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62990011861800如皋市2020-2021学年度高一年级第二学期教学质量调研(三)
生物学(必修)试题
一、单项选择题:本部分包括27题,每题3分,共计81分。每题只有一个选项最符合题意。
与其他系统一样,细胞同样有边界,有分工合作的若干组分,有信息中心对细胞的代谢和遗传进行调控。细胞的结构复杂而精巧,各种结构组分配合协调,使生命活动能够在变化的环境中自我调控、高度有序地进行。细胞中每时每都进行着许多生化反应,统称为细胞代谢。细胞代谢离不开酶的催化,酶与无机催化剂相比具有高效性ATP是驱动细胞生命活动的直接能源物质。阅读以上材料完成下面的1-5题。
1.细胞膜控制着细胞内外的物质交换,细胞膜的这种功能具有的特点是
A.流动性 B.专一性 C.高效性 D.选择透过性
2.“等闲识得东风面,万紫千红总是春”是《春日中的诗句,描述了春天的美好景色。植物细胞中的紫色和红色的色素存在于
A.液泡 B.叶绿体 C.溶酶体 D.细胞核
3.细胞中的信息中心对细胞的代谢和遗传进行调控。信息中心是指
A.细胞膜 B.细胞质 C.细胞器 D.细胞核
4.下列关于酶的实验中,自变量只有催化剂的种类的是
A.探究酶的最适温度实验 B.验证酶的专一性实验
C.验证酶具有高效性实验 D.探究酶的化学本质的实验
5.下列生命活动不需要ATP提供能量的是
A.光合作用的光反应阶段 B.光合作用的暗反应阶段
C.人体肌肉收缩产生运动 D.植物根从土壤中吸收K+
细胞通过分裂增加细胞的数量。细胞增殖是重要的生命活动,是生物体生长、发育、繁殖和遗传的基础。细胞通过不同的方式进行分裂,其中有丝分裂保证了遗传信息在亲代和子代细胞中的一致性。减数分裂过程中同源染色体分离,减数第一次分裂结束,染色体数目减半,最终通过减数分裂产生染色体数减半的精子和卵细胞。阅读材料完成6-12题:
6.有丝分裂最重要的特征是
A.纺锤丝的形成 B.核膜的解体和重建
C.核仁的解体和重建 D.染色体的复制和平均分配
7.右图是有丝分裂某时期的模式图,有关该图细胞的说法错误的是
A.处于有丝分裂中期 B.含有8条染色体
C.有中心体,发出星射线 D.没有核膜和核仁
8.细胞的生命历程中,细胞分化的根本原因是
A.基因选择性表达 B.增加细胞的种类
C.具有不同的结构 D.位于生物体的不同部位
9.在减数分裂中配对的两条染色体是
A.同源染色体 B.非同源染色体
C.姐妹染色单体 D.非姐妹染色单体
10.下图是动物细胞减数分裂某一时期的示意图。该细胞处于减数分裂的
A.第一次分裂前期 B.第一次分裂后期
C.第二次分裂前期 D.第二次分裂后期
11.减数分裂过程中,染色体数目减半发生在
A.减数第一次分裂后期 B.减数第一次分裂结束时
C.减数第二次分裂后期 D.减数第二次分裂结束时
12.右图为某哺乳动物某一细胞分裂时期示意图。该细胞名称可能是
A.精细胞 B.卵细胞
C.初级卵母细胞 D.次级卵母细胞
孟德尔通过豌豆杂交实验发现了遗传的两大定律:基因的分离定律和基因的自由组合定律。经科学家的不断努力,发现基因的分离定律和基因的自由组合定律在动物和植物中普遍存在。请完成13-21题:
13.马的栗色和白色受一对等位基因控制。现有一对白色马交配,后代出现白色马和栗色马这种现象在遗传学上称为
A.相对性状 B.隐性遗传 C.性状分离 D.显性遗传
14.基因分离定律的实质是
A.显性基因和隐性基因的分离
B.着丝点分裂,姐妹染色单体相互分离
C.显性性状和隐性性状的分离
D.等位基因随同源染色体的分开而分离
15.孟德尔的实验中,与F1黄色圆粒豌豆(YyRr)交的绿色皱粒豌豆的基因型是
A.YYRR B.YyRr C.yyRR D.yyrr
16.小麦的高秆(T)对矮秆(t)为显性,无芒(B)对有芒(b)为显。将两种小麦杂交,后代中出现高秆无芒、高秆有芒、矮秆无芒、矮秆有芒四种表现型,且比例为3:1:3:1,则亲本
的基因型为
A.TTBb×ttBB B.TTBB×ttBb
C.TtBb×ttBb D.Ttbb×ttBB
17.基因型为AaBb、aaBb的两亲本杂交,两对基因独立遗传。则后代F1基因型有
A.2种 B.4种 C.6种 D.8种
18.根据基因的自由组合定律,基因型aaBb和AaBb的两个亲本杂交,子代表现型中双显性个体占全部子代的比例为
A.1/2 B.3/4 C.3/8 D.3/16
19.纯合黄色圆粒豌豆(YYRR)与绿色皱粒豌豆(yyrr)杂交,F1全是黄色圆粒,F1自交得到F2,在F2中杂合的绿色圆粒有2000个,推测纯合的绿色圆粒大约有
A.500个 B.1000个
C.2000个 D.4000个
20.下列关于人类性别决定与伴性遗传的叙述,正确的是
A.性染色体上的基因都与性别决定有关
B.性染色体上的基因都伴随性染色体遗传
C.生殖细胞中只表达性染色体上的基因
D.母亲色盲其儿子不一定色盲
21.通过实验证明了基因在染色体上的科学家是
A.孟德尔 B.萨顿 C.摩尔根 D.达尔文
科学家用实验证明了DNA是遗传物质。在对DNA结构的探索中,科学家沃森和克里克揭示了DNA双螺旋结构DNA分子的复制遵循碱基互补配对原则,即A与T配对,C与G配对。研究表明DNA能够储存足量的遗传信息,遗传信息蕴藏在4种碱基的排列顺序之中。阅读材料,回答22-27题:
22.如下图所示:将S型细菌的DNA、蛋白质、多糖、DNA和DNA酶分别加入到培养R型细菌的培养基中。经培养后检测,会出现S型细菌的是
A. B.
C. D.
23.如果将噬菌体的蛋白质和DNA都用同位素进行标记,然后用标记的噬菌体侵染未标记的大肠杆菌,进入细菌体内的是
A.35S标记的蛋白质 B.32P标记的DNA
C.32P标记的蛋白质 D.35S标记的DNA
24.关于DNA分子多样性原因的叙述,正确的是
A.基本单位不同 B.碱基配对方式不同
C.碱基顺序不同 D.空间结构不同
25.下列DNA片段的示意图中(虚线表示氢键),正确的是
A. B.
C. D.
26.某DNA双链中,一条单链的(A+T)/(C+G)=b则其互补链中、整个DNA分子中该比例分别为
A.b、1 B.1/b、1
C.b、b D.1/b、b
27.病毒没有细胞结构,离开了细胞无法生存。病毒的遗传物质是
A.DNA B.RNA
C.DNA和RNA D.DNA或RNA
二、非选择题:本部分包括3题,共计19分。
28.(6分)植物细胞光合作用与细胞呼吸之间有密切的联系。下图表示了两者之间的关系,请回答:
(1)过程①发生在叶绿体的____________,其中A物质是____________,过程②中C物质是__________。
(2)如果用同位素3H标记参加光合作则同位素3H在上图光合作用过程中最可能的转移途径是__________(用箭头和物质表示)。
(3)④⑤过程发生在____________(填一种细胞器)中。
(4)有氧呼吸与无氧呼吸的共同途径是____________(用图中数字表示)。
29.(7分)DNA复制是遗传信息传递的基础,下图为DNA分子复制过程图解。请据图回答有关问题:
(1)DNA复制发生在细胞有丝分裂和减数分裂的____________期。
(2)图中的①过程需要的酶是___________,②过程参与的酶是____________,需要的原料是____________。
(3)图中作为模板链的是___________(填“F链”或“链”),由③过程可以看出,DNA复制的特点是____________。
(4)已知原来DNA中有100个碱基对,其中碱基G40,若复制4次,在复制过程中将需要____________游离的胸腺嘧啶脱氧核苷酸参加。
30.(6分)下图为某单基因遗传病系谱图(显性基因用A表示,隐性基因用a表示),据图回下列问题:
(1)如果1号和2号个体都携带致病基因,则4号个体基因型是____________;3号个体是纯合子的概率为____________。
(2)如果1号个体不携带致病基因,则:
①2号个体的基因型是____________;5号个体的基因型是____________。
②5号个体和正常男性婚配,生出患病女孩的概率是____________。
2020-2021学年度高一年级第二学期教学质量调研(三)
生物学(必修)试题参考答案和评分标准
一、单项选择题:本部分包括27题,每题3分,共计81分。每题只有一个选项最符合题意。
1.D 2.A 3.D 4.C 5.A 6.D 7.A 8.A 9.A 10.B
11.B 12.D 13.C 14.D 15.D 16.C 17.C 18.C 19.B 20.B
21.C 22.A 23.B 24.C 25.D 26.C 27.D
二、非选择题:本部分包括3题,共计19分。
28.(6分,每空1分)
(1)类囊体薄膜 O2 CO2
(2)3H2O→[3H] →(C3H2O)
(3)线粒体
(4)③
29.(7分,每空1分)
(1)间
(2)解旋酶 DNA聚合酶 脱氧核苷酸
(3)E链 半保留复制
(4)900
30.(6分,除注明的外,每空1分)
(1)aa 1/3
(2)①XAXa XAXA或XAXa ②0(2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