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外历史纲要(下)第18课 冷战与国际格局的演变 教学设计
教学类型:新授课
课程标准
通过了解冷战的典型事件,认识冷战的基本特征,理解冷战的发生、发展与世界格局变化之间的相互影响。
教学理念
高中统编历史新教材是以立德树人为根本任务而编写的,授课应基于历史五大核心素养进行教学。在设计本课时,以柏林危机为主线,从三次柏林危机看冷战的缘起、演变和世界格局变化之间的相互影响,以小见大。冷战结束到今天已将近30年的时间,但冷战思维仍然存在。通过本课学习,引导学生关注当今的国际关系,以史鉴今,认识人类社会面临的机遇与挑战,理解和平、发展、合作、共赢成为时代潮流,牢固树立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意识,共同担当,同舟共济,共促全球的和平与发展,形成价值判断,理解家国情怀的内涵。
教科书教学内容分析
本课是《中外历史纲要(下)》第八单元《20世纪下半叶世界的新变化》的第一课。本专题讲的是20世纪下半叶世界的新变化,即二战后世界的新变化。本课集中讲述了资本主义国家、社会主义国家、新兴民族国家兴起对冷战背景下的国际格局所产生的影响。从世界发展史的角度看,冷战史是世界现代史的重要内容,它影响了冷战时期各国的内政和外交,影响了当时国际局势的演变,甚至对当今国际局势也产生了重要影响。
学情分析
由于初中历史采取开卷考的形式,导致很多学生对于历史重视程度不够,学生历史基础比较薄弱。高一学生整体积极性较高,学习能力较强。教材重点突出冷战背景下发生的重大历史事件、重要现象,但这段历史对学生来说很遥远,很多学生都不太了解,所以教师通过具体的三次柏林事件进行分析,以小见大,从柏林危机看冷战与国际格局的演变,构建多视角、多类型、多层次课程体系,将教、学、评有机结合,促进学生的自主学习、合作学习和探究学习,提高实践能力,培养创新精神。
教学目标
1.唯物史观:通过三次柏林危机的史实看冷战的缘起、美苏争霸与世界格局的变化,时空结合,构建近代国际格局的演变框架,认识冷战的基本特征,理解冷战的发生、发展与世界格局变化之间的相互影响。同时引导学生站在唯物史观的立场去分析欧洲共同体的形成,日本成为世界经济大国和中国的振兴以及不结盟运动的兴起对两极格局的冲击,了解世界多极化趋势在曲折中发展,认识到生产力发展变化是国际政治格局演变的根本原因,认识到国家实力和国家利益在国际格局演变中的重要地位。
2.时空观念:通过观察地图,认识“冷战”的时间范围是20世纪40年代中后期至80年代末90年代初,空间范围是在全球范围内以美苏为首的两大集团为主,方式是既非战争又非和平的对峙与竞争状态。
3.史料实证:通过阅读史料,解读探究战后美苏“冷战”的原因和影响,培养学生史料实证和历史解释的素养。同时能够将唯物史观运用于历史的学习与探究中,并将唯物史观作为认识和解决现实问题的指导思想。
4.历史解释:通过阅读教材、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学会解释“冷战”、“两极格局”、“多极化趋势”的含义,认识到生产力发展变化是国际政治格局演变的根本原因,认识到国家实力和国家利益在国际格局演变中的重要地位。
5.家国情怀:美苏“冷战”威胁了人类安全与和平,造成世界局势的局部紧张,但同时也推进了世界的整体进步和多极化趋势在曲折中的不断发展,引导学生关注当今的国际关系,牢固树立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意识。
教学重难点分析
1.教学重点:冷战爆发的原因和影响;多极力量的成长对两极格局的影响。
2.教学难点:冷战的发生、发展与国际格局变化之间的关系。
教学设计思路
教学过程以教材为载体,以历史学科核心素养为指导,充分理解分析教材,把教材内容和课程内容紧密结合,在落实课程内容的过程中,使历史学科核心素养落地。教师以三次柏林危机为主线,从历史小视角看冷战的缘起、演变和世界格局变化之间的相互影响,以小见大。1989年矗立三十多年的柏林墙倒塌了,随之而来的是1991年苏联解体标志两极格局和美苏冷战的结束。有形的墙倒塌了,但冷战思维这堵无形的墙还在继续。时至今日,美国在全球范围内推行单边主义、霸权主义,这是中美贸易战发生的重要原因。所以,努力构建公正合理的国际政治经济新秩序是包括中国在内的发展中国家努力的方向。
教学过程
课程导入
出示图片:1962年美国《时代周刊》的封面,主题“柏林墙”。
1961年8月的一个晚上,军队和工人带着大量的工具来到东西柏林的边界处开始封路。天亮之后,柏林人发现他们再也无法自由来往于东西柏林之间。柏林墙矗立了近三十年之久,也成为了二战后德国的分裂和冷战的重要标志性建筑。那么柏林墙为何缘起?它的修建反映了什么时代特征?柏林墙的倒塌又预示着什么变局呢?让我们从柏林危机看冷战与国际格局的演变。
【设计意图】以《时代周刊》封面导入,图片直观形象,从柏林危机看冷战与国际格局的演变,以小见大,激起学生学习兴趣。
新课讲授
一、缘起——冷战与两极格局
出示图片:二战期间,美苏英领导人在雅尔塔会议间亲密交谈。
【设计意图】通过介绍美英苏三国领导人为协调二战作战,在德黑兰、雅尔塔和波茨坦多次举行会晤。在几次会议上,三国首脑就联合国的建立、处置德国等问题最终达成了一系列协议。根据协定,德国被英法美苏四国分区占领。柏林作为德国的首都,虽然地处苏联管制区内,但也被四国分别占领。由于这些协议是以雅尔塔会议为中心确定的,其内容和具体实施构成了战后世界格局,因此雅尔塔体系结束了欧洲国家作为世界中心的国际格局,为美苏两极格局的形成奠定了基础。由此把握本课的主题是“国际格局的演变”。
出示材料:
饱受战争之苦的西欧,满目疮痍。……西欧其它国家也出现了经济崩溃的迹象。法国居民每日口粮只有6盎司,德国的英美双占区的工厂3/4关闭,物价飞涨。……只有美国和苏联尚有余力雄踞于当世。
——《世界史?现代史编》
设问:从材料可以看出二战后西欧经济状况如何?“只有美国和苏联尚有余力雄踞于当世”,美国和苏联的实力如何?
出示材料:二战后美苏两国在军事、经济、政治上实力对比表格。
【设计意图】通过史料分析,可以看出二战后西欧衰落。通过设问“只有美国和苏联尚有余力雄踞于当世”美国和苏联的实力如何,过渡到美苏二战后实力对比材料解读。通过表格对比法,学生清晰明确地分析出美苏战后实力势均力敌。
出示材料:
美国今天是一个强大的国家,没有任何一个国家比它强大。这意味着,我们拥有这样的力量,就得挑起领导的担子并承担责任。
——1946年杜鲁门
设问:战后美国实力膨胀,它的战略意图是什么?
出示材料:
这次战争与以往不同,无论是谁占领一块领土,他都会在所掌握的范围内把自己的社会制度带到那里强制推行。
——米洛万?德吉拉斯《与斯大林谈话录》
设问:战后苏联相对强势,它的战略意图是什么?
出示材料:
美国应该明白,苏联为……扩张共产主义控制的领土,并削弱潜在的资本主义对手,随时都有可能发动战争。
——杜鲁门《美国与苏联的关系》
出示材料:
只要资本主义制度存在,战争就不可避免,和平是不会有的。苏联人民必须对战争有所准备。
——1946年斯大林
设问:二战后美苏的发展战略不一致的原因是什么?
【设计意图】通过史料研读、层层设问、由浅入深,引导学生从材料中提取有关信息,培养学生历史解释和史料实证素养。通过分析美苏由于社会制度、意识形态和国家利益不同,导致二战后美国意图称霸世界,苏联意图扩张势力范围,由此引起二战后美苏争霸的两极格局,紧扣主题“国际格局的演变”。
过渡:1946年,一道因社会制度不同而造成意识形态不同的无形的铁幕在欧洲大陆落了下来。丘吉尔铁幕演说的主要内容符合美国在战后遏制苏联、称霸世界的战略需要,因此丘吉尔铁幕演说也成为冷战开始的信号。
设问:什么是冷战?
【设计意图】学生通过阅读教材并结合所学解释冷战概念。让学生把注意力回归教材,并且以教材为载体锻炼学生获取信息的能力。在名词解释过程中教师抓住“非战非和”“对峙与竞争”等词进行分析,为分析冷战特征奠定基础。
二、争霸——冷战的发展与多极力量的成长
自主学习:阅读教材P110,找出冷战的表现,完成表格。
美国
苏联
政治
杜鲁门主义
共产党和工人党情报局
经济
马歇尔计划
成立经互会
军事
北约
华约
地缘政治
联邦德国
民主德国
【设计意图】由于这部分内容初中已学且教材介绍完整,故采用自主学习的方式。利用表格归纳,体现美苏在冷战过程中“非战非和”“对峙与竞争”的争霸形式。但是学生要理解地缘政治上的对抗就比较难,教师通过地缘政治概念的解释,且结合地图和文字材料,学生理解起来就比较容易。
出示材料:
今日世界已面临严重的局势,所有国家必须在两种生活方式中挑选一种,一种是“自由国家”,一种是“极权政权”。美国有领导“自由世界”的使命,以“防止共产主义的渗入。——杜鲁门,1947年3月12日,《在美国国会特别联席会议上的演说》
设问:“自由国家、极权主义”分别指的是什么?
【设计意图】通过分析杜鲁门的演说可以看出,杜鲁门的意识形态味道十分浓烈。因此杜鲁门主义也成为冷战开始的标志。
出示材料:
美国应该尽力协助世界恢复至经济健全常态……美国政府能够尽力缓和局势,协助欧洲走上复兴道路。
——1947年6月5日,美国国务卿马歇尔在哈佛大学的演说
出示材料:
从1948年到1952 年, 美国共拨款131.5亿美元。……欧洲的国民总产值……在马歇尔计划不到4年的援助时间内增加了25%,比它的战前水平增加了15%。
——金海:《从马歇尔计划看战后初期美国对欧政策的演变》
出示材料:
“人类历史上最慷慨的举动”。
——丘吉尔评论马歇尔计划
设问:马歇尔计划的目的仅仅是为了援助西欧吗?
出示材料:
我们每接受一笔贷款,我们的独立便减少一分。
——法国政治家乔治·皮杜尔
【设计意图】通过分析马歇尔计划的内容和影响,揭示马歇尔计划实施的目的是通过援助西欧恢复经济,控制西欧稳定资本主义制度,遏制苏联。
教师介绍第一次柏林危机史实:随着杜鲁门主义的出台,苏联与美英法在处理德国问题上的分歧也就越来越大。1948年2月,美英法三个国家计划将占领区合并在一起,准备发行货币重建政权。这种做法引起了苏联的强烈抗议。苏联于6月24日,下令封锁西柏林,美国也立即对苏战区实行反封锁,第一次柏林危机就这样爆发了。最终,由于双方都不愿诉诸武力,经过谈判,达成了妥协。
教师介绍第二次柏林危机史实:1949年5月12日,苏联宣布解除对柏林的封锁,延续四百六十二天的柏林危机结束。1949年9月,美、英、法占领区成立德意志联邦共和国,又称“联邦德国”或“西德”。所以说柏林危机时冷战的产物,而东西德的建立也反映了美苏意识形态不同的问题,因此第一次柏林危机标志欧洲冷战对峙的局面基本形成。那么冷战何时最终形成?
出示材料:
“各缔约国同意对于欧洲或北美之一个或数个缔约国之武装攻击,应视为对缔约国全体之攻击。……每一缔约国……采取视为必要之行动,包括武力之使用,协助被攻击之一国或数国以恢复并维持北大西洋区域之安全。 ”
——?《北大西洋公约》 第五条
出示材料:
“如果在欧洲发生了任何国家或国家集团对一个或几个缔约国的进攻,每一缔约国应……以一切它认为必要的方式,包括使用武装部队,立即对遭受这种进攻的某一个国家或几个国家给予援助。”
——《华沙条约》 第四条
【设计意图】学生通过解释北约和华约内容,分析出美国和苏联双方互相敌对,慢慢的就发展为两大集团的全面冷战对峙,两极格局最终固定了下来。
教师介绍第三次柏林危机史实:从1949年到1961年,大约有269万东德人通过东、西柏林的81个通道纷纷逃向西部,占当时东德人口的1/6。但随着冷战紧张气氛的加剧,为防范来自西方的干扰和破坏,阻止东德技术人才和劳动力外流。1961年8月13日凌晨,2万多东德士兵仅用了6个小时,在分界线上建筑了隔离设施,总长达154公里,通称“柏林墙”。据统计,从1961年到1989年,在柏林墙存在的长达28年03个月的时间里,其中有5043人成功逃到了西柏林,而3221人遭到逮捕,239人为此付出了生命的代价。有形的柏林墙把希望统一的一个民族分割成了两半,造成无数家庭妻离子散,骨肉分离,而冷战这堵无形的墙还在继续。
过渡:半个世纪的“冷战”期间,虽然美苏没有直接爆发全球规模的战争,但“冷战”阴云笼罩下的世界,对抗与局部“热战”仍在不断发生……
出示图片:古巴导弹危机
设问:为什么美苏双方不敢爆发战争,行为谨慎?
【设计意图】通过观察图片古巴导弹危机图片中肯尼迪和赫鲁晓夫掰手腕的细节,从细节和设问入手,加深学生对美苏妥协与退让行为的理解,可以帮助学生通过对典型事件的分析进一步理解冷战的基本特征。
合作学习:据阅读教材P113内容,找出冷战时美苏关系缓和的实例。并结合所学知识,思考冷战的特点。
【设计意图】通过合作学习,可以分析出冷战的特征是非战非和的对峙与竞争状态、缓和与紧张相交替、有强烈的意识形态色彩。
设问:冷战下的世界还有哪些新势力在发展?这些国际力量的崛起会给两极格局带来怎样的冲击?
【设计意图】通过阅读教材并结合所学可知,在美苏争霸的同时,西欧、日本、中国及第三世界等国逐渐崛起,促进世界朝多极化方向发展,紧扣主题“国际格局的演变”。
三、变局——两极格局瓦解
过渡:历史的进程到了1989年下半年,东欧剧变、政局动荡之际,民主德国政府才宣布允许公民申请访问联邦德国以及西柏林,并在当晚开放柏林墙。一九九零年,分裂了四十一年的德国终于迎来了统一。1991年苏联解体,两极格局结束,世界朝多极化趋势发展。
探究学习:观察图片,思考美苏之间的“墙”给世界造成哪些影响?
【设计意图】学生通过合作探究,讨论冷战的影响,培养学生通过图片获取关键信息能力,落实“论从史出”的历史学习方法。
以史鉴今:举例中美贸易战以及中国方案。
【设计意图】引导学生关注当今国际关系,同时把历史与当今实际相结合。人类社会是一个相互依存的共同体已经成为共识。如果国家之间互不合作、以邻为壑、危机外嫁,这些危机完全可能像上个世纪20—30年代的危机一样,引发冲突甚至战争,给人类社会带来严重灾难。所以我们要超越意识形态,和平相处 相互尊重;结伴而不结盟,构建新型大国关系;摒弃冷战思维,实现合作共赢;构建新型大国关系,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实现本课的家国情怀目标,完成升华。
教学评价设计
通过了解冷战的典型事件柏林危机,认识冷战的基本特征,理解冷战的发生、发展与世界格局变化之间的相互影响,以小见大,从三次柏林危机入手贯穿二战后雅尔塔体系的建立到两极格局的形成以及冷战结束后多极化趋势的出现,紧扣主题“冷战与国际格局的演变”。
板书设计
冷战与国际格局的演变
缘起——冷战与两极格局
冷战的背景
争霸——冷战的发展与多极力量的成长
冷战的表现
多极力量的成长
三、变局——两极格局瓦解
1.冷战的结束
2.多极化趋势
教学反思
新教材的编写十分重视培养学生基于史料实证的历史素养,本人在备课前首先研读课标,分析学情、明确教学重难点,再结合教材给出的学习资源进行构思。本课时间跨度较大,从20世纪40年代中后期至80年代末90年代初,从冷战开始到结束,反映国际关系演变的过程。故本人以三次柏林危机入手,以小见大,从柏林危机看冷战与国际格局的演变,构建多视角、多类型、多层次课程体系。教师通过地图和史料教学,培养学生时空定位的时空观念核心素养和“史论结合”“论从史出”的历史学习方法。教师通过层层设问、合作探究等方式,引发学生思考,调动学生思维,由浅入深地突破本课重难点,从而使整堂课更加饱满,呈现出历史的思辨性和魅力。
讲到拉近学生历史与现实之间的距离,中美贸易战是一个很好的突破口,也可以达到培养学生家国情怀的目的。国际社会发生的如1997年亚洲金融危机、2008年国际金融危机等事件,使相互依存现象具有了更加深刻的内涵。在经济全球化背景下,一国发生的危机通过全球化机制的传导,可以迅速波及全球,危及国际社会整体。面对这些危机,国际社会只能“同舟共济”、“共克时艰”。亚洲金融危机后中国把握其宏观经济政策以帮助东盟国家,2008年国际金融危机后二十国集团机制的出现,都是国家之间在相互依存中通过国际机制建设应对国际危机的例证。可以设想,如果国家之间互不合作、以邻为壑、危机外嫁,这些危机完全可能像上个世纪20—30年代的危机一样,引发冲突甚至战争,给人类社会带来严重灾难。所以我们要超越意识形态,和平相处 相互尊重;结伴而不结盟,构建新型大国关系;摒弃冷战思维,实现合作共赢;构建新型大国关系,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实现本课的家国情怀目标,完成升华。
但是本课内容较多,故初中讲过的内容浅尝辄止,没有充分展开,节奏也有点快,需要学生自觉地提前进行预习,对学生自觉性要求较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