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9课 资本主义国家的新变化 教案

文档属性

名称 第19课 资本主义国家的新变化 教案
格式 doc
文件大小 127.5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历史
更新时间 2021-06-27 20:41:47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第19课资本主义国家的新变化教学设计
一、课标要求
识记层次:了解第二次世界大战后资本主义的变化;
理解层次:认识二战后资本主义国家发展中的成就与问题。
二、教材分析
(一)宏观分析:
20世纪下半叶 ,整个世界发生了巨大而又深刻的、带有本质性的变化。第二次世界大战后,国际上持续了近半个世纪的冷战。资本主义国家和社会主义国家都在积极地进行自我调节和改革。亚非等地的殖民国家也在促进本国的独立和发展,推动了战后世界殖民体系的崩溃。多方势力的发展促进了战后世界政治经济格局的新变化。
中观分析:
本课属于教育部统编教材《中外历史纲要》下第八单元,本单元意在阐述20世纪下半期的历史发展主流与大趋势,共有四课内容,分别是冷战与国际格局的演变、资本主义国家的新变化、社会主义国家的发展与变化、世界殖民体系的瓦解与新兴国家的发展。四课内容整体按照时间顺序排列,本课是本单元的第二课,与第三课社会主义国家的发展与变化呈并列关系,共同起到了时间上承上启下的作用。
微观分析:
本课通过国家的宏观调控、科学技术的新发展、社会结构的新变化、“福利国家”和社会运动四个子目,讲述了资本主义国家新变化的概况,展示了资本主义国家在其发展过程中的成就与问题。资本主义国家顺应社会发展的需要,出现了一些生产力和生产关系层面的新变化,经济在高科技推动下迅速发展,社会矛盾有所缓和,说明资本主义国家形成了一定的自我调节机制,但资本主义制度的基本矛盾依然存在。
三、学情分析
从学生的认知特点、知识基础和学习心理三个角度进行学情分析。本课的教学对象是高二学生,总体年龄在16岁左右,对于新事物的接受能力强。通过上一课的学习对于二战后世界的格局有所了解,具备一定的学习基础;高二学生经过高一对历史知识的系统学习,已经初步具备了用历史发展的眼光来分析、比较、归纳、概括历史知识的能力且对于战后资本主义国家的福利社会、社会运动部分有较强的学习兴趣。
缺点在于历史知识储备和认知水平有限,无法做到历史学科的深入学习,而且本课量大涉及概念多,同时,教材选取的资本主义国家的五方面新变化之间的关系没有表述,会给学生学习带来难度。
对此,我的教学策略是运用符合学生思维特点的图示教学法,帮助学生构建时空观念;通过材料教学法帮助学生运用唯物史观认识战后资本主义国家的新变化的实质。
四、教学目标
基于以上的分析,将本课的教学目标制定为以下三点
1.运用时间轴,回顾一战后资本主义国家的发展历程,在时空中感知历史,建立事件间联系,构建时空观念。
2.阅读材料,归纳战后资本主义国家的新变化的表现,分析新变化发生的背景,并进而正确认识资本主义国家新变化的作用,提升史料实证和历史解释素养。
3.通过分析战后资本主义国家的新变化,再次感受到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的原理、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关系的原理。运用历史唯物史观的观点,认识新变化的实质是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的自我调节与完善,资本主义制度的本质未发生根本变化。
五、重点难点
基于学生发展和课标要求,本课的重点为资本主义国家新变化的表现及原因
根据本课的知识特点和学生的认知能力,难点为对资本主义国家新变化原因和性质的分析
六、教法学法
本课将采用问题教学法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引发学生思考。通过图示教学法和材料教学法等方法帮助学生形成历史学科核心素养。鼓励学生采用史料研习法、合作探究法等方法进行学习。
七、教学设计思路
本课我的设计思路是以本主义国家的新变化为主线,整合课本内容,设计五个板块展开教学,分别是国家调控新手段、科学技术新发展、社会结构新变化、社会福利新改革、社会运动新进程。最后设计合作探究资本主义国家新变化的实质是什么,进而将本课的主题升华为坚持社会主义的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文化自信。
八、教学理念
本课设计中本着以学生为主体和为学生全面发展奠基的课堂教学理念,结合本课内容,侧重于唯物史观的培养。
唯物史观是诸素养得以达成的理论保证,是揭示人类社会历史客观基础及发展规律的科学的历史观和方法论。唯物史观使历史学成为一门科学,只有运用唯物史观的立场、观点和方法,才能对历史有全面、客观的认识。本课渗透唯物史观主要有:辩证看待资本主义国家的“变”与“不变”;运用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的辩证关系来分析资本主义国家的各新变化之间的联系;认识到资本主义制度所固有的基本矛盾依然存在,资本主义在本质上的没有根本改变,资本主义最终必然被社会主义所取代的历史趋势,增强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文化自信。
九、教学过程
新课导入
带领学生回顾资本主义经济政策的调整过程,同时给出阿波罗登月的材料,进而提出问题二战后资本主义国家为何要加强国家对经济的干预?引出本课的第一子目——国家调控新手段。
新课教学
(一)国家调控新手段
通过三段材料,引导学生分析出国家调控新手段的背景,继续给出材料,归纳出国家宏观调控的措施。
给出两段材料,教师引导学生思考思考:与苏联的指令性计划相比,战后发达国家制定的经济计划有何特点?引导学生认识到发达国家侧重对经济发展的规划和引导,是指导性的经济计划。
学生合作探究解决两个问题:资本主义国家有了国营企业后,有人惊呼“资本主义国家马上要变成社会主义了”,你怎么认识?思考2:西方国家用计划调节经济,能不能说他们已经实行社会主义计划经济了呢?进一步让学生了解战后资本主义国家占主导地位的所有制形式仍然是资本主义私有制。
教师讲授国际上建立国际经济组织,加强经济领域的国际协调。讲授几个国际经济组织以及战后资本主义世界经济体系的形成。通过数据展示与学生共同归纳出国家宏观调控经济后的发展结果。
【课堂探究】我们应该如何看待(评价)资本主义国家的经济干预政策呢?小组合作,让学生认识到其实质是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的局部调整,资本主义制度的自我完善。
通过《时代周刊》所选的风云人物的展示引入第二子目
科学技术新发展
本子目采用学生自主学习的方式,由学生自主阅读课本归纳科学技术新发展的背景、兴起、内容和影响。
社会结构新变化
展示1950—1995年美国三大产业在国民生产总值中的比重,【思考】战后美国经济结构发生怎样的变化?引导学生认识到第三产业发展迅速,在国民经济所占比重超过了第一、第二产业。
教师讲述影响世界的两只老鼠,米老鼠和鼠标的出现,让学生认识到生产力推动生产关系的发展,第三次科技革命推动了第三产业的兴起。介绍第三产业的含义:提供各种劳务的服务业。学生通过阅读课本和材料归纳社会结构变动的表现
(1 )农业和工业的人口比重下降,服务业的人口比重增加;
“中间阶层”的人数增加。
社会福利新改革
材料:20世纪80年代英国首相撒切尔夫人谈到“福利国家”制度时说“社会有一张梯子和一张安全网,梯子用来供人们自己努力改善生活,安全网则用来防止人们跌入深渊。”
思考:怎样理解“梯子”和“安全网”的说法?
带领学生分析出答案为:梯子是指资本主义国家为生产者和经营者提供公平的竞争环境;安全网是指二战后资本主义国家普遍实行的社会福利政策。进而引入第四子目的学习。
出示四个国家的国旗,询问学生对这些国家的了解,进一步出示相关国家的福利政策材料和视频,让学生直观的感受到发达资本主义国家的福利政策。教师讲述福利国家的含义、目的、实质和内容。
给出材料,引导学生对西方福利制度进行客观的评价,结合法国大罢工抗议退休金改革方案的事例让学生认识到社会福利要根据国情量力而行,既要最大限度地实现人文关怀,也不能操之过急,造成财政赤字,阻碍经济发展。高福利未必完全等于社会和谐,寻求公平与效率的平衡是关键。
社会运动新进程
本子目主要采用讲授法,由教师讲解二战后的美国黑人民权运动、妇女运动和学生运动。
最后通过图示法进行课堂的小结,引导学生认识到二战后资本主义国家的政策创新、科技创新和社会变化的实质都是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的局部调整。
课堂升华:出示以下材料:
在1989年11月发表的《社会主义思想与革命性变革》一文中,戈尔巴乔夫说:“马克思对资本主义自我发展的可能性估计不足”,“没有推测出两种社会制度在庞大的国家集团中长期共存”,“促进资本主义的自我完善”。现在,“资本主义的性质发生了重大变化”,“生产已经国际化,整个资本主义经营跨国化”,所以“首先必须排除两大社会体系的对抗性,抽象的形而上学的对立”。在1990年4月发表的《未来世界与社会主义》一文中,戈尔巴乔夫说:“资本主义现在远不是从前那种资本主义了”,“社会主义的一些特征诸如公有制、计划、社会保障,在某种程度和范围内已经成了先进的西方社会生活习以为常的部分。现代的民主和法律制度在很大程度上也是社会主义思想和行动的成果”。
设问:材料反映了对当代资本主义新变化的什么倾向?
师:归纳学生回答,夸大当代资本主义新变化的倾向。
师追问:为何说戈尔巴乔夫夸大当代资本主义新变化的倾向?
归纳学生回答,事实上反驳:在世界社会主义运动中,戈尔巴乔夫把当代资本主义的新变化竭力夸大为资本主义已经从根本上改变性质,抹杀社会主义与资本主义的原则界限,最终导致东欧剧变苏联解体。理论上反驳:在当今世界,资本主义制度所固有的基本矛盾依然存在。
师:我们的态度应该:要正视当代资本主义的新变化,取得一定成就,但不夸大。因为资本主义在本质上的没有根本改变!?
师总结:美国黑人民权运动、妇女运动、学生运动和反越战运动,五月风暴、2008:百年一遇的金融危机等说明资本主义的基本矛盾依然存在。在当今世界,资本主义制度所固有的基本矛盾依然存在,发达资本主义国家所采取的种种自我调节措施,也并没有触动资本主义统治的根基,并没有从根本上改变资本主义制度的性质。恰恰相反,富两极分化继续不断扩大,这就不可避免地会加剧资本主义的基本矛盾,会在新的基础上积累和加深资本主义的基本矛盾。所以说资本主义最终必然被社会主义所取代!
师:我们应该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文化自信。
十、板书设计
十一、教学设计评价
政策创新是人类文明进步的重要表现,政策创新不可能脱离历史,各个时期的政策在继承上一时期的基础上因时而变,在继承中发展,发展中创新,使得一种制度能够较长时间的维持生命力。在教学中引导学生运用唯物史观整体地看待历史。
教学反思
在完成本课的教学之后,在教学过程中发现一些问题,需要进一步改善。
学生对于资本主义经济政策的调整不够熟悉,在梳理这一部分时需要放慢速度,引导学生认识到政策随着时代的变化而调整正是资本主义制度的自我调整和完善,也是其生命力的来源;
在科学技术新发展和社会运动新进程部分选举的材料不够新,学生比较有距离感,有待进一步的完善。
同课章节目录