散文欣赏》第四单元测试卷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63.9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教版(新课程标准)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12-04-15 16:39:02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人教新课标版高二《中国古代诗歌散文欣赏》第四单元测试卷
(时间:60分钟,分数:100分)
选择题答题栏
题号 8 9 10 11 12 13 15 16 19
答案
题号 20 21 22 23 24 25 26 得分
答案
一、基础知识(38分)
(一)填空题(20分,每空1分)
1.散文和诗歌虽然都具有形象性,但各有特色。诗歌的意象更注意________________,而散文中的形象则交代得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开帆入天镜”,“天镜”运用了________________的修辞手法。
3.出自《庖丁解牛》一文的成语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生当作人杰,死亦为鬼雄。________________,不肯过江东。
5.歌台暖响,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风雨凄凄。
____________________,王子黄孙,辞楼下殿,____________________。
6.雷霆乍惊,宫车过也;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一肌一容,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而望幸焉。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秦人视之,亦不甚惜。
7.《阿房宫赋》选自__________,作者__________,唐代诗人、文学家。
(二)选择题(18分,每小题3分)
8.下列加点字的注音全都正确的一项是( )
A.潦(liǎo)缩 烽燧(suì) 葭(jiā)苇 期(jī)我
B.踦(qǐ) 垓(Gāi)下 刈(yì)旗 美人和(hè)之
C.阿(ē)房宫 绐(tái) 田父(fù) 怵(chù)然
D.新缯(zēng) 言讫(qì) 省(xǐng)兄 抟(tuán)
9.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语意思相同的一项是( )
A.①虽不可拟小姑之秀丽 ②闻说双溪春尚好,也拟泛轻舟
B.①族庖月更刀 ②则递三世可至万世而为君,谁得而族灭也
C.①有美人名虞,常幸从 ②缦立远视,而望幸焉
D.①吾闻庖丁之言,得养生焉 ②养生丧死无憾,王道之始也
10.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语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 )
A.①项王则夜起,饮帐中 ②大孤则四际渺弥皆大江
B.①盖以此得名也 ②以故汉追及之
C.①盘盘焉,囷囷焉 ②缦立远视,而望幸焉
D.①骊山北构而西折 ②使天下之人,不敢言而敢怒
11.下列句中的“为”字读音和用法分类正确的一组是( )
①乃知太白“开帆入天镜”之句为妙 ②庖丁为文惠君解牛
③为之四顾,为之踌躇满志 ④愿为诸君快战,必三胜之
A.①②不同,③④相同 B.①③相同,②④相同
C.①④不同,②③相同 D.①③不同,②④相同
12.下列句子中不含有通假字的是( )
A.愈近愈秀,冬夏晴雨,姿态万变,信造化之尤物也
B.因其固然,技经肯綮之未尝,而况大乎
C.为之四顾,为之踌躇满志,善刀而藏之
D.于是项王乃欲东渡乌江。乌江亭长船待
13.下列加点词语的意义和用法与现代汉语相同的一项是( )
A.冬夏晴雨,姿态万变,信造化之尤物也 B.乃分其骑以为四队,四向
C.吾知公长者 D.各抱地势,钩心斗角
二、课内阅读(32分)
(一)阅读下面的文段,完成14~16题。(12分)
八月一日,过烽火矶。南朝自武昌至京口,列置烽燧,此山当是其一也。自舟中望山,突兀而已。及抛江过其下,嵌岩窦穴,怪奇万状,色泽莹润,亦与它石迥异。又有一石,不附山,杰然特起,高百余尺,丹藤翠蔓,罗络其上,如宝装屏风。是日风静,舟行颇迟,又秋深潦缩,故得尽见,杜老所谓“幸有舟楫迟,得尽所历妙”也。
过澎浪矶、小孤山,二山东西相望。小孤属舒州宿松县,有戍兵。凡江中独山,如山、焦山、落星之类,皆名天下,然峭拔秀丽皆不可与小孤比。自数十里外望之,碧峰巉然孤起,上干云霄,已非它山可拟,愈近愈秀,冬夏晴雨,姿态万变,信造化之尤物也。但祠宇极于荒残,若稍饰以楼观亭榭,与江山相发挥,自当高出金山之上矣。庙在山之西麓,额曰“惠济”,神曰“安济夫人”。绍兴初,张魏公自湖湘还,尝加营葺,有碑载其事。又有别祠在澎浪矶,属江洲彭泽县,三面临江,倒影水中,亦占一山之胜。舟过矶,虽无风,亦浪涌,盖以此得名也。昔人诗有“舟中估客莫漫狂,小姑前年嫁彭郎”之句,传者因谓小孤庙有彭郎像,澎浪庙有小姑像,实不然也。晚泊沙夹,距小孤一里。微雨,复以小艇游庙中,南望彭泽、都昌诸山,烟雨空濛,鸥鹭灭没,极登临之胜,徙倚久之而归。方立庙门,有俊鹘抟水禽,掠江东南去,甚可壮也。庙祝云,山有栖鹘甚多。
14.根据下面提示,写出烽火矶的景色特征。(6分,每小题2分)
(1)“自舟中望山”:____________________
(2)“抛江过其下”:____________________
(3)定位观察一石:______________________
15.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3分)
A.又有一石,不附山(依附) B.幸有舟楫迟(幸而)
C.如金山、焦山、落星之类,皆名天下(闻名) D.已非它山可拟(比较)
16.下列句子的译文不正确的一项是( ) (3分)
A.信造化之尤物也——诚然是自然界风景最优美的地方。
B.传者因谓小孤庙有彭郎像,澎浪庙有小姑像,实不然也——传说的人于是说小
孤庙有彭郎像,澎浪庙里有小姑像,其实不是这样。
C.幸有舟楫迟,得尽所历妙——幸而船只行驶缓慢,因此能尽情欣赏所经历的一
切美景。
D.极登临之胜,徙倚久之而归——登山临水浏览名胜可算登峰造极了,徘徊了很
长时间才回去。
(二)阅读下面的文段,完成17~22题。(20分,前三题每题4分,后四题每题3分)
嗟乎!一人之心,千万人之心也。秦爱纷奢,人亦念其家。奈何取之尽锱铢,用之如泥沙 使负栋之柱,多于南亩之农夫;架梁之椽,多于机上之工女;钉头磷磷,多于在庾之粟粒;瓦缝参差,多于周身之帛缕;直栏横槛,多于九土之城郭;管弦呕哑,多于市人之言语。使天下之人,不敢言而敢怒。独夫之心,日益骄固。戍卒叫,函谷举,楚人一炬,可怜焦土!
呜呼!灭六国者六国也,非秦也;族秦者秦也,非天下也。嗟乎!使六国各爱其人,则足以拒秦;使秦复爱六国之人,则递三世可至万世而为君,谁得而族灭也 秦人不暇自哀,而后人哀之;后人哀之而不鉴之,亦使后人而复哀后人也。
17.(1)揭示文章论点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显示文章写作主旨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8.第一段中,“……多于……”是六组_______、______、_____句。(从修辞角度回答)
19.下列句子中加点的“之”字意思不同于其他三项的一项是( ) (3分)
A.一人之心,千万人之心也 B.奈何取之尽锱铢,用之如泥沙
C.架梁之椽,多于机上之工女 D.使天下之人,不敢言而敢怒
20.下列句子中加点的“也”字用法不同于其他三项的一项是( ) (3分)
A.灭六国者六国也,非秦也 B.族秦者秦也,非天下也
C.一人之心,千万人之心也 D.后人哀之而不鉴之,亦使后人而复哀后人也
21.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语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奈何取之尽锱铢,用之如泥沙 锱铢:古代重量单位。锱、铢连用,极言其细微。
B.钉头磷磷,多于在庾之粟粒 庾:露天的谷仓。
C.戍卒叫,函谷举 举:拔、攻占。 D.楚人一炬,可怜焦土 炬:火把。
22.下列句子中加点的“后人”含义不同于其他三项的一项是( ) (3分)
A.秦人不暇自哀,而后人哀之 B.后人哀之而不鉴之
C.亦使后人而复哀后人也 D.亦使后人而复哀后人也
三、课外拓展(22分)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23~27题。
王绂,字孟端,无锡人。博学,工歌诗,能书,写山木竹石,妙绝一时。洪武中,坐累戍朔州。永乐初,用荐,以善书供事文渊阁。久之,除中书舍人。
绂未仕时,与吴人韩奕为友,隐居九龙山,遂自号九龙山人。于书法,动以古人自期。画不苟作,游览之顷,酒酣握笔,长廊素壁淋滴沾洒。有投金币购片楮①者,辄拂袖起,或闭门不纳,虽豪贵人勿顾也。有谏之者,绂曰:“丈夫宜审所处,轻者如此,重者将何以哉!”在京师,月下闻吹箫者,乘兴写《石竹图》,明旦访其人赠之,则贾客也。客以红氍毹②馈,请再写一枝为配,绂索前画裂之,还其馈。一日退朝,黔国公沐晟从后呼其字,绂不应。同列语之曰:“此黔国公也。”绂曰:“我非不闻之,是必于我索画耳。”晟走及之,果以画请,绂颔之而已。逾数年,晟复以书来,绂始为作画。既而曰:“我画直遗黔公不可。黔公客平仲微者,我友也,以友故与之,俟黔公与求则可耳。”其高介绝俗如此。
昆山夏昶者,亦善画竹石,亚于绂。画竹一枝,直白金一锭,然人多以馈遗得之。昶,字仲昭,永乐十三年进士,后改庶吉士,历官太常寺卿。昶与上元张益,同中进士,同以文名,同善画竹。其后,昶见益《石渠阁赋》,自谓不如,遂不复作赋。益见昶所画竹石,亦遂不复画竹。
(节选自《明史·王绂、夏昶传》)
注:①楮(chǔ):一种树皮可以用来造纸的树。②氍毹(qúshū):一种毯子。
23.对下列句中加点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3分)
A.写山木竹石,妙绝一时 写:摹画 B.于书法,动以古人自期 期:要求
C.果以画请,绂颔之而已 颔:点头 D.同以文名,同善画竹 名:名声
24.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语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 ) (3分)
A. 绂始为作画 庭中始为篱,已为墙
B. 明旦访其人赠之,则贾客也 此则岳阳楼之大观也
C. 昆山夏昶者,亦善画竹石,亚于绂 于人为可讥,而在己为有悔
D. 然人多以馈遗得之 不以物喜,不以己悲
25.以下六句话,分别编为四组,全都说明王绂“高介绝俗”的一组是( ) (3分)
①以善书供事文渊阁 ②于书法,动以古人自期 ③虽豪贵人勿顾也 ④明旦访其人赠之 ⑤绂索前画裂之,还其馈 ⑥绂颔之而已
A.①②⑤⑥ B.②③④⑤ C.①③④⑤ D.③④⑤⑥
26.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正确的一项是( ) (3分)
A.王绂博学多才,不仅善于唱歌和作诗,还爱好看书、“写山木竹石”,所以特别为当时的人所称赞。
B.王绂作画不肯轻易下笔,但在游览时,饮酒到了兴头上,就会在长廊的粉壁上借着酒兴尽情地挥洒。
C.沐晟向王绂求画,过了几年都没有得到,最后沐晟又用自己收藏的书来换,王绂才给他作画。
D.夏昶和张益为人都很谦虚,夏昶见到张益的《石渠阁赋》后,就不再作赋了;张益见到夏昶画的竹石后,也从此不再画竹。
27.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9分)
(1)以善书供事文渊阁。(3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绂曰:“丈夫宜审所处,轻者如此,重者将何以哉 ”(3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其后,昶见益《石渠阁赋》,自谓不如,遂不复作赋。(3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8.翻译下列课文中的句子。(9分)
(1)臣以神遇而不以目视,官知止而神欲行。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麾下壮士骑从者八百余人,直夜溃围南出,驰走。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后人哀之而不鉴之,亦使后人而复哀后人也。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参考答案
1.提炼和升华 着实具体
2.比喻
3.目无全牛 游刃有余 踌躇满志
4.项羽
5.春光融融 舞殿冷袖
6.楚人一炬 可怜焦土
7.《樊川文集》 杜牧 唐
8.D 9.C 10.B 11.D 12.A 13.C
14.(1)突兀而已。 (2)嵌岩窦穴,怪奇万状,色泽莹润,亦与它石迥异。 (3)不附山,杰然特起,高百余尺,丹藤翠蔓,罗络其上,如宝装屏风。
15.D 16.B
17.(1)灭六国者六国也,非秦也;族秦者秦也,非天下也。
(2)秦人不暇自哀,而后人哀之;后人哀之而不鉴之,亦使后人而复哀后人也。
18.比喻、夸张、排比
19.B 20.D 21.D 22.C 23.D 24.B 25.D 26.B
27.(1)由于擅长书法而在文渊阁供职。
(2)王绂说:“大丈夫应该清楚自己所处理的事情,不重要的事都像(你说的)这样,重要的事情将会怎样(处理)呢 ”
(3)后来,夏昶看到了张益写的《石渠阁赋》,自己认为比不上(他),就不再作赋了。
28.略。
同课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